石城县志

石城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石城县的地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953-1985

出版时间: 1990年06月

目录

封面
石城县志
图片
-- 石城县行政区划图
-- 1.中共石城县委
-- 2.人大常委会
-- 3.县人民政府
-- 4.县政协
-- 1.县城远眺
-- 2.琴江大桥
-- 3.宝福塔
-- 4.烈士纪念馆
-- 1.西华路
-- 2.百货大楼
-- 3.县总工会
-- 4.税务大楼
-- 5.电影院
-- 6.县人民医院
-- 1.通天寨远眺
-- 2.新江坪养牛场 黄绍业摄
-- 3.如日山普照寺
-- 4.石笋干霄
-- 5.烤烟
-- 6.柑桔林
-- 7.莲田
-- 1.西华山电视差转台
-- 2.岩岭电站
-- 3.石城中学
-- 4.石城地方志丛书
-- 5.五龙岩
-- 6.赣江源——高桥栋
-- 7.洪水进城(1983年5月)
-- 1.杨村亭
-- 2.杨村亭浮雕
-- 3.太平天国兵器(文物)
-- 4.唐五代陶器(文物)
-- 5.明清瓷器(文物)
-- 6.干燥机
-- 7.挂车
-- 8.石城白药
-- 9.轴瓦系列产品
-- 1.2.3.墨竹(国画)陈方
-- 4.行书 陈方
-- 1.冬(油画)黄宗默
-- 2.蝙蝠(电影宣传画)梁恩润
-- 3.花鸟(国画)陈愿煌
-- 4.琴泉雅奏图(国画)赖德廉
-- 5.延陵古族(石刻书法)
-- 6.行书 刘守泰
-- 7.楷书 陈逸荪
-- 1.印信(苏区文物)
-- 2.1950年石城县委第一次扩大会议

凡例
目录
概 述
第一卷 地理
-- 第一章 建置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区划
-- 第二章 自然环境
---- 第一节 地质地貌
---- 第二节 山 岭
---- 第三节 河 流
---- 第四节 土壤 植被
---- 第五节 气象
---- 第六节 自然灾害
-- 第三章 资源
---- 第一节 土地
---- 第二节 野生植物
---- 第三节 野生动物
---- 第四节 矿 产
---- 第五节 温泉
---- 第六节 沙 石
第二卷 政治
-- 第四章 政党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
---- 第二节 中国国民党
---- 第三节 中国青年党
-- 第五章 政权
---- 第一节 政府
----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 第六章 议政
---- 第一节 县参议会
---- 第二节 县政协
-- 第七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人组织
---- 第二节 农民组织
---- 第三节 青少年组织
---- 第四节 妇女组织
---- 第五节 工商业组织
---- 第六节 其他组织
-- 第八章 政法
---- 第一节 公 安
---- 第二节 检 察
---- 第三节 司 法
-- 第九章 民政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支援前线
---- 第三节 优 抚
---- 第四节 复退军人安置
---- 第五节 烈士褒扬
---- 第六节 救灾
---- 第七节 社会福利 救济
---- 第八节 老区建设
---- 第九节 婚姻登记
---- 第十节 土地征用
---- 第十一节 信 访
-- 第十章 劳动人事
---- 第一节 劳 动
---- 第二节 人 事
---- 第三节 工资福利
---- 第四节 职工离、退休
-- 第十一章 计划 统计
---- 第一节 计划
---- 第二节 统计
-- 第十二章 台务 侨务 外事
---- 第一节 台务
---- 第二节 侨 务
---- 第三节 外事
第三卷 军事
-- 第十三章 地方武装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武装力量
---- 第三节 民兵
-- 第十四章 兵 役
---- 第一节 兵役制度
---- 第二节 兵员征集
-- 第十五章 设 施
---- 第一节 城池
---- 第二节 山寨
---- 第三节 土楼
---- 第四节 练兵场
-- 第十六章 兵 事
---- 第一节 驻军
---- 第二节 农民起义
---- 第三节 太平军在石城
---- 第四节 红军转战石城
---- 第五节 秋溪整编
---- 第六节 石城阻击战
---- 第七节 苏区地方武装斗争
---- 第八节 解放石城
---- 第九节 其他战事
第四卷 经济
-- 第十七章 农 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土地
---- 第三节 作物
---- 第四节 农技
---- 第五节 种子
---- 第六节 肥料
---- 第七节 植保
---- 第八节 园艺
---- 第九节 畜牧
---- 第十节 水产
---- 第十一节 经营管理
-- 第十八章 林 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森林资源
---- 第三节 植树造林
---- 第四节 森林保护
---- 第五节 木竹经营
---- 第六节 林业基地
-- 第十九章 水利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水利设施
-- 第二十章 水土保持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水土流失
---- 第三节 水土治理
-- 第二十一章 工 业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采掘 冶炼
---- 第三节 机械修造
---- 第四节 电 力
---- 第五节 化 工
---- 第六节 陶 瓷
---- 第七节 建材
---- 第八节 食品
---- 第九节 造纸 印刷
---- 第十节 制 药
---- 第十一节 染织 缝纫
---- 第十二节 其他手工业
---- 第十三节 工业产值
-- 第二十二章 交 通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陆 路
---- 第三节 水路
---- 第四节 桥 渡
---- 第五节 搬 运
---- 第六节 交通管理
-- 第二十三章 邮 电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邮政
---- 第三节 电信
-- 第二十四章 城镇建设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县城建设
---- 第三节 圩镇建设
---- 第四节 环境保护
-- 第二十五章 商 业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经济成份
---- 第三节 商业网点
---- 第四节 流通渠道
---- 第五节 商品收购
---- 第六节 商品供销
---- 第七节 对外贸易
---- 第八节 饮食服务业
---- 第九节 集市贸易
---- 第十节 商业贸易金额
-- 第二十六章 粮食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收购
---- 第三节 销 售
---- 第四节 储 运
---- 第五节 加工
-- 第二十七章 金 融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货币
---- 第三节 存 款
---- 第四节 贷 款
---- 第五节 侨 汇
---- 第六节 基建投资
---- 第七节 信用合作社
---- 第八节 债 券
---- 第九节 保 险
-- 第二十八章 财政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财政体制
---- 第三节 财政收入
---- 第四节 财政支出
---- 第五节 审 计
-- 第二十九章 税 务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农业税
---- 第三节 工商税
---- 第四节 其他捐税
-- 第三十章 物价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物价管理
---- 第三节 物价检查
---- 第四节 商品价格
-- 第三十一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集市贸易管理
---- 第三节 企业登记管理
---- 第四节 个体工商业管理
---- 第五节 商标广告管理
---- 第六节 经济合同管理
---- 第七节 度量衡管理
第五卷 文化
-- 第三十二章 教育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教 师
---- 第三节 经费
---- 第四节 儒学教育
---- 第五节 幼儿教育
---- 第六节 初级教育
---- 第七节 中等教育
---- 第八节 业余教育
-- 第三十三章 科技
---- 第一节 机构 组织
---- 第二节 科技队伍
---- 第三节 科研活动
---- 第四节 科普工作
---- 第五节 其他科技工作
-- 第三十四章 文 艺
---- 第一节 机构 组织
---- 第二节 群众文艺
---- 第三节 戏 剧
---- 第四节 电 影
---- 第五节 图书 档案
-- 第三十五章 新闻 广播 电视
---- 第一节 新闻
---- 第二节 广播 电视
-- 第三十六章 体 育
---- 第一节 群众体育
---- 第二节 业余体校
---- 第三节 体育设施
---- 第四节 竞赛活动
-- 第三十七章 卫生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卫生医疗队伍
---- 第三节 经 费
---- 第四节 医疗
---- 第五节 防疫 保健
---- 第六节 药政
-- 第三十八章 文物 胜迹
---- 第一节 历史文物
---- 第二节 革命文物
---- 第三节 名 胜
第六卷 社会
-- 第三十九章 民族 人口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民族 人口
---- 第二节 计划生育
-- 第四十章 姓氏 谱牒
---- 第一节 姓氏
---- 第二节 谱牒
-- 第四十一章 方言
---- 第一节 语音系统
---- 第二节 词汇
---- 第三节 语法特点
---- 第四节 俚语及其他
-- 第四十二章 风 俗
---- 第一节 节令 节日
---- 第二节 常规礼节
---- 第三节 婚 嫁
---- 第四节 丧 葬
---- 第五节 庆 贺
---- 第六节 忌讳 陋习 封建迷信
---- 第七节 生产习俗
-- 第四十三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收 入
---- 第二节 衣 饰
---- 第三节 饮食
---- 第四节 住 房
---- 第五节 器 具
-- 第四十四章 宗 教
---- 第一节 教派
---- 第二节 寺 观
-- 第四十五章 怪异 传说 歌谣
---- 第一节 怪异 传说
---- 第二节 歌 谣
-- 第四十六章 民间慈善
---- 第一节 桥会 渡会 饮和会
---- 第二节 乐助 施舍
第七卷 艺文
-- 第四十七章 文选
---- 第一节 序
---- 第二节 议
---- 第三节 墓志
---- 第四节 记
-- 第四十八章 诗楹联
---- 第一节 诗
---- 第二节 楹联
-- 第四十九章 音乐作品
---- 第一节 乐 曲
---- 第二节 歌 曲
-- 第五十章 美术作品
---- 第一节 书法
---- 第二节 绘画
---- 第三节 摄影
---- 第四节 雕塑
-- 第五十一章 著作要目
---- 第一节 图书要目
---- 第二节 单篇作品要目
------ 附:五次旧志序六篇
第八卷 人物
-- 第五十二章 人物传
---- 第一节 古代人物
------ 陈恕
------ 温革
------ 温勋
------ 陈敏
------ 巫双瑞
------ 赖嘉谋
------ 陈即登
------ 温国信
------ 廖应兆
------ 吴万乾
------ 廖国用
------ 黄道漪
------ 邓澜
------ 温必联
---- 第二节 近现代人物
------ 黄大(土熏)
------ 郑思虔
------ 廖鼎新
------ 邹荣金
------ 赖世璜
------ 刘春水
------ 陈方
------ 温士伟
------ 邓子超
------ 温学有
------ 黄光伦
------ 陈祖林
------ 胡凤香
------ 陈尚发
------ 黄景升
------ 赖名汤
------ 吴峰
------ 赖仰高
------ 陈正新
------ 济广
------ 温木兰
------ 张素珍
------ 黄道海
------ 温诚有
------ 周寿松
------ 黄国珍
-- 第五十三章 人物表
---- 第一节 古代人物
---- 第二节 近现代人物
-- 第五十四章 革命烈士英名录
大事记
附 录
-- 志存
---- 一、政 治
---- 二、军 事
---- 三、经 济
---- 四、文 化
---- 五、人 物
------ 徐颖
------ 曾振仁
------ 熊光焰
------ 温先星
------ 黄华龙
------ 郑三生
------ 赖观水
------ 陈珷瑜
------ 赖达元
------ 刘明辉
------ 伍生荣
------ 许逸萍
-- 文件辑存
-- 石城县历次修志简介
-- 石城县县志编辑委员会
-- 编纂人员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