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市镇志

唐市镇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唐市镇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6

出版时间: 1997年11月

目录

封面
唐市镇志
图片
-- 题词
-- 镇党委、人大、政府、农工商总公司领导班子人员合影
-- 唐市镇志审稿会议
-- 镇党委历届老领导合影
-- 镇党委新老书记交谈工作
-- 农业部副部长刘成果视察军民示范方
-- 司法部副部长金鉴视察唐市“二五”普法工作
-- 江苏省委书记陈焕友视察城乡丰产示范区
-- 江苏省人大主任沈达人视察镇办企业
-- 江苏省委副书记许仲林视察唐市
-- 江苏省人大副主任凌启鸿察看秋稻长势
-- 江苏省委常委副省长苏州市委书记杨晓堂喜看夏熟丰收
-- 江苏省委常委副省长俞兴德来唐市指导工作
-- 江苏副省长姜永荣视察城乡丰产示范区建设
-- 苏州军分区王纪庚副司令员畅谈军民鱼水情
-- 厂容厂貌
-- 总经理周雪明
-- 产品
-- 国家专利局长高卢麟视察公司
-- 厂长宋锦康
-- 厂区绿地
-- 产品
-- 生产车间
-- 厂容厂貌
-- 木材研究所
-- 总经理邹荣发
-- 威力刨一楔口板
-- 装卸一角
-- 旋切机
-- 胶合板生产车间
-- 办公大楼
-- 总经理 王柏兴
-- 科员工作室
-- 检测产品
-- 陈列室
-- 生产车间
-- 公司大门
-- 总经理 苏晓
-- 生产车间
-- 公司承建的海虞桥
-- 厂容厂貌
-- 总经理 邵瑞梁
-- 真空电阻炉
-- 切割、振动机
-- 数控线切割机床
-- 数量、流量仪表
-- 花园住宅
-- 总经理 苏阿根
-- 公司承建的桥梁
-- 公司开发的苏霞新村
-- 办公大楼
-- 厂长 林永祥
-- 产品
-- 生产车间
-- 厂长 马福元
-- 主要产品
-- 厂长 林建元
-- 太阳能聚热器
-- 产品陈列室
-- 厂长 史良宝
-- 模具架
-- 产品
-- 生产车间
-- 村支书李雪康
-- 生产车间
-- 炼胶机
-- 产品
-- 奖状
-- 示范方
-- 套闸
-- 农技推广站
-- 电灌站
-- 农机站
-- 插秧机
-- 收割机
-- 中拖翻耕
-- 经理 苏金林
-- 阳澄湖大闸蟹
--
--
--
--
--
--
--
-- 站长 石玉明
-- 站容站貌
-- 35千伏变电所
-- 农行主任 任建军
-- 营业厅
-- 农行大楼
-- 金牛奋蹄 篆刻张步锦
-- 信用社主任陈卫平
-- 营业厅
-- 营业楼
-- 集贸市场
-- 市场管理
-- 所长 石阿海
-- 小商品市场
-- 市场一角
-- 办公楼
-- 护士培训
-- 院长邵润
-- 病理分析
-- 查病房
-- 江苏省督导员视察两校
-- 唐市小学领导班子例会
-- 微机室
-- 语音室
-- 瞧多认真
-- 活泼可爱
-- 晨操
-- 中日女子排球赛
-- 台球对垒
-- 唐市中学艺术节
-- 歌舞厅
-- 96“国庆”中利杯篮球赛
-- 镇门球队
-- 市镇中环路
-- 邮电程控机房
-- 汽车站
-- 交管所
-- 工商所
-- 派出所
-- 镇政府机关
-- 税务所
-- 经贸中心招待所
-- 超市购物
-- 鸭血糯
-- 美味佳肴
-- 水产养殖
-- 傍水建筑(今)
-- 村民新宅
-- 傍水人家(昔)
-- 微型书法
-- 朗城秋月
-- 古银杏树
-- 集镇鸟瞰
-- 丁西静1952.8-1953.9任唐市区委书记
-- 邓廷芳1953.-1966年间,任唐市区委.公社党委书记
-- 陈宗华1953-1956年间.任唐市区委书记
-- 高永男1956-1961年间.任古里区、唐市区委书记
-- 朱华兴1955-1961年间.任唐市区委、乡党委书记
-- 唐伟民1971.7-1978.12任唐市公社党委书记
-- 薛勤南1978.12-1980.10任唐市公社党委书记
-- 陈君礼1981.5-1981.10任唐市公社党委书记
-- 张永泉1982.6-1984.3任唐市公社(乡)党委书记
-- 孔伟文1984.3-1988.5任唐市乡(镇)党委书记
-- 王伟民1988.5-1992.5任唐市镇党委书记
-- 王自业1992.5-1993.10任唐市镇党委书记
-- 贺晓亚1993.10-1995.10任唐市镇党委书记
-- 王欣1995.10-至今任唐市镇党委书记
-- 唐市镇志编纂成员合影
-- 唐市镇行政区划图
唐市镇志
目录

建设金唐市迈向新世纪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建置沿革
-- 第一章建置区划
---- 第一节民国前建置区划
---- 第二节民国期间建置区划
---- 第三节解放后建置区划
-- 第二章镇村概况
---- 第一节唐市镇
---- 第二节居民委员会
---- 第三节各村简况
------ 一、石湾村
------ 二、杨西村
------ 三、缪浜村
------ 四、中心村
------ 五、宗戈村
------ 六、儒浜村
------ 七、南桥村
------ 八、溪沿村
------ 九、厍浜村
------ 十、许浜村
------ 十一、下东村
------ 十二、陈桥村
------ 十三、苏浜村
------ 十四、张湖村
------ 十五、市新村
------ 十六、河东村
------ 十七、河西村
------ 十八、三兴村
------ 十九、南湖村
------ 二十、山塘村(原名垦植村)
------ 廿一、新渔村
第二编自然地理
-- 第一章地理环境
---- 第一节地理位置
---- 第二节面积
---- 第三节土壤
---- 第四节山水河道
-- 第二章气候
---- 第一节气温
---- 第二节日照
---- 第三节风霜雨雪
-- 第三章自然灾害
---- 第一节水灾、旱灾
---- 第二节台风、龙卷风
---- 第三节虫害
---- 第四节冰雹 雷击
---- 第五节地震
-- 第四章物产
---- 第一节动物
---- 第二节植物
---- 第三节水产
-- 第五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污染
---- 第二节治理
---- 第三节管理机构
第三编政治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抗日战争时期
---- 第二节解放战争时期
---- 第三节建国以来党的组织和主要工作
------ 一、党的组织
------ 二、党员代表大会
------ 三、党的基层组织
------ 四、党员教育
------ 五、纪检工作
-- 第二章中国国民党
---- 第一节组织
---- 第二节活动
------ 附:汪伪政府时期国民党组织
-- 第三章其他党派社团
---- 第一节工人团体
---- 第二节农民团体
---- 第三节工商业者团体
---- 第四节妇女组织
---- 第五节青年组织
---- 第六节儿童组织
---- 第七节老年人协会
---- 第八节科学技术协会
---- 第九节个体劳动者协会(个体私营经济协会)
---- 第十节残疾人联合会
---- 第十一节唐市红十字会
-- 第四章政权
---- 第一节行政机构
---- 第二节人民代表大会
------ 附:政协工作小组
---- 第三节农工商总公司
第四编军事
-- 第一章人民革命武装
---- 第一节抗日战争时期
---- 第二节解放战争时期
-- 第二章兵防
---- 第一节境内驻军
---- 第二节地方武装
-- 第三章兵事及兵灾
---- 第一节民国时期
---- 第二节抗日战争时期
---- 第三节股匪滋扰
---- 第四节日寇罪行
-- 第四章民兵
---- 第一节人民武装部
---- 第二节民兵组织
---- 第三节军事训练
-- 第五章兵役
---- 第一节征兵制
---- 第二节志愿兵役制
---- 第三节义务兵役制
第五编唐市人民革命斗争
-- 第一章革命组织
---- 第一节中共东路特委
---- 第二节苏州县人民抗日自卫会
------ 附:苏州妇女抗日协会
---- 第三节苏州县政府
---- 第四节苏州县政府行政区划
---- 第五节唐市区自卫会和区公所
---- 第六节唐市镇自卫会和镇公所
-- 第二章革命武装
---- 第一节新四军六团(江抗)来唐市
---- 第二节新江抗东路司令部及特务连
---- 第三节苏州县常备队
---- 第四节唐市镇自卫队
---- 第五节敌后武工队
-- 第三章革命斗争
---- 第一节江南抗日义勇军为民除害
---- 第二节江抗回来了
---- 第三节爱国青年纷纷参军
---- 第四节新江抗设计退顽敌
---- 第五节沈浜战斗
---- 第六节阳沟溇战斗
---- 第七节奔袭太平桥
---- 第八节苏州县“皖南事变”追悼会
---- 第九节环段战斗
---- 第十节八字桥歼敌战
---- 第十一节反清乡斗争
---- 第十二节武工队三塘址脱险
---- 第十三节新四军三进唐市镇
---- 第十四节区委书记光荣牺牲
---- 第十五节孔家宅基突围
---- 第十六节江南出版社
---- 第十七节支前抗日的后勤保障
---- 第十八节谭震林在唐市
-- 第四章革命斗争的故事
---- 1、革命者的隐蔽地
---- 2、厍浜农民抗租打堂
---- 3、为革命战士添制新装
---- 4、组织严密的联络站
---- 5、毛阿凤深夜绣党旗
---- 6、机智的小通讯员
---- 7、老毛根阳澄湖险取情报
---- 8、父子潜水传军令
---- 9、夺粮
---- 10、联络站巧计避敌
---- 11、俩渔妇护弹运伤员
---- 12、俩农民智救三战士
---- 13、在“道士”掩护下的情报员
---- 14、沈星南救助二战士
---- 15、卢区长安全转移
---- 16、好兄弟同抗敌
---- 17、一切为了武工队
---- 18、陆阿大藏枪护同志
---- 19、假卢毅掩护真卢毅
---- 20、老百姓真好
---- 21、传情报抗“军”粮
第六编民政公安司法
-- 第一章民政
---- 第一节优待抚恤
---- 第二节社会救济
---- 第三节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第四节婚姻登记
---- 第五节劳动就业
---- 第六节老年保养
-- 第二章公安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治安管理
---- 第三节户籍管理
---- 第四节交通管理
---- 第五节消防
-- 第三章司法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法律宣传
---- 第三节人民调解
第七编农业
-- 第一章土地所有制改革
---- 第一节土地私有制
---- 第二节土地改革
---- 第三节农业合作化
---- 第四节人民公社
---- 第五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六节农业规模经营
-- 第二章农业生产
---- 第一节耕作制度
---- 第二节作物品种
---- 第三节生产技术
---- 第四节防治病虫害
---- 第五节农机具
---- 第六节管理机构
-- 第三章丰产方
---- 唐市镇历年粮食总产、亩产及向国家交售一览表
---- 唐市镇历年油菜总产、亩产一览表
第八编农田水利
-- 第一章河道建设
---- 第一节疏浚河道
---- 第二节围圩造闸
------ 一、联圩简介
------ 二、造 闸
---- 第三节圩堤工程
-- 第二章造田整地
-- 第三章机电排灌
---- 第一节电灌站
---- 第二节田间沟渠
------ 一、渠道
------ 二、沟道
-- 第四章水利管理服务站
---- 附:水利指挥部
------ 抗洪纪实一例
第九编副业
-- 第一章畜禽饲养
---- 第一节家畜
---- 第二节家禽
-- 第二章种植
---- 第一节植树 栽竹
---- 第二节瓜果、蔬菜
---- 第三节其他种植
-- 第三章渔业生产
---- 第一节捕捞、养殖
---- 第二节养蟹
---- 第三节养鳖、养虾
---- 第四节养蚌育珠
-- 第四章家庭副业
---- 第一节竹器
---- 第二节夏布
---- 第三节花边、羊毛衫绣花
---- 第四节横机、圆机
---- 第五节其他副业
-- 第五章服务单位
---- 第一节多种经营服务公司
---- 第二节兽医站
第十编工业
-- 第一章私营工业
---- 第一节手工业
---- 第二节私营工厂
-- 第二章集体工业
---- 第一节市屑工厂
---- 第二节镇村工厂
---- 第三节企事业单位办工厂
-- 第三章中外合资及港澳台投资
---- 第一节中外合资
---- 第二节港澳台投资
-- 第四章供电供水
---- 第一节电力管理
---- 第二节自来水厂
-- 第五章管理机构
第十一编供销商业
-- 第一章经营体制
---- 第一节私营商业
---- 第二节合作商业
---- 第三节国营商业
---- 第四节供销合作社
---- 第五节个体商业
---- 第六节集市贸易
---- 第七节其他单位办商业
-- 第二章商品购销
---- 第一节粮油购销
---- 第二节生猪购销
---- 第三节水产购销
---- 第四节农副产品收购
---- 第五节生产资料供应
---- 第六节生活资料供应
第十二编财税工商金融
-- 第一章财政
---- 第一节财政所
---- 第二节财政收支
-- 第二章税务
---- 第一节税务所
---- 第二节工商税
---- 第三节农业税
---- 第四节个体经济管理
-- 第三章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职能
---- 第三节物价管理
-- 第四章金融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金融业务
-- 第五章房地产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公房
第十三编交通邮电
-- 第一章交通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水上交通
------ 一、航道
------ 二、运输工具
------ 三、渡口
---- 第三节陆路交通
------ 一、公路
------ 二、桥梁
------ 三、汽车客运
------ 四、镇、村机动车
---- 第四节装卸运输
------ 一、装卸搬运
------ 二、运输站
-- 第二章邮电
---- 第一节唐市邮电支局
---- 第二节邮政
------ 一、邮路
------ 二、邮政业务
------ 三、邮政服务
---- 第三节电信
------ 一、电话
------ 二、电报
第十四编医疗卫生
-- 第一章医疗机构
---- 第一节个体行医
---- 第二节联合诊所
---- 第三节唐市中心卫生院
---- 第四节农村卫生室
-- 第二章人员设备
---- 第一节医务人员
---- 第二节医疗设备
-- 第三章医疗制度
---- 第一节劳保医疗
---- 第二节公费医疗
---- 第三节合作医疗
-- 第四章疾病防治
---- 第一节血吸虫病防治
---- 第二节传染病防治
------ 附:1987年唐市伤寒大流行
---- 第三节寄生虫病防治
---- 第四节预防接种
---- 第五节妇幼保健
-- 第五章爱国卫生
---- 第一节创建爱国卫生镇
---- 第二节环境卫生与绿化
---- 第三节饮水、饮食卫生
---- 第四节管理机构
第十五编教育
-- 第一章普通教育
---- 第一节旧学
---- 第二节小学
---- 第三节幼儿教育
------ 附:托儿所
---- 第四节中学
-- 第二章成人教育
---- 第一节扫除文肓
---- 第二节业余教育和专业培训
---- 第三节成人教育中心校
---- 第四节老年学校
第十六编文化体育
-- 第一章文化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文化设施
---- 第三节民间文娱
---- 第四节文化团体
---- 第五节民歌
---- 第六节书画、文学创作
-- 第二章体育
---- 第一节体育设施
---- 第二节群众体育
---- 第三节学校体育
---- 第四节重要比赛
第十七编文物古迹
-- 第一章文物、古籍
---- 第一节文物
---- 第二节古代文人著作
-- 第二章古墓、碑刻
---- 第一节古墓
---- 第二节碑刻
-- 第三章名胜古迹
---- 第一节名胜
---- 第二节园亭
---- 第三节古桥梁
---- 第四节古树名木
---- 第五节庙宇宗祠
---- 第六节革命遗址
-- 第四章历代名人咏唐市
---- 第一节唐市十景诗
---- 第二节名人赠诗
---- 第三节唐市水灾诗
---- 第四节名人寄读古寺诗词
第十八编社会
-- 第一章人口
---- 第一节民族、姓氏
---- 第二节户籍
---- 第三节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已知部份)
-- 第二章计划生育
---- 第一节机构及工作
------ 附:计划生育情况统计表,晚婚情况统计表
-- 第三章人民生活
---- 第一节人民收入
---- 第二节衣食住行
---- 第三节人均寿命
-- 第四章地方习俗
---- 第一节岁时节日
---- 第二节婚丧喜庆
---- 第三节历史陋习
---- 第四节新风尚
-- 第五章宗教信仰
---- 第一节佛教
---- 第二节道教
---- 第三节基督教
---- 第四节天主教
-- 第六章善举
---- 第一节从善堂
---- 第二节育元堂
---- 第三节义庄
---- 第四节救火会
---- 第五节敬老院
-- 第七章方言俚语
---- 第一节乡土语
---- 第二节俗语
---- 第三节农谚
---- 第四节歇后语
-- 第八章地方风味
---- 第一节点心
---- 第二节菜肴
---- 第三节农村常菜
第十九编人物
-- 第一章古代名人
---- 第一节传略
------ 周容
------ 唐将军
------ 严纳
------ 许鉴、许河
------ 谭照、谭晓
------ 李勲
------ 许时省
------ 许士柔
------ 陆炳
------ 许坋
------ 许重熙
------ 陈璧
------ 殷珵
------ 嵇廷用
------ 陆梅
------ 杨彝
------ 凌泰耒
------ 顾炎武
------ 许珽
------ 殷铉
------ 嵇永仁
------ 苏翔凤
------ 许朝
------ 倪赐
------ 谭天成
------ 殷学洙
------ 张瑛
------ 谭绍隆
------ 张文浩
------ 张之英
------ 沈汝璠
------ 谭文寿
---- 第二节简录
-- 第二章近代名人
---- 嵇芩孙
---- 戴松恩
---- 殷懋德
---- 徐信
---- 施仁夫
---- 桑锡荣
---- 桑锡菁
---- 徐仁
---- 邹镜清
---- 程雨苍
---- 杨湘年
---- 龚渭源
---- 徐桢
---- 龚坤元
---- 李煟南
---- 嵇同荣
---- 嵇懋基
---- 平传兴
---- 王鳌保
---- 顾阿奎
-- 第三章当代名人
---- 第一节行政干部(正局级以上)
---- 第二节科技人才
------ 徐瑞娟
------ 邵志清
------ 方澎年
------ 钟士模
------ 奚鼎保
------ 李新民
-- 第四章劳模先进
-- 第五章革命烈士
---- 苏华
---- 徐青萍
---- 卢毅
---- 褚学潜
---- 陈岳章
---- 陆建南
---- 周亦航
---- 冯云章
---- 徐永根
---- 杨明秀
---- 吕水和
---- 沈根宝
---- 李炳云
---- 李寿生、李水生
---- 李阿惠
---- 季政
---- 张根金
---- 王植高
---- 毛士和
第二十编志余
-- 第一章掌故
---- 第一节“金唐市”的由来
---- 第二节丹桂只因上贡死
---- 第三节唐伯虎巧绘“秋江图”
---- 第四节乡民义斩害民官
---- 第五节唐市春季迎神赛会
---- 第六节唐市的龙舟竞渡
---- 第七节农民抢米风潮
---- 第八节抢典当
---- 第九节唐市沦陷前夕
---- 第十节土匪火拼
-- 第二章轶事
---- 第一节谭半城
---- 第二节殷洛阳与三塘址桥
---- 第三节拳师袁如柏
---- 第四节分尸案
-- 第三章传说
---- 第一节马惊庵的传说
---- 第二节苦啊鸟的传说
---- 第三节活财神柏小坡
编后记
《唐市镇志》编纂委员会暨编写组成员名单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