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水利志(1034-1988)

太仓市水利志(1034-1988)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事求是地系统记载太仓地区水利事业发展状况,达到“资治、教化、存史”的目的,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二、本志遵循“详今明古,立足当代”的原则。主要记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太仓水利历史,为了贯通古今,断限上起事物发端——1034年,下迄1988年,共跨越955年。

内容时限: 1034-1988

出版时间: 2009年12月

目录

封面
太仓水利志
《太仓水利志》组成人员
-- 一、编纂委员会
-- 二、顾问
-- 三、编纂人员
图片
-- 太仓县政区图
-- 人仓水利图
-- 一、拓浚河道
---- (一)浏河塘工程
------ 介绍浏河塘示意图
------ 浏河塘老河遗迹
------ 浏河塘水闸桥
------ 1959年7月拓浚浏河塘为通水典礼剪彩
------ 新浏河风采
------ 1958年拓浚浏河工程中,指挥部刘宏德指挥和各团部负责人在工地检查时的留影。
------ 1958年河道拓浚工程有三万人参加的开工典礼场景。
------ 因建闸工程需要,大批的器材物资昼夜不停地运往水闸工地。
------ 1958年开拓浏河八万员工太仓团开工典礼场景
------ 1958年开拓浏河工地一角
------ 陆渡公社开河民工出工上工地场景
------ 1958年浏河工地春节 后阴雨连绵,英勇的劳动人民提出“晴天加劲干、小雨坚持干”的口号。图为泥泞路滑
------ 1958年开拓浏河工地上卫生所医疗站保健员医生到工地巡回医疗服务。
------ 1958年开拓浏河的英雄们
------ 浏河水灌溉农田
------ 1958年八万人大战浏河工地盛况
------ 通过浏河运送粮食入库
------ 通过浏河水闸桥运送棉花入库
------ 浏河岸边绿化成林
------ 浏河两岸绿化一望无际
------ 浏河岸水杉成林
------ 用浏河水灌溉万亩良田
---- (二)1976年拓浚钱泾河工程
------ 开工动员誓师大会场景
------ 施工工地场景
------ 施工工地一角
------ 工地现场会议
------ 工程报喜队
------ 工地现场学习活动
-- 二、培修塘堤
---- 1974年8月,浏河口元宝村江堤遭受台风袭击后情形。(一)
---- 1974年8月,浏河口元宝村江堤遭受台风袭击后情形。(二)
---- 元宝村江堤砼灌砌块石被13号台风大潮冲刷的一部分。
---- 江堤状况
---- 工地一角
---- 工地场景
---- 培堤施工场景
---- 鹿河东泾段江堤民工开河培堤场景
---- 水港运输物资到达工地
---- 工地场景之一
---- 培堤一角
---- 堤旁管渠
---- 1988年8月鹿河钱泾口北盘头滩地冲刷情况
---- 老钱泾口北梗子断裂坡石塌陷
---- 1987年建鹿河长城护堤工程
---- 1988年8月鹿河长城外堤抢修
---- 太仓老钱泾口北滩石冲刷1.6米深
---- 察看海塘工程
-- 三、设置水闸
---- 浏河水闸
---- 浏河水闸桥面
---- 浏河水闸下面河水流动
---- 水闸一角
---- 浏河节制闸:闸长96.4米,共19孔,孔高15.5米,闸面有公路桥,这是水闸全景。
---- 省地县领导检查验收水下工程
---- 水流滚滚过闸门
---- 胜利开闸放水
---- 浏河闸新貌
---- 上游原河床
---- 新建消力塘
---- 1973年浏河闸下游坝合龙前的准备工作情况
-- 四、兴建桥梁
---- 浏河江沿大桥
---- 浏河陆渡大桥
---- 浏河南门大桥
---- 沪宜公路桥
---- 1982年牌楼赵家桥50米桁架拱桥
---- 1983年九曲乡谭家桥45米桁架拱桥
-- 五、其他
---- 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人三、太仓县委书记袁锡志等在工程指挥部副指挥修凌云陪同下视察水闸工地
---- 1976年拓浚钱泾河工程检查验收情况
---- 1965年12月太仓县水利局欢送冯工程师退休留影。
---- 1988年至1989年春太仓水利农机系统财务会计参加江苏省水利专科学校(扬州)南京农业大学工程学院(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自然概况
-- 第一节 地质地貌
---- 一、地质
---- 二、地貌
-- 第二节 江河
---- 一、境内长江段
---- 二、河流
------ (一)通江河道
------ (二)调蓄河道
-- 第三节 水势
---- 一、上承
---- 二、下泄
---- 三、中调
-- 第四节 气候
---- 一、气温
---- 二、降水
---- 三、日照
---- 四、风
-- 第五节 水文
---- 一、测站分布
---- 二、内河水位
---- 三、长江潮位
---- 四、引排流量
-- 第六节 水土资源
---- 一、水资源
------ (一)地表水
------ (二)地下水
------ (三)承压水
---- 二、土资源
------ (一)土地分类
------ (二)土壤
第二章 水旱灾害
-- 第一节 洪、涝、潮
-- 第二节 干旱
-- 第三节 风雹
第三章 海塘港堤
-- 第一节 海岸变迁
-- 第二节 历代海塘
---- 一、宋、元时期
---- 二、明、清时期
---- 三、民国时期
----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第三节 护岸工程
---- 一、海塘护岸
---- 二、长江护坎
---- 三、港堤工程
第四章 河道治理
-- 第一节 区域性河
---- 一、浏河
---- 二、杨林塘
---- 三、七浦塘
---- 四、盐铁塘
-- 第二节 县级河
---- 一、吴塘
---- 二、十八港
---- 三、石头塘
---- 四、随塘河
---- 五、浪港
---- 六、鹿鸣泾
---- 七、荡茜泾
---- 八、钱泾
---- 九、新泾
-- 第三节 乡级河
-- 第四节 村级河
第五章 涵闸
-- 第一节 沿江节制闸
---- 一、浏河闸
---- 二、汤泾闸
---- 三、杨林闸
---- 四、七浦闸
---- 五、浪港闸
---- 六、鹿鸣闸
---- 七、荡茜闸
---- 八、钱泾闸
---- 九、新泾闸
---- 十、墅沟节制闸
-- 第二节 三大塘配套闸
-- 第三节 圩区“三闸”
---- 一、套闸
---- 二、防洪闸
---- 三、分级控制闸
-- 第四节 涵洞
---- 一、沿江涵洞
---- 二、圩区涵洞
第六章 农田水利
-- 第一节 阳澄圩区
---- 一、修圩、联圩、并圩
---- 二、调整圩区水系
---- 三、分圩治理建设
---- 四、排灌维修配套
-- 第二节 半高田区
---- 一、总体治理规划
---- 二、分圩治理工程
-- 第三节 沿江平原
---- 一、高水片治理
---- 二、平水片治理
-- 第四节 田间工程
---- 一、沟渠建设
---- 二、平整土地
---- 三、治理渍害
第七章 农田排灌
-- 第一节 水车灌溉
-- 第二节 机电排灌
---- 一、试点工程
---- 二、发展普及
---- 三、改造提高
-- 第三节 榆变电工程
第八章 防汛防旱
-- 第一节 指挥系统
-- 第二节 防汛举措
---- 一、责任落实
---- 二、报汛制度
---- 三、嚣材设施
-- 第三节 抗灾纪实
第九章 工程管理
-- 第一节 海塘管理
-- 第二节 涵闸管理
-- 第三节 排灌管理
---- 一、建立各项管理制度
---- 二、推行管理责任制
---- 三、实行专业承包责任制
-- 第四节 河道管理
-- 第五节 圩区管理
---- 一、建立圩区管理组织
---- 二、健全圩区管理制度
---- 三、实行“五定一奖”负责制
第十章 水利科技
-- 第一节 科技队伍
-- 第二节 科技成果
---- 一、灌溉需水量试验
---- 二、水利设备研制
---- 三、排灌设施研究
第十一章 水利经济
-- 第一节 水利经费
---- 一、资金投入
---- 二、筹措办法
------ (一)海塘修复经费
------ (二)河道整治经费
------ (三)农田水利建设经费
---- 三、水利工程水费
-- 第二节 综合经营
---- 一、局属企业
------ (一)太仓水利机械修配厂
------ (二)太仓县水利局砂石料预制场、城乡农建才成套供应公司
------ (三)太仓县边贸地贸联络服务公司
---- 二、事业兼营
------ (一)农业
------ (二)工业
------ (三)第三产业
第十二章 水利行政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一、主管局
---- 二、直属单位
---- 三、乡级水利机构
-- 第二节 党群组织
---- 一、党组织
---- 二、工会
---- 三、水利学会
-- 第三节 治水方针
---- 一、方针
---- 二、地方性规范
附录
-- 一、水利历史人物及著述
---- 郏亶
---- 郏亶《吴门水利书》原著节选
---- 译文
---- 郏侨
---- 顾士琏
-- 二、文告摘编
---- 江南塘工事务所组织规程(摘录)(1929年)
---- 太仓县疏浚淤塞河道实施办法(1947年)
---- 太仓县修筑双凤、惠安两乡圩堤工程施工细则(1947年)
---- 太仓县闸埙圩堤管理养护实施细则(1952年5月19日)
---- 江苏省太仓县管理与养护水利工程的暂行办法(草案)(1953年10月17日)
---- 太仓县海塘管理养护办法(草案)(1954年12月14日)
---- 太仓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海塘、圩堤保护的布告(1955年6月)
---- 太仓县七浦闸管理养护办法(1955年7月30日)
---- 太仓县杨林节制闸管理规范(初稿)(1960年11月12日)
---- 太仓县浏河节制闸管理规范(修正草案)(1963年)
---- 太仓县人民委员会关于颁发江堤海塘管理规定(草案)的通知(1963年6月4日)
---- 关于加强江堤海塘管理的规定(草案)
---- 浏河管理委员会浏河管理条例(草案)(1976年5月18日)
---- 太仓县人民政府布告:关于加强海塘水闸管理的规定(1980年6月)
---- 新湖公社管理委员会关于堤防管理的几项暂行规定(1982年11月26日)
---- 太仓县新湖乡石家港防洪闸管理协议(1988年4月20日)
---- 昆山县周市乡丁江门防洪闸管理协议(1988年4月20日)
---- 国务院批准水利部关于依靠群众合作兴修农村水利的十条政策(1988年11月2日)
-- 三、诗歌民谣
编纂始末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