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介绍了萍乡市的地理概况、历史沿革、方言分区情况和城关话的内部分歧以及当地的方言特点等。
出版时间:
1990年08月
目录
封面
萍乡方言志
目录
序
第一章导言
--
1.1地理概况
--
1.2历史沿革
第二章方言概况
--
2.1城关话的内部分歧
----
(1)老派和新派的差异
----
(2)老派甲和老派乙的差异
--
2.2城关片同北路、东路、西路、小西路片的差异
----
(1)全市方言片的划分
----
(2)声调的差异
----
(3)声母的差异
----
(4)韵母的差异
----
(5)词汇的差异
--
2.3方言地图
----
图一方言片的划分
----
图二古入声的今调类
----
图三“穿圈”的读音
----
图四“桥潮”、“强长”的分混
----
图五“袋豆”的分混
----
图六“短党”、“割各”的分混
----
图七第三人称代词单数
第三章语音分析
--
3.1声韵调及其拼合关系
----
(1)声母
----
(2)韵母
----
(3)单字调
----
(4)声韵调拼合关系
--
3.2连读变调和变音
----
(1)重音的位置
----
(2)广用式两字组连读变调
----
(3)专用式连读变调
----
(4)变音
第四章同音字表
--
凡例
--
正文
第五章萍乡音系同《广韵》音系的比较
--
5.1声调的比较
--
5.2声母的比较
--
5.3韵母的比较
--
5.4文白异读
----
(1)深臻曾摄字的文白读
----
(2)梗摄字的文白读
----
(3)遇摄三等字的文白读
----
(4)止摄字的文白读
----
(5)日匣母的文白读
第六章分类词表
--
凡例
--
6.1天文
--
6.2地理
--
6.3时令 时间
--
6.4农事
--
6.5 植物
--
6.6动物
--
6.7房屋 器具
--
6.8人品
--
6.9亲属
--
6.10身体
--
6.11病痛 医疗
--
6.12衣服穿戴
--
6.13饮食
--
6.14红白大事
--
6.15迷信
--
6.16日常生活
--
6.17交际
--
6.18商业
--
6.19文化教育
--
6.20游戏
--
6.21动作
--
6.22位置
--
6.23代词等
--
6.24形容词
--
6.25副词等
--
6.26次动词等
--
6.27量词
--
6.28形容词前加成分
第七章语法特点
--
7.1“仔”尾
----
(1)名+仔
----
(2)人名/亲属称谓+仔
----
(3)代+仔
----
(4)数+量+仔
----
(5)量+仔
----
(6)“箇”字结构+仔
----
(7)形+仔
----
(8)几+动(或动词性成份)+仔
----
(9)副+仔
--
7.2“去”;“c到”;“嘎”
----
(1)去
----
(2)到
----
(3)嘎
--
7.3特殊结构和语序
----
(1)由“有/冒得”形成的动宾式
----
(2)反复问句
----
(3)可能式中宾语和补语的位置
--
7.4几个主要的语气词
第八章语法例句
第九章标音举例
--
9.1民谣
--
9.2童谣
--
9.3谚语
--
9.4歇后语
--
9.5谜语
--
9.6传统春锣
--
9.7传说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