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章县志

赫章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赫章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5

出版时间: 2001年04月

目录

封面
赫章县志
版权页
《赫章县志》编纂委员会
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赫章县志》编辑部
审定验收
图片
-- 赫章县政区图
-- 赫章县城区示意图
-- 赫章县交通图
-- 赫章县矿产资源分布图
-- 赫章县城新貌
-- 县城旧貌(1960年)
-- 县委办公楼
-- 县政府办公大楼
-- 县人大、政协办公大楼
-- 1996年10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到赫章县珠市彝族乡视察,慰问贫困农户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胡锦涛(左一),在贵州任省委书记期间,198
-- 1996年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温家宝(前一)在赫章县水塘堡彝族苗族乡永康
-- 1999年11月7日至8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前排右二)在赫章农村考察扶贫工作
-- 原中央宣传部部长、贵州省委书记朱厚泽(前排右一)在赫章考察时和干部们畅谈赫章经济发展前景
-- 贵州省委书记刘方仁(前中)在赫章视察工作
-- 省长陈土能(前右二)在赫章视察
-- 2000年9月17日,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刘延东(右二、女)在贵州省委副书记王三运(右三)、赫章县委
--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杨钟(左一)考察时了解乡镇企业发展情况
-- 县城九○路街景
-- 老干部活动中心
-- 深圳市福田区在赫章的扶贫工程——赫章福田友谊医院
-- 赫章一中
-- 城关一小
-- 县民族中学的学生在上微机课
-- 希望工程——赫章县捞地小学
-- 乡企局办公大楼
-- 珠市新营村安居工程
-- 开发矿产资源脱贫致富的妈姑镇天桥村新貌
-- 可乐集市
-- 地膜覆盖玉米
-- 旱育稀植水稻喜获丰收
-- 优质烤烟基地
-- 脱毒洋芋试验基地
-- 窝(皮寸)坝子河堤
-- 铁柱沟小流域治理区
-- 平山林场
-- 野里天然牧场
-- 可乐猪
-- 扇子田水库
-- 城关110千伏变电站
-- 电信局程控机房
-- 七星关大桥
-- 水(城)一镇(雄)公路赫章过境段草子坪路段
-- 诚达锌业公司
-- 诚达锌业公司生产车间
-- 香港灯塔贸易有限公司在雉街乡创办的县内首家外资企业——贵州灯塔采冶有限公司
-- 矿产品厂洗选车间
-- 县水泥厂
-- 山脚冶炼厂
-- 雄飞铁矿
-- 生铁
-- 锌罐
-- 粗锌冶炼炉
-- 精锌
-- 锌粉
-- 半夏
-- 樱桃
-- 党参
-- 天麻
-- 芸豆
-- 洛布石林
-- 双龙瀑布
-- 英国传教士1904年创建的葛布教堂
-- 哲庄坝红军战斗遗址纪念碑
-- 白果普照寺
-- 铜镜
-- 铜柄铁剑
-- 竞渡纹铜鼓
-- 古墓葬发掘现场
-- 青铜剑
-- “套头葬”釜上铸造的老虎
-- 铜手镯
-- 勾兵戈秘冒
-- 陶瓶
-- 彝族火把节
-- 彝族铃铛舞
-- 风味独特的彝家咂酒
-- 苗族男女集体芦笙舞
-- 双人芦笙舞
-- 民族体育活动
-- 赶花场
-- 彝族姑娘
-- 苗族姑娘(大花苗)
-- 苗族服饰
-- 《赫章县志》审稿会合影
-- 赫章县志编纂委员会成员
-- 《赫章县志》编纂班子成员
-- 《赫章县志》编辑人员
-- 县志办工作人员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建 置
-- 第一章建置沿革和行政区划
---- 第一节建置沿革
---- 第二节行政区划
-- 第二章乡镇概况
---- 第一节镇
---- 第二节乡
---- 第三节民族乡
第二篇自然地理
-- 第一章地质 地貌
---- 第一节地质
---- 第二节地貌
-- 第二章气候
---- 第一节气候特征
---- 第二节气候要素
-- 第三章山脉 水文
---- 第一节山脉
---- 第二节水系
---- 第三节地下水
-- 第四章土地 土壤
---- 第一节土地
---- 第二节土壤
-- 第五章野生动植物
---- 第一节野生植物
---- 第二节野生动物
-- 第六章自然灾害
---- 第一节灾害性气候
---- 第二节地质灾害
第三篇少数民族
-- 第一章彝族
---- 第一节源流与分布
---- 第二节语言文字
---- 第三节文学艺术
---- 第四节生活习俗
---- 第五节家庭和社会
-- 第二章苗族
---- 第一节源流与分布
---- 第二节语言文字
---- 第三节文学艺术
---- 第四节生活习俗
-- 第三章白族 布依族 回族
---- 第一节白族
---- 第二节布依族
---- 第三节回族
-- 第四章民族工作
---- 第一节民族政策宣传与贯彻
---- 第二节民族经济与文化
---- 第三节民族干部
---- 第四节民族识别
第四篇政党群团
-- 第一章民国时期的政党群团
---- 第一节中国国民党赫章县地方组织
---- 第二节社会团体
-- 第二章中国共产党赫章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中共赫章县委
---- 第二节党代表大会
---- 第三节县委工作概要
---- 第四节中共赫章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 第五节党务
-- 第三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县总工会
---- 第二节农民组织
---- 第三节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赫章县地方组织
---- 第四节县妇女联合会
---- 第五节县工商业联合会
---- 第六节其他群众团体
第五篇政权 政协
-- 第一章民国时期政权
---- 第一节分县公署
---- 第二节县政府
---- 第三节参议会
-- 第二章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历届代表会议
---- 第二节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第四节主要工作
-- 第三章县人民政府
---- 第一节工作机构
---- 第二节基层政权
---- 第三节施政
-- 第四章政协赫章县委员会
---- 第一节历届委员会
---- 第二节常务委员会
---- 第三节参政议政
---- 第四节智力支边 文史资料征集
第六篇军事
-- 第一章军事机构与驻军
---- 第一节军事机构
---- 第二节驻军
-- 第二章兵役
---- 第一节明清兵役制度
---- 第二节民国时期兵役
---- 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兵役
-- 第三章地方武装
---- 第一节民国政府地方武装
----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武装
-- 第四章民兵
---- 第一节组织建设
---- 第二节训练与装备
---- 第三节主要任务与活动
-- 第五章人防战备 国防教育 军地两用人才开发
---- 第一节人防战备
---- 第二节国防教育
---- 第三节军地两用人才开发
-- 第六章战事纪略
---- 元明清时期战事
---- 中华民国时期战事
---- 中国工农红军在赫章战事
----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战事
第七篇公安司法
-- 第一章民国时期司法
---- 第一节警察
---- 第二节司法
-- 第二章公安
---- 第一节镇压反革命
---- 第二节治安管理
---- 第三节刑事案件侦查
---- 第四节监所管理
-- 第三章检察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刑事检察
---- 第三节经济检察及反贪污贿赂工作
---- 第四节法纪检察
---- 第五节监所检察
---- 第六节其他检察
-- 第四章审判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刑事审判
---- 第三节民事审判
---- 第四节经济审判
---- 第五节行政审判
---- 第六节案件执行
---- 第七节案件复查
-- 第五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法制宣传教育
---- 第二节律师事务
---- 第三节公证工作
---- 第四节人民调解
第八篇民政 人事劳动 监察
-- 第一章民政
---- 第一节优抚
---- 第二节安置
---- 第三节救灾救济
---- 第四节社会福利
---- 第五节残疾人工作
---- 第六节婚姻登记
-- 第二章人事劳动
---- 第一节人事管理
---- 第二节劳动管理
-- 第三章监察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监察工作
第九篇国民经济管理
-- 第一章国民经济综述
---- 第一节经济发展
---- 第二节所有制形式
---- 第三节人民生活
-- 第二章计划管理
---- 第一节管理体制
---- 第二节年度计划及中长期计划
---- 第三节工农业生产计划
---- 第四节基本建设计划
---- 第五节其他计划
-- 第三章统计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统计调查
---- 第三节管理监督
---- 第四节统计资料整理
---- 第五节统计教育与培训
-- 第四章物价管理
---- 第一节管理体制
---- 第二节价格变化
---- 第三节价格监督
-- 第五章土地管理
---- 第一节土地利用
---- 第二节土地征拨
---- 第三节土地使用监管
-- 第六章物资管理
---- 第一节管理体制
---- 第二节计划与供应
-- 第七章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市场管理
---- 第三节企业登记
---- 第四节合同商标广告管理
---- 第五节个体经济管理
-- 第八章技术监督管理
---- 第一节计量管理
---- 第二节标准监督
-- 第九章审计监督
---- 第一节审计项目
---- 第二节审计调查
---- 第三节审计成果
第十篇农业
-- 第一章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一节封建土地制度
---- 第二节互助合作
---- 第三节人民公社
---- 第四节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二章种植业
---- 第一节粮食作物
---- 第二节经济作物
---- 第三节蔬菜瓜果
---- 第四节种子与肥料
---- 第五节耕作制度及栽培技术
---- 第六节主要农作物病虫鼠害防治
-- 第三章烟草
---- 第一节烤烟栽培
---- 第二节烤烟烘烤
---- 第三节烤烟专卖
-- 第四章林业
---- 第一节森林资源
---- 第二节种子与育苗
---- 第三节植树造林
---- 第四节林场
---- 第五节林业管理
-- 第五章畜牧业
---- 第一节家畜
---- 第二节家禽
---- 第三节水产
---- 第四节良种引进
---- 第五节饲草饲料
---- 第六节疫病防治
---- 第七节畜牧场
-- 第六章水利电力
---- 第一节水利建设
---- 第二节水电建设
---- 第三节水土保持
---- 第四节水利水电管理
-- 第七章农业机械
---- 第一节农业机具
---- 第二节管理与培训
---- 第三节生产 采购 维修
-- 第八章农业区划与农田基本建设
---- 第一节农业区划
---- 第二节农田基本建设
-- 第九章气象
---- 第一节测报 预报
---- 第二节气象服务
第十一篇矿业
-- 第一章资源勘探
---- 第一节勘探
---- 第二节分布与储量
-- 第二章资源开发
---- 第一节采冶
---- 第二节选矿
-- 第三章矿产资源开发监督管理
---- 第一节机构 队伍
---- 第二节监督管理
第十二篇工业
-- 第一章体制与管理
---- 第一节体制
---- 第二节管理
-- 第二章重工业
---- 第一节采冶
---- 第二节电力
---- 第三节煤炭
---- 第四节建材
---- 第五节机械
---- 第六节化工
-- 第三章轻工业
---- 第一节粮油食品加工
---- 第二节铸造 土陶
---- 第三节家具 建筑
---- 第四节造纸 印刷
---- 第五节服装 鞋类
---- 第六节纺织 印染 弹花
---- 第七节烟叶复烤
---- 第八节其他行业
第十三篇乡镇企业
-- 第一章发展概况
---- 第一节沿革与体制
---- 第二节分布与构成
-- 第二章行业
---- 第一节开采业
---- 第二节冶炼 浇铸
---- 第三节运输
---- 第四节建筑 建材
---- 第五节农具制造
---- 第六节鞭炮 皮革 酿酒
---- 第七节服务业
---- 第八节种植养殖业
-- 第三章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财务管理
---- 第三节经营管理
---- 第四节安全管理
第十四篇贸易
-- 第一章商业
---- 第一节个体及私营商业
---- 第二节集体商业
---- 第三节国营商业
---- 第四节对外贸易
-- 第二章粮油经营
---- 第一节粮食征收
---- 第二节统购 定购
---- 第三节粮油销售
---- 第四节市场购销
---- 第五节储运及加工
-- 第三章供销合作
---- 第一节体制
---- 第二节农副土特产品收购
---- 第三节商品销售
---- 第四节储运
---- 第五节扶持生产
第十五篇财税金融
-- 第一章财政
---- 第一节财政体制
---- 第二节财政收入
---- 第三节财政支出
---- 第四节财政管理
---- 第五节债券推销
-- 第二章税务
---- 第一节民国时期工商各税
----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商各税
---- 第三节征收“两金两费”
---- 第四节税收征收管理
-- 第三章金融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货币
---- 第三节现金管理
---- 第四节转帐结算
---- 第五节存款
---- 第六节信贷
---- 第七节农贷清理
-- 第四章保险
---- 第一节险种
---- 第二节理赔
第十六篇交通 邮电
-- 第一章交通运输
---- 第一节古驿道
---- 第二节公路
---- 第三节桥梁 渡口
---- 第四节运输
---- 第五节交通管理
---- 第六节修理
-- 第二章邮政电信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邮政
---- 第三节电信
第十七篇城建 环保
-- 第一章城乡建设
---- 第一节县城建设
---- 第二节集镇乡村建设
---- 第三节建筑业
-- 第二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环境污染
---- 第二节治理保护
第十八篇教育 科技
-- 第一章教育
---- 第一节私塾
---- 第二节幼儿教育
---- 第三节小学教育
---- 第四节中学教育
---- 第五节职业教育
---- 第六节成人教育
---- 第七节教师
---- 第八节教育行政
-- 第二章科学技术
---- 第一节科技组织与队伍
---- 第二节科技活动
---- 第三节科技成果及技术推广
第十九篇文化 体育
-- 第一章文化
---- 第一节文化馆(站)
---- 第二节图书阅览与发行
---- 第三节新闻
---- 第四节广播
---- 第五节电影
---- 第六节电视与音像管理
---- 第七节文学创作
---- 第八节戏曲舞蹈
---- 第九节书法摄影
---- 第十节民间文艺
-- 第二章体育
---- 第一节设施
---- 第二节学校体育
---- 第三节民间体育
---- 第四节体育竞赛
第二十篇文物名胜
-- 第一章文物
---- 第一节可乐文物
---- 第二节古遗址
---- 第三节古墓葬
---- 第四节摩崖 碑刻 牌坊
---- 第五节革命遗址
---- 第六节文物藏品
-- 第二章名胜
---- 第一节历史名胜
---- 第二节景点
第二十一篇人 口
-- 第一章人口变迁及分布
---- 第一节人口变迁
---- 第二节人口分布
-- 第二章人口构成
---- 第一节性别构成
---- 第二节年龄构成
---- 第三节民族构成
---- 第四节姓氏构成
---- 第五节文化构成
---- 第六节行业职业构成
---- 第七节婚姻与家庭
-- 第三章人口控制
---- 第一节计划生育
---- 第二节节育措施及成果
第二十二篇医药卫生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行政管理机构
---- 第二节医疗单位
-- 第二章医疗
---- 第一节中医
---- 第二节西医
---- 第三节中西医结合
-- 第三章药政药物
---- 第一节药政管理
---- 第二节药类
-- 第四章卫生防疫
---- 第一节公共卫生
---- 第二节传染病防治
---- 第三节计划免疫
-- 第五章妇幼保健
---- 第一节新法接生
---- 第二节妇女保健
---- 第三节儿童保健
第二十三篇 习俗 方言 宗教 帮会 会道门
-- 第一章习俗
---- 第一节生活习俗
---- 第二节礼仪习俗
---- 第三节节日习俗
---- 第四节优良风尚
---- 第五节迷信与禁忌
---- 第六节恶习
-- 第二章方言
---- 第一节语音
---- 第二节词汇 语法句型
---- 第三节谚语
---- 第四节歇后语
-- 第三章宗教
---- 第一节基督教
---- 第二节天主教
---- 第三节伊斯兰教
---- 第四节佛教
-- 第四章帮会 会馆 会道门
---- 第一节帮会 会馆
---- 第二节会道门
人物
-- 徐德明
-- 刘 华
-- 陈圣学
-- 安天爵
-- 安履泰
-- 安履贞
-- 徐开宣
-- 陶新春 陶三春
-- 梁玉顺
-- 刘 钟
-- 席大明
-- 杨正荣
-- 安 鲲
-- 杨绍堂
-- 安文良
-- 孟昭俊
-- 刘庆臣
-- 徐寿陔
-- 李朝阳
-- 杨文彩
-- 王明道
-- 方劳山
-- 盛庆华
-- 罗永昌
-- 李广振
-- 宋文光
-- 王兴友
-- 王新发
-- 石 勋
-- 吴绍举
-- 刘大嵩
-- 曾朝亮
-- 张克荣
-- 张镜波
-- 张广德
-- 陈学书
-- 王正义
-- 张景悦
-- 杨景鲁
-- 杜阜民
-- 曹增荣
-- 史荫明
-- 周明文
-- 张士贤
-- 安关亮
-- 管佩笙
-- 安关鼎
-- 朱益斋
-- 邓锡三
-- 苏登云
-- 夏 炎
附录
编纂始末
提供资料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