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基,也是地方主流文化的根基。本志的编纂,以发掘蒲江具有历史价值、文化史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民俗文化并使之得到保护和传承为宗旨。本志的编纂,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做到求实存真,留住历史,留住记忆。
出版时间:
2014年01月
目录
封面
书名
版权
图片
编委会
前言
凡例
目录
概述
第一章 农业生产民俗
--
第一节 粮油蔬生产
--
第二节 果业
--
第三节 茶业
--
第四节 农事节 气和农具制造使用
--
第五节 水利灌溉
--
第六节 土地制度
第二章 林业民俗
--
第一节 林木种类与种植
--
第二节 林木采伐
--
第三节 木材加工与利用
--
第四节 林业信仰与禁忌
--
第五节 护林规约
--
第六节 花木栽培
--
第七节 采集
第三章 养殖民俗
--
第一节 畜牧
--
第二节 蜂业
--
第三节 蚕桑
--
第四节 水产养殖
--
第五节 宠物饲养
第四章 渔猎民俗
--
第一节 渔业
--
第二节 狩猎
第五章 工匠民俗
--
第一节 拜师学艺
--
第二节 匠作
--
第三节 酿造
第六章 交易民俗
--
第一节 集市贸易
--
第二节 营销
第七章 信贷民俗
--
第一节 民间信贷
--
第二节 信贷行业
第八章 服饰民俗
--
第一节 穿着习俗
--
第二节 修饰习俗
--
第三节 服饰信仰及禁忌
第九章 饮食民俗
--
第一节 食品种类及制作
--
第二节 饮食礼俗
--
第三节 民间风味小食及名特优食品
--
第四节 饮食信仰与禁忌
第十章 居住民俗
--
第一节 居民类型及结构
--
第二节 庙宇建筑
--
第三节 建房习俗与礼仪
--
第四节 室内陈设
--
第五节 家居信仰与禁忌
第十一章 交通民俗
--
第一节 出行习俗
--
第二节 交通设施
--
第三节 通信联络
--
第四节 交通信仰、禁忌
第十二章 家族民俗
--
第一节 家庭、宗族
--
第二节 亲属称谓与姓名
--
第三节 家规、家教和家庭礼仪
--
第四节 邻里关系
第十三章 村镇民俗
--
第一节 村落
--
第二节 场镇
--
第三节 公共场所与设施
--
第四节 村镇民居
--
第五节 村镇信仰及习俗
第十四章 社会团体民俗
--
第一节 民间政治、军事会社
--
第二节 民间经济、文化会社
--
第三节 其他民间会社
第十五章 岁时节 日民俗
--
第一节 春节 、元宵节
--
第二节 端午、中秋
--
第三节 春分、清明、冬至
--
第四节 庙会
--
第五节 其他节 俗
第十六章 人生礼仪民俗
--
第一节 生育
--
第二节 婚姻
--
第三节 成年礼仪
--
第四节 寿庆
--
第五节 丧葬与祭祀
--
第六节 应酬、交际礼仪
第十七章 民间信仰民俗
--
第一节 宗教信仰
--
第二节 民间崇奉
第十八章 科技民俗
--
第一节 民间技术
--
第二节 民间算术
--
第三节 民间测试
--
第四节 民间制造
第十九章 医药民俗
--
第一节 民间卫牛习俗
--
第二节 民间医术
--
第三节 药材种植、采集、加工
--
第四节 巫医巫药
--
第五节 民间医药文化
--
第六节 医药信仰与禁忌
第二十章 教育民俗
--
第一节 教育机构与组织
--
第二节 办学形式及场所
--
第三节 教育经费
--
第四节 教学内容及科目
--
第五节 褒扬与惩戒
--
第六节 教化
第二十一章 民间游乐民俗
--
第一节 民间体育
--
第二节 民间杂技
--
第三节 儿童游戏
--
第四节 成人娱乐
第二十二章 民间艺术民俗
--
第一节 民间戏曲
--
第二节 民间曲艺
--
第三节 民间音乐
--
第四节 民间舞蹈
--
第五节 民间美术
--
第六节 民间文学
第二十三章 民间语言民俗
--
第一节 蒲江方言概说
--
第二节 蒲江方言的特点
--
第三节 普通话与方言演变
--
第四节 蒲江境内流行词语
古今对联辑录
主要参考书目
供稿人员
后记
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