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市戏曲志

阜新市戏曲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辽宁戏曲志》丛书,是我省“六五”跨“七五”的艺术科研重点项目之一。 二、本丛书是采用方志体裁的专业志书。以1982年底我省市一级行政区划之方域立卷,记一方戏曲的历史与现状。

出版时间: 1993年12月

目录

封面
阜新市戏曲志
图片
-- 京剧《孔雀东南飞》阜新市京剧团演出
-- 京剧《麻姑上寿》阜新市京剧团演出
-- 京剧《清明雨》阜新市京剧团演出
-- 京剧《佛顶珠》人物造型、服装设计
-- 阜新蒙古剧《乌银其其格》佛寺乡蒙古剧团演出
-- 京剧《昭君出塞》刘复华饰王昭君
-- 京剧《打龙袍》高玉芝饰李后
-- 京剧《贵妃醉酒》李国粹饰杨玉环
-- 京剧《戡玉钏》刘萍秋饰韩玉姐
-- 评剧《花为媒》金笑芬饰阮妈
-- 京剧《孔雀东南飞》张和元饰焦母
-- 评剧《人面桃花》吴春艳饰崔护
-- 北京曲剧《王老虎抢亲》黄晓娟饰王秀英
-- 阜新蒙古剧《乌银其其格》满都日娃饰公主时的乌银其其格
-- 杨忠权在《乌银其其格》中饰兴格尔扎布
-- 阜新蒙古剧服装(部分)
-- 蟒王脸谱
-- 阜新蒙古剧盔帽《部分》
-- 阜新蒙古剧道具(部分)
-- 阜新蒙古剧乐队建制
-- 阜新蒙古剧靴鞋(部分)
-- 京剧《清明雨》(第四场)舞美设计图
-- 评剧《梅香》(第一场)舞美设计图
-- 京剧《佛顶珠》(第一场)舞美设计图
-- 阜新蒙古剧《参姑娘》舞美设计图
-- 阜新剧院
--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人民影院
-- 阜新矿务局职工京剧院
-- 阜新发电厂俱乐部
-- 赵荣琛与程派弟子陈静秋
-- 梅兰芳与弟子李国粹
-- 新凤霞与弟子赵玉华
-- 筱俊婷与弟子赵素菊、任红
-- 王吟秋与弟子陈静秋、迟小秋
-- 京剧《三关排宴》王占英饰穆桂英
-- 京剧《孔雀东南飞》张和元饰焦母陈静秋饰刘兰芝
-- 评剧《江姐》赵素菊饰江姐
-- 评剧《白蛇传》郭铭媛饰白素贞
-- 评剧《梅香》李玉孀饰梅香
-- 评剧《牧羊卷》陈小玲饰赵锦棠
-- 评剧《摆箭会》王桂云饰柴郡主
-- 京剧《驼山风云》阜新市京剧团演出
-- 评剧《排朝老风暴》阜新县评剧团演出
-- 评剧《白蛇传》阜新市评剧团演出
-- 评剧《红嫂》彰武县评剧团演出
-- 阜新蒙古剧《牡丹仙子》阜新县佛寺乡蒙古剧团演出
-- 刘彩珠在京剧《天女散花》中的表演
-- 满都日娃在阜新蒙古剧《乌银其其格》中摇辘辘的表演
-- 筱香玉在评剧《盘丝洞》中耍盘表演
-- 包颖、张桂荣在阜新蒙古剧《桃儿》中奔马表演

凡例
目录
一、综述
-- (一)疆域沿革及文化传统
-- (二)民族迁徙及戏曲传入
-- (三)工业发展与戏曲兴盛
-- (四)新中国成立与戏曲繁荣
二、图表
-- (一)大事年表
-- (二)1982年底前阜新蒙古剧业余剧团分布图
-- (三)1982年底前阜新蒙古剧外地演出线路图
三、志略
-- (一)剧种
---- 1、二人转
---- 2、京剧
---- 3、评剧
---- 4、阜新蒙古剧
-- (二)剧目
---- 1、概述
---- 2、代表剧目简介
-- (三)音乐
---- 1、概述
---- 2、二人转、拉场戏音乐及唱腔选例
---- 3、京剧音乐及唱腔选例
---- 4、评剧音乐及唱腔选例
---- 5、阜新蒙古剧音乐及唱腔选例
-- (四)表演
---- 1、概述
---- 2、二人转、拉场戏角色行当体制与沿革
---- 3、阜新蒙古剧角色行当体制与沿革
---- 4、特有身段及技法
---- 5、表演选例
-- (五)舞台美术
---- 1、概述
---- 2、化妆
---- 3、服装
---- 4、道具
---- 5、机关布景
---- 6、布景设计
-- (六)机构
---- 1、科班、戏校
---- 2、艺班
---- 3、专业剧团
---- 4、业余剧团
---- 5、其它机构
-- (七)演出场所
---- 1、古戏楼、野戏台
---- 2、城市演出场所
-- (八)演出习俗
---- 1、演出习俗
---- 2、常规、禁忌
-- (九)文物古迹
-- (十)报刊专著
-- (十一)轶闻传说
-- (十二)谚语、口诀
---- 1、练功方面
---- 2、表演方面
---- 3、艺德方面
---- 4、其它方面
-- (十三)其它
---- 1、行话
---- 2、班规
---- 3、戏联
四、传记
-- (一)山药红
-- (二)张殿文
-- (三)王宝珍
-- (四)王生
-- (五)马玉
-- (六)王焕臣
-- (七)李广林
-- (八)冯金魁
-- (九)马紫云
-- (十)姚老常
-- (十一)阎老美
-- (十二)陈竹舫
-- (十三)宋明轩
-- (十四)刘彩珠
-- (十五)明初
-- (十六)王祥
-- (十七)刘凤仪
-- (十八)德力根扎布
-- (十九)邵国忱
-- (二十)宋玉声
附录
-- (一)报刊评论戏曲文章篇目表
-- (二)演职员拜师表
-- (三)演出情况一览表
-- (四)编纂本志书参考书目
后记
《辽宁戏曲志》丛书编委会名单
本卷编委会名单
本卷编辑部名单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