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卷包括民族志和宗教志,分别记述了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民族宗教工作以及各民族、各宗教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出版时间:
2001年03月
目录
封面
大理白族自治州志卷九
版权页
图片
--
白族
----
白族栽秧会
----
绕三灵
----
白族老人
----
白族绣花裹背
----
弹三弦
----
白族新娘
----
白族姑娘
--
彝族
----
彝族妇女
----
彝族男子
----
彝族儿童
----
彝族姑娘
--
回族
----
杜文秀起义时的巍山小围埂演武场遗址
----
学习阿文
----
回族村庄
----
回族家庭榨油
--
其他民族
----
纳西族
----
傈僳族
----
藏族
----
纳西族村庄
--
原始宗教
----
嵌于巨石上的山神庙
----
弥渡太极顶原始石刻神像
----
祭地母
----
祭山神
--
白族本主信仰
----
本主神——段赤诚
----
接本主
----
在本主庙敬香
----
本主庙会
--
佛教
----
①观音造像
----
②慧明寺佛像
----
③佛像
----
④白族民间供奉的观音老爹
----
鸡足山楞严塔
----
始建于明代的巍山慧明寺
----
鸡足山佛事活动
----
农历二月十九日进观音塘做会的白族妇女
----
朝拜观音
----
宾川县鸡足山佛教第九次代表大会
----
漾濞福国寺
--
道教
----
道教圣地巍宝山
----
青霞观
----
文昌宫
----
斗姆阁
----
玉皇阁
--
伊斯兰教
----
伊斯兰教礼拜
----
巍山小围埂清真寺宣礼楼
----
巍山回辉磴清真寺
--
宗教艺术
----
石雕“左狮右象”
----
寺院石雕
----
甲马纸“畜神”
----
《大理国梵像卷》
----
白族农家的甲马纸刻版
----
清真寺木雕格子门
--
大理新貌
----
高原明珠
----
自治州首府下关
----
大理古城文献楼
----
大理古城五华楼
----
白族四合院
----
白族门楼
----
白族民居大院
----
大理古城文献路
----
新建的城市住宅小区
----
下关金翅鸟广场
----
弥渡《小河淌水》雕塑
----
南诏风情岛
----
旅游节庆典
----
蝴蝶泉一瞥
----
洱海金梭岛
----
鹤庆水乡
----
洱源西湖
----
鹤庆云鹤楼
----
祥云水目塔
----
巍山古镇一条街
----
鹤庆云鹤镇民族一条街
----
祥云清华洞
----
红河西源——巍山阳瓜江
----
下关人民街灯光隧道
----
下关人民广场夜景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大理白族自治州志》总审组
《大理白族自治州志》总纂班子
《大理白族自治州志》编纂人员
《大理白族自治州志》总目
目录
民族志
--
概述
--
第一章 民族关系和各族人民反抗民族压迫的斗争
----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的民族关系
------
一 民族对抗和民族压迫
------
二 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
----
第二节 各民族人民反抗民族压迫的斗争
------
一 明代以前
------
二 清代
--
第二章 民族工作
----
第一节 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
一 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
二 “大跃进”和调整时期
------
四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时期
----
第二节 逐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
第三节 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
第四节 建立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
----
第五节 发展民族经济
--
第三章 汉族
----
第一节 汉族进入大理地区的历史
----
第二节 汉族开发建设大理地区的贡献
--
第四章 白族
----
第一节 社会发展
----
第二节 族称 源流 人口分布 环境特点
----
第三节 语言文字
----
第四节 生活方式
------
一 服饰
------
二 饮食
------
三 居住
----
第五节 习尚
------
一 姓氏 命名
------
二 婚姻家庭
------
三 节庆活动
------
四 丧葬
------
五 禁忌
----
第六节 科技文化
------
一 农业科技
------
二 历法 气象 医学
------
三 建筑 雕刻 绘画
------
四 手工工艺
------
五 史学
------
六 民间文学
------
七 歌舞音乐 曲艺 白剧
--
第五章 彝族
----
第一节 社会发展
----
第二节 族称 源流 人口分布 环境特点
----
第三节 语言文字
----
第四节 生活方式
------
一 服饰
------
二 饮食
------
三 居住
------
四 交通
----
第五节 生产劳作
----
第六节 习尚
------
一 姓氏 命名
------
二 婚姻家庭
------
三 节日
------
四 丧葬
------
五 禁忌
----
第七节 文学艺术
------
一 民间文学
------
二 歌舞音乐
------
三 民间工艺
--
第六章 回族
----
第一节 社会发展
----
第二节 族称 源流 人口分布 环境特点
----
第三节 语言
----
第四节 生活方式
------
一 服饰
------
二 饮食
------
三 居住
----
第五节 习尚
------
一 姓氏 命名
------
二 婚姻家庭
------
三 节日
------
四 丧葬
------
五 卫生习惯
----
第六节 民间文学
--
第七章 傈僳族
----
第一节 社会发展
----
第二节 族称 源流 人口分布 环境特点
----
第三节 语言文字
----
第四节 生活方式
------
一 服饰
------
二 饮食
------
三 居住
----
第五节 习尚
------
一 姓氏 命名
------
二 婚姻家庭
------
三 节日
------
四 丧葬
------
五 禁忌
----
第六节 狩猎和捕鱼
----
第七节 文学艺术
------
一 民间文学
------
二 歌舞音乐
------
三 民间工艺
----
第八节 朴素的美德
--
第八章 苗族
----
第一节 社会发展
----
第二节 族称 源流 人口分布 环境特点
----
第三节 语言文字
----
第四节 生活方式
------
一 服饰
------
二 饮食
------
三 居住
----
第五节 习尚
------
一 姓氏 命名
------
二 婚姻家庭
------
三 节日
------
四 丧葬
------
五 禁忌
----
第六节 狩猎
----
第七节 文学艺术
------
一 民间文学
------
二 歌舞音乐
------
三 民间工艺
--
第九章 纳西族
----
第一节 族称 源流 人口分布 环境特点
----
第二节 语言文字
----
第三节 生活方式
----
第四节 习尚
--
第十章 阿昌族
----
第一节 族称 源流 人口分布 环境特点
----
第二节 生活方式
----
第三节 习尚
----
第四节 文化艺术
--
第十一章 傣族
----
第一节 族称 源流 人口分布 环境特点
----
第二节 生活方式
----
第三节 习尚
----
第四节 文化
--
第十二章 壮族 藏族 布朗族拉 祜族
----
第一节 壮族
----
第二节 藏族
----
第三节 布朗族
----
第四节 拉祜族
宗教志
--
概述
--
第一章 宗教工作
----
第一节 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
----
第二节 建立爱国宗教团体
--
第二章 原始宗教
----
第一节 表现形式
------
一 自然崇拜
------
二 祖先崇拜
------
三 巫术
----
第二节 祭司
----
第三节 经书
--
第三章 本主信仰
----
第一节 形成和发展
----
第二节 神祗和庙宇
------
一 神祗
------
二 庙宇
----
第三节 祭祀活动
----
第四节 经书祭文
----
第五节 禁忌
----
第六节 社会功能
--
第四章 道教
----
第一节 源流
----
第二节 教派和教义
----
第三节 信仰活动
------
一 斋课活动
------
二 节日活动
------
三 洞经会组织
----
第四节 经典
------
以上系洞经类
------
以上系讽诵经类
------
以上系超度经科类
------
以上系善书类
----
第五节 道教名山巍宝山
------
一 主要官观
------
二 文物古迹
------
三 道人生活和道教组织
--
第五章 佛教
----
第一节 源流
------
一 密宗
------
二 禅宗
----
第二节 教派和教义
------
一 密宗
------
二 禅宗
----
第三节 经典
------
一 密宗经典
------
二 显宗经典
----
第四节 佛事活动
------
一 作斋
------
二 作会
------
三 节日
----
第五节 寺院和佛塔
----
第六节 佛教名山鸡足山
------
一 概貌
------
二 主要寺院
------
三 文物古迹
------
四 历代高僧
----
第七节 常斋会
--
第六章 伊斯兰教
----
第一节 教派和教义
----
第二节 节日
------
一 姑太节
------
二 白拉特夜
------
三 阿舒拉节
----
第三节 典籍与经书
----
第四节 清真寺
----
第五节 经堂教育
--
第七章 天主教
----
第一节 传播
----
第二节 教案
------
一 浪穹教宗
------
二 蒙化教宗
------
三 宾川教宗
--
第八章 基督教
----
第一节 传播
------
一 内地会
------
二 五旬节会
------
三 圣公会
------
四 中华国内布道会
----
第二节 “三自”革新运动
人物
--
概述
--
一人物传
----
(一)古代人物
------
张叔
------
卤承
------
张乐进求
------
细奴逻
------
皮逻阁
------
阁逻凤
------
郑回
------
韦皋
------
异牟寻
------
段思平
------
张胜温
------
段珪
------
法天
------
杨黼
------
高桂枝
------
杨南金
------
杨士云
------
雷应龙
------
赵汝濂
------
李元阳
------
高崶
------
杨栋朝
------
何邦渐
------
艾自修
------
担当
------
张化枢
------
段晅
------
杨沛盛
------
大错
------
陈佐才
------
赵炳龙
------
董善庆
------
苏霖渤
------
黄桂
------
龚渤
------
马锦文
------
谷际岐
------
师范
------
王崧
----
(二)近代人物
------
杨名飚
------
马德新
------
侯允钦
------
李彪
------
马恩溥
------
杜文秀
------
李文学
------
毕玉龙 毕氏
------
赵联元
------
段野史
------
蒋宗汉
------
虚云
------
张再谨
------
杨玉科
------
杨琼
----
(三)现代人物
------
丁槐
------
赵藩
------
张锡鹏
------
赵鹤龄
------
王人文
------
李文治
------
周仁
------
马金墀
------
杨继元
------
杨振庠
------
严镇圭
------
罗汉彩
------
赵式铭
------
张肇兴
------
常体安
------
马智富
------
赵甲南
------
李燮羲
------
周钟岳
------
马骧
------
张子贞
------
张汉皋
------
契珍富
------
赵钟奇
------
丁怀瑾
------
李伯庚
------
王九龄
------
张大义
------
杨友棠
------
崔文藻
------
周宗麟
------
马标
------
刘达五
------
杨益谦
------
王昌禄
------
杨润兰
------
徐之琛
------
喻宗泽
------
赵螽象
------
张耀曾
------
马秉升
------
杨希闵
------
马(诊)
------
李宗黄
------
田钟谷
------
杨源华
------
董泽
------
杨化中
------
段纬
------
曹恒钧
------
杨杰
------
丁润身
------
赵宗瀚
------
杨文清
------
董万川
------
王炳章
------
杨克嵘
------
张相时
------
梁说
------
李琢庵
------
杨汉
------
杨如轩
------
李桐
------
马镆
------
李家瑞
------
萧本元
------
田钟毅
------
苏民生
------
李仕达
------
杨家凤
------
马崟
------
徐继祖
------
王复生
------
田钟麒
------
赵醒吾
------
张伯简
------
马练
------
李炽
------
舒荣
------
王德三
------
普兆三
------
李鉴洲
------
赵镕
------
张朴
------
张灼生
------
张明德
------
施泥
------
纳润章
------
杨炳麟
------
徐克峻
------
王孝达
------
吴少默
------
阿十妹
------
周保中
------
徐克
------
李忍涛
------
陈有栋
------
杨弃
------
舒子骧
------
徐克家
------
赵琴仙
------
赵德泉
------
艾志诚
------
田一平
------
宋文熙
------
施介
------
王芳镜
------
黄洛峰
------
杨自莹
------
张子斋
------
杨亚宁
------
杨季生
------
杨绩昭
------
周秀岐
------
阮学珂
------
张万夫
------
马荣凯
------
郤有谟
------
段继谟
------
罗铁鹰
------
张茂林
------
欧根
------
徐云
------
吉其祥
------
王以中
------
田桐生
------
季秀儒
------
张纪域
------
赵衍荪
------
苏峙鑫
------
张贡臣
------
杨文华
------
陈祖芳
------
姜杰
------
尹国举
------
喻荣
------
李光忠
------
杨美清
------
施加伟
------
马学阳
------
苏贵根
------
杨建章
------
字永坤
------
王水成
------
熊晴
------
焦镕
------
杨双全
------
谢福明
------
何有才
------
赵和庵
------
阎殿馨
------
张占彪
------
马老六
------
侯茂祺
--
二人物表
----
(一)革命烈士
----
(二)先进劳模
------
大理州全国先进劳模表
------
云南省政府授予的劳动模范表
------
云南省政府、省革命委员会授予的先进生产(工作)者表
----
(三)建国后在外地任正地师级以上职务人物表
----
(四)建国后在外地任正高级职称人员表
--
三人物名录
----
(一)大理州籍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名录
----
(二)大理州籍云南陆军讲武堂校友名录
附录
--
一文件选录
----
大理专员公署关于协商白族名称情况报告
----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委员会组织条例
----
大理白族自治州自治条例
----
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管理条例
----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大理白族自治州三月街民族节的决议
----
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
中共大理州委员会、大理州人民政府关于编写《大理白族自治州概况》和《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志》的决定
--
二金石选录
----
南诏德化碑
----
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
----
元世祖平云南碑
----
山花碑
----
种松诗碑
----
杜文秀墓碑
----
引洱入宾灌溉工程碑记
索引
--
一索引
--
二表格目录
编纂始末
《大理白族自治州志》卷九提供资料单位及主要执笔人
《大理白族自治州志》卷九初稿审稿人员
《大理白族自治州志》卷九审稿审稿人员
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审查验收人员
大理州历届人民代表大会各民族代表名额表
大理州政协历届委员民族名额表
烈士英名表
大理州全国先进劳模表
云南省政府授予的劳动模范表
云南省政府、省革命委员会授予的先进生产(工作)者表
建国后在外地任正地师级以上职务人物表
建国后在外地任正高级职称人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