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蚕桑志

浙江省蚕桑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浙江省蚕桑事业的历史与现状。包括栽桑、蚕种、养蚕、蚕茧收烘等。

内容时限: 公元前2750-2000

出版时间: 2004年08月

目录

封面
浙江省蚕桑志
版权页
图片
-- 余姚河姆渡出土新石器时代骨盅(刻有蚕纹)
-- 1958年发掘的吴兴钱山漾遗址
-- 吴兴钱山漾出土新石器时代绸片
-- 绸片组织结构
-- 杭州拱宸桥昌纶茧行(1927年白泽干摄)
-- 1928年浙江省蚕丝改良场总场
-- 余杭蚕桑研究社(1929年白泽干摄)
-- 运河两岸步步高乔木式养成桑树
-- 宣传改良蚕种(1929年白泽干摄)
-- 1934年法国玛里博士及其女儿赴浙江蚕区视察
-- 蚕学馆创始人杭州知府林启(迪臣)(1839—1900)
-- 1897年蚕学馆建于杭州金沙港
-- 蚕学馆于1913年12月改名浙江省立甲种蚕业学校
-- 国立第三中山大学(今浙江大学)农学院入口处(1927年白泽干摄)
-- 抗战期间,浙江大学校本部迁至贵州遵义,中国蚕桑研究所亦设于此。1985年当地政府建亭纪念
-- 1947年蚕业界各部门人士聚会从左至右:前排:求良儒 刘启周 朱文园 蒋师琦 郭颂铭 中排:徐淡人
-- 1984年省蚕桑学会和纺织工程学会联合执行的鲜茧缫丝计价课题评议会人员合影
-- 孙中山先生为蚕书题词
-- 1959年朱德委员长为浙江省蚕桑学会主编的《蚕桑通报》题词
-- 1984年江泽民主席为中国丝绸博物馆题词
-- 浙江省特产(经济作物)局负责人徐恭慧(左三)、程青(右三)、钱旭庭(右二)、陈清奇(左二)、王丕承(
-- 集体磨蛾
-- 蚕种浸酸
-- 母蛾镜检
-- 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
-- 浙江省蚕桑所历任所长吕汉甫(右)、夏建国(左)、孟智启(中)
-- 浙江省蚕桑所培育的雄蚕品种在湖州市进行试养
-- 浙江省四大优良桑品种
---- 团头荷叶白
---- 荷叶白
---- 桐乡青
---- 湖桑197
-- 1931年浙江大学蚕桑系第一届毕业生
-- 1997年浙江农业大学蚕学系建系70周年系庆留念
-- 浙江农业大学蚕桑馆——学生养蚕制种实习场所
-- 蚕桑系本科学生实验
-- 蚕桑系留学生实验
-- 浙江省蚕桑学会主办的《蚕桑通报》(创刊于1954年8月)
-- 浙江省蚕桑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全体成员(1985年)
-- 绍兴市农业学校
-- 嘉兴农业学校
-- 湖州蚕桑科学研究所
-- 浙江省农业厅原蚕种场
-- 杭州市蚕种场
-- 嘉兴市蚕种场
-- 桐乡市蚕种催青大楼(1990年建成)
-- 湖州市吴兴蚕种场
-- 德清蚕种场
-- 浙江省第三茧质检定所(湖州市)
-- 桑苗圃
-- 成片桑苗
-- 桑苗检疫
-- 成林桑园
-- 采桑
-- 水乡运桑
-- 蚕匾清洗
-- 加网
-- 蚕种催青
-- 给桑
-- 大蚕普通育
-- 大蚕地蚕育
-- 方格蔟采茧
-- 蜈蚣蔟采茧
-- 原蚕塑料折蔟结茧
-- 削茧与蛹体雌雄鉴别
-- 瓦楞纸保护蚕蛹
-- 蚕蛾交配理对
-- 母蛾产卵
-- 双盒散卵
-- 原种保护
-- 原种制种
-- 周洪昌1965—1969年赴越南民主共和国任蚕桑专家,获该国二级劳动勋章和友谊章
-- 冯家新1982—1985年受联合国粮农组织聘请出任马达加斯加民主共和国蚕桑技术总顾问,受该国总统颁发
-- 1985年夏建国应FAO之聘,赴巴基斯坦讲学,与训练班学员合影
-- 1982年8月浙江省蚕桑综合考察团赴日本考察左起:冯家新、张秀梅、钱旭庭、金伟、林寿康、楼程富
-- 1984年日本东京大学吉武成美教授偕夫人访问浙江农大蚕桑系,夏建国(右一)、蒋猷龙(右二)、冯家新(
-- 1989年日本东京农工大学向山文雄教授访问嵊县原蚕区种场
-- 古农桑书
-- 湖州市蚕花节
-- 南宋高宗吴皇后题字蚕织图(养蚕部分)
-- 蚕花五圣
-- 马鸣王菩萨
-- 清王崔绘《缧祖育蚕》图
-- 蚕三姑
-- 四季春(木刻) 赵宗藻作
-- 夜(木刻) 龚铮如作
-- 采桑(国画)古仪画(该画已由世界银行收藏)
-- 整夜蚕眠人不眠(钢笔画) 钱贵孙作
-- 培桑(剪纸)王钱松作
-- 采桑(剪纸)王钱松作
-- 饲蚕(剪纸)王钱松作
《浙江省蚕桑志》第一届编纂委员会名单
《浙江省蚕桑志》第二届编纂委员会名单
《浙江省蚕桑志》编辑室人员
浙江省蚕桑志
内容简介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蚕 区
-- 第一节地理环境
---- 一、地 貌
---- 二、气候
---- 三、土壤
---- 四、交通
-- 第二节蚕区演变
---- 一、古代蚕区
---- 二、近代蚕区
---- 三、当代蚕区
-- 第三节蚕桑区划
---- 一、杭嘉湖蚕区
---- 二、萧绍蚕区
---- 三、浙西蚕区
---- 四、浙南蚕区
---- 五、东南沿海蚕区
第二章栽桑
-- 第一节桑树品种
---- 一、桑树品种资源与利用
---- 二、浙江桑树品种的外传
-- 第二节桑苗繁育
---- 一、苗区分布
---- 二、育苗方针
---- 三、桑子采收
---- 四、育苗技术
---- 五、桑苗经销
-- 第三节桑树栽植
---- 一、桑园土壤
---- 二、栽植密度
---- 三、树型养成
-- 第四节桑园管理
---- 一、桑园施肥
---- 二、桑园间作
---- 三、病虫防治
-- 第五节桑园经营
---- 一、经营主体
---- 二、桑叶买卖
---- 三、综合经营
-- 第六节桑园面积与桑叶产量
---- 一、桑园面积
---- 二、桑叶产量
第三章蚕种
-- 第一节蚕品种演变
---- 一、农家土种
---- 二、改良品种
---- 三、一代杂交种
-- 第二节蚕种繁育
---- 一、繁育制度
---- 二、繁育技术
-- 第三节蚕种保护、冷藏与浸酸
---- 一、蚕种保护
---- 二、蚕种冷藏
---- 三、蚕种浸酸
---- 四、蚕种包装和运输
-- 第四节蚕种检验
---- 一、蚕种检验办法
---- 二、品质检验标准
---- 三、原蚕饲育区种茧的检验与收购
---- 四、微粒子病检验
---- 五、蚕种质量
-- 第五节蚕种生产效益
---- 一、产 量
---- 二、产 值
---- 三、成 本
---- 四、利 润
-- 第六节蚕种购销
---- 一、购销体制
---- 二、购销价格
---- 三、蚕种销售量
---- 四、国内外蚕种交流
-- 第七节蚕种生产单位与设施
---- 一、生产单位
---- 二、蚕种场设施
---- 三、蚕种冷藏设施
第四章养蚕
-- 第一节养蚕布局
---- 一、养蚕布局的演变
---- 二、饲养数量和产量
-- 第二节养蚕设施
---- 一、蚕室
---- 二、蚕具
---- 三、其他物料
-- 第三节清洁与消毒
---- 一、环境消毒
---- 二、蚕室蚕具清洁消毒
---- 三、蚕体蚕座消毒
-- 第四节催青(暖种)
---- 一、催 青
---- 二、发种
-- 第五节饲养技术
---- 一、收蚁
---- 二、小蚕饲养
---- 三、大蚕饲养
---- 四、全龄省力化饲养技术
---- 五、上 蔟
---- 六、其他
-- 第六节蚕病虫害
---- 一、蚕病的种类
---- 二、蚕的虫害
---- 三、蚕中毒
---- 四、蚕病虫害的防治
---- 五、蚕药产销
-- 第七节养蚕经营
---- 一、生产规模
---- 二、生产责任制
---- 三、成本核算和收入
-- 第八节副产品利用
---- 一、桑 叶
---- 二、蚕 沙
---- 三、蚕.蛹
---- 四、蚕丝
---- 五、平板丝
-- 第九节野蚕饲养
---- 一、柞蚕
---- 二、蓖麻蚕
---- 三、天蚕
第五章蚕茧收烘
-- 第一节蚕茧收购
---- 一、清末和民国时期的茧行收茧
---- 二、新中国建立后的蚕茧收购
---- 三、蚕农自烘干茧出售
-- 第二节评茧标准和价格
-- 第三节烘茧设备
---- 一、古代杀蛹技术
---- 二、近代蚕茧干燥
---- 三、新中国建立后干燥设备的改革
---- 四、新中国建立后的主要灶型
-- 第四节烘茧工艺
---- 一、新中国建立前的烘茧工艺
---- 二、新中国建立后的烘茧工艺
---- 三、鲜茧烘干三阶段
---- 四、工艺的统一和规范化
---- 五、收烘茧工具改革
-- 第五节干茧运输与贮藏
---- 一、干茧运储
---- 二、茧包堆垛
-- 第六节土丝与丝绵
---- 一、土 丝
---- 二、丝 绵
第六章科研、教育与学会
-- 第一节科研
---- 一、专业性的科学研究
---- 二、古代和近代的蚕业科技
---- 三、新中国建立后的蚕业科技
-- 第二节教育
---- 一、高等蚕业教育
---- 二、中等蚕业教育
---- 三、初等蚕业教育
---- 四、县场办学校
---- 五、技术培训
-- 第三节学会
---- 一、概 况
---- 二、学会活动
---- 三、地、市蚕桑学会
第七章机构与人事
-- 第一节省级蚕业管理机构
---- 一、新中国建立前的蚕业管理机构
---- 二、新中国建立后的蚕桑管理机构
-- 第二节地(市)县蚕业管理机构
---- 一、新中国建立前的地(市)县蚕业管理机构
---- 二、新中国建立后的地(市)县蚕桑管理机构
-- 第三节蚕桑科技人员
---- 一、蚕桑科技人员概况
---- 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科技人员名录
-- 第四节先进集体、劳动模范与先进工作者
---- 一、全国先进集体名录
---- 二、省(部)级先进集体名录
---- 三、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名录
---- 四、省(部)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名录
-- 第五节人物传略
---- 句践
---- 王充
---- 钱(锣)
---- 陈(甫+方)
---- 楼(王+寿)
---- 赵孟(兆+页)
---- 宋应星
---- 张履祥
---- 汪曰桢
---- 康发达
---- 林启
---- 嵇侃
---- 朱显邦
---- 田中义(磨)
---- 葛敬中
---- 陈石民
---- 姜白名
---- 顾青红
---- 徐淡人
---- 蔡堡
---- 孙本忠
---- 夏振铎
---- 郭颂铭
---- 朱洗
---- 应运妹
---- 祝汝佐
---- 朱新予
---- 沈九如
---- 缪祖同
---- 陆星垣
---- 张勤奋
---- 曹诒孙
---- 陈师灏
---- 俞懋襄
---- 包起
---- 王福山
---- 陆守仁
---- 李作舟
---- 赵婉苹
---- 陈梅生
---- 戚隆乾
---- 陈慕林
---- 求良儒
---- 周占梅
---- 洪道南
---- 郑蘅
---- 钱竹亭
第八章学术与文化
-- 第一节学术
---- 一、古蚕书
---- 二、近现代蚕书
---- 三、译著
---- 四、边缘蚕书
---- 五、期刊与资料
-- 第二节文化
---- 一、农谚
---- 二、艺 术
---- 三、文艺——影像
---- 四、遗址
---- 五、诗词
-- 第三节蚕俗
附 录
-- 一、统计资料
-- 二、文件和章程
后 记
《浙江省蚕桑志》分章撰稿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