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该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卫生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840-1989
出版时间:
1996年01月
目录
封面
塘沽区志
图片
--
塘沽区图
--
塘沽地区卫星图
--
1954年4月23日毛主席视察永利碱厂(现天津碱厂)
--
1986年8月21日邓小平在李瑞环陪同下,视察天津港集箱码头
--
塘沽城区一角
--
1987年12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鹏观看新河船厂的产品
--
金元宝商厦
--
国际发展大厦
--
塘沽营口道
--
住宅小区
--
新港客运站
--
京津塘高速公路
--
海门大桥
--
港口夜色
--
新港
--
天津港集装箱码头
--
为孟加拉国建造的12300吨多用途船下水
--
秀河号远洋船
--
民族实业家范旭东塑像
--
塘沽盐场喜获丰收
--
天津碱厂
--
海上采油平台
--
出海之前
--
对虾丰收
--
稻田
--
淡水养鱼喜获丰收
--
蔬菜大棚
--
打入国际市场的龙门渔具
--
畅销国内外的塘沽礼帽
--
天津港保税区
--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
天津新港国际海员俱乐部
--
天津塘沽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
--
塘沽医院高压氧舱
--
水运工程研究所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实验模型
--
微机授课
--
塘沽二中校园
--
幼儿园的孩子们
--
少儿图书馆
--
渤海儿童世界
--
塘沽滨海游乐城海滨浴场
--
塘沽版画
--
塘沽文化馆
--
塘沽区运动会
--
大沽炮台遗址
--
新港劳工营万人坑纪念碑
--
大沽灯塔
--
塘沽烈士陵园
塘沽区地方志编修委员会
塘沽区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办公室
《塘沽区志》编修人员
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区县志审定验收组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建置
--
第一章沿革
----
第一节成陆
----
第二节隶属
--
第二章区域区划
----
第一节区域
----
第二节区划
--
第三章街乡
----
第一节街
----
第二节乡
第二编自然环境
--
第一章自然地理
----
第一节地质
----
第二节地貌
----
第三节气侯
----
第四节水文
----
第五节土壤
----
第六节海况
--
第二章自然资源
----
第一节土地资源
----
第二节水资源
----
第三节生物资源
--
第三章自然灾害
----
第一节风暴潮
----
第二节洪涝
----
第三节干旱
----
第四节风灾
----
第五节冰雹
----
第六节冰害
----
第七节地震
第三编人口
--
第一章人口规模
----
第一节人口数量
----
第二节人口分布
----
第三节姓氏
----
第四节人寿
--
第二章人口构成
----
第一节性别年龄构成
----
第二节文化构成
----
第三节职业构成
----
第四节民族构成
--
第三章计划生育
----
第一节机构队伍
----
第二节节育优生
--
第四章人民生活
----
第一节市民生活
----
第二节渔农民生活
第四编城乡建设
--
第一章城市规划
----
第一节总体规划
----
第二节小区规划
----
第三节勘探测绘
--
第二章房屋建筑
----
第一节概况
----
第二节住宅建设
--
第三章房地产管理
----
第一节房产管理
----
第二节地产管理
--
第四章建筑业
----
第一节机构队伍
----
第二节施工
--
第五章市政工程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道路桥梁地道
----
第三节城市排水
----
第四节城市堤防
--
第六章公用事业
----
第一节城市交通
----
第二节城市供水
----
第三节引滦入塘
----
第四节路灯
----
第五节供热
----
第六节供气
----
第七节供土
--
第七章园林绿化
----
第一节管理
----
第二节绿化
----
第三节公园
----
第四节苗圃
--
第八章环境卫生
----
第一节管理
----
第二节道路清扫
----
第三节垃圾清运
----
第四节粪便处理
--
第九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污染治理
----
第三节环境监测
----
第四节环境质量
--
第十章市容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综合管理
----
第三节市容环境整治
----
第四节城管监察
--
第十一章乡村建设
----
第一节房屋建设
----
第二节公用事业
第五编工业
--
第一章概况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结构
----
第三节名优产品
--
第二章海洋化工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厂家
--
第三章修造船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厂家
--
第四章海洋石油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生产
--
第五章地毯 纺织
----
第一节地毯
----
第二节纺织
--
第六章电力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设备
----
第三节用电
--
第七章机械 金属制品
----
第一节机械制造
----
第二节机械修理
----
第三节金属制品
--
第八章乡镇企业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经营
----
第三节管理
----
第四节机构
--
第九章其它工业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产品厂家
第六编采盐
--
第一章概况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所有制
----
第三节职工
--
第二章生产
----
第一节盐田
----
第二节设施
----
第三节工艺
----
第四节产品
--
第三章储运销
----
第一节集运
----
第二节存储
----
第三节销售
--
第四章管理
----
第一节生产管理
----
第二节仓储管理
----
第三节放销管理
----
第四节其它管理
第七编制碱业
--
第一章概况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所有制
----
第三节职工
--
第二章生产
----
第一节工艺
----
第二节设备
----
第三节复建扩建
----
第四节产品
--
第三章供运销
----
第一节供应
----
第二节运输
----
第三节销售
--
第四章管理
----
第一节工艺技术管理
----
第二节质量设备管理
----
第三节动力计控管理
----
第四节劳保和环境管理
第八编港口
--
第一章概况
----
第一节形成
----
第二节自然条件
----
第三节航线
----
第四节港域
--
第二章设施
----
第一节基础设施
----
第二节助航设施
----
第三节港作设施
--
第三章客货运输
----
第一节客运
----
第二节货运
----
第三节经济效益
--
第四章经营管理
----
第一节行政管理
----
第二节计划财物管理
----
第三节经营维护管理
----
第四节职工管理
----
第五节标准化管理
第九编口岸管理
--
第一章综合管理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管理
--
第二章港务监督 海关
----
第一节港务监督
----
第二节海关
--
第三章口岸查验
----
第一节边防检查
----
第二节商品检验
----
第三节卫生检疫
----
第四节动植物及其产品检疫
第十编交通
--
第一章铁路
----
第一节线路
----
第二节站场
----
第三节运输
----
第四节管理
--
第二章公路
----
第一节道桥
----
第二节运输
----
第三节仓储
----
第四节管理机构
--
第三章内河航运
----
第一节航道
----
第二节码头
----
第三节船舶
----
第四节运输
----
第五节管理机构
--
第四章海运
----
第一节航线
----
第二节船舶
----
第三节重点企业
第十一编邮电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邮政机构
----
第二节电信机构
--
第二章邮政
----
第一节邮路
----
第二节邮件
----
第三节报刊发行集邮储蓄
--
第三章电信
----
第一节电报
----
第二节电话
第十二编商业
--
第一章体制与管理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私营和个体商业
----
第三节供销合作社商业
----
第四节集体商业
----
第五节国营商业
----
第六节经营管理
--
第二章工业品供销
----
第一节生产资料
----
第二节生活资料
----
第三节燃料
--
第三章农产品购销
----
第一节粮油
----
第二节水产品
----
第三节蔬菜副食
--
第四章服务业
----
第一节饮食
----
第二节服务
----
第三节修配
----
第四节加工
--
第五章商场 市场
----
第一节商场
----
第二节市场
第十三编外经 外贸 旅游
--
第一章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
第一节天津港保税区
----
第二节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
第三节天津塘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
第二章对外贸易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出口商品
--
第三章旅游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设施
----
第三节景点
第十四编渔业
--
第一章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一节封建所有制
----
第二节民主改革
----
第三节互助合作
----
第四节人民公社
----
第五节责任制
--
第二章海洋渔业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产量产值
----
第三节渔船
----
第四节渔具
----
第五节渔场渔期
----
第六节渔港
----
第七节渔政管理
----
第八节名特水产品
--
第三章人工养殖
----
第一节海水养殖
----
第二节淡水养殖
第十五编农业 水利
--
第一章农业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一节土地改革
----
第二节互助合作
----
第三节人民公社
----
第四节责任制
----
第五节雇工经营
----
第六节国营农业
--
第二章种植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布局
----
第三节农技农艺
----
第四节农机具
----
第五节病虫草害防治
--
第三章畜禽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品种繁殖和饲养
----
第三节疫病防治
--
第四章蔬菜
----
第一节面积产量
----
第二节蔬菜保护地
----
第三节蔬菜品种
----
第四节新技术应用推广
--
第五章林果
----
第一节数量面积
----
第二节品种分布
----
第三节造林管理
----
第四节苗圃果园
--
第六章水利
----
第一节排灌工程
----
第二节水库建设
----
第三节机井节水
----
第四节引水工程
----
第五节农田基本建设
第十六编财政 税务
--
第一章财政
----
第一节体制
----
第二节收入
----
第三节支出
----
第四节管理
----
第五节监督
--
第二章税务
----
第一节工商税
----
第二节农业税
----
第三节税务管理
第十七编金融
--
第一章货币
----
第一节银两铜币银元
----
第二节法币金元券
----
第三节地方流通货币
----
第四节人民币
--
第二章金融机构
----
第一节银楼银号
----
第二节信用社
----
第三节银行
----
第四节其它金融机构
--
第三章信贷与结算
----
第一节贷款
----
第二节存款
----
第三节结算
--
第四章金库 债券 保险
----
第一节金库
----
第二节债券
----
第三节保险
第十八编经济综合管理
--
第一章计划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职责
--
第二章统计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定期统计
----
第三节调查研究
----
第四节统计分析与监督
--
第三章工商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市场管理
----
第三节工商企业登记
----
第四节经济合同管理
----
第五节商标广告管理
----
第六节经济监督检查
--
第四章物价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物价变化
----
第三节管理与监督检查
--
第五章审计
----
第一节财政与财务审计
----
第二节财经法纪审计
----
第三节其它审计
----
第四节专项审计与审计调查
----
第五节社会审计
--
第六章计量与质量管理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计量管理
----
第三节质量管理
第十九编党派群团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代表大会
----
第三节基层组织
----
第四节党务
----
第五节重要工作
--
第二章中国国民党
----
第一节塘大特区党部
----
第二节基层组织情况
--
第三章民主党派
----
第一节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
第二节中国民主同盟
----
第三节中国民主建国会
----
第四节中国民主促进会
----
第五节中国农工民主党
----
第六节九三学社
--
第四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工会
----
第二节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
第三节青年联合会
----
第四节妇女联合会
----
第五节科学技术协会
----
第六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
----
第七节工商业联合会
----
第八节个体劳动者协会
第二十编政权政协
--
第一章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节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第二章人民政府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主要政务
--
第三章人民政协
----
第一节历届委员会
----
第二节主要活动
第二十一编政法
--
第一章公安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治安管理
----
第三节户籍管理
----
第四节交通管理
----
第五节消防管理
--
第二章检察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刑事检察
----
第三节经济检察
----
第四节法纪检察
----
第五节监所检察
--
第三章审判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刑事审判
----
第三节民事审判
----
第四节经济审判
----
第五节行政审判
----
第六节执行工作
--
第四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普法
----
第三节律师
----
第四节公证
----
第五节调解
第二十二编军事
--
第一章驻军 地方武装
----
第一节元明清时期
----
第二节民国时期
----
第三节解放后驻军
--
第二章区军事机构
----
第一节塘大警备司令部
----
第二节兵役局
----
第三节人民武装委员会
----
第四节人民武装部
--
第三章兵役
----
第一节解放前兵役
----
第二节解放后兵役
--
第四章民兵
----
第一节组织建设
----
第二节干部配备
----
第三节政治教育
----
第四节军事训练
----
第五节武器装备与管理
----
第六节民兵的社会作用
----
第七节区民兵代表大会
--
第五章人民防空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防空建设
----
第三节宣传教育
--
第六章战事
----
第一节鸦片战争时期
----
第二节八国联军入侵时期
----
第三节军阀战争时期
----
第四节抗日战争时期
----
第五节解放战争时期
第二十三编教育
--
第一章普通教育
----
第一节学前教育
----
第二节小学教育
----
第三节中学教育
----
第四节教育教学
--
第二章专业教育
----
第一节中等专业教育
----
第二节技工学校
----
第三节职业教育
----
第四节高等教育
--
第三章特殊教育
----
第一节工读学校
----
第二节聋哑学校
----
第三节启智班
--
第四章成人教育
----
第一节工农业余教育
----
第二节广播电视大学职工大学
----
第三节自学考试
----
第四节社会办学
--
第五章教师
----
第一节队伍
----
第二节素质培训
----
第三节待遇
--
第六章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经费
----
第三节基本建设
----
第四节设备
--
第七章勤工俭学
----
第一节发展
----
第二节成果
第二十四编文化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行政机构
----
第二节事业机构
----
第三节文化团体
--
第二章文艺创作
----
第一节文学
----
第二节戏剧曲艺
----
第三节音乐舞蹈
----
第四节美术摄影
--
第三章塘沽版画
----
第一节发端与发展
----
第二节成果
----
第三节对外交流
--
第四章 民间文艺
----
第一节民间花会
----
第二节渔工号子
----
第三节民间传说
--
第五章广播 电视 报刊
----
第一节广播
----
第二节电视
----
第三节报刊
--
第六章古迹 纪念地 文物
----
第一节古迹
----
第二节纪念地
----
第三节文物
--
第七章艺文辑要
----
第一节诗联
----
第二节艺文
第二十五编科技
--
第一章机构队伍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队伍
--
第二章科研成果
----
第一节科学研究
----
第二节主要成果
--
第三章科技服务
----
第一节科学普及与培训
----
第二节科技咨询
----
第三节地震群测群防和理论研究
第二十六编卫生体育
--
第一章卫生机构
----
第一节行政机构
----
第二节专业管理机构
----
第三节群众团体
----
第四节医疗机构
--
第二章预防保健
----
第一节卫生防疫
----
第二节卫生监测监督
----
第三节妇幼保健
--
第三章医疗
----
第一节队伍
----
第二节设备
----
第三节技术
----
第四节制度
--
第四章药品经营与管理
----
第一节经营
----
第二节管理
--
第五章体育机构与设施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设施
--
第六章群众体育
----
第一节学校体育
----
第二节工农体育
----
第三节幼儿和老年人体育
--
第七章队伍
----
第一节体校
----
第二节运动队
--
第八章体育竞赛
----
第一节区级竞赛
----
第二节运动成绩
第二十七编民政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区级机构
----
第二节基层组织
----
第三节管理
--
第二章优抚
----
第一节拥军优属
----
第二节复员退伍军人接收安置
----
第三节伤残军人抚恤优待
----
第四节离退休人员管理
--
第三章社会救济
----
第一节赈灾
----
第二节济困
----
第三节恤孤
----
第四节福利生产
----
第五节收容遣送
--
第四章婚丧管理
----
第一节婚姻管理
----
第二节殡葬管理
第二十八编劳动人事
--
第一章劳动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劳动管理
----
第三节劳动保护
----
第四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
第二章人事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管理
----
第三节奖惩
--
第三章劳动工资
----
第一节工资制度
----
第二节调整工资
----
第三节奖励与津贴
--
第四章保险福利
----
第一节在职职工保险福利
----
第二节离退休职工保险福利
第二十九编民情
--
第一章民间习俗
----
第一节岁时礼仪
----
第二节生产习俗
----
第三节礼仪习俗
----
第四节生活习俗
----
第五节恶习陋习
--
第二章方言
----
第一节语音
----
第二节词汇
----
第三节谚语
--
第三章宗教
----
第一节佛教
----
第二节道教
----
第三节基督教
----
第四节天主教
----
第五节伊斯兰教
人物
--
一、人物传
----
郑世泰
----
乔岱
----
郑奎光
----
乐善
----
史荣椿
----
龙汝元
----
陈鸿翊
----
罗荣光
----
高赓恩
----
曹锟
----
曹锐
----
倓虚法师
----
范旭东
----
孙学悟
----
侯德榜
----
董昆一 周铭新 张阁
----
王居敬
----
李茂林
----
董世春
----
郑维世
----
王羽
----
陈少荣
----
钱春
----
杜凤田
----
于广
----
马长路
----
傅平山
--
二、烈士英名录
--
三、劳动模范名录
限外举要
编后记
撰写初稿及提供资料人员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