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荆区志

黄荆区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1、《黄荆区志》,上限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起,下限至1985年止。全面记述了本区近百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状况。2、全书约24万余字。除大事记外,分地理,经济,政治、军事、文教卫生、社会、人物七篇,34章,113节。其中,图3幅;照片36张;统计表30份;附录12件。分别插入各有关章节。

目录

封面
黄荆区志
中共荆州地区委员会
题词
图片
-- 黄荆区行政区划图
-- 黄荆区委、区公所办公大楼
-- 沙咀街道一角
序言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地理
-- 第一章 地域政区
---- 第一节 位置面积至界
---- 第二节 建置沿革
---- 第三节 行政区划
---- 第四节 集镇
---- 第五节 村落
-- 第二章 自然概貌
---- 第一节 地形河湖
------ 一、地形
------ 二、河流
------ 三、湖泊及变迁
---- 第二节 地名
------ 一、村台古名的传说
------ 二、古河的名称
------ 三、湖泊的历史名称
------ 四、垸片名称略考
---- 第三节 土壤气候
------ 一、土壤
------ 二、气温雨量
---- 第四节 自然资源
------ 一、水
------ 二、土
------ 三、沙滩
------ 四、动物
------ 五、植物
---- 第五节、自然灾害
------ 一、水灾
------ 二、风灾
------ 三、冰雹
------ 四、冰冻
------ 五、旱灾
-- 第三章 民族 人口
---- 第一节 民族
---- 第二节 人口
------ 一、人口分布
------ 二、人口密度
------ 三、人口变动
---- 第三节 计划生育
------ 一、机构
------ 二、晚婚
------ 三、节育
第二篇 经济
-- 第四章 农业
---- 第一节 经济体制
------ 一、封建土地私有制
------ 二、个体农民所有制
------ 三、集体所有制
---- 第二节 农业技术
------ 一、耕作制度
------ 二、栽培技术
------ 三、品种改良
------ 四、施肥改土
------ 五、植保
------ 六、农科网点
---- 第三节 农作物
------ 一、种植区划
------ 二、农作物种类
---- 第四节农业机械
------ 一、操作
------ 二、排灌
------ 三、脱粒、加工
------ 四、运输
------ 五、管理和队伍
-- 第五章 水利 电力
---- 第一节 防洪
------ 一、堤坝
------ 二、分洪设施
---- 第二节 河渠
------ 一、自然河道的治理
------ 二、人工渠
---- 第三节 排灌设施
------ 一、泵站
------ 二、闸
---- 第四节 电力
------ 一、电量
------ 二、用电
------ 三、管理
-- 第六章 水业
---- 第一节 水面
---- 第二节 渔业
------ 一、体制
------ 二、鱼种
------ 三、捕捞及工具
---- 第三节 其他水产
-- 第七章 饲养业
---- 第一节 体制
---- 第二节 主要畜禽
---- 第三节 其他饲养
---- 第四节 疫病防治
-- 第八章 林业
---- 第一节 育林形式
---- 第二节 树种
---- 第三节 造林
---- 第四节 林业管理
-- 第九章 乡镇企业
---- 第一节 体制
------ 一、个体手工业
------ 二、经济联合体
------ 三、专业户
------ 四、集体企业
---- 第二节 行业
------ 一、工业
------ 二、建筑业
------ 三、运输业
------ 四、缝纫业
------ 五、服务业
---- 第三节 名厂 名产
------ 一、重点厂
------ 二、主要产品
-- 第十章 交通 邮电
---- 第一节 交通
------ 一、设施
------ 二、运输线路
------ 三、运输工具
------ 四、经营管理
---- 第二节 邮电
-- 第十一章 财政金融
---- 第一节 财税
------ 一、机构
------ 二、课税稽征
------ 三、社会主义的财政收支
---- 第二节 金融信贷
------ 一、钱庄典当
------ 二、银行
------ 三、信用合作社
------ 四、信贷业务
-- 第十二章 商业
---- 第一节 私营商业
------ 一、概况
------ 二、袁家口的私营商业
---- 第二节 供销合作社
------ 一、建立过程
------ 二、经营网点
------ 三、经营业务和经营方式
---- 第三节 粮油经营
------ 一、民国时期的经营状况
------ 二、建国后
---- 第四节 食品经营
------ 一、牲猪收购
------ 二、猪肉销售
------ 三、鲜蛋购销
------ 四、食品机构
------ 五、个体屠商
---- 第五节 棉花采购
------ 一、收购
------ 二、加工
------ 三、机构
------ 四、作用
---- 第六节 个体商贩
---- 第七节 集市贸易
---- 第八节 工商管理
-- 第十三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农民生活
------ 一、劳动收入
------ 二、基本生活
------ 三、农民储蓄
------ 四、其他
---- 第二节 职工生活
第三篇 政治
-- 第十四章 政党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
------ 一、机构沿革
------ 二、党的代表会
------ 三、党员
------ 四、纪律检查
---- 第二节 中国国民党
-- 第十五章 政权
---- 第一节、国民党政权
------ 一、联保处乡公所
------ 二、保甲
------ 三、乡民代表会
------ 四、政事活动
------ 附:日伪政权及日军暴行
---- 第二节 人民政权
------ 一、机构沿革
------ 二、乡镇人民代表会
------ 三、干部
------ 四、政务政绩
-- 第十六章 社会团体
---- 第一节 青年团体
------ 一、三青团
------ 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 第二节 农会
----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
---- 第四节 少年团体
---- 第五节 工商业联合会
-- 第十七章 政法
---- 第一节 公安
---- 第二节 司法
-- 第十八章 民政优抚
-- 第十九章 劳动 其他
---- 第一节 劳动就业
---- 第二节 劳保
---- 第三节 信访
---- 第四节 侨务
---- 第五节 环境保护
---- 第六节 土地管理
第四篇 军事
-- 第二十章 驻军
-- 第二十一章 人民武装
-- 第二十二章 兵役
-- 第二十三章 战事
第五篇 文教卫生
-- 第二十四章 文化艺术
---- 第一节 文艺组织
---- 第二节 机构设施
---- 第三节 群众文娱
---- 第四节 新闻写作
---- 第五节 作品选录
-- 第二十五章 文物古迹
---- 第一节 革命纪念地
---- 第二节 古迹古建筑
-- 第二十六章 教育
---- 第一节 各类教育
---- 第二节 教育内容与方法
---- 第三节 教师待遇
---- 第四节 教师队伍
---- 第五节 教育经费
-- 第二十七章 医药卫生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医疗队伍
---- 第三节 设备技术
---- 第四节 卫生防疫
---- 第五节 妇幼保健
---- 第六节 药材制剂
---- 第七节 常见病名录
---- 第八节 合作、公费医疗
-- 第二十八章 体育
---- 第一节 体育
---- 第二节 武术
第六篇 社会
-- 第二十九章 宗教
---- 第一节 基督教
---- 第二节 道教
---- 第三节 佛教
-- 第三十章 道门
-- 第三十一章 风俗习尚
---- 第一节 传统习俗
---- 第二节 新风尚
---- 第三节 迷信陋俗
-- 第三十二章 杂记
---- 第一节 方言
---- 第二节 行话
---- 第三节 歇后语
---- 第四节 谚语
---- 第五节 称呼
---- 第六节 姓氏
---- 第七节 寿星
------ 李腊桂
------ 六十花甲
---- 第八节 传说轶事
------ 一、名人的传说
-------- 名士夏日葵的传说
-------- 向家老爷的传说
-------- “龙”“鹤”相斗
------ 二、赵简狗巧斗汉奸
------ 三、其他传说
-------- 蔡望宝与郭老三
-------- “天下的官管天下的百性”
-------- 一个从苦难到幸福的妇女
第七篇 人物
-- 第三十三章 人物传
---- 阙龙
---- 汤行健
---- 赵振民
---- 周定原
---- 白敏
---- 黄春庭
---- 昌绍先
---- 刘克孝
---- 朱友元
---- 周兴元
---- 赵云龙
-- 第三十四章 人物录、表
---- 第一节 清末文人武士
---- 第二节 辛亥首义人物
---- 第三节 国民党军政人员
---- 第四节 革命烈士
---- 第五节 老红军老干部
------ 姚亚新
------ 邓学昆
------ 李学英
------ 许兆炳
---- 第六节 先进模范人物
------ 一、全国劳动模范
-------- 张贞元
-------- 周方年
-------- 周正义
-------- 胡贺海
------ 二、省劳动模范
-------- 李奇海
-------- 李楚狗
-------- 罗尧亩
-------- 蔡小毛
-------- 胡双喜
-------- 王银秀
-------- 叶四清
-------- 曾辛未
-------- 李春舫
-------- 许高振
-------- 赵文彩
------ 三、省党代表、省人民代表和省贫协代表
-------- 许光培
-------- 傅连珍
-------- 彭艳娥
---- 第七节 各界人士
------ 杜家泽
------ 许品玉
------ 肖仕
------ 陈远林
------ 周方铁
------ 肖玉堂
------ 曾长炳
------ 陈兰香
------ 龚良映
------ 汪传福
------ 代春元
------ 胡玉葵
------ 张守山
------ 盖三县
------ 刘普元
------ 许运山
------ 曹木清
------ 钟望才
------ 陈梅生
------ 鲁发志
------ 刘守华
------ 曾武成
------ 李仕芬
---- 第八节 在外地工作的党政军干部
---- 第九节 其他
------ 周石安
------ 胡兴昌
------ 黄炳玉
------ 刘春舫
------ 肖辛丑
黄荆区志编纂领导小组名单
黄荆区志办公室编写人员名单
黄荆区志全体编写人员合影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