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广播电视志(1939-1985)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广播、电视是一个事业的双生子。一个是电声广播,一个是电视广播;一个是听的,一个是看的(实际是视听兼备的)。广播电
视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结合的现代化传播工具,是现代物质文明的产物,而它又生产和传播精神文明的产品,将物质文明和精
神文明熔于一炉。
内容时限:
1939-1985
目录
封面
锦州广播电视志
锦州市广播电视分布示意图(1985年末现状)
回顾与展望——代前言
目录
大事记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广播电视与自然、社会环境
--
第一节 地理条件
--
第二节 行政区划、人口状况
--
第三节 人民生活及视听工具普及
--
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广播电视的影响
--
第五节 公用设施与广播电视
--
第六节 空间电磁波干扰
--
第七节 国家和地方财力对广播电视事业的投资
第三章 日伪和国民党时期的广播
--
第一节 日伪锦县放送局
--
第二节 国民党锦州广播电台
第四章 人民广播的第一时期——辽西人民广播电台
--
第一节 综述
--
第二节 设备及覆盖情况
--
第三节 广播宣传
--
第四节 文艺广播
--
第五节 播音工作
第五章 人民广播的第二时期——锦州人民广播电台(上)
--
第一节 综述
--
第四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广播宣传
----
1、拨乱反正,总结经验
----
2、宣传改革,自己走路
--
第五节 转播中央台、省台节目
--
第六节 群众工作
----
1、通联工作
----
2、听联工作
----
3、信访工作
--
第七节 播音工作
----
1、播音工作是再创造性的劳动
----
2、管理体制与队伍建设
----
3、播音工作的社会影响
----
4、播音的审(复)听工作
--
第八节 广播图书、报刊资料、录音磁带储存及业务书刊出版
第六章 人民广播的第二时期——锦州人民广播电台(下)
--
第一节 录音,传音和播控系统
--
第二节 广播发射系统
第七章 有线广播
--
第一节 农村有线广播的建立和发展
----
1、创办阶段
----
2、普及阶段
----
3、曲折发展阶段
----
4、巩固提高、持续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农村有线广播技术设备的演变及现状
----
1、电源供应
----
2、传输手段的演变
----
3、扩音机及功率的变化
--
第三节 农村有线广播宣传
----
1、农村有线广播的独特优势
----
2、农村有线广播自办节目
--
第四节 城镇、厂矿有线广播
第八章 电视广播
--
第一节 锦州电视台
----
1、发展沿革
----
2、电视宣传
----
3、电视节目制作系统
----
4、电视播出发射系统
--
第二节 金市及各县(市)电视转播(差转)台情况
第九章 管理及附属事业
--
第一节 广播电视器材经营服务
--
第二节 音相制品管理
--
第三节 北京广播学院函授分站
--
第四节 管理体制及队伍建设
--
附录
----
1、辽西、锦州局台历届领导更迭表
----
2、辽西、锦州局台历次内设机构表
----
3、1985年末各县(市)区局(站)领导成员名单
----
4、1985年末全市广播电视队伍状况表
----
5、有代表性的广播节目表
----
6、各县(市)区局(台、站)内设机构
----
7、各县(市)区站自办节目情况
----
8、各县(市)区农村有线广播基本情况
编后话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