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农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958-1988
出版时间:
1990年12月
目录
封面
屈原农场志
版权页
《屈原农场志》编纂委员会
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屈原农场志>审稿委员会
岳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审稿
编纂顾问
编纂人员
图片
--
王怀安: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
杨第甫:原湖南省政协副主席
--
赵凡:原国家农牧渔业部副部长兼国家农垦总局局长
--
陈秉芝:原岳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
国营屈原农场区域图
--
1964年6月26日原国家农垦部部长长、现国家副主席王震来屈原农场视察,与总场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合影(
--
1 总场机开办公大楼
--
2 屈原集镇一角
--
3 稻谷飘香
--
4 凤凰山茶园
--
5 薄膜育蔗
--
6 收割甘蔗
--
7 荷墉采莲
--
8 外河捕捞
--
9 养鸡专业户
--
10 瘦肉型良种猪
--
11 养鸭专业户
--
12 蚕种场制茧
--
13 杉木林带
--
14 田间机耕道
--
15 推山咀水运码头
--
16 磊石电力排灌站
--
17 南北干渠
--
18 加固防洪大堤
--
19 QF—001饲料生产控制室
--
20 QF—001 饲料生产车间
--
21 屈原罐头厂生产的部分产品
--
22 屈原建材建筑工程公司机砖厂
--
23 屈原水泥厂
--
24 纤维板生产车间
--
25 屈原糖厂外景
--
26 制糖车间
--
27 屈原湘甬糖果厂生产的部分产品
--
28 凤凰山茶厂加工车间
--
29 屈原中学
--
30 屈原镇营田完小
--
31 职工培训中心
--
32 幼兄体检
--
33 江边查螺
--
34 水稻育种
--
35 屈原影剧院
--
36 职工医院住院部
--
37 屈原供销大楼商场一角
--
38 加拿大客人来屈原农场访问
--
39 河市敬老院
--
40 职工新村
--
41 凤凰山屈子庙(清同治十二年修建)
--
42 河泊潭(公元前227年屈原怀石投江处)
--
43 春秋罗子国城遗址
--
44 屈原塑像落成典礼(1986年)
--
45 龙舟競渡
--
46 1990年场极领导左起:郑可象 周仲阳 李菊良 司马德坤 张正根 晏奇礼 朱亮成 刘光臣 刘
--
47 《屈原农场志》审稿委员会成员左起:朱亮成 甘根林 杨晓春 张亮联 刘良瑾
--
48 《屈原晨埸志》编辑人员左起:钟可文 胡應群 湛忠伯 何柏根 姚家秋 司马德坤 田祝常 彭方平
--
主要经济指标示意图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年表
第一章地理概貌
--
第一节位置、面积
----
一、位置
----
二、面积
--
第二节历史沿革
----
一、古今沿革
----
二、场名由来
--
第三节管理区划
----
一、县属时期区划
----
二、省属时期区划
----
三、地(市)属时期区划
--
第四节人口
----
一、历年人口
----
二、人口结构
----
三、人口分布
--
第五节地形
----
一、人工围垦平原区
----
二、低岗区
----
三、低丘区
--
第六节气候
----
一、主要气象特征
----
二、主要灾害性天气
--
第七节水文
----
一、江河
----
二、湖
--
第八节土壤
----
一、成土母质
----
二、土壤类型
第二章垦殖建设
--
第一节泪罗江尾闾围垦
----
一、垦前堤垸
----
二、工程筹备
----
三、工程实施
----
四、典型工程
--
第二节防洪保安
----
一、管理机构
----
二、大堤加固
----
三、防洪设施
----
四、抢险实录
--
第三节垸内水利建设
----
一、水利区划
----
二、撇洪工程
----
三、除涝工程
--
第四节农田建设
--
第五节电力建设
----
一、电力管理
----
二、输变电网络
----
三、发电
--
第六节房屋建设
----
一、村落
----
二、集镇
第三章企业管理
--
第一节管理体制
--
第二节机构、干部
----
一、机构设置
----
二、干部状况
----
三、驻场单位
--
第三节经营管理
----
一、经济核算
----
二、经营方针
----
三、经济结构
----
四、计划管理
----
五、财务管理
----
六、物资与产品管理
--
第四节劳动管理
----
一、劳动组织
----
二、劳动力管理
----
三、劳动报酬
----
四、劳保福利
--
第五节国土管理
----
一、土地面积
----
二、土地管理
----
三、房地产管理
--
第六节经营效益
----
一、国家投资
----
二、生产成果
----
三、财务亏盈
----
四、主要贡献
----
五、职工生活
第四章农林牧渔
--
第一节种植业
----
一、耕作制度
----
二、作物种类
----
三、植物保护
--
第二节林业
----
一、宜林条件
----
二、植树造林
----
三、林木管理
--
第三节畜牧业
----
一、家畜
----
二、家禽
----
三、疫病防治
--
第四节水产业
----
一、渔业
----
二、其他水产
--
第五节农业机械
----
一、机具种类
----
二、农机队伍
----
三、农机管理
第五章工交商业
--
第一节工业
----
一、糖业
----
二、食品业
----
三、建材业
----
四、饲料业
----
五、机械修适
----
六、纺织业
----
七、造纸印刷业
----
八、化工业
----
九、建筑业
----
十、手工业
----
十一、其他
----
十二、主要工厂
--
第二节交通运输
----
一、公路运输
----
二、水路运输
----
三、安全管理
--
第三节商业
----
一、集贸市场
----
二、外贸
----
三、饮食服务
第六章党群政法
--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屈原农场地方组织
----
一、组织机构
----
二、代表大会
----
三、组织建设
----
四、宣传教育
----
五、纪律检查
----
六、统战工作
--
第二节群众团体
----
一、工会
----
二、共青团屈原农场地方组织
----
三、妇女联合会
----
四、其他团体
--
第三节人民武装
----
一、武装部
----
二、兵役
----
三、民兵
----
四、驻军
--
第四节公安司法
----
一、公安
----
二、检察
----
三、法庭
----
四、法制宣传教育
第七章教科文卫
--
第一节教育
----
一、普通教育
----
二、成人教育
----
三、教师队伍
----
四、教研活动
----
五、教育经费
--
第二节科技
----
一、科技机构
----
二、科技队伍
----
三、科技应用
----
四、科普活动
--
第三节文体
----
一、文化事业
----
二、群众文艺
----
三、体育事业
----
四、名胜古迹
--
第四节卫生
----
一、血吸虫病防治
----
二、卫生防疫
----
三、医疗
----
四、妇幼保健
----
五、计划生育
第八章人物
--
一、传略
----
易太初
----
黄方村
----
柳寿松
----
易荷锄
----
刘益生
----
柳敏泉
----
易玉桃
----
黄良品
----
武印樱
--
二、名录
附录
--
一、文史拾遗
--
二、文献辑要
后记
《屈原农场志》提供资料人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