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志 第一册

泉州市志 第一册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册记述了泉州市的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经济领域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0

目录

封面
泉州市志
图片
-- 泉州古城变迁图
-- 泉州市名胜古迹分布图
-- 泉州市政区图
-- 泉州市城区图
-- 泉州市地势图
-- 东西塔
-- 泉州市区新貌
-- 刺桐城雕——飞天迎宾
-- 领导关怀
---- 1912年4月,孙中山先牛(左三)与宋渊源(左二)(同盟会员、闽南护法军总司令)合影
---- 毛泽东主席接见旅缅华侨张树根先生(第二排右四)
---- 1965年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亲切会见李光前先生(左四)、李引桐先生(右三)一行
---- 1979年,邓小平为泉州羽毛球名将林义雄颁奖
---- 1998年3月,江泽民总书记接见泉州市人大代表
---- 1994年6月,江洋民总书记视察泉州民营企业
---- 1995年2月,国务院总理李鹏在泉州接见泉州市党政军领导
---- 1998年1月27日,朱镕基总理视察泉州
-- 泉山晋水
---- 戴云山脉
---- 芦田山水
---- 泉州湾
---- 闽南黄金海岸
---- 岱仙飞瀑
---- 石牛云海
---- 晋江晨雾
---- 大桥暮色
---- 小桥流水——泉州紫帽山一景
---- 山清水秀——德化生态游览区
---- 闽南“西双版纳”——永春牛姆林自然保护区
-- 古城新貌
---- 旧城改造——涂门街一角
---- 旧城改造——东街一角
---- 丰泽新区夜景
---- 泉州展览城
---- 礼花怒放温陵路
---- 新建状元街
---- 泉州体育中心
---- 新城区丰泽街一隅
---- 青少年宫科技馆
---- 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
---- 工商大楼
---- 邮电大楼
---- 泉州酒店
----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 整治一新的平原渠
---- 泉州晋江机场
---- 漳泉铁路
---- 沉洲高速公路大桥
---- 泉厦高速公路泉州段
---- 后渚港
---- 东湖亭
---- 东湖荷香
---- 百源路绿化
---- 青少年宫
---- 泉州水上乐园
---- 民居集锦——云谷新村
---- 民居集锦——侨乡小洋楼
---- 民居集锦——东海滨城小别墅
---- 千亿大厦获中国最高建筑奖——鲁班奖
---- 新村建设
---- 宝珊花园一角
---- 建于五十年代的华侨新村
---- 新农村
---- 晋江平原
-- 侨乡经济
---- 林区一瞥
---- 龙门滩水电站拦河坝
---- 山美水库
---- 安溪名茶
---- 蔬菜基地
---- 龙眼
---- 养鸡场
---- 永春柑桔
---- 远洋捕捞
---- 盐田夕照
---- 滩涂养蛎
---- 紫菜丰收
---- 银虾欢跳
---- 泉州针织车间
---- 德化高档日用瓷生产线
---- 惠泉啤酒灌装生产线
---- 位居泉州湄洲湾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福建炼油厂
---- 石板材是泉州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
---- 泉州人造花
---- 木雕
---- 影雕现场
---- 石雕工艺新作——释迦牟尼圆寂像
---- 驰名中外的惠安石雕
---- 披坐观音
---- 挂盘
---- 弥勒佛
---- 德化瓷塑“童子拜观音”
---- 雕塑车间
---- 镇国塔(宋)
-- 名胜古迹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元寺(唐)
---- 大雄宝殿桁衍间的妙音鸟
---- 大雄宝殿
---- 开元寺麒麟壁
---- 泉州天后宫——妈祖封后圣地
---- 祈风祭海仪式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代老君造像
---- 全国仅存的摩尼教遗址——草庵
---- 摩尼光佛石像
---- 伊斯兰圣墓——唐初穆罕默德两弟子来泉传教安息于此
---- 圣墓中的郑和行香碑
---- 圣墓中的阿拉伯文墓碑
---- 阿拉伯客人参拜先贤墓
---- 瑞象岩
---- 清源山风景名胜区山门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考察九日山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净寺(北宋)
---- 阿拉伯的远方来客
---- 闽南甲刹——承天寺
---- 南安蔡浅占民居
---- 杨阿苗故居门楣石雕
---- 传统民居——杨阿苗故居(清)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崇武古城
---- 安平桥中亭的石刻楹联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代万安桥(洛阳桥)
---- 万安桥上的石塔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代安平桥(五里桥)
-- 海滨邹鲁
---- 泉州府文庙
---- “海滨邹鲁”碑刻
---- 大成殿的康熙题匾——万世师表
---- 万安桥碑记
---- 安溪文庙龙陛
---- 附图
---- 《涨海声中万国商》(国画,李硕卿、吴惠宝作)
---- 开元寺匾额大字——明代书法家张瑞图书
---- 明永乐皇帝敕谕石刻
---- 宋代谢履诗刻(林散之书)
---- 弘一法师书写的朱熹赞语对联
---- 民族英雄郑成功纪念馆
---- 郑成功收复台湾
---- 荷兰驻台总督揆一战败,向郑成功献投降表。
---- 郑成功塑像
---- 清康熙统一台湾后,在台湾设一府三县。图为清代台湾府诸罗县印
---- 李贽故居
---- 明代思想家——李贽像
---- 李贽陵墓(京郊通州)
---- 1991年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抵达泉州港盛况
---- 泉州与德国诺伊施塔特市缔结友好城市
---- 孙中山、宋庆龄为泉州培元中学题词
---- 小学语音室
---- 爱国华侨李光前创办的南安国光学校
---- 泉州第五中学校园
---- 国立华侨大学
---- 李光前先生捐建的国立华侨大学陈嘉庚纪念堂
---- 私立滨海学园
---- 仰恩大学
---- 黎明职业大学
---- 泉州市第一医院病房大楼
---- 泉州儿童医院
---- 梨园戏《李亚仙》剧照
---- 中国十大经典喜剧之一——泉州高甲戏《连升三级》剧照
---- 传统剧目梨园戏《陈三五娘》剧照
---- 提线木偶戏剧照
---- 提线木偶头造型(黄奕缺雕刻)
---- 高甲戏《玉珠串》获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
---- 木偶雕刻艺术
---- 掌中木偶戏剧照
---- 民间舞蹈《走雨》
---- 民间古乐——大鼓吹
---- 儿童交响乐团
---- 南音清唱
---- 南音新苗
---- 泉州民间艺术表演——火鼎公婆
---- 舞狮
---- 第十一届省运会在泉州举行。图为大型团体操表演
---- 附图
---- 节日花灯
---- 民间文化艺术节
泉州市地主志编纂委员会成员和《泉州市志》编审机构人员名单
主要承编单位及提供资料部门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总述
大事记
卷一建置
-- 概述
-- 第一章沿革
---- 第一节泉州市沿革
---- 第二节区、市、县沿革
-- 第二章行政区划
---- 第一节鲤城区区划
---- 第二节石狮市区划
---- 第三节晋江县区划
---- 第四节惠安县区划
---- 第五节南安县区划
---- 第六节安溪县区划
---- 第七节永春县区划
---- 第八节德化县区划
---- 第九节金门县(待统一)区划
卷二自然环境
-- 概述
-- 第一章地质
---- 第一节地层
---- 第二节侵入岩
---- 第三节构造
---- 第四节矿产
-- 第二章地貌
---- 第一节地貌特征
---- 第二节地貌类型
---- 第三节地貌分区
---- 第四节山脉山峰
-- 第三章气候
---- 第一节温度
---- 第二节降水
---- 第三节气压与风
---- 第四节日照云雾
---- 第五节湿度蒸发量
-- 第四章水文
---- 第一节地表水
---- 第二节地下水
-- 第五章土壤
---- 第一节土壤分布
---- 第二节土壤类型
-- 第六章植被
---- 第一节植物区系特点
---- 第二节植被区划
---- 第三节主要植被类型
-- 第七章动植物
---- 第一节植物
---- 第二节动物
-- 第八章自然灾害
---- 第一节天气灾害
---- 第二节地震
---- 第三节虫害
---- 第四节山崩滑坡
卷三人口
-- 概述
-- 第一章人口演变
---- 第一节人口变动
---- 第二节人口分布
-- 第二章人口构成
---- 第一节民族构成
---- 第二节姓氏构成
---- 第三节年龄构成
---- 第四节性别构成
---- 第五节文化构成
---- 第六节职业构成
---- 第七节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构成
-- 第三章婚姻家庭
---- 第一节婚姻
---- 第二节家庭
-- 第四章人口控制
---- 第一节宣传教育
---- 第二节政策措施
---- 第三节技术措施
卷四城乡建设
-- 概述
-- 第一章城市规划
---- 第一节城市总体规划
---- 第二节古城保护与旧城改造规划
---- 第三节城区专业规划
---- 第四节测绘
---- 第五节规划管理
-- 第二章市政建设
---- 第一节泉州城
---- 第二节道路
---- 第三节桥梁涵洞
---- 第四节排水
---- 第五节道路照明
-- 第三章公用事业
---- 第一节公共交通
---- 第二节供水
---- 第三节市容环境卫生
---- 第四节公共设施管理
-- 第四章房屋建设
---- 第一节住宅
---- 第二节公共建筑
---- 第三节房屋建设管理
-- 第五章土地管理
---- 第一节地籍管理
---- 第二节建设用地管理
---- 第三节农业用地开发与保护
-- 第六章园林绿化
---- 第一节清源山风景名胜区
---- 第二节园林
---- 第三节城区绿化
---- 第四节苗圃
---- 第五节园林绿化管理
-- 第七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环境污染与监测
---- 第二节污染治理
---- 第三节环境管理
-- 第八章建筑业
---- 第一节建筑队伍
---- 第二节勘察设计
---- 第三节建筑施工
---- 第四节建筑工程管理
-- 第九章辖县(区、市)城乡建设
---- 第一节鲤城区
---- 第二节石狮市
---- 第三节晋江县
---- 第四节南安县
---- 第五节惠安县
---- 第六节安溪县
---- 第七节永春县
---- 第八节德化县
卷五经济综述
-- 概述
-- 第一章所有制与经济体制变革
---- 第一节所有制变革
---- 第二节经济体制改革
-- 第二章经济总量
---- 第一节增长速度
---- 第二节区域经济比重
-- 第三章产业结构
---- 第一节农轻重产业结构
---- 第二节三次产业构成
-- 第四章固定资产和综合效益
---- 第一节固定资产投资
---- 第二节综合经济效益
-- 第五章人民生活
---- 第一节城镇居民生活
---- 第二节乡村农民生活
卷六工业
-- 概述
-- 第一章所有制
---- 第一节私营(个体)手工业
---- 第二节公私合营工业
---- 第三节集体工业
---- 第四节国营工业
---- 第五节“三资”企业
-- 第二章工业结构
---- 第一节地域布局
---- 第二节工业类别
---- 第三节基本设施
---- 第四节产品与产值结构
-- 第三章工业门类
---- 第一节食品
---- 第二节纺织
---- 第三节服装鞋
---- 第四节塑料皮革
---- 第五节纸品印刷
---- 第六节日用陶瓷五金家具
---- 第七节工艺美术
---- 第八节冶金铸造
---- 第九节化工
---- 第十节机械
---- 第十一节电子电器
---- 第十二节建材
---- 第十三节医药
---- 第十四节造船
-- 第四章工业管理
---- 第一节管理体制
---- 第二节经营管理
卷七电力
-- 概述
-- 第一章发电
---- 第一节省属泉州电厂
---- 第二节市属电厂
---- 第三节县(区、市)电厂
---- 第四节自备电厂
-- 第二章供电
---- 第一节供电网络
---- 第二节电力调度
---- 第三节电能质量
---- 第四节供电量线损率
-- 第三章用电
---- 第一节用电结构
---- 第二节“三电”管理
---- 第三节经营
-- 第四章机构
---- 第一节泉州供电局
---- 第二节市属各县电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