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安县志

云安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编纂以存真求实的原则,全面客观地记述云安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力求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二、本志记事,上溯至事物之发端,下限为2000年。2001~2008年大事记、领导人任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指标,收录在附录。三、本志记述的空间范围以2000年底云安县行政区划为界。

出版时间: 2011年11月

目录

封面
云安县志
图片
-- 云安县在广东省的位置图
-- 云安县在云浮市的位置图
-- 云安县地图
-- 云安县行政区划图
-- 云安县城
-- 2002年9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李长春(右一)到云安县视察。
-- 2003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左四)到亨达利水泥厂视察。
-- 2008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前中)到南盛镇柑桔基地视察。
-- 1987年,省委书记林若(右五)到茶洞镇视察。
-- 1993年8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谢非(右二)到托洞镇视察。
-- 1996年6月11日,省政协主席郭荣昌(左四)到云安县视察。
-- 1996年7月,省委常委、纪委书记王宗春(左二)到云安县视察。
-- 1997年5月,副省长游宁丰(右三)到富林镇界石水果基地视察。
-- 1997年5月7日,省委常委、省军区司令员温玉柱(左二)到云安县视察。
-- 1997年10月27日,省委副书记黄华华(前左一)到富林镇界石水果基地视察。
-- 1998年4月24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朱森林(右二)视察云安公路建设。
-- 1998年6月27日,省委常委、副省长欧广源(左二)到云安指导抗洪工作。
-- 2000年1月31日,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岐山(前右二)到六都镇慰问贫困户。
-- 2000年12月19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曾昭科(右二)到云安中学调研。
-- 1996年5月15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吴驹贤(左二)到六都养殖场视察。
-- 1998年6月,市委副书记、市长温耀深(右三)到云安县指导抗洪工作。
-- 1996年1月17日,省民政厅批复云浮市云城区分设云安县。
-- 1996年7月11日,云安县成立庆典。
-- 1996年7月11日,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詹大扬在云安县成立大会上讲话。
-- 1996年7月11日,县委副书记、县长江开传主持云安县成立大会。
-- 2006年4月21日,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崔逢池(前右三)在南盛指导新农村建设。
-- 2003年12月2日,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尧坤(右)为石城镇党委衔牌揭幕。
-- 2007年7月30日,县委书记、县入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左)在云安中学商考庆功会上颁发商考奖教金。
-- 2008年9月2日,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金繁丰(前左三)到高村镇黄沙村指导“6·26”抗灾复产
-- 2001年12月,县委副书记、县长伍永胜(左列前)和各界群众欢送新兵入伍。
-- 2006年4月30日,县委副书记、县长肖向荣(前右)代表县人民政府签约。
-- 2010年10月26日,县委副书记、县长黄泽寰(左三)到镇安镇立伟达石料制品有限公司检查工作。
-- 县委、县政府办公大楼
-- 县财政局办公大楼
-- 云安大酒店
-- 县地方税务局办公大楼
-- 云安县农村信用联社办公大楼
-- 六都镇委、镇政府办公大楼
-- 前锋镇委、镇政府办公大楼
-- 白石镇委、镇政府办公大楼
-- 镇安小城镇建设一角
-- 南盛镇大枧新村
-- 2000年5月,六都渡口开始渡运。
-- 位于县城的六都港
-- 县城江滨堤路
-- 香港至云安接驳运输航线六都码头
-- 县汽车客运站
-- 云六公路
-- 边远山区开通移动电话
-- 县城中心市场
-- 朝阳水库
-- 东风水库
-- 朝阳渡槽
-- 六都大泵站
-- 广东亨达利水泥厂
-- 华能鹰山化工厂
-- 富林镇文锋花岗石总厂
-- 云安县林产化工有限公司
-- 茶洞白石石料一条街
-- 白石镇化工厂
-- 云安中学
-- 镇安镇文化广场
-- 1998年9月,省工商联常委、市政协常委刘百杰(右一)在云安中学为优秀学生颁发“刘百杰奖学金”。
-- 1990年5月,托洞中学初一级学生李国森(前中)被肇庆市委授予“少年英雄”称号。
-- 县机关幼儿园
-- 1997年7月9日,六都镇富强革命老区纪念亭落成。
-- 1999年10月1日,云安县首届运动会开幕。
--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白石示范区
-- 1999年富林镇试种巴西陆稻
-- 镇安镇蚕桑基地
-- 南盛镇柑桔生产基地
-- 前锋镇蔬菜种植基地
-- 白石镇荔枝场
-- 六都镇大河生态公益林
-- 镇安镇高脂松现代化育苗基地
-- 前锋镇个体养鸡场
-- 茶洞镇大型生猪养殖场
-- 富林镇蛮洞水库综合种养区
-- 六都五官塘水产养殖场
-- 农机耕作
-- 高村丝棉被
-- 高村松香
-- 托洞腐竹
-- 茶洞擂茶粥
-- 南盛沙糖桔
-- 界石龙眼
-- 高村淀粉
-- 镇安蚕茧
-- 白石西瓜
-- 前锋排米粉
-- 白石米酒
-- 位于富林镇莲塘村的云浮县人民政府(1949年4月20日成立)旧址
-- 六都镇南乡大营村陈公祠
-- 富林镇马塘村马塘庙
-- 富林镇石子围动物化石遗址
-- 六都勒头沙沙滩
-- 白石镇骆驼山
-- 1997年,六都镇六都村党支部被省委评为“先进党支部”。
-- 1997年,前锋镇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文明单位”。
-- 1997年,富林镇被省政府评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及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先进单位”。
-- 1997年,云安县获省委、省政府“脱贫达标一等奖”。
-- 1999年,云安县获省政府颁“岭南杯”。
-- 1999年,高村镇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文明村镇”。
-- 1999年、2000年,县委、县政府获省“大禹杯”竞赛活动优秀单位和先进单位称号。
-- 2000年,县建筑公司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广东省先进集体”称号。
云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云安县志》编辑部
《云安县志》审查验收机构

凡例
目录
总述
大事记
第一篇 建置
-- 第一章 沿革与区划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行政区划
-- 第二章 县城乡镇
---- 第一节 县城
---- 第二节 乡镇
第二篇 自然地理
-- 第一章 地质
---- 第一节 地质演变
---- 第二节 地质构造
---- 第三节 地层
---- 第四节 岩浆岩和混合花岗岩
-- 第二章 地貌
---- 第一节 山地
---- 第二节 丘陵
---- 第三节 谷地
---- 第四节 岩溶
-- 第三章 气候
---- 第一节 气温
---- 第二节 降雨
---- 第三节 灾害性天气
-- 第四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第二节 矿产资源
---- 第三节 水资源
---- 第四节 植物资源
---- 第五节 动物资源
-- 第五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水灾
---- 第二节 旱灾
---- 第三节 地质灾害
---- 第四节 其他灾害
第三篇 人口
-- 第一章 人口概况
---- 第一节 人口数量
---- 第二节 人口变动
---- 第三节 人口分布
---- 第四节 人口结构
---- 第五节 婚姻状况与家庭结构
---- 第六节 人口普查
---- 第七节 人口与资源
-- 第二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 第二节 计划生育管理
---- 第三节 计划生育服务
---- 第四节 计划生育成果
第四篇 政事纪要
-- 第一章 民主政治建设
---- 第一节 党内民主制度
---- 第二节 选举制度
---- 第三节 办事公开制度
---- 第四节 村民自治制度
-- 第二章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 第一节 镇村体制改革
---- 第二节 党政机构改革
---- 第三节 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
---- 第四节 政府职能转变
-- 第三章 要事纪略
---- 第一节 减租减息
---- 第二节 土地改革
---- 第三节 “三反”和“五反”运动
---- 第四节 整风和反右派与反地方主义运动
---- 第五节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第六节 “四清”运动
---- 第八节 农业学大寨
---- 第九节 拨乱反正
---- 第十节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十一节 整党
---- 第十二节 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第十三节 云安设县
---- 第十四节 “三讲”教育
第五篇 政党群众团体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云安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党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宣传工作
---- 第四节 组织建设
---- 第五节 统战工作
---- 第六节 党校工作
---- 第七节 其他党务
-- 第二章 纪检监察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党风廉政建设
---- 第三节 信访 举报
---- 第四节 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
---- 第五节 违纪案件查处
---- 第六节 纪检监察队伍
-- 第三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会
---- 第二节 共青团
----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
---- 第四节 工商业联合会(商会)
---- 第五节 残疾人联合会
---- 第六节 归国华侨联合会
第六篇 人大政府政协
-- 第一章 云安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人大代表的产生
---- 第二节 历届人大会议
---- 第三节 人大常务委员会
---- 第四节 议案和建议办理
---- 第五节 代表视察
-- 第二章 云安县人民政府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县政府常务会议
---- 第三节 施政纪略
---- 第四节 信访工作
---- 第五节 法制工作
---- 第六节 外事与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工作
-- 第三章 政协云安县委员会
---- 第一节 委员产生
---- 第二节 历届会议
---- 第三节 常务委员会
---- 第四节 工作机构
---- 第五节 参政议政
---- 第六节 民主监督
---- 第七节 委员视察
---- 第八节 提案工作
---- 第九节 联谊活动
---- 第十节 文史工作
第七篇 政法
-- 第一章 治安综合治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预防
---- 第三节 整治
-- 第二章 公安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清匪镇反
---- 第三节 治安管理
---- 第四节 户政管理
---- 第五节 出入境管理
---- 第六节 刑事案件侦查
---- 第七节 道路交通管理
---- 第八节 消防管理
-- 第三章 检察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反贪污贿赂工作
---- 第三节 刑事案件检察
---- 第四节 民事行政检察
----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
-- 第四章 审判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刑事案件审判
---- 第三节 民事案件审判
---- 第四节 经济案件审判
---- 第五节 行政案件审判
---- 第六节 审判监督
---- 第七节 执行工作
-- 第五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普法教育
---- 第三节 律师业务
---- 第四节 公证业务
---- 第五节 法律援助
---- 第六节 民事调解
---- 第七节 “两劳”人员安置帮教
第八篇 军事
-- 第一章 军事建制
---- 第一节 军事机构
---- 第二节 驻军地方武装
---- 第三节 民兵
-- 第二章 兵役
---- 第一节 兵役制度
---- 第二节 兵役登记
---- 第三节 兵员征集
-- 第三章 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
---- 第一节 政治教育
---- 第二节 军事训练
-- 第四章 拥政爱民
---- 第一节 支持地方发展经济
---- 第二节 参加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三节 参加防灾救灾
-- 第五章 重要战事纪略
---- 第一节 国民革命时期
----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
----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
----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
第九篇 农业与农村经济
-- 第一章 农业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服务机构
-- 第二章 农村经济改革
---- 第一节 经营体制
---- 第二节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 第三节 农村财务管理
-- 第三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耕地与劳动力
---- 第二节 土壤与肥料
---- 第三节 粮食作物
---- 第四节 经济作物
---- 第五节 水果
---- 第六节 特色农副产品
---- 第七节 中药材生产
---- 第八节 作物病虫害防治
---- 第九节 农业科技推广
-- 第四章 畜禽饲养与养蚕养蜂
---- 第一节 畜禽饲养
---- 第二节 畜禽疫病防治
---- 第三节 养蚕与养蜂
-- 第五章 渔业
---- 第一节 水产养殖
---- 第二节 鱼病及防治
---- 第三节 江河捕捞
-- 第六章 林业
---- 第一节 林政管理
---- 第二节 造林绿化
---- 第三节 森林资源开发利用
---- 第四节 森林保护
-- 第七章 水利
---- 第一节 水利工程
---- 第二节 水土保持
---- 第三节 农村人畜饮水工程
---- 第四节 水政监察
---- 第五节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
---- 第六节 “三防”工作
---- 第七节 水库移民安置
-- 第八章 农业机械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 第一节 农业机械
---- 第二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
-- 第九章 农村扶贫开发
---- 第一节 贫困状况
---- 第二节 扶贫措施
-- 第十章 乡镇企业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企业改革
第十篇 工业
-- 第一章 概况
---- 第一节 发展状况
---- 第二节 所有制结构
-- 第二章 建材工业
---- 第一节 石料生产
---- 第二节 水泥生产
---- 第三节 陶瓷生产
---- 第四节 红砖和石灰生产
-- 第三章 化学工业
---- 第一节 化肥工业
---- 第二节 林产化学工业
---- 第三节 颜料染料工业
---- 第四节 其他化学工业
-- 第四章 电力工业
---- 第一节 电站建设
---- 第二节 电网建设
---- 第三节 供电 用电
---- 第四节 电力管理
-- 第五章 矿冶工业
---- 第一节 开采
---- 第二节 选矿冶炼
---- 第三节 采矿冶炼企业
-- 第六章 食品加工
---- 第一节 制糖
---- 第二节 酿酒
---- 第三节 粮油加工
---- 第四节 副食品加工
-- 第七章 其他工业
---- 第一节 造纸
---- 第二节 纺织 制革
---- 第三节 农具
-- 第八章 工业企业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质量管理
---- 第三节 技术改造
---- 第四节 安全管理
第十一篇 商贸服务业
-- 第一章 国内贸易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商业体制
---- 第三节 粮油购销
---- 第四节 农业生产资料购销
---- 第五节 日用工业品购销
---- 第六节 农副产品购销
---- 第七节 副食品购销
---- 第八节 烟草专卖
---- 第九节 民爆物资购销与废旧物资回收
---- 第十节 集市贸易
-- 第二章 对外贸易
---- 第一节 进出口贸易
---- 第二节 招商引资
-- 第三章 服务行业
---- 第一节 饮食业
---- 第二节 旅业
-- 第四章 旅游
---- 第一节 旅游景点
---- 第二节 旅游开发
第十二篇 财税金融保险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财政机构
---- 第二节 财政体制
---- 第三节 财政收支
---- 第四节 财政管理
---- 第五节 财政监督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税务机构
---- 第二节 税收制度
---- 第三节 国税
---- 第四节 地税
-- 第三章 金融
---- 第一节 金融机构
---- 第二节 金融体制改革
---- 第三节 货币
---- 第四节 存储
---- 第五节 贷款
---- 第六节 结算
-- 第四章 保险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保险业务
第十三篇 交通邮电
-- 第一章 交通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古道
---- 第三节 公路
---- 第四节 铁路
---- 第五节 航运
---- 第六节 路政与航政管理
-- 第二章 邮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邮政设施
---- 第三节 邮政业务
-- 第三章 电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固定电话
---- 第三节 电报传真
---- 第四节 无线寻呼
---- 第五节 移动通信
---- 第六节 互联网
---- 第七节 电信管理
第十四篇 经济综合管理
-- 第一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计划编制与执行
---- 第三节 流通计划管理
---- 第四节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管理
-- 第二章 国土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土地规划
---- 第三节 土地资源保护
-- 第三章 矿产资源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矿藏勘探
---- 第三节 开采管理
--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工商企业登记
---- 第三节 集市贸易管理
----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
---- 第五节 商标广告管理
---- 第六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
-- 第五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物价调控
---- 第三节 收费管理
---- 第四节 物价监督检查
-- 第六章 统计服务与监督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统计调查
---- 第三节 统计报表
---- 第四节 统计成果
---- 第五节 统计监督
-- 第七章 审计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国家审计
---- 第三节 内部审计
---- 第四节 社会审计
-- 第八章 质量技术监督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计量标准化管理
---- 第三节 产品质量监督
---- 第四节 查处假冒伪劣商品
第十五篇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第一章 城乡建设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城乡规划
---- 第三节 县城建设
---- 第四节 乡村建设
---- 第五节 建筑业
---- 第六节 房地产管理
-- 第二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环境状况
---- 第三节 环境监测
---- 第四节 污染治理
---- 第五节 环境建设
---- 第六节 环境管理和执法
第十六篇 人事劳动社会保障
-- 第一章 人事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编制管理
---- 第三节 干部队伍
---- 第四节 工资福利
---- 第五节 干部管理
---- 第六节 人事制度改革
---- 第七节 专业职称评聘
-- 第二章 劳动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职业培训
---- 第三节 劳动就业
---- 第四节 劳动工资
---- 第五节 劳保与福利
---- 第六节 劳动监察与仲裁
-- 第三章 社会保障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失业保险
---- 第三节 养老保险
---- 第四节 工伤保险
---- 第五节 生育保险
第十七篇 民政
-- 第一章 优抚安置
---- 第一节 优待抚恤
---- 第二节 复退军人安置
-- 第二章 社会救济
---- 第一节 灾民救济
---- 第二节 低保救济
---- 第三节 冬令救济
-- 第三章 社会福利
---- 第一节 鳏寡老人和孤儿抚养
---- 第二节 福利经费筹集
-- 第四章 社会事务
---- 第一节 婚姻登记
---- 第二节 殡葬管理
---- 第三节 勘界工作
---- 第四节 社会团体管理
---- 第五节 革命老区工作
---- 第六节 收容遣送
第十八篇 教育
-- 第一章 教育改革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办学体制
---- 第三节 学制
---- 第四节 学校管理
-- 第二章 学前教育
---- 第一节 幼儿园
---- 第二节 学前班
---- 第三节 幼儿园选介
-- 第三章 基础教育
---- 第一节 小学教育
---- 第二节 普通中学教育
-- 第四章 职业教育与特殊教育
---- 第一节 职业教育
---- 第二节 特殊教育
-- 第五章 成人业余教育
---- 第一节 扫除文盲
---- 第二节 成人中等教育
---- 第三节 成人高等教育
-- 第六章 教师队伍
---- 第一节 教师培训
---- 第二节 教师职称
---- 第三节 教师待遇
-- 第七章 教学研究与电化教学
---- 第一节 教学研究
---- 第二节 电化教学
-- 第八章 教育经费校舍设备
---- 第一节 教育经费
---- 第二节 校舍
---- 第三节 设备
第十九篇 科学技术
-- 第一章 机构团体队伍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科技团体
---- 第三节 科技队伍
-- 第二章 科技活动
---- 第一节 科技研究与推广
---- 第二节 科技投入
---- 第三节 科技成果奖励
---- 第四节 科普活动
---- 第五节 信息服务
-- 第三章 防震减灾
---- 第一节 防震
---- 第二节 地震监测
第二十篇 文化
-- 第一章 文艺
---- 第一节 文艺队伍与创作
---- 第二节 民间艺术
---- 第三节 文艺演出
-- 第二章 图书档案史志
---- 第一节 图书
---- 第二节 档案
---- 第三节 地方志
-- 第三章 影视
---- 第一节 电影
---- 第二节 电视
-- 第四章 文物
---- 第一节 遗址
---- 第二节 古墓塚
---- 第三节 烈士墓碑与纪念亭
---- 第四节 出土文物
---- 第五节 古井及古建筑
---- 第六节 石刻
-- 第五章 文化市场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文化市场整顿
第二十一篇 医药卫生
-- 第一章 卫生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与团体
---- 第二节 医疗机构
-- 第二章 卫生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卫生机构改革
---- 第二节 人事制度改革
---- 第三节 农村医疗改革
-- 第三章 医疗事业建设
---- 第一节 医疗队伍
---- 第二节 医疗技术
---- 第三节 医疗服务
---- 第四节 医德医风建设
---- 第五节 医疗科研
-- 第四章 医疗设施
---- 第一节 医疗单位用房建设
---- 第二节 医疗设备器械
-- 第五章 防疫保健
---- 第一节 计划免疫
----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 第三节 地方病和职业病防治
---- 第四节 妇幼保健
---- 第五节 公共卫生
---- 第六节 医疗保障
-- 第六章 医药管理
---- 第一节 医政管理
---- 第二节 药政管理
第二十二篇 体育
-- 第一章 机构设施人才培养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设施
---- 第三节 体育人才培养
-- 第二章 体育活动
---- 第一节 学校体育
---- 第二节 群众体育
---- 第三节 体育竞赛
第二十三篇 社会风情
-- 第一章 方言
---- 第一节 分布状况
---- 第二节 云安白话的声韵调
---- 第三节 词汇比较
---- 第四节 语法特点
-- 第二章 风俗习惯
---- 第一节 称谓习俗
---- 第二节 生活习俗
---- 第三节 人生礼俗
---- 第四节 岁时节日
---- 第五节 信仰习俗
-- 第三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城乡居民收入
---- 第二节 城乡居民消费
---- 第三节 城乡居民储蓄
第二十四篇 人物先进集体
-- 第一章 人物
---- 第一节 人物传略
------ 陈璘
------ 罗文举
------ 冯鸣佩
------ 陈济坤
------ 吕树芳
------ 邓同觉
------ 曾了若
------ 李诚君
------ 苏杰民
------ 陈云
------ 黄善初
------ 刘绍汉
------ 李振东
------ 刘树荣
---- 第二节 人物录
---- 第三节 革命烈士名录
-- 第二章 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 第一节 先进集体
---- 第二节 先进个人
附录
-- 一、设县批文庆典纪实
-- 二、文献选录
-- 三、21~28年大事记
-- 四、21~28年云安县委书记、副书记、常委名录表
-- 五、21~28年云安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名录表
-- 六、21~28年云安县人民政府县长、副县长名录表
-- 七、21~28年政协云安县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名录表
-- 八、21~28年云安县境经济统计主要指标
-- 九、表格索引
CONTENTS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