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台县土壤志

桓台县土壤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开展土壤普查,摸清土壤底细是搞好科学种田,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也是普及土壤科技知识,发展土壤科学,培养土肥人材的有力措施。桓台县第二次土壤普查是遵照国务院(1979)111号文件精神和《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暂行技术规程》、《山东省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壤工作分类暂行方案》、《山东省土壤普查技术经验交流会议技术纪要》要求进行的。从1982年8月下旬开始到1983年8月完成,历时一年。

目录

封面
桓台县土壤志
前言
A-A′土壤分布断面图
目录
第一章 自然成土因素概述
-- 第一节 气候
---- 一、全年气候特点与四季的划分
---- 二、气象要素
---- 三、灾害性天气
---- 四、气候与土壤
-- 第二节 地形地貌
-- 第三节 母岩和成土母质
-- 第四节 地面水和地下水
---- 一、河流水文特征
---- 二、潜水埋深及矿化度
---- 三、水文地质条件对土壤的影响
-- 第五节 植被
---- 一、栽培植物植被
---- 二、自然植被
---- 三、植被对土壤的影响
第二章 农业生产活动对土壤的影响
-- 第一节 农业经济概况
-- 第二节 土地利用状况
---- 一、土地利用的沿革及现状
---- 二、土地利用分类及分布
-- 第三节 农、林、水措施对土壤的影响
---- 一、轮作制度
---- 二、土壤肥力与农作物产量
----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 四、平整土地
---- 五、植树造林
第三章 土壤类型及分布规律
-- 第一节 土壤分类系统及分级命名
---- 一、土壤分类原则和依据
---- 二、土壤分类系统
-- 第二节 土壤形成与演变概述
---- 一、褐土的形成与演变
---- 二、砂姜黑土的形成与演变
---- 三、潮土的形成与演变
-- 第三节 土壤分布规律
---- 一、土壤分布概况
---- 二、土壤微域分布状况
第四章 土壤类型评述
-- 第一节 褐土土类
---- 一、褐土
---- 二、潮褐土
-- 第二节 砂姜黑土土类
-- 第三节 潮土土类
---- 一、潮土
---- 二、盐化潮土
---- 三、湿潮土
第五章 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地评级
-- 第一节 土壤物理性状
---- 一、土壤质地
---- 二、土体构型
---- 三、土壤容重
---- 四、土壤孔隙及三相比例
---- 五、土壤田间持水量
-- 第二节 土壤的化学性状
---- 一、土壤养分
---- 二、土壤代换量
---- 三、土壤酸碱性
-- 第三节 土壤理化性状评价
---- 一、总的概念
---- 二、主要理化性状分析
-- 第四节 高产土壤的形成和条件
---- 一、产量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 二、不同产量水平的土壤物理性状
---- 三、高产稳产田的土壤条件
---- 四、我县高产土壤的形成
-- 第五节 土壤障碍因素分析及低产土壤的成因
---- 一、浅硬
---- 二、贫瘠
---- 三、粘层
-- 第六节 土地评级
---- 一、土地评级的依据和原则
---- 二、土地评级
第六章 土壤改良与培肥
-- 第一节 土壤改良培肥措施
---- 一、深耕深翻,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 二、多种渠道,增加土壤有机质
---- 三、兴修水利,合理灌溉
---- 四、科学施用化肥
---- 五、因地种植,用养结合
---- 六、进一步完善大地园林化、条田化和渠网化
-- 第二节 土壤改良利用分区
---- 一、分区原则
---- 二、各区状况、发展方向及改良途径
-- 第三节 土壤普查成果应用简要规划
---- 一、应用普查成果,为当前农业生产服务
---- 二、开展土壤肥料科学实验
---- 三、建立合理的土壤管理制度
---- 四、应用普查成果,搞好农业区划
附录:
-- 一、土壤化验分析方法
-- 二、土壤普查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