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编修的指导思想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存真求实编纂的原则,力求如实地反映历史和现状,力求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二、本志是北流市首部水利电力志。上限溯至事物的开端,大事记上限追溯至公元前1054年,下限至2005年,个别内容根据需要稍有延伸。通贯古今,详今略古。三、采用章节体,主要分章、节、目,个别立子目4个层次。卷首设《大事记》、《概述》,配以必要的图、表,照片。正文21章66节,志后置附录、编后记;横排门类,纵贯断限史实。
目录
封面
北流市水利电力志
《北流市水利电力志》编纂领导小组
调整后的《北流巾水利电力志》编纂领导小组
志稿审核
编辑加工及校对
图片
--
北流的第一座水电站——龙门电站
--
蟠龙抽水站
--
北流城区圭江河段
--
圭江水利枢纽工程
--
圭江城区左岸防洪堤
--
圭江三等电站橡胶栏河坝
--
北流水电水泥厂
--
蟠龙灌区渡槽
--
曲江水电站
--
龙门水库总干渠
--
蟠龙人饮工程
--
施工中的圭江水利枢纽
--
北流供电公司
--
分水水库
--
长坡220千伏变电站
--
十字铺兵营水厂
--
大村双曲拱坝
--
奖状
--
桃源拱坝
--
桃源引水电站
--
清水口水电站
--
独门水电站
--
大容山电站高垌水库
--
大容山一级电站
--
大容山发电后尾水分水
--
蟠龙变电站
--
提水的水车
--
佛子湾水库
--
大贤水库
--
民安水库
--
茂化水库灌区扶新渡槽
--
龙门水库
--
北流电力人厦
--
三面光硬化渠道
--
茂化水库
--
西线口水电站
--
1979年茂水库水坠坝施工现场
--
1984年5月国家水电部在茂化水库召开水坠坝会议合影
--
北流市水利工程分布图
--
北流市发供电网示意图
目录
序
凡例
大事记
概述
第一章 自然地理
--
第一节 境域沿革
--
第二节 地形地貌
--
第三节 地质土壤
--
第四节 水文 气象
第二章 河流水系
--
第一节 北流河(圭江)干流
--
第二节 北流江水系境内的主要支流
--
第三节 南流江水系境内的支流
--
第四节 淦江水系境内的支流
第三章 水资源
--
第一节 地表水
--
第二节 地下水
--
第三节 水质
第四章 水旱灾害
--
第一节 水灾
--
第二节 旱灾
--
第三节 水旱灾害成因
--
第四节 防汛抗灾
第五章 水文工作
--
第一节 水文站网
--
第二节 测报项目
--
第三节 测验成果
第六章 蓄水工程
--
第一节 小型塘库
--
第二节 小(一)型水库
--
第三节 中型水库
第七章 引水工程
--
第一节 引水工程概况
--
第二节 引水工程选介
第八章 提水工程
--
第一节 机灌站
--
第二节 电灌站
--
第三节 水轮泵站
--
第四节 蟠龙抽水站
第九章 人畜饮水工程
--
第一节 农村饮用水
--
第二节 城镇供水
--
第三节 饮用水现状
--
第四节 解决饮水问题
第十章 水土保持
--
第一节 水土流失情况
--
第二节 水土流失成因
--
第三节 治理措施
第十一章 河道治理
--
第一节 河道整治
--
第二节 西河治理
--
第三节 圭江水利枢纽工程
第十二章 农田基本建设
--
第一节 水利园田化
--
第二节 造田造地
--
第三节 改造低产田
第十三章 水利工程管理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工程管理
--
第三节 灌溉管理
第十四章 水费与多种经营
--
第一节 水费征收
--
第二节 多种经营
第十五章 电力建设
--
第一节 火电
--
第二节 水电
--
第三节 电网
第十六章 电业管理
--
第一节 发电管理
--
第二节 供电用电管理
--
第三节 安全管理
第十七章 移民安置
--
第一节 淹没搬迁
--
第二节 移民安置政策
--
第三节 移民安置处遗
第十八章 科技与人才
--
第一节 水电科技培训
--
第二节 科技推广
--
第三节 水电科技人才
第十九章 组织机构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水利工程管理机构
--
第三节 电力机构
--
第四节 其它机构
第二十章 投入与效益
--
第一节 投入
--
第二节 效益
第二十一章 废弃与贻误工程
--
第一节 废弃与贻误的蓄引水工程
--
第二节 废弃的机电泵工程
--
第三节 废弃的小水电站工程
附录
--
附录一 获奖录
--
附录二 文存
--
附录三 谚语、碑记、主要名山秀水选录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