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市中区文化艺术志

重庆市市中区文化艺术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重庆市中区文化艺术的发展。设有文化机构、文学、戏曲、文物、新闻出版、群众文化等篇章。

内容时限: 1840-1989

出版时间: 1990年12月

目录

封面
图片
-- 附图1
-- 附图2
重庆市市中区文化艺术志
重庆市市中区文化艺术志编纂委员会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从延安飞抵重庆。8月30日将<沁园春·雪>抄送给柳亚子,此为该词墨迹
周恩来题诗(载于1941年1月18日重庆<新华日报>)
邓小平为重庆市第一届文代会的题词(1951年5月4日)
邑人佘雪曼敬词



凡例
目录
概述
第一篇大事记
第二篇文化机构
-- 分述
-- 第一章中华民国时期的文化机构
---- 第一节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及文化工作委员会
------ 一、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简称“第三厅”)
------ 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
---- 第二节中央文化运动委员会
-- 第二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文化机构
---- 第一节重庆市文化局
---- 第二节重庆市市中区文化局
第三篇文学
-- 分述
-- 第一章文学运动
---- 第一节晚清时期的文学运动
------ 一、宋育仁提出<复古即维新论>
------ 二、邹容主张散文通俗化
---- 第二节中华民国时期的文学运动
------ 一、关于“与抗战无关论”的论争
------ 二、诗人节
------ 三、对“战国派”的斗争
------ 四、新文艺民族形式问题座谈会
------ 五、重庆作家学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 六、关于“主关论”的论争
------ 七、文化界的两次进言
------ 八、毛泽东<泌园春·雪>在重庆发表
------ 九、对<北极风情画>的批评
---- 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文学运动
------ 一、重庆市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 二、重庆市文艺界整风学习运动
------ 三、西南区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会议
------ 四、重庆市第二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 五、中国作家协会重庆分会首届会员大会
------ 六、重庆市第三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 七、重庆诗歌讨论会
------ 八、重庆作家协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
-- 第二章作家协会、学会、联合会及作家
---- 第一节中华民国时期的作家协会、学会、联合会
------ 一、重庆市文化界救国联合会
------ 二、重庆市文化界救亡协会
------ 三、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 四、中苏文化协会
------ 五、中苏文艺研究会
------ 六、中美文化协会
------ 七、中、法、比、瑞文化协会
------ 八、中缅文化协会
------ 九、中韩文化协会
----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作家协会、学会、联合会
------ 一、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二、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重庆分会
------ 三、西南区文学工作者学会
------ 四、中国作家协会重庆分会
------ 五、重庆作家协会
------ 六、重庆新诗学会
------ 七、重庆诗歌研究会
------ 八、重庆市杂文学会
---- 第三节作家
------ 一、晚清时期在重庆市中区的作家
------ 二、中华民国时期在重庆市中区的作家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在重庆市中区的作家
-- 第三章文学创作
---- 第一节诗歌
------ 一、晚清时期的诗歌创作
------ 二、中华民国时期的诗歌创作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诗歌创作
---- 第二节小说
------ 一、中华民国时期的小说创作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小说创作
---- 第三节散文
------ 一、晚清时期的散文创作
------ 二、中华民国时期的散文创作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散文创作
---- 第四节文艺理论
------ 一、中华民国时期的文艺理论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文艺理论
---- 第五节民间文学
------ 一、晚清时期的民间文学
------ 二、中华民国时期的民间文学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民间文学
-- 第四章文学著作及获奖
---- 第一节文学著作
---- 第二节获奖作品及作者
第四篇戏曲
-- 分述
-- 第一章戏曲活动
---- 第一节辛亥革命时期和民国初期
------ 一、辛亥革命时期
------ 二、民国初期
---- 第二节抗战时期
------ 一、抗敌戏曲活动
------ 二、五月艺术宣传抗敌大会
------ 三、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重庆分会成立
------ 四、第一次戏剧节
---- 第三节抗日胜利后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
---- 第四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
------ 一、1949年—1965年
------ 二、文化革命十年
------ 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新时期
-- 第二章川剧
---- 第一节下川东流派和早期班社
------ 一、下川东流派源流
------ 二、早期班社
------ 三、较早形成多种声腔的班社
---- 第二节民国时期兴起的班社
------ 一、又新大戏院
------ 二、成渝川剧促进社
------ 三、章华大戏院
------ 四、大星明戏院
------ 五、得胜大舞台
------ 六、中央大戏院
------ 七、更生大戏院
------ 八、重庆大戏院
---- 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组建的川剧团(院)
------ 一、重庆市川剧院
------ 二、西南川剧院
------ 三、重庆市市中区川剧团
-- 第三章话剧
---- 第一节民国初期的文明戏
---- 第二节话剧团体与演出活动
------ 一、抗战前的话剧团体和演出活动
------ 二、抗战时期的话剧团体和演出活动
---- 第三节1945年—1949年的话剧形势
---- 第四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话剧
-- 第四章曲艺
---- 第一节曲种与演员
------ 一、清音
------ 二、竹琴
------ 三、扬琴
------ 四、评书
------ 五、金钱板、荷叶
------ 六、花鼓、莲萧
------ 七、谐剧
------ 八、其它曲种
---- 第二节曲艺演出团的建立
------ 一、重庆市曲艺团
------ 二、重庆市市中区曲艺团
-- 第五章其它戏曲种类
---- 第一节京剧
------ 一、民国初期来渝的京剧名人
------ 二、重庆市京剧团
------ 三、刘家班
------ 四、第一书场、第三书场的京剧班
---- 第二节汉剧
------ 一、爱国剧场的汉剧班
------ 二、汉剧抗敌宣传队
------ 三、五一汉剧团
---- 第三节楚剧
---- 第四节越剧
------ 一、抗战初期的越剧团一团
------ 二、陪都剧场越剧团
------ 三、重庆市越剧团
---- 第五节评剧
---- 第六节杂技
------ 一、清末民初时期
------ 二、抗战时期
------ 三、重庆市杂技团
---- 第七节木偶
---- 第八节歌、舞剧
---- 第九节儿童剧团
------ 重庆熊猫儿童艺术剧团
-- 第六章重庆市市中区区属剧团
---- 第一节重庆市市中区川剧团
---- 第二节重庆喜剧艺术团
---- 第三节重庆木偶艺术团
-- 第七章戏曲刊物与著作
-- 第八章戏曲协会
---- 一、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重庆分会(1938年)
---- 二、中华全国戏曲工作者协会重庆市分会(1951年筹委会)
---- 三、中华戏曲曲艺改进会重庆分会(1951年筹委会)
---- 四、中国戏剧家协会重庆分会
---- 五、重庆曲艺家协会(1989年)
第五篇文物
-- 第一章古代地面文物
---- 一、重庆古城墙遗址
---- 二、佛图关
---- 三、巴蔓子墓
---- 四、罗汉寺
---- 五、东华观
---- 六、会馆
------ 湖广会馆
------ 江南会馆
------ 广东会馆
-- 第二章近现代地面文物
---- 一、<新蜀报>旧址
---- 二、中法学校旧址
---- 三、国民党(左派)四川省党部旧址
---- 四、国民党(左派)四川省党部和重庆高中旧址
---- 五、中国共产党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旧址
---- 六、重庆反省院旧址
---- 七、中共中央南方局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
---- 八、<新华日报>营业部旧址
---- 九、重庆谈判旧址和蒋介石、宋美龄旧居
---- 十、桂园
---- 十一、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礼堂旧址
---- 十二、中共代表团驻地旧址
---- 十三、郭沫若故居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旧址
---- 十四、中苏文化协会旧址
---- 十五、抗建堂旧址
---- 十六、中国民主同盟总部旧址
---- 十七、中国劳动协会旧址
---- 十八、沈钧儒旧居
---- 十九、宋庆龄旧居暨保卫中国同盟旧址
---- 二十、孙科公馆
---- 二十一、“六·五”大隧道惨案遗址
---- 二十二、邹容烈士纪念碑
---- 二十三、喻饶秦三烈士纪念碑
---- 二十四、张培爵烈士纪念碑
---- 二十五、苏军烈士墓碑
---- 二十六、人民解放纪念碑暨抗战胜利纪功碑
-- 第三章其他
---- 一、纪念性遗址遗迹
------ 辛亥革命重庆蜀军政府遗址
------ “三.三一”惨案发生地
------ 杨(闇)公牺牲地
------ 冉钧烈士牺牲地
------ 傅烈、周贡植等九烈士牺牲地
------ 刘愿庵等三烈士牺牲地
------ 中共四川省委旧址
------ 中共川东特委旧址
------ 中共四川省军委旧址
------ “五州”惨案国民外交后援会旧址
------ 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旧址
------ 中国民主革命同盟(小民革)旧址
------ 社会大学旧址
------ 沧白堂事件发生地
------ 较场口事件发生地
---- 二、陪都遗迹
------ 国民政府旧址
------ 国民政府行政院旧址
------ 国民政府立法院、司法院旧址
------ 国民政府监察院、考试院旧址
------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旧址
------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和国防最高委员会旧址
------ 国民党中央干部训练团(蒋介石兼团长)
------ 国民党中央组织部旧址
------ 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旧址
------ 国民政府外交部旧址
------ 国民政府内政部旧址
------ 国民政府财政部旧址
------ 国民政府军政部旧址
------ 国民政府经济部旧址
------ 国民政府交通部旧址
------ 国民政府教育部旧址
------ 国民政府农林部旧址
------ 国民政府粮食部旧址
------ 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国际广播电台旧址
------ 国民党中央调查局(中统局)旧址
------ 国民政府中央军委调查统计向(军统局)旧址
------ 国民政府中央造币厂旧址
------ 国民政府海军总司令部旧址
------ 国民政府空军总司令旧址
------ 故宫博物院旧址
------ 中央研究院旧址
------ 国民参政会旧址
------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旧址
------ 中国劳动协会旧址
------ 国际联盟同志会旧址
------ 保卫中国同盟旧址
------ 中国民主同盟总部旧址
------ 中国农工民主党旧址
------ 东方文化协会旧址
------ 中苏文化协会旧址
------ 中韩文化协会旧址
------ 中法比瑞文化协会旧址
------ 昆仑影业公司旧址
------ 中央银行(蒋介石、宋子文主办)
------ 中国银行(陈诚、陈立夫主办)
------ 中国交通银行(孔祥熙主办)
------ 苏联大使馆旧址
------ 苏联塔斯社旧址
------ 苏联大使馆武官处旧址
------ 美国大使馆旧址
------ 美国新闻处旧址
------ 美国合众社旧址
------ 美国领事馆旧址
------ 英国大使馆旧址
------ 英国领事馆旧址
------ 法国大使馆旧址
------ 法国领事馆旧址
------ 澳大利亚大使馆旧址
------ 土耳其大使馆旧址
------ 加拿大大使馆旧址
------ 比利时大使馆旧址
------ 荷兰大使馆旧址
------ 荷兰大使馆武官处旧址
------ 日本领事馆旧址
------ 德国领事馆旧事
------ 韩国临时政府旧址
------ 同盟军远东战区司令部旧址
------ 盟军招待所旧址
------ 美军司令部旧址
------ 蒋介石、宋美龄旧居
------ 冯玉祥旧居
------ 李宗任旧居
------ 白崇禧旧居
------ 孔祥熙旧居(范庄)
------ 宋子文旧居(怡园)
------ 孙科旧居
------ 陈立夫旧居(高庐)
------ 陈果夫旧居(衡舍)
------ 陈诚旧居
------ 陈布雷旧居
------ 张治中旧居(桂园)
------ 张群旧居
------ 程潜旧居
------ 朱家骅旧居
------ 鲜英旧居(特园)
------ 张澜旧居
------ 黄炎培旧居(清园)
------ 周恩来旧居
------ 郭沫若旧居(天庐)
------ 沈钧儒旧居(良庄)
------ 宋庆龄旧居
------ 陶行知旧居
------ 李公朴旧居
------ 王炳南旧居
------ 史良旧居(犹庄)
------ 章伯钧旧居
------ 于佑任、屈武旧居(康心之公馆)
------ 跳伞塔
------ 抗战胜利纪功碑
------ 消防人员殉职纪念碑
---- 三、名胜古迹
------ 周巴子故城
------ 秦张仪江州城(同前)
------ 汉李严大城(同前)
------ 佛图关(同前)
------ 扶桑坝(同前)
------ 巴子故宫(同前)
------ 招贤馆(同前)
------ 涵园(同前)
------ 息园(同前)
------ 巴桔园(同前)
------ 吏隐亭(同前)
------ 轻红亭(同前)
------ 禅藻亭(同前)
------ 宝素亭(同前)
------ 铜鼓台(同前)
------ 金碧台(同前)
------ 漏壶台(同前)
------ 凤凰台(同前)
------ 丰瑞楼(同前)
------ 雍熙楼(同前)
------ 澄清楼(同前)
------ 桂香楼(同前)
------ 华光楼(同前)
------ 新丰楼(同前)
------ 藏经阁(同前)
------ 崇因寺(同前)
------ 治平寺(同前)
------ 五福宫(同前)
------ 洗墨池(同前)
------ 墨池(同前)
------ 莲花池(同前)
------ 息火池(同前)
------ 白龙池(同前)
------ 白象池(同前)
------ 滴珠泉(同前)
------ 蟹泉(同前)
------ 洪崖洞(同前)
------ 紫云洞(同前)
------ 长安洞(同前)
------ 巴石(同前)
------ 文星石(同前)
------ 丹凰石(同前)
------ 岩阴石(同前)
------ 周巴君家(同前)
------ 周巴蔓子墓(同前)
------ 建国先烈墓
------ 灵石题记
------ “三巴重镇”、“鸟游于云”、“飞将军”等摩崖石刻
------ 状元桥遗址
------ 菩提金刚塔
------ 东汉砖室墓
-- 第四章文物机构设置
第六篇新闻出版
-- 分述
-- 第一章报纸
---- 第一节晚清时期的报纸
------ 《渝报》——重庆第一家近代报刊《重庆日报》
---- 第二节中华民国时期的主要报纸
------ 一、民国初期
-------- 《新蜀报》
-------- 《新社会日报》
-------- 《商务报》
-------- 其他报纸
------ 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主要报纸
-------- 表Ⅰ抗日战争时期各种报、社登记表(1937至1945年)
-------- 表Ⅱ解放战争时期各种报、杜登记表(1946-1949年)
---- 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报纸
------ 《重庆日报》
------ 《重庆晚报》
------ 《重庆农村报》
------ 《西南工商报》
------ 《工人报》、《西南工人日报》
------ 《现代工人报》
------ 《中国市容报》
------ 《重庆政协报》
------ 《青年之声报》
------ 《自学报》
------ 《少年先锋报》
------ 《重庆广播电视报》
------ 《西南五市价格信息》报
------ 《重庆法制报》
------ 《教育周报》
------ 《人民卫生报》
------ 《重庆消防报》
------ 《观众报》
-- 第二章期刊
---- 第一节中华民国时期的期刊目录
----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期刊
------ 一、中国科技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出版的期刊
-------- (一)科学技术文摘类
-------- (二)编译报导类
------ 二、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主办的期刊
-------- 《重庆支部生活》
-------- 《党员文摘》
------ 三、西南区文联、中国作家协会重庆分会主办的期刊
-------- 《西南文艺》
-------- 《红岩》
------ 四、重庆市文联主办的刊物
-------- 《说古唱今》
-------- 《群众文艺》
-------- 《奔腾》
-------- 《红岩》
------ 五、重庆市经委主办的刊物
-------- 《重庆与世界》
-- 第三章新闻协会、公会
---- 一、重庆报界协会
---- 二、重庆新闻记者协会
---- 三、重庆新闻社联合会
---- 四、重庆市报业公会
---- 五、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总会
---- 六、中国新闻学会
---- 七、重庆市新闻工作者协会
---- 八、重庆市新闻学会
第七篇群众文化
-- 分述
-- 第一章群众文化机构
---- 第一节中华民国时期的群众文化机构
------ 一、民众教育馆沿革
------ 二、民众教育馆的活动
------ 三、重庆市立民众教育馆
------ 四、国立中央民众教育馆
----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群众文化机构
------ 一、重庆市群众艺术馆
------ 二、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
------ 三、重庆市少年宫
------ 四、重庆市中区文化馆
-- 第二章群众文化活动
---- 第一节中华民国时期的群众文化活动
------ 一、群众音乐活动
------ 二、<火与血的五月艺术节>与<第一届戏剧节>
------ 三、重庆市民众自卫组训扩大宣传周
----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群众文化活动
------ 一、重庆市第一人民文化馆开办“专业戏居、音乐、美术班”
------ 二、重庆第人民文化馆组织武术表演队
------ 三、自编自演方言话剧<中秋之夜>、<刘介梅>、<水上恶霸>等
------ 四、采集谱写大跃进民歌及歌谣
------ 五、重庆市青年文学创作小组成立
------ 六、市中区基层俱乐部培训班
------ 七、市中区文化馆组织建国十周年群众文艺演出
------ 八、重庆市业余独唱、独奏、重唱、小合唱、小合奏音乐会
------ 九、市中区举办业余文艺汇演
------ 十、庆祝建国三十周年重庆市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调演
------ 十一、重庆市中区文化馆组织少儿曲艺队
------ 十二、重庆市中区文化馆组织“流星话剧队”
------ 十三、重庆市合唱交流演出会
------ 十四、重庆市中区文馆组织业余川剧队,京剧队
------ 十五、重庆市中区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会演
------ 十六、重庆市少年儿童友好交流团访问日本广岛
------ 十七、重庆市少年儿童友好交流团访问日本西协
------ 十八、重庆市课本剧汇报
------ 十九、全国十六城市第二届群众文化,社会服务交流会
------ 二十、“市中区交谊舞培训中心”成立
------ 二十一、重庆得名八百周年,建市六十周年,解放四十周年“三庆”展演周
-- 第三章群众文化社团与报刊
---- 第一节群众文化社团
------ 一、重庆群众文化学会
------ 二、重庆职工摄影学会
------ 三、重庆市工会俱乐部协会
------ 四、重庆市儿童少年音乐舞蹈创作中心
------ 五、重庆市少年儿童美术研究会
------ 六、重庆市市中区文学协会
------ 七、山城文学社
------ 八、重庆市市中区舞厅经理协会
------ 九、重庆市京剧爱好者协会
---- 第二节群众文化报刊
------ 一、<群众文化研究>
------ 二、<企业文学>
------ 三、<艺术广场>
------ 四、<文化宫>
------ 五、<文化生活>
-- 第四章群众文艺创作
---- 第一节群众文学创作
---- 第二节群众文艺创作
-- 笫五章街道文化站
---- 第一节市中区街道文化站的兴起
---- 第二节市中区街道文化站调整前后统计表
第八篇图书阅览
-- 分述
-- 第一章专业图书馆
---- 第一节晚清时期的专业图书馆
------ 一、公书社
------ 二、重庆书报社
---- 第二节中华民国时期的专业图书馆
------ 一、巴县图书馆
------ 二、青年会图书馆(蟾秋图书馆)
------ 三、万国藏书楼
------ 四、重庆市通俗图书馆
------ 五、国立中央图书馆
------ 六、罗斯福图书馆
------ 七、重庆私立“七七”图书馆
---- 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专业图书馆
------ 一、西南人民图书馆
------ 二、重庆市图书馆
------ 三、重庆市中区图书馆
------ 四、重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 第二章单位图书馆(室)
---- 第一节中华民国时期的单位图书馆(室)
------ 一、重庆大学图书馆
------ 二、川东师范学校典夔图书馆
------ 三、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驻渝办事处图书室
----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单位图书馆(室)
------ 一、重庆市卫生局医学图书馆
------ 二、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图书馆
------ 三、长航工会图书室
------ 四、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图书馆
------ 五、重庆市第六中学图书室
------ 六、重庆市第十二中学图书室
------ 七、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图书室
------ 八、重庆市第四十一中学图书馆
---- 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租书商店和个体书摊
-- 第三章图书馆学会、协会
---- 第一节中华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会、协会
------ 一、中华图书馆协会重庆理事会
------ 二、重庆市图书馆协会
----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图书馆学会
------ 重庆市图书馆学会
第九篇美术
-- 分述
-- 第一章书法
---- 第一节清以前及清代的书法
------ 一、南宋
------ 二、明代
------ 三、清代
---- 第二节中华民国时期的书法
---- 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书法
-- 第二章篆刻
---- 第一节清代的篆刻
---- 第二节中华民国时期的篆刻
---- 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篆刻
-- 第三章绘画、雕塑、摄影
---- 第一节国画
------ 一、明清时期的国画
------ 二、中华民国时期的国画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国画
---- 第二节版画(即木刻)
---- 第三节漫画
------ 一、中华民国时期的漫画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漫画
---- 第四节油画
------ 一、中华民国时期的油画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油画
---- 第五节宣传画
------ 一、中华民国时期的宣传画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宣传画
---- 第六节雕塑
---- 第七节摄影
-- 第四章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摄影家协会
-- 第五章美术获奖及收藏作品
---- 一、获奖作品
---- 二、收藏作品
第十篇音乐舞蹈
-- 分述
-- 第一章音乐
---- 第一节音乐活动
------ 一、晚清的音乐活动
------ 二、中华民国时期的音乐活动
-------- 学校音乐教学普及
-------- 新音乐运动
-------- 新音乐社与<新音乐>月刊
-------- 张曙追悼会
-------- 国民政府中央训练团音乐干部培训军乐骨干
-------- 大型歌剧<秋子>上演
-------- “音乐月”活动
-------- 中国音乐学会举行第一届第一次理监联席会
-------- 冼星海作品演奏会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音乐活动
-------- 中华全国音乐工作者协会重庆市分会成立
-------- 重庆市第一届文艺会演
-------- 重庆市首届青年少年汇演
-------- 歌剧<江姐>首演
-------- 重庆市青年独唱、重唱音乐比赛会
-------- 市中区“春雷乐团”成立
-------- 歌剧<火把节>上演及获奖
-------- 剧团、厂矿经济文化联合体诞生
-------- 抗日歌曲音乐会
-------- 陈邦贵等参加法国“阿维尼翁艺术节”
---- 第二节音乐演出团体
------ 一、中华民国时期音乐演出团体
-------- 中华交响乐团
-------- 国立歌剧学校
-------- 国立音乐院管弦乐团
-------- 中国实验歌剧团
-------- 山城合唱团
-------- 重庆业余交响乐团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音乐演出团体
-------- 重庆市歌舞团
-------- 重庆市歌剧团
---- 第三节音乐家协会与音乐家
------ 一、中华民国时期的音乐家协会
-------- 中华全国音乐界抗敌协会
-------- 中国音乐学会
-------- 重庆市音乐协会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音乐家协会
-------- 中华国全国音乐工作者协会重庆分会
-------- 中国音乐家协会重庆分会
------ 三、音乐家
-------- 中华民国时期在重庆市中区的音乐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在重庆市中区的音乐家
--------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 中国音乐家协会重庆分会会员
---- 第四节音乐获奖作品
-- 第二章舞蹈
---- 第一节舞蹈活动
------ 一、中华民国时期的舞蹈活动
-------- 新舞蹈表演会
-------- 吴晓邦作品舞蹈会
-------- 边疆音乐舞蹈大会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舞蹈活动
-------- 舞蹈家向民间艺人学习,将“龙舞”搬上舞台
-------- 舞蹈家向川剧舞蹈学习,创作《放裴》、《白鳝仙子》
-------- 吴晓邦来重庆表演、讲学
-------- 重庆市歌舞剧团上演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
-------- 市中区举办“业余文艺汇演”
-------- 少年儿章自娱性集体舞比赛
-------- 重庆市首届民间龙舞表演会
-------- 重庆市首届青年集体舞比赛
---- 第二节舞蹈演出团体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第三节舞蹈家协会及舞蹈家
------ 一、中华民国时期的舞蹈家协会
-------- 中国民间舞研究会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舞蹈家协会
-------- 重庆舞蹈家协会
------ 三、舞蹈家
-------- 中华民国时期在重庆市中区的舞蹈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在重庆市中区的舞蹈家
---- 第四节舞蹈作品及获奖(只收录获省级以上奖的舞蹈作品)
第十一篇文娱场地
-- 分述
---- 一、茶园、舞台、戏院、剧场
---- 二、曲艺、杂技、戏曲座唱场地
---- 三、电影院
---- 四、歌厅、舞厅、游艺场
第十二篇人物
-- 第一章文化名人传
---- 邹容
---- 卞小吾
---- 萧楚女
---- 宋育仁
---- 吴芳吉
---- 刘骥声
---- 章炳麟
---- 张善子
---- 曾吉芝
---- 杨庶堪
---- 曹俊臣
---- 赵熙
---- 傅三乾
---- 彭天喜
---- 邵子南
---- 刘盛亚
---- 向楚
---- 魏香庭
---- 周慕莲
---- 李明璋
---- 但懋辛
---- 张德成
---- 罗广斌
---- 夏云瑚
---- 邓均吾
---- 陈翔鹤
---- 杨济川
---- 沈起予
---- 厉彦芝
---- 漆鲁鱼
---- 李文杰
---- 花效实
---- 章泯
---- 傅润华
---- 何其芳
---- 郭沫若
---- 越循伯
---- 周钦岳
---- 李伯钊
---- 曾右石
-- 文学艺术人名表
---- 文学
---- 戏剧
---- 曲艺、杂技
---- 音乐、舞蹈
---- 书法、美术、摄影
---- 新闻、出版
第十三篇艺文
-- 一小说
---- 长篇小说节选
------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 高缨:云崖初暖
------ 王群生:血与火的恋歌
------ 曾宪国:雾都
------ 余德庄:忧魂
------ 黄济人:崩溃
---- 中篇小说节选
------ 欧阳平:黑凤凰
------ 段云璞:商战传奇
------ 杨健:川江行船曲
------ 金祥明、刘兵:报童的故事
------ 李晓海:枣梅
------ 宋小平:边寨,那一片寂静的胶林
------ 徐军:生之惑
---- 短篇小说 小小说
------ 温田丰:会议
------ 徐孝坤:列车上的骚动
------ 钟梦斯:哀乐声声
------ 徐立阳:皮鞋兵
------ 李晓峰:灵娃进城
------ 鲜述文:清到梅花瘦到诗--张问陶、林韵徵外传
------ 任宗景:月下
------ 杨耀健:外地来的推销员
------ 刘彦:我们这些人哪……
-- 二报告文学
---- 刘钊:巴山夜话
---- 池正坤、陆大献:在山崩水狂的川东
---- 沈国仁:蜚声日本诗坛的中国诗人——黄瀛
---- 李显福:寻找川江号子的法国姑娘
---- 邹越滨:长河精英
---- 许大立:一曲深情的歌
-- 三、散文
---- 王古泽:学习郭老,永远站在时代的前列
---- 张亦文:葛兰印象
---- 苏光玉:他留下的是对人民的爱--李亚群二三事
---- 石曼:剧本的故事是怎样失踪的
---- 侥成德:坐矮板凳与国家的安宁
---- 范国华:女人领导名人
---- 文集贤:路
---- 胡松荣:流光溢彩,满目琳琅--大理三月街见闻
---- 刘敏捷:我们胜利了
---- 李继成:乌江风情
---- 李世海:张老师和他的“故事迷”
---- 郑吉荣:橄榄坝
---- 许定永:别忘了还有一面镜子
---- 魏良才:睡莲(外一章)
---- 郭文英:细雨霏霏
---- 周纪文:石宝寨变奏曲
---- 蓝锡麟:文艺的“人时”与悖时
---- 郭久麟:红石榴花
---- 邓启权:那山那水那桥
---- 杨兴模:长城,彩色随想
---- 李耀国:岚山·诗碑--旅日见闻录之八
---- 黄兴邦:白鹤翱翔的地方
---- 湘雄:生命旋律中的强音
---- 赵晓玲:感谢生活
---- 张世钟:聪明的小兔子
---- 谭小乔:打电话
---- 卢延辉:背新娘
---- 董小玉:月夜
---- 邓毅:夜
-- 四诗歌
---- 柳亚子:沁园春
---- 郭沫若:沁园春和毛主席韵
---- 毛泽东:沁园春·雪
---- 邓均吾:太阳的告别
---- 臧克家:毛泽东,你是一颗大星
---- 李华飞:虹桥之夜杜鹃
---- 凌文远:浴 鸟趣
---- 张天授:刚刚摘下的苹果
---- 彭伯通:丁西二十周年祭
---- 吕剑:鸡鸣
---- 晏明:假如,我死了
---- 吕亮:家训 白天·黑夜 无题
---- 王余:背水姑娘
---- 邹绛:一株千年的银杏
---- 沙鸥:怀友 新月 山野
---- 罗泅:终于要来 要来了
---- 杨本泉:豆蔻天竺葵 小小温室
---- 许世和:黄山
---- 杨山:雅歌 数帆楼头 自画像 桥边
---- 野谷:猪 鸡
---- 张继楼:蚱蜢 东家西家蒸馍馍 “小太阳”
---- 雁翼:朝天门码头
---- 林彦:菩萨 生日 问海
---- 清河:诗与诗人 书的颂歌
---- 张修文:感谢
---- 江日:三峡拉纤工
---- 梁上泉:高原牧笛 两棵树 还乡行 闪耀吧,夜明珠
---- 陆棨:红岩村黄桷树
---- 杨太矛:乡土
---- 赵发魁:梦的回应
---- 邹雨林:老渡工
---- 陈启乐:路
---- 蒲华清:夜航机飞过
---- 张大成:屋脊上
---- 冉庄:登太白岩
---- 徐国志:白手捐挥动时
---- 李纯文:山村晚会
---- 邓芝兰:老鹰岩
---- 杨永年:摩托车试车员
---- 再耕:心律
---- 昌达:为什么你要摇头
---- 傅天琳:背带
---- 培贵:深巷的回忆
---- 范明:跋涉者
---- 王长富:一张白纸
---- 喻德荣:我的小抽屉紧锁着
---- 王华东:当你欢乐
---- 王川平:老人
---- 张华:工棚传奇
---- 梅秀泉:晨
---- 陈与:矿工的形象
---- 梁平:说不清
---- 李元胜:画中的圆明园
---- 胡万俊:赠C
---- 梁芒:灯海和星海
-- 五理论与评论
---- 王觉:谈小说《达吉和她的父亲》
---- 杨甦:仲呈祥《当代文学散论》序
---- 殷白:《李南力选集》序
---- 傅则:在烈火与热血中永生--重读<囚歌>有感
---- 董味甘:阅读的社会属性与社会功能
---- 马立鞭:新诗要解决好三个“一致性”
---- 牟光义:企业文化与企业群众文化
---- 陈淑宽:大无畏的小尖兵--<报童的故事>评介
---- 张百三:数词也能生关感
---- 庄燕和:重庆占史考辨
---- 谢增桓:钱光培和他的朱湘研究
---- 翟鹏举:《西窗诗丛》的审美特色
---- 经本植:诗说三题
---- 许廷桂:刘基杂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 罗良德:“谢晋电影模式”争议谈--新时期十年电影艺术管窥
---- 尹安贵:春来更见玫瑰红--余薇野讽刺诗近作一瞥
---- 周安平:试论产生移情现象的心理机制
-- 六戏剧
---- 赵循伯:平原作战(川剧选段)
---- 余荣邦:《王三巧出家》选段
---- 张力:一门忠烈的英雄长卷--杂谈京剧“杨家将”
---- 厉慧森:厉家班与抗战戏曲
---- 李实际:三打白骨精(木偶)
---- 李行:官星高照(川剧选段)
---- 王燮:《楚庄王》选段
---- 胡度:唯有源头活水来
---- 倪国桢:井死案(选段)
---- 纪朵:针锋相对(选场)
---- 李奎光、杨忠全:《逼上梁山》川剧选场
---- 陆棨:火把节(歌剧)(存目)
---- 李明璋:望娘滩(川剧选场)
---- 周逊:泪月(歌剧选场)
---- 夏延光:司幕员入戏中情(导演札记)
---- 王成德:我怎样朗诵寓言(讲稿)
---- 隆学义:貂蝉之死(川剧选场)
---- 陈朝正:西门庆(《会瓶梅》人物系列川剧选场)
---- 阳晓:不穿衣服的朋友(喜剧小品选段)
---- 夏祖生、陈飞、白洛平:陪都新闻(话剧盐)
-- 七曲艺
---- 张国栋:醉郎酒(评书选段)
---- 王永梭:赶汽车(谐剧)
---- 张尚元:卖火锅(清音)(存目)
---- 蔡佳伶:山城四绣(双人盘子)
---- 熊炬:操亲(四川扬琴)
---- 李敏康:大路朝阳(四川扬琴)(存目)
---- 徐勍:龙腾蓄(评书选段)
---- 何文渊:呼归石(琵琶弹唱)
---- 凌宗魁:会议在进行(谐剧)
-- 八音乐、舞蹈
---- 张天授:春天的思念(歌曲)(存目)
---- 叶语:致贺绿汀同志的一封信--我对民族乐队问题的一点看法
---- 杨君璋:川剧音乐要努力出新
---- 彭孝纲:大河涨风浪沙舟(歌曲)(存目)
---- 金干:人民战士的心(歌曲)(存目)
---- 龙吟:坚决消灭细菌战争(歌曲)(存目)
---- 曾繁柯:拉纤的人(歌曲)(存目)
---- 潘裕礼:我是春天里的一朵小花(歌曲)(存目)
---- 周忠全:海峡情思(歌曲)(存目)
---- 杨永钟:送阿哥(歌曲)(存目)
---- 贺光明:爱党党更新(歌曲)(存目)
---- 唐泽民:巫山情歌(歌曲)(存目)
-- 九民间文学
---- 陈邦贵:不信漩和扣算盘(有韵评书)
---- 陈宗树:重庆谣(民歌)
---- 杨忠全:金马寺的传说(故事)
---- 黎明苏:犀牛望月
---- 文国栋:九龙白玉杯
---- 王其慎:石松的来历
---- 赵晓琳:秘密押送的人
-- 十美术
---- 程漫漫:无限风光在险峰
---- 江敉:战鼓
---- 马丁:路上行人欲断魂(漫画)
---- 叶毓山:歌乐出烈士纪念碑
---- 曾会富:阳雀泉(漫画)
---- 江碧波:<近邻>(黑白木刻)
---- 李忠翔:雪山梦(水印木刻)
-- 十一摄影
---- 李叔屿摄影:仲夏
---- 鲁昌麟摄影:畅游小三峡
---- 黄永发摄影:雷锋的故事
-- 十二书法
---- 佘雪曼:书
---- 许伯建:书
---- 刘管如:书
---- 江友樵:书
---- 罗哲光:书
---- 李学伟:左手倒书
---- 卢德龙:书
---- 张珍容:书
---- 魏功饮:篆书
-- 十三篆刻
---- 曾右石
---- 吴震光
---- 傅则
---- 李国光
---- 李中荃
重庆市市中区文化艺术志的编纂过程

版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