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林各族自治县志

隆林各族自治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的内容包括地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人物。

内容时限: 1253-1995

出版时间: 2002年06月

目录

封面
隆林各族自治县志
版权页
图片
-- 隆林各族自治县城区图
-- 隆林各族自治县行政区划图
-- 隆林各族自治县各族人民大团结
-- 天生桥
-- 冷水瀑布
-- 雪莲洞奇异多姿的钟乳石
-- 雪莲洞景区的莲池景点
-- 雪莲洞景区“瀑布飞流”景点
-- 雪莲洞景区“莲盆”景点
-- ①壮乡梯田
-- ②含山秋田
-- ③果蔗
-- ④果蔗基地一角
-- ⑤烤烟基地一角
-- ⑥卡达水库(彭怀清 摄)
-- ①金钟山原始森林
-- ②油桐果
-- ③优质木材——金丝榔
-- ④隆林橙
-- ⑤木材待运
-- ①隆林六白猪
-- ②隆林菜花鸡
-- ③隆林黄牛
-- ④隆林黑山羊
-- ⑤灵芝菌
-- ⑥木耳
-- ⑦核桃
-- ⑧板粟
-- ⑨香菇
-- ①县城公交车
-- ②县境的324国道
-- ③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坝首高791米,为亚洲第一高坝。
-- ④坝后水电站
-- ⑤天生桥二级水电站坝首
-- ①22伏变电站
-- ②县水厂净水车间
-- ③铝锭
-- ④隆林产黄金
-- ⑤年产8.8万吨的天生桥水泥厂
-- ⑥县铝厂
-- ⑦采矿工人
-- ①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人民政府、县政协机关大院门口。
-- ②县民族宾馆
-- ③建设银行大厦
-- 县城夜景一角
-- 九龙壮寨
-- 张家苗寨
-- 自治区主席李兆焯(左一)、百色地委书记刘咸岳(右一)到隆林视察工作
-- 国家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右三)考察隆林卫生情况。
-- 上海埃力生集团总栽吴国迪(右二)考察县铝厂。
-- 自治区副主席吴恒(左一)、新州一小校长龚志红(左三)的陪同下在新州一小检查指导工作。
-- 新州一小小百灵艺术团建团晚会。
-- 新州一小“小喇叭”广播站播音员在直播新闻。
-- 新州一小校门
-- 新州一小周一升族仪式
-- 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梁超然视察德峨乡保上村少数民族春蕾女童班。
-- 自治区有关部门领导在猪场乡检查“三残”儿童学习、生活情况
-- 德峨乡广播站播音宣传
-- 隆林中学校门
-- 县人民医院门诊大楼
-- 县妇幼保健院医务人员下乡
-- ①苗族男女吹奏恋爱
-- ②壮族山歌对唱
-- ③壮族八音乐具
-- ④彝族抹黑脸
-- ①苗族跳坡节
-- ②仡佬族八音合奏
-- ③苗族芦笙舞
-- ④彝族火把节
-- ⑤彝族打磨秋
-- ①壮族
-- ②汉族
-- ③苗族
-- ④彝族
-- ⑤仡佬族
-- ①清至现代栽姜苗女上衣
-- ②清代仡佬族古裙
-- ③清至民国时期壮族服装
-- ④清至现代栽姜苗男裤
-- ⑤清至现代白苗服装
-- ⑥清水苗童装
-- ⑦清代至民国时期汉族小脚鞋
-- ⑧民国时期彝族花鞋
-- ①彝族北带芯
-- ②清至现代壮族“三层楼”服装
-- ③清至现代花苗服装
-- ④民国至现代汉族围腰
-- ①红头苗挑花布
-- ②苗族腊染布
-- ③清代彝族男式包头巾
-- ④偏苗古装裙
-- ⑤清水苗服装
-- ⑥偏苗背带
-- ⑦彝族古老裙
-- ①出土的汉代石寨山型铜鼓
-- ②汉代铜刮刀
-- ③彝文经书
-- ④清代彝族花线袋
-- ⑤清代彝族笔袋
-- ⑥清代铜烟盒
-- ⑦清代玛瑙耳坠
-- ⑧出土于新州镇清代墓葬器物
-- ⑨清代空心手镯
-- ⑩清代点珠手镯
-- (11)清代龙纹铜钟
-- (12)清代发钗
-- 明代建造的石拱桥
-- 清代架的那管古石板桥
-- 建于清代雍正年间的铜鼓桥
-- ①那来洞古人类洞穴遗址
-- ②建于宋代的古城北门
-- ③1958年大办钢铁时建造的炼钢铁炉
-- ④建于民国时期的陆美芝旧居
-- 苗族织布机
-- 壮族妇女梳线
-- 壮族织布机
-- 《隆林各族自治县志》评稿会人员合影
-- 隆林各族自治县志编写办公室工作人员,左起:黄绍堂、杭维光、覃世尧、李丽婕、谢春莲、黄继专。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地 理
-- 第一章 建置
---- 第一节 面积 位置
---- 第二节 历史沿革
-- 第二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清代
---- 第二节 中华民国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
------ 西隆县全图
-- 第三章 县城 乡镇
---- 第一节 县城
---- 第二节 乡镇
------ 新州镇
------ 沙梨乡
------ 委乐乡
------ 扁牙乡
------ 者隘乡
------ 隆或乡
------ 者保乡
------ 桠杈镇
------ 者浪乡
------ 天生桥镇
------ 革步乡
------ 金钟山乡
------ 猪场乡
------ 德峨乡
------ 常么乡
------ 长发乡
------ 克长乡
------ 蛇场乡
------ 岩茶乡
------ 龙滩乡
------ 介廷乡
-- 第四章 地质
---- 第一节 地层
---- 第二节 岩浆岩
---- 第三节 地质构造
-- 第五章 地貌
---- 第一节 侵蚀类地貌
------ 强度割切峡谷发育的高峰中山
------ 强度割切山沟发育中山
------ 轻度割切沟发育的中山
------ 中度割切曲流发育低山
------ 中度割切广谷发育低山
---- 第二节 溶蚀侵蚀、冲积类地貌
------ 溶蚀侵蚀类
------ 冲积类
-------- 地形分类表
-- 第六章 气候 物候
---- 第一节 日照 太阳辐射
------ 日照
-------- 1958~1981年各月平均日照时数表
-------- 1958~1981年新州逐月、旬平均日照时数和月日照百分率(%)表
------ 太阳辐射
-------- 1958~1981年月平均太阳总副射表
-------- 1958~1981年旬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千卡/厘米2)表
---- 第二节 气温
------ 平均气温
-------- 1958~1981年各地年、月平均气温表 (单位:℃)
-------- 县境不同海拔高度平均气温、积温(推算值)表
------ 积温
-------- 各地年总积温表
-------- 各地日均温≥10℃初、终日期、持续日数积温表
---- 第三节 降水
------ 各月平均降水量表
------ 各地年、月雨量表 (单位:毫米)
------ 隆林各族自治县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
---- 第四节 温度 蒸发
------ 温度
-------- 新州逐月湿润表
------ 蒸发
---- 第五节 风
------ 1958~1980年各月风向频率(%)表
------ 1958~1980年各月风向最大风速表 (单位:米/秒)
------ 1958~1980年各月最大风速(米/秒)及其风向表
------ 1958~1980年各月大风日数表
---- 第六节 霜
---- 第七节 物候
---- 第八节 灾害性天气
------ 旱灾
------ 低温冷害
-- 第七章 水文
---- 第一节 地表水
------ 流域面积25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特征值有
---- 第二节 地下水
------ 县境主要地下河特征表
---- 第三节 水质
------ 各取样点饮用水水质分析成果表
-- 第八章 土壤
---- 第一节 类型 分布
---- 第二节 特性
------ 水田土
------ 旱地土
---- 第三节 养分
------ 水田土有机质、氮、磷、钾含量情况表
------ 旱地有机质、氮、磷、钾含量情况表
------ 荒山土壤养分含量情况表
-- 第九章 野生植物、动物
---- 第一节 野生植物
---- 第二节 野生动物
-- 第十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1990年各类土地面积情况表 (单位:公顷)
---- 第二节 水资源
---- 第三节 矿产资源
---- 第四节 植物资源
---- 第五节 动物资源
---- 第六节 风景旅游资源
------ 金钟山自然保护区
------ 大哄豹自然保护区
-- 第十一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水灾
------ 1928~1996年主要水灾情况表
---- 第二节 旱灾
---- 第三节 风、雹、霜灾
------ 风灾
------ 雹灾
------ 霜冻
-------- 1958~1981年新州霸冻情况表
---- 第四节 虫灾
---- 第五节 滑坡
第二篇 经 济
-- 第一章 农业
---- 第一节 所有制和经营体制
------ 私有制
------ 公有制
---- 第二节 生产条件
------ 耕地
-------- 解放后部分年度耕地变化情况表 (单位:亩)
------ 劳动力
-------- 解放后部分年度农村劳动力变化情况表
------ 农具农机
---- 第三节 农业生产
------ 粮食作物
-------- 民国26~34年(1937~1945年)粮食、经济作物产量情况表 (单位:万公斤 )
------ 粮食作物品种及生产
-------- 1952~1995年粮食播种面积及产量情况表 (面积:亩、总产量:万公斤)
------ 经济作物
------ 水果生产
-------- 1952~1995年经济作物(含果、茶、桑、蚕)播种面积及产量情况表 (面积:亩、总产量:万公斤)
---- 第四节 农业区划
---- 第五节 农技农艺
------ 农科机构
------ 耕作制度
------ 栽培技术
------ 推广良种
------ 肥料施用
-------- 几个年度化学肥料使用情况表 (单位:吨(实物量))
------ 病虫害防治
-------- 部分年度农药使用情况表 (单位:公斤)
---- 第六节 商品生产基地建设
------ 立项与措施
------ 项目实施与成果
-------- 商品油桐基地规划及实绩情况表 (单位:万亩)
-------- 商品牛基地规划及实绩情况表 (单位:头)
---- 第七节 投入与效益
------ 投入
------ 产量 产值
-------- 1952~1995年耕地面积、农业人口、粮食产量、产值表
-------- 1952~1995年支援农业资金情况表 (单位:万元)
-- 第二章 林业
---- 第一节 森林资源
------ 面积 蓄积
------ 森林分布
------ 树种
---- 第二节 植树造林
------ 采种育苗
-------- 1954~1995年林木种子采集情况表 (单位:公斤)
-------- 1954~1995年育苗情况表 (单位:亩)
------ 播种营林
-------- 1954~1995年植树造林情况表 (单位:亩)
---- 第三节 护林
------ 机构
------ 队伍
------ 防火
------ 扑灭山火
-------- 1954~1995年山林火灾情况表 (单位:亩)
------ 封山育林
------ 控制砍伐
------ 病虫防治
---- 第四节 林产品经营
------ 林木采伐
------ 运输
------ 购销
-------- 1958~1995年木材生产经营情况表 (单位:立方米)
------ 林副产品
------ 加工
---- 第五节 林业科技
------ 科技队伍
------ 科研活动
------ 科研成果
---- 第六节 林业管理
------ 机构
------ 林场
------ 林权管理
------ 林政管理
-- 第三章 水利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农田水利
------ 蓄水工程
-------- 水库工程一览表
-------- 1995年灌溉面积100亩以上的引水工程一览表
------ 提水工程
---- 第三节 人畜饮水
------ 缺水情况
------ 饮水工程建设
-------- 1995年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情况表
---- 第四节 水土保持
------ 水土流失
------ 治理
---- 第五节 水利管理
------ 管理体制
------ 工程管理
------ 灌溉管理
------ 其他管理
-- 第四章 畜牧 水产
---- 第一节 畜牧
------ 畜禽资源
------ 饲料资源
------ 畜禽饲养
-------- 隆林黄牛生长发育情况表 (单位:公斤、厘米)
-------- 隆林六白猪屠宰测定表(表一) (单位:头、厘米、%、平方厘米、公斤)
-------- 隆林六白猪屠宰测定表(表二) (单位:头、公斤、%)
-------- 隆林山羊体尺测量分级标准表 (单位:厘米、公斤)
-------- 隆林菜花鸡体尺测量表(一) (单位:克、厘米)
-------- 隆林菜花鸡体尺测量表(二) (单位:克、%)
-------- 1952~1995年家畜年末存栏情况表 (单位:头、匹)
-------- 几个年度畜禽及产品情况表
------ 县种畜场、种牛场简介
------ 兽医防治
---- 第二节 水产
------ 水域
------ 水产资源
------ 放养 捕捞
-------- 1984~1995年渔业总产量情况表 (单位:吨)
---- 第三节 科研与成果
------ 科研
------ 成果
-- 第五章 乡镇企业
---- 第一节 企业结构
------ 乡(镇)办企业
------ 村(街)办企业
------ 个体企业和联户企业
---- 第二节 企业类型
------ 种养业
------ 工业
------ 交通运输
------ 商业 饮食服务业
------ 建筑业
---- 第三节 管理
------ 行政管理
------ 经营管理
-------- 1979~1995年乡镇企业收入情况表 (金额:万元)
-------- 1979~1995年乡镇企业发展情况表 (金额:万元)
-- 第六章 工业
---- 第一节 经营体制
------ 个体
------ 集体、联营
------ 国营
---- 第二节 生产门类
------ 电力
-------- 1989年单机100千瓦以上水电站情况表
-------- 达标年与基准年基本情况对照表
-------- 达标年(1993.7~1994.6)用电普及水平情况表
-------- 达标年(1993.7~1994.6)用电量情况表 (单位:万千瓦时)
------ 机械
------ 冶金
-------- 1971年~1995年锑矿产量、产值情况表 (单位:吨 万元)
-------- 1987~1995年冶炼产量产值表 (单位:吨、万元)
------ 建材
-------- 1971~1995年水泥产量、产值情况表
-------- 1971~1989年砖瓦产量、产值表
------ 化学
-------- 1977~1994年氮肥厂产量、产值情况表
------ 矿业
------ 食品
-------- 1963~1992年酒产量产值情况表 (单位:吨、万元)
------ 粮油加工
------ 印刷
------ 油脂
-------- 主要年度桐油产量产值情况表
---- 第三节 经营管理
------ 计划管理
------ 生产管理
------ 重大事故
------ 财务管理
-- 第七章 交通
---- 第一节 机构
------ 交通局
------ 公路段
------ 汽车站
---- 第二节 公路建设
------ 1995年乡道公路情况表 (单位:公里)
------ 1995年村屯公路情况表 (单位:公里)
------ 1995年村级通汽车情况表 (单位:个)
---- 第三节 桥梁渡口
------ 桥梁
-------- 1995年公路桥梁情况表
------ 渡口
---- 第四节 公路养护
------ 1995年公路线路道班情况表
------ 1970~1995年道班职工情况表
---- 第五节 运输
------ 客运
-------- 1978~1995年客运情况表
------ 货运
-------- 1955年马驮运输总价目表 (单位:元)
---- 第六节 稽征养路费
------ 1985~1995年机动车辆养路费征收情况表
---- 第七节 监理
------ 1973~1995年交通事故统计表
-- 第八章 邮电
---- 第一节 机构
------ 1952~1995年邮电局、所设置情况表
---- 第二节 邮政
------ 邮路
-------- 1952~1995年邮路分项情况表 (单位:公里)
------ 设备
-------- 1952~1995年邮运设备情况表
------ 邮政业务
-------- 1952~1995年邮政业务情况表
------ 集邮
------ 投递
---- 第三节 电信
------ 电信业务
-------- 1957~1995年长途电话业务总量情况表
-------- 1956~1995年市内电话业务量情况表
-------- 1953~1995农村电话业务量情况表
------ 电报业务
-------- 1955~1995年电报业务量表
---- 第四节 管理
-- 第九章 城建 环保
---- 第一节 城镇建设
------ 县城
------ 集镇
---- 第二节 农村房屋建设
---- 第三节 环境保护
------ 水土流失
------ 水土保持
------ 污染
------ 治理
---- 第四节 机构
------ 行政
------ 事业
------ 企业
-- 第十章 商业
---- 第一节 体制
------ 私营与个体商业
-------- 1953~1955年国营与私商商品零售额对比情况表
------ 集体商业
-------- 代销手续费(运费、损耗、管理费)各品种费率表
------ 国营商业
---- 第二节 商品购销
------ 商品购进
-------- 1954~1995年工业品购进总值统计表 (单位:万元)
-------- 几个年度部分地方工业总收购情况表
------ 农副土特产品收购
-------- 几个年度收购主要农副土特产品情况表 (单位:公斤)
-------- 1952~1995年主要农副产品收购情况表
------ 销售
-------- 部分年度国营商业商品购进(调入)情况表 (单位:万元)
-------- 部分年度社会商品零售额情况表 (单位:万元)
-------- 1952~1995年主要工业品销售情况表
-------- 1953~1995年主要工业品销售情况表
-------- 1958~1995年主要工业品销售情况表
-------- 1952~1995年商品销售金额情况表 (单位:万元)
-------- 几个年度调给基层供销社商品总额情况表 (单位:万元)
-------- 1952~1995年肉食类销售情况表
------ 民族特需商品供应
-------- 几个年度民族特需商品销售情况表
-------- 几个年度主要民族特需商品销售情况表
------ 民族贸易优惠
---- 第三节 企业管理
------ 资金管理
-------- 几个年度商品流通费用情况表 (单位:万元)
-------- 1956~1995年商业系统利润情况表 (单位:万元)
-------- 1956~1995年国营商业系统纳税情况表 (单位:万元)
------ 民主管理
------ 企业整顿
------ 扭亏增盈及清产核资
------ 公司简介
---- 第四节 对外贸易
------ 机构
------ 出口产品
-------- 1974~1995年产品出口总值表 (单位:万元)
------ 商品购进
-------- 1974~1995年外贸收购(供出口)品种及收购总值情况表
------ 经营管理
-------- 1974~1995年外贸实现利润及年人均创利情况表
------ 产品基地建设
---- 第五节 物资管理
------ 机构
------ 供应
------ 管理
-------- 1963~1995年主要物资购销情况表
---- 第六节 药材经营
------ 生产
------ 收购
-------- 1969~1995年中药材购销情况表 (单位:万元)
------ 销售
-------- 1965~1995年药品购销情况表 (单位:万元)
-- 第十一章 粮油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收购
------ 粮食收购
-------- 1985年各乡镇粮食合同定购任务情况表
------ 油脂收购
---- 第三节 销售
------ 粮食销售
-------- 1990年非农业人口口粮定量水平表
------ 食油销售
-------- 1951~1995年全县粮油购销情况表 (单位:万公斤)
---- 第四节 储运
------ 储存
------ 调运
-------- 1952~1995年全县粮油调运情况表 (单位:万公斤)
-- 第十二章 集市贸易
---- 第一节 圩场
------ 新州圩场
------ 德峨圩场
------ 克长圩场
------ 隆或圩场
------ 桠杈圩场
------ 蛇场圩场
------ 革步圩场
------ 扁牙圩场
------ 常么圩场
------ 长发圩场
------ 者隘圩场
------ 龙滩圩场
------ 祥播圩场
------ 猪场圩场
------ 介廷圩场
------ 岩茶圩场
------ 委乐圩场
------ 沙梨圩场
------ 者保圩场
------ 者浪圩场
------ 金钟山圩场
------ 新街圩场
------ 羊街圩场
------ 央索圩场
------ 岩场圩场
------ 那绍圩场
------ 岩圩圩场
------ 岩尝圩场
------ 龙场圩场
------ 坡合圩场
------ 丫口圩场
------ 龙良圩场
------ 蒙里圩场
------ 科风圩场
------ 牛场圩场
------ 板坝圩场
------ 民安圩场
---- 第二节 集贸活动
---- 第三节 物资交流
-- 第十三章 税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税收制度
---- 第三节 农业税
------ 清代
------ 民国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1952~1995年农业税收情况表 (单位:万公斤)
-------- 部分年度农林特产税征收情况表 (单位:万元)
-------- 1987~1995年耕地占用税征收情况表 (单位:万元)
---- 第四节 工商税
------ 民国
-------- 民国23~34年(1934~1945年)地方税收情况表 (单位:元(国币))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1958年工商统一税片收税目表
-------- 1973~1984年工商税目及税率情况表
-------- 1950~1995工商税收情况表 (单位:万元)
---- 第五节 民族税收照顾
-- 第十四章 财政
---- 第一节 体制
---- 第二节 收支
------ 收入
-------- 民国21~35年(1932~1946年)财政岁入岁出情况表 (单位:元)
-------- 1952~1995年决算收入情况表 (单位:万元)
------ 支出
-------- 1952~1995年财政支出情况表 (单位:万元)
---- 第三节 管理
------ 监督管理
------ 社会集团消费管理
-------- 部分年度压综社会集团购买力指标执行情况表 (单位:万元)
-- 第十五章 金融
---- 第一节 机构
------ 中国人民银行隆林各族自治县支行
------ 中国人民农业银行隆林各族自治县支行
------ 隆林各族自治县信用合作社联合社
------ 中国工商银行隆林各族自治县天生桥办事处
------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隆林各族自治县支行
------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广西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办事处
------ 隆林县邮电局邮政储蓄
---- 第二节 货币
------ 种类
-------- 几种货币兑换情况表
------ 流通管理
-------- 1952~1995年货币流通及平均人口持币量情况表 (单位:万元)
---- 第三节 储蓄
------ 储蓄种类
------ 吸储金额
-------- 1952~1995年县人民银行各项存款余额表 (单位:万元)
---- 第四节 信贷
------ 工商信贷
------ 农业信贷
-------- 1952~1995年银行各项放款余额及农贷放收量情况表 (单位:万元)
------ 基本建设投资及贷款
---- 第五节 保险
------ 机构
------ 业务
-------- 1985~1995年保险情况表 (单位:万元)
---- 第六节 公债券
------ 1982~1995年县人民银行代理发行债券情况表 (单位:万元)
---- 第七节 农村信用合作社
------ 几个年度信用社存款、贷款余额情况表 (单位:万元)
---- 第八节 农村会计辅导
-- 第十六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生产计划管理及指标实绩
------ 经济恢复时期和“一五”计划
------ “二五”计划
------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及“三五”计划
------ “四五”计划
------ “五五”计划
------ “六五”计划
------ “七五”计划
------ “八五”计划
---- 第三节 流通计划与管理
---- 第四节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管理
------ 1953~1995年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表 (单位:万元)
---- 第五节 劳动力计划管理
-- 第十七章 统计 审计 计量
---- 第一节 统计
------ 机构
------ 统计工作
---- 第二节 审计
------ 机构
-------- 1985~1995年审计情况表 (单位:万元)
------ 监督核查
---- 第三节 计量
------ 机构
------ 量器管理和检定
-- 第十八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商品价格
------ 民国22年(1933年)主要商品零售价格表
---- 第三节 粮油价格
------ 粮食统购价格
------ 粮食统销价格
------ 油脂统购统销价格
-------- 部分年度主要生活消费品价格情况表
-------- 部分年度主要农副产品收购价格表 (单位:元)
---- 第四节 物价检查
-- 第十九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工商企业登记管理
------ 工商业登记管理
------ 工商企业登记管理
------ 检查验照
------ 清理、整顿“公司”、“中心”企业
------ 经营范围管理
---- 第三节 集市贸易管理
----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
---- 第五节 市场建设
---- 第六节 协会组织
------ 个体劳动者协会
------ 消费者协会
第三篇 政 治
-- 第一章 中共隆林地方组织
---- 第一节 党的地下活动
---- 第二节 组织建设
------ 县委会
------ 县委工作机构
-------- 1951~1995年党支部情况表
------ 党员队伍
-------- 部分年度党员情况表
------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 第三节 历次代表大会
------ 中共隆林各族自治县第一次代表大会
------ 中共隆林各族自治县第二次代表大会
------ 中共隆林各族自治县第三次代表大会
------ 中共隆林各族自治县第四次代表大会
------ 中共隆林各族自治县第五次代表大会
------ 中共隆林各族自治县第六次代表大会
------ 中共隆林各族自治县第七次代表大会
------ 中共隆林各族自治县第八次代表大会
------ 中共隆林各族自治县第九次代表大会
------ 中共隆林各族自治县第十次代表大会
---- 第四节 宣传教育
------ 社会宣传
------ 党员教育
------ 党校教育
---- 第五节 统一战线
------ 争取杨登鹏
------ 落实工商业者政策
------ 纠正错案
------ 落实台胞台属政策
------ 落实起义、投诚人员政策
------ 落实宗教政策
---- 第六节 纪律检查 行政监察
------ 纪律检查
------ 行政监察
-- 第二章 重大政事纪略
---- 第一节 剿匪反霸
------ 匪情
------ 剿匪
---- 第二节 镇压反革命
---- 第三节 “三反”与整风运动
---- 第四节 土地改革
----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改造
---- 第六节 整风与反右派
---- 第七节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
---- 第八节 整风整社
---- 第九节 “三反”
---- 第十节 社会主义教育
---- 第十二节 拨乱反正
------ 揭批林彪、“四人帮”
------ 平反冤假错案
------ 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 改正错划右派
---- 第十三节 改革开放
------ 农业改革
------ 工业改革
------ 商业体制改革
------ 教育改革
------ 政治体制改革
-- 第三章 中国国民党组织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主要活动
------ 党员活动
------ 训练党务基层干部
------ 参匪反共
-- 第四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人组织
------ 组织机构
------ 会员代表大会
------ 主要活动
---- 第二节 共青团组织
------ 组织机构
------ 团员代表大会
------ 主要活动
---- 第三节 妇女组织
------ 组织机构
------ 妇女代表大会
------ 主要活动
-------- 几个年度妇女参政情况表
---- 第四节 其他
------ 工商业联合会
------ 贫下中农协会
------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科学技术协会
-- 第五章 安隆峒、州 西隆州
---- 第一节 安隆峒 安隆州 安隆长官司
------ 建置沿革
-------- 安隆长官司辖各甲情况表
------ 土司统治
---- 第二节 西隆州
------ 建置
------ 公署 流官
------ 流官
------ 改革领主经济
------ 整顿吏治 奖惩职官
------ 举办学官 选拔人才
------ 军事统治
------ 兵事
-- 第六章 西隆县政府
---- 第一节 机构
------ 民国时期西隆县历任县长简表
---- 第二节 重大政务
---- 第三节 西隆烟案
-- 第七章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代表选举
---- 第二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三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 隆林各族联合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 隆林各族自治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 隆林各族自治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 隆林各族自治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 隆林各族自治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 隆林各族自治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 隆林各族自治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 隆林各族自治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 隆林各族自治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 隆林各族自治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
------ 隆林各族自治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四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五节 人大常委会
------ 人大常委会会议
------ 代表联系制度
------ 视察 考察
------ 议案、提案处理
-- 第八章 隆林各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 第一节 机构
------ 历任县长(革委会主任)更迭表
------ 历任副县长(革委会副主任)名录
---- 第二节 施政方式
---- 第三节 政务政绩
------ 培养、使用少数民族领导干部
------ 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卫生事业
---- 第四节 扶贫
------ 机构
------ 政策与措施
------ 资金投放
-------- 1985~1995年各项扶贫资金投放情况表 (单位:万元)
------ 项目开发与效益
-------- 1985~1995年以工代赈主要工程情况表 (单位:万元)
------ 资金回收
-------- 1988~1995年有偿扶贫资金回收情况表 (单位:万元)
------ 资金管理
------ 资金的检查监督
---- 第五节 档案管理
------ 机构
------ 档案收集、整理
------ 档案库建设
------ 档案利用
---- 第六节 信访 侨务
------ 信访
-------- 1969~1995年信访情况表
------ 侨务
---- 第七节 土地管理
------ 机构
------ 土地权属
------ 土地登记发证
------ 征拨用地
------ 行政执法管理
---- 第八节 移民安置
------ 机构
------ 安置投入
------ 移民点建设
-- 第九章 民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优抚
------ 拥军优属
-------- 几个年度国家定期定量补助情况表
------ 抚恤
------ 褒扬
---- 第三节 安置
---- 第四节 救灾救济
------ 救灾
------ 救济
-------- 1951~1995年抚恤费、救济费支出情况表 (单位:万元)
---- 第五节 扶优扶贫
---- 第六节 社会福利
------ 收养孤寡老人、孤儿
------ 安置残疾人
------ 开展有奖募捐
---- 第七节 婚姻登记
------ 1980~1995年婚姻登记情况表 (单位:对)
---- 第八节 地名普查
------ 调查登记
------ 地名管理
-- 第十章 劳动 人事 编制
---- 第一节 劳动
------ 机构
------ 工人队伍结构
-------- 1984~1995年全县工人队伍结构情况表
------ 劳动就业
-------- 1986~1995年待业人员安排就业情况表
------ 用工制度
-------- 1970~1980年各种用工形式招用情况表
------ 招工
------ 职工调配
-------- 1957~1995年全民所有制单位年末职工人数与工资总额情况表 (单位:人;万元)
------ 就业技工培训
-------- 1988~1995年劳动就业培训情况表
------ 劳动保护
------ 劳动保险
------ 知识青年插队和安排
-------- 1969~1977年知识青年插队情况表
---- 第二节 人事
------ 结构
------ 干部队伍
-------- 1952~1995年国家干部基本情况表
-------- 1952~1995年国家干部年龄构成情况表
-------- 1985~1995年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情况表
------ 干部录用
------ 干部配备
------ 干部考核、奖惩
------ 干部培训
-------- 几个年度少数民族干部人数及文化程度情况表
------ 毕业生分配和军队转业干部安置
------ 工资、福利管理
-------- 1985~1992年调资情况表 (单位:元)
-------- 1986~1992年工资级别情况表 (单位:人)
------ 离休 退休
---- 第三节 编制
-- 第十一章 县人民政协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委员会议
------ 县政协第一届委员会
------ 县政协第二届委员会
------ 县政协第三届委员会
------ 县政协第四届委员会
------ 县政协第五届委员会
---- 第三节 主要活动
------ 政治协商与民主监督
------ 调查研究
------ 提案处理
-- 第十二章 公安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政治侦查
------ 镇压反革命
---- 第三节 改造“四类”分子
---- 第四节 刑事侦查
------ 1953~1995年刑事案件破案情况表
---- 第五节 缉毒
---- 第六节 治安、消防管理
------ 户口管理
------ 旅馆管理
------ 刻字行业管理
------ 废旧收购业管理
------ 印刷复印业管理
------ 公共娱乐场所管理
------ 危险物品管理
------ 消防管理
---- 第七节 预审
---- 第八节 监所管理
-- 第十三章 检察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刑事检察
------ 几个年度受理审查批捕人犯、起诉案件、出庭支持公诉情况表
---- 第三节 法纪检察
---- 第四节 经济检察
------ 1981~1995年侦查起诉经济案件情况表
---- 第五节 监所检察
----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
---- 第七节 民事行政检察
---- 第八节 法医鉴定
------ 1989~1995年刑事技术检验、鉴定情况表
---- 第九节 检察委员会
-- 第十四章 审判
---- 第一节 机构
------ 县人民法院历任院长名录
---- 第二节 审判制度
---- 第三节 刑事审判
------ 反革命案
------ 杀人案
------ 放火、投毒、爆炸案
------ 抢劫案
------ 拐卖人口案
------ 经济案
------ 普通刑事案
-------- 1951~1995年审理刑事案件情况表
---- 第四节 民事审判
------ 家庭纠纷案
------ 房屋纠纷案
------ 婚姻纠纷案
------ 土地、山林、水利纠纷案
-------- 1951~1995年审理民事案件情况表 (单位:件)
---- 第五节 经济审判
------ 1984~1995年审理经济纠纷案情况表 (单位:件;万元)
---- 第六节 行政审判
------ 1987~1995年行政案件审理情况表 (单位:件)
-- 第十五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法制宣传
---- 第三节 律师
---- 第四节 公证
---- 第五节 调解
第四篇 军 事
-- 第一章 武装
---- 第一节 土兵守备营
---- 第二节 民团警备队
---- 第三节 人民武装
------ 县大队
------ 县人民武装部
------ 乡(镇)人民武装部
------ 武装警察部队
-- 第二章 驻军 过军
---- 第一节 驻军
------ 隆林兵营
------ 田南警备军
------ 新十六军四十八师
------ 黔桂边区绥靖司令部
------ 新编黔桂边区绥靖司令部
------ 滇、黔、桂边区政工军部
------ 第四野战军451团
------ 第四兵团一四五、一四七团
------ 武警水电一总队
---- 第二节 过军
---- 第三节 军民关系
-- 第三章 设施 防空
---- 第一节 设施
------ 城垣
------ 关隘 塘讯
------ 兵营 教场
---- 第二节 防空
-- 第四章 兵役
---- 第一节 募兵 征兵
------ 募兵
------ 征兵
---- 第二节 志愿兵 义务兵
------ 1956~1995年征兵人数情况表
---- 第三节 兵役登记
-- 第五章 民兵
---- 第一节 组织
------ 几个年度民兵组织情况表 (单位:人;个)
---- 第二节 政治教育
---- 第三节 军事训练
------ 训练对象和范围
------ 训练方法和时间
------ 训练内容
---- 第四节 武器装备及管理
---- 第五节 主要活动
------ 清匪反霸
------ 生产建设
------ 维护社会治安
-- 第六章 战事
---- 第一节 明清时期战事
------ “八姓兵目”攻打弄勒等寨
------ 嘉庆起事
------ 蓝靛塘之战
------ 王斐章起义
---- 第二节 民国时期战事
------ 陶保起义
------ 杨刚奶率众攻陷县城
------ 白崇禧指挥克长之战
------ 杨福萌率苗民大败桂系兵
------ 柠檬坳之战
---- 第三节 解放战事
------ 张光玮起义
------ 解放县城之战
------ 克长之战
---- 第四节 剿匪战事
------ 匪情
------ 那达之战
------ 围歼匪首杨登鹏
------ 歼灭钟日山残匪
第五篇 文 化
-- 第一章 教育
---- 第一节 官学 私塾 书院
------ 官学
------ 私塾
--------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及民国元年(1912年)西隆私熟情况表
------ 书院
---- 第二节 幼儿教育
------ 解放后部分年度幼儿教育情况表
---- 第三节 小学教育
------ 1950~1995年小学教育基本情况表
---- 第四节 中学教育
------ 1953~1995年普通中学情况表
------ 1977~1995年高中毕业生被录取到大专院校情况表
------ 1977~1995年初、高中毕业生被录取到中专院校情况表
---- 第五节 专业教育
------ 师范学校
-------- 县师范学校师1~12班情况表
-------- 县教师进修学校办班情况表
------ 县卫生学校
------ 农、林业中学
-------- 农(林)中学情况表
------ 壮文学校
------ 职业中专学校
---- 第六节 业余教育
------ 职工教育
------ 农民教育
---- 第七节 职工、函授、电大教育
---- 第八节 教研与改革
---- 第九节 经费与设施
------ 经费
-------- 1969~1995年县教育经费支出情况表 (单位:万元)
------ 设施
------ 维修学校危房
---- 第十节 勤工俭学
------ 1979~1995年勤工俭学收入情况表
---- 第十一节 教师
------ 教师来源
------ 师资培训
------ 待遇
---- 第十二节 行政管理
-- 第二章 科技
----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 机构
------ 队伍
---- 第二节 活动
------ 科技宣传
------ 咨询服务
------ 技术培训
------ 科技横向联系和对外交流
------ 地震测报
---- 第三节 成果
-- 第三章 文化 艺术
---- 第一节 群众文化
------ 设施
------ 活动
---- 第二节 文艺团体
------ 县民族歌舞团
------ 壮剧团
---- 第三节 民间文艺
------ 山歌
------ 壮剧
------ 乐器 乐曲
------ 舞蹈
------ 民间故事
------ 谚语 歇后语
---- 第四节 文艺创作
------ 队伍
------ 活动
------ 文学创作
------ 艺术创作
---- 第五节 电影
------ 部分年度放映情况表
------ 县、乡(镇)电影院(站、队)情况表
---- 第六节 图书
------ 发行
------ 阅览
-------- 1979~1995年藏书借阅情况表
---- 第七节 报纸 广播 电视 录像
------ 报纸
------ 广播
------ 电视
------ 录像
---- 第八节 文物 胜迹
-- 第四章 卫生
---- 第一节 机构
------ 县医疗机构
------ 基层医疗机构
-------- 乡(镇)卫生院基本情况表
---- 第二节 防疫
------ 传染病防治
------ 地方病防治
-------- 1951~1995年各种疾病情况表 (单位:人)
---- 第三节 爱国卫生
------ 环境卫生
------ 食品卫生
------ 劳动卫生
---- 第四节 医疗
------ 中医
------ 西医
------ 民族医
------ 附民间单方验方:
---- 第五节 保健
------ 妇幼保健
------ 学生保健
------ 老人保健
---- 第六节 医务人员
------ 技术素质
------ 业务培训
---- 第七节 医疗费
------ 公费医疗
-------- 1953~1995年全县公费医疗支出情况表
------ 医疗费减免
------ 合作医疗
---- 第八节 药政 药检
---- 第九节 经费 设施
------ 经费
-------- 1951~1995年全县卫生事业经费情况表 (单位:万元)
------ 设施
-------- 部分年度医疗机构、人数表
-------- 部分年度县人民医疗门诊、住院情况表
-- 第五章 体育
---- 第一节 活动
------ 传统体育活动
------ 学校体育活动
------ 机关、厂矿体育活动
---- 第二节 竞赛
------ 田径
-------- 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最高纪录表(1955年止)
------ 举重
------ 球类
-------- 县男女篮球队参加三省(自治区)篮球协作赛获奖情况表
------ 射击
-------- 中、小学生运动员参加自治区级运动会成绩表
---- 第三节 经费与设施
------ 经费
-------- 1955~1995年县财政拨给体育经费情况表 (单位:万元)
------ 设施
-------- 全县体育运动场设施分布情况表
---- 第四节 机构 队伍
第六篇 社 会
-- 第一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数量
------ 民国26~35年(1937~1946年)全县人口情况表 (单位:人)
------ 1952~1995年全县户数、总人口情况表 (单位:人)
---- 第二节 人口变动
------ 机械变动
-------- 1953~1995年部分年度人口迁移情况表 (单位:人)
------ 自然变动
-------- 1952~1995年人口自然变动情况表 (单位:人)
---- 第三节 人口分布和密度
------ 分布
-------- 1995年人口分布情况表
------ 密度
-------- 1952~1995年人口密度情况表
---- 第四节 人口构成
------ 性别构成
-------- 几个年度人口性别构成表 (单位:人)
------ 年龄构成
-------- 1964年、1990年人口普查年龄状况比较表
------ 民族构成
-------- 1953、1964、1982、1990年人口普查民族构成情况表
------ 文化构成
-------- 1964、1982、1990年人口普查文化构成情况表
------ 职业构成
-------- 1990年人口普查全县人口职业构成情况表 (单位:人)
------ 家庭构成
-------- 1990、1995年乡(镇)户均人口情况表 (单位:人;户)
---- 第五节 计划生育
------ 机构
------ 政策 措施
-------- 1987~1995年无多孩村情况表
-------- 1980~1995年多胎(孩)率情况表
-------- 1984~1995年一孩率及独生子女领证人数情况表
---- 第六节 寿星
------ 1990年百岁老人基本情况表
------ 1990年人口普查80~99岁老人情况表 (单位:人)
-- 第二章 族源 姓氏
---- 第一节 壮族
------ 几个年度壮族人口情况表 (单位:人)
---- 第二节 苗族
------ 几个年度苗族人口情况表 (单位:人)
---- 第三节 彝族
------ 几个年度彝族人口情况表 (单位:人)
---- 第四节 仡佬族
------ 几个年度仡佬族人口情况表 (单位:人)
---- 第五节 汉族
------ 几个年度壮族人口情况表 (单位:人)
---- 第六节 姓氏
-- 第三章 语言文字
---- 第一节 壮语
---- 第二节 苗语
---- 第三节 彝语
------ 附表
---- 第四节 仡佬语
---- 第五节 汉语
-- 第四章 民族传统组织
---- 第一节 宗族家族
---- 第二节 寨老族老
------ 寨老
------ 族老
---- 第三节 劳动互助组织和“根惠”
------ 劳动互助组织
------ 互助储金组织“根惠”
-- 第五章 民族关系
---- 第一节 互学互助
---- 第二节 共同发展
---- 第三节 民族表彰
-- 第六章 民俗
---- 第一节 生活习俗
------ 饮食
------ 住房
------ 服饰
---- 第二节 礼仪习俗
------ 婚姻
------ 丧葬
------ 交际礼仪
---- 第三节 节 日习俗
------ 春节
------ 三月三
------ 端午节
------ 牛魂节
------ 祭神节
------ 年节
------ 火把节
------ 吃薯节
------ 捉虫节
------ 吃新节
------ 拜树节
------ 牛王节
---- 第四节 交易习俗
------ 尝酒
------ 送情
------ 红锅
------ 加称头
------ 论个不论斤
---- 第五节 祭祀
------ 洗石求雨
------ 祭村
------ 庙爷出街
------ 祭山神
------ 祭田
------ 祭祖筷和“做牛鬼”
------ “炒虫粑”
------ 祭祖先
------ “开财门”
------ 开雷
------ 祭家神
------ 逗狗落雨
------ 求免疫
------ 祭祖宗和花花公婆
------ 祭庙、祭树
---- 第六节 禁忌
------ 生产禁忌
------ 生活禁忌
------ 婚姻禁忌
------ 节日禁忌
------ 妇女禁忌
------ 丧葬禁忌
------ 其他禁忌
---- 第七节 社会风尚
------ 行善事
------ 尚义气
-- 第七章 宗教 迷信
---- 第一节 宗教
------ 天主教
-------- 1983年天主教信徒基本情况表
------ 佛教
---- 第二节 迷信
-- 第八章 居民生活
---- 第一节 农业居民
------ 收入
-------- 1952~1995年农民口粮、现金收入情况表
------ 支出
---- 第二节 非农业居民
------ 收入
-------- 1957~1995年全民所有制职工工资情况表
第七篇 人 物
-- 第一章 英烈
---- 第一节 烈士传略
------ 董永德
------ 陈奇栋
------ 朱亚波
------ 黄义宽
------ 陆春台
------ 李德盛
------ 王玉留
------ 韦龙桑
------ 岑耀辉
------ 田茂凡
---- 第二节 革命烈士英名录
---- 第三节 抗日阵亡将士名录
------ 抗日阵亡将士名录
-- 第二章 名人
---- 第一节 传略
------ 龙登连
------ 覃修纲
------ 王斐章
------ 陶保
------ 杨刚奶
------ 杨福荫
------ 李正才
------ 王殿选
------ 王天锡
------ 王勋建
------ 杨宗德
------ 杨登鹏
------ 陆尔福
---- 第二节 简介
------ 黎映棠
------ 黎玉台
------ 王传善
------ 刘继文
------ 刘嗣贤
------ 韦革
------ 黄培料
-- 第三章 人物表
附 录
-- 文告文献
---- 3个乡的阶级户数对比:
-- 碑铭
-- 艺文选
-- 民间故事
-- 奇闻异事
后记
历届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员名单
县志编写办公室人员
提供资料主要人员
审查验收单位及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