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为1990年版《常山县志》(下称前志)的续志。本志编纂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照《地方志工作条例》的规定,记载常山县1988-2005年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情况,充分反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二、上限起于1988年,下限定于2005年:某些内容根据需要作适当追溯或延伸。
内容时限:
1988-2005
出版时间:
2008年12月
目录
封面
常山县志
图片
--
常山县城鸟瞰图(2004)
--
常山县政区图
--
县城元宵节焰火晚会
--
常山县城区图
--
文峰广场(2005)
--
常山风景名胜图
--
东明湖公园全景(2005)
--
常山县交通图
--
常山县地貌图
--
常山县水系图
--
县委、县政府大楼(2005)
--
县委、县政府大门
--
步行街新貌(2004)
--
天马镇东河街原貌(1996)
--
天马镇横街旧貌(1999)
--
天马镇横街新貌(2004)
--
省委书记张德江(右二)视察常山山区脱贫工作
--
常山胡柚应对WTO战略研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出席(2002.11)
--
原省委书记李泽民(前中)视察常山(2005.11)
--
吕祖善省长(前左一)视察常山农村公共卫生工作(2005.5)
--
省长沈祖伦(左一)视察常山同弓乡湖石头村
--
第四届常山胡柚节开幕式( 2001.10)
--
胡柚造型
--
常山胡柚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新闻发布会
--
常山胡柚罐头、果脯、胡柚茶
--
太公山常山胡柚示范基地
--
猴头菇
--
秀珍菇
--
高温蘑菇
--
鸡腿菇
--
白金针菇
--
平菇
--
食用菌罐头
--
常山县食用菌研发中心大楼
--
精制山茶油系列
--
山荼油精制车间
--
浙江东茶科技有限公司常山分公司
--
辉埠石灰石矿山
--
钙系列新产品
--
常山金雄有限公司(2005)
--
辉埠新区(2006)
--
轴承生产车间掠影(2005)
--
轴承系列产品(2005)
--
常山皮尔轴承公司门景(2005)
--
浙江常山工业园区全景
--
县卫生局大楼(2007)
--
县人民医院全貌(1999)
--
县第一中学(2004)
--
三衢中学(2005)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政区
--
第一章 建置
--
第二章 行政区划
--
第三章 县城
--
第四章 建制镇
--
第五章 建制乡
--
第六章 撤并乡
第二编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地质
--
第二章 地貌
--
第三章 水文
--
第四章 气象
--
第五章 自然灾害
--
第六章 植被
第三编 资源
--
第一章 土地
--
第二章 水资源
--
第三章 能源
--
第四章 矿产资源
--
第五章 森林资源
第四编 居民
--
第一章 人口
--
第二章 计划生育
--
第三章 居民生活
--
第四章 风俗
第五编 改革
--
第一章 农村经营体制改革
--
第二章 工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
第三章 流通领域体制改革
--
第四章 财税改革
--
第五章 金融体制改革
--
第六章 其他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七章 教育卫生改革
--
第八章 社会保障体制改革
--
第九章 机关改革
第六编 国土
--
第一章 国土保护
--
第二章 开发利用
--
第三章 土地市场
--
第四章 国土管理
--
第五章 矿产管理
第七编 环境保护
--
第一章 环境状况
--
第二章 环境监测
--
第三章 污染治理
--
第四章 环境管理
--
第五章 生态县建设
第八编 水利
--
第一章 灌溉工程
--
第二章 防洪与抗旱
--
第三章 水政、渔政管理
--
第四章 水产养殖
--
第五章 水土保持
--
第六章 农村饮用水工程
--
第七章 水电工程建设
第九编 交通
--
第一章 交通设施
--
第二章 交通运输
--
第三章 交通管理
第十编 城乡建设
--
第一章 县城建设
--
第二章 村镇建设
--
第三章 建筑业
--
第四章 房地产业
第十一编 信息传媒
--
第一章 广播电视
--
第二章 邮政
--
第三章 电信
--
第四章 移动通信
第十二编 经济发展与管理
--
第一章 经济发展
--
第二章 民营经济
--
第三章 经济综合管理
第十三编 工业
--
第一章 工业规模与效益
--
第二章 工业结构
--
第三章 工业园区与招商引资
--
第四章 中国常山钙产品基地
--
第五章 建材基地
--
第六章 工业门类
第十四编 农业
--
第一章 区划与结构
--
第二章 种植业
--
第三章 经济特产
--
第四章 养殖业
--
第五章 农机具
--
第六章 农业执法管理
第十五编 林业
--
第一章 森林培育
--
第二章 森林公园 自然保护区
--
第三章 森林保护
--
第四章 林业企业
--
第五章 特色林业
第十六编 常山胡柚食用菌油茶
--
第一章 常山胡柚
--
第二章 食用菌
--
第三章 油茶
第十七编 商贸
--
第一章 商业体制
--
第二章 商贸市场
--
第三章 商品流通
--
第四章 粮油购销
--
第五章 药品药械经营
--
第六章 饮食与服务业
--
第七章 农副土特产品与废旧物资收购
--
第八章 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
第十八编 财政税收
--
第一章 财政
--
第二章 税务
第十九编 金融保险
--
第一章 金融机构
--
第二章 货币发行与管理
--
第三章 金融业务
--
第四章 国库 国债 证券
--
第五章 金融市场
--
第六章 金融监督管理
--
第七章 保险业务
第二十编 政党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
第二章 民主党派
第二十一编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章 人大代表
--
第二章 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章 县人大常委会
--
第四章 常委会日常工作
第二十二编 人民政府
--
第一章 机构
--
第二章 施政方式
--
第三章 施政纪略
第二十三编 人民政协
--
第一章 组织机构
--
第二章 政协例会
--
第三章 参政议政
第二十四编 群众团体
--
第一章 工商联
--
第二章 工会
--
第三章 共青团
--
第四章 妇联
--
第五章 科协
--
第六章 文联
--
第七章 残联
--
第八章 计划生育协会
--
第九章 其他团体
第二十五编 公安司法
--
第一章 公安
--
第二章 检察
--
第三章 审判
--
第四章 司法行政
第二十六编 军事
--
第一章 地方人民武装
--
第二章 兵役
--
第三章 国防动员
--
第四章 民兵
--
第五章 人民防空
第二十七编 民政
--
第一章 优抚
--
第二章 安置
--
第二章 救灾救济
--
第四章 社会福利
--
第五章 登记管理
--
第六章 革命老区建设 基层组织建设
--
第七章 地名管理
--
第八章 其他民政工作
第二十八编 人事劳动社会保障
--
第一章 编制
--
第二章 人事
--
第三章 劳动
--
第四章 社会保障
第二十九编 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一章 组织
--
第二章 思想道德建设
--
第三章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
第四章 新风美德选录
第三十编 教育
--
第一章 基础教育
--
第二章 职业教育
--
第三章 成人教育
--
第四章 教师
--
第五章 教育行政
--
第六章 教研
--
第七章 教育管理
第三十一编 科学技术
--
第一章 科技管理
--
第二章 科技队伍
--
第三章 科研机构
--
第四章 科技经费与科技计划实施
--
第五章 科技成果
--
第六章 科技服务
第三十二编 文化旅游
--
第一章 文化事业
--
第二章 文化活动
--
第三章 文艺创作
--
第四章 文化市场
--
第五章 出版
--
第六章 文物
--
第七章 旅游
第三十三编 卫生体育
--
第一章 卫生
--
第二章 医疗事业
--
第三章 卫生保健
--
第四章 血吸虫病防治
--
第五章 体育
第三十四编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
----
立传人物
------
徐直
------
刘基荣
------
林寿屏
------
郑荣诚
------
徐春棣
------
张长明
------
潘彩金
------
力工
------
郑志刚
------
杜品龙
------
方春望
------
黄和根
------
周光耀
------
高学林
------
罗贤珍
------
蔡剑
------
张燕凯
------
徐善昌
------
洪金贺
------
郑云良
------
徐深圭
------
邓金木
------
刘垂国
------
朱光富
------
赵时展
------
周才兴
------
徐高林
------
刘渭贤
------
金新麟
------
傅绍米
----
革命烈士传略
------
陈山根
------
徐敬土
------
李光亮
------
胡丁福
------
姚智乐
------
赖云木
------
曾国良
------
郏正龙
------
陈春阳
--
第二章 人物表
丛录
--
文选
--
诗词
--
楹联
--
民间故事
--
歇后语、谚语
--
杂记
索引
--
人名索引
--
地名索引
--
表格索引
--
图照索引
--
要目索引
编后记
编纂机构与人员名单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