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族历史与文化

怒族历史与文化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序 此书稿成,瞩我写序。我不会写文章。但作为怒族的一分 子,无论就工作性质,还是个人感情而言,我都义不容辞,故提 笔写此序。 怒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怒族先民早在1 800多年前就已居 住在怒江和澜沧江两岸,是美丽富饶的怒江大峡谷的开拓者。只 是由于自然及历史等诸多方面的原因,直至20世纪50年代初, 怒族社会仍然保留着较为普遍的原始公社遗迹,其经济、文化依 然呈现为古朴淳厚的原始面貌,具有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活化 石”的特点。马克思曾说过:“古往今来,每个民族都在某些方 面优越于其他民族。”怒族也不例外,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 程中,她的先民就不断地总结与自然和社会抗争的经验,创造出 辉煌的历史文化,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为中华民族的文化 宝库增添了奇光异彩。

出版时间: 2007年01月

目录

封面
编委会
版权

目录
第一章 峡谷深处独具特色的勤劳民族
-- 一、我国人口较少的跨境民族之一
-- 二、怒江—怒族的可爱的家乡
-- 三、怒江—怒族富饶壮美的家园
第二章 怒江及澜沧江两岸的古老居民
-- 一、族源及民族的形成
-- 二、从远古到近代
第三章 原始农业与采集及狩猎并重的生产
-- 一、石器、竹器和木器为主的生产工具
-- 二、“田地挂在山壁上”—刀耕火种的“壁耕农业”
-- 三、饶有特色的多种经济补充
-- 四、“男耕女织”与“以物易物”—社会分工与商业交换
第四章 不断解体的原始公社
-- 一、多种形式并存的土地所有制
-- 三、在亲属关系掩盖之下的家内奴役—家长奴隶制
-- 四、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组织
第五章 绚丽多彩的传统文化
-- 一、语支繁多的怒族语言
-- 二、自然历法—物候历
-- 三、口耳相传的民间文学
-- 四、丰富多彩的歌舞艺术
-- 五、种类繁多的传统体育
-- 六、朴拙实用的传统工艺
第六章 怒族人家的衣食住行
-- 一、异彩纷呈的装束打扮
-- 二、别有风味的饮食习俗
-- 三、风格各异的房屋建筑
-- 四、令人惊叹的交通运输
第七章 情趣淳厚的风俗习惯
-- 一、婚姻家庭
-- 二、生育习俗
-- 三、“布利亚”报丧与长刀驱邪—丧葬习俗
-- 四、传统节日
第八章 神秘多样的宗教信仰
-- 一、原始宗教
-- 二、天主教
-- 三、基督教
-- 四、藏传佛教
第九章 彬彬有礼的民族
-- 一、团结互助、和睦相处
-- 二、“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 三、热情好客、敬重友情
-- 四、敬老爱幼
第十章 团结互助奔小康
-- 一、与汉族的关系
-- 二、与傈僳族的交往
-- 三、与独龙族的交往
-- 四、与藏族的交往
第十一章 今非昔比,实现历史性跨越
-- 一、经济发展
-- 二、交通巨变
-- 三、教育腾飞
-- 四、人才辈出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