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包括地质勘探、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工人运动、文化教育、人物等篇。
内容时限:
1896-1980
目录
封面
水口山铅锌志
耿飚同志为《水口山铅锌志》封面题字说明
图片
--
水口山矿务局交通位置图
--
水口山矿务局一九八0年机构设置图
--
水口山松柏柏坊矿区平面示意图
--
耿飚题词:继承和发扬革命的光荣传统……
--
耿飚接见我局现任领导肖先金同志
--
水口山矿务局机关大院正门
--
水口山铅锌矿夜景
--
一九七二年前自行设计建设的铅锌矿二、五、七坑井筒与井架
--
铅锌矿七坑卷扬机房
--
铅锌矿压风机房
--
装岩机作业
--
井下工作进班
--
铅锌矿五中段水泵房
--
风钻工凿岩
--
铅锌矿选矿车间浮选层
--
柏坊铜矿冶炼车间
--
柏坊铜矿生产区
--
粗铜冶炼
--
电解铜车间
--
三厂生产区
--
三厂烧结车间
--
第一冶炼厂
--
炼铅鼓风炉
--
第四冶炼厂硫酸车间
--
竖罐车间
--
煤气炉车间
--
沸腾焙烧炉
--
一厂竖罐车间
--
四厂横罐蒸镏炉
--
二厂炼砷车间
--
制作横罐冷凝器
--
精锌浇铸
--
第二冶炼厂
--
二厂氧化锌车间
--
第六冶炼厂
--
铍污水处理车间
--
机修厂
--
机修厂金工车间
--
六厂铍铜合金车间
--
机修厂铸造稀土中锰铁球
--
机修厂自制机床
--
将精矿运往冶炼厂
--
机修厂铸造车间
--
运输部船队
--
工程队队部
--
铀矿含铀污水处理站
--
运输部车队
--
局科研所
--
大气监测仪在工作
--
局科技图书室
--
六厂化验室
--
二厂船泊发电站
--
驻局消防中队
--
金属铍珠
--
直接法氧化锌
--
精锌
--
稀土铁球
--
砷
--
工业氧化铍
--
电镉
--
高纯铟
--
局职工医院
--
手术室
--
X光透视室
--
局教育培训中心
--
学生们在做课间操
--
学校理化试验室
--
局办技术工学校
--
水口山招待所(建于50年代初)
--
松柏招待所
--
厂矿食堂
--
局电影院
--
俱乐部阅览室
--
松柏渡口住宅区
--
水松地区公共汽车
--
民兵训练
--
水口山铅锌矿住宅区
--
矿区幼儿园
--
职工文艺会演
--
职工群众运动会
--
印刷厂排字车间
--
水泥厂
--
福利工厂
--
劳动服务公司汽酒厂
--
劳动服务公司经理部
--
湖南历史资料
--
选矿淀筛
--
手摇水泵
--
井下照明桐油灯
--
解放前矿工的生活用品
--
反动当局压迫工人的刑具
--
矿务当局发给工人的局票
--
俱乐部旧址(模型)
--
罢工宣言
--
宣布罢工时的康家戏台
--
农协分布示意图
--
俱乐部成立日盛况报道
--
水口山工人夜校旧址
--
湘南党团组织分布图
序
目录
第一篇大事记
第二篇概述
第三篇地理交通
--
第一章地理
----
第一节位置
----
第二节地势
----
第三节范围
----
第四节气象
----
第五节水位(一)
--
第二章交通
----
第一节水道
----
第二节轻便铁路
----
第三节公路
第四篇组织沿革
--
第一章沿革
----
第一节清代及民国时期水口山矿的变异情况
----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复兴情况
--
第二章组织
----
第一节清代及民国时期的体制和组织机构
----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
----
第三节历届主要负责人的调迁情况
----
第四节职工人数
第五篇地质勘探
--
第一章水口山铅锌矿
----
第一节矿床地质特征
----
第二节矿体赋存情况
----
第三节水文地质概况
----
第四节勘探过程
----
第五节储量
--
第二章柏坊铜矿
----
第一节矿床地质特征
----
第二节矿体赋存情况
----
第三节水文地质概况
----
第四节勘探情况
----
第五节储量
第六篇生产建设
--
第一章采矿
----
第一节水口山铅锌矿
------
一、矿床开拓
------
二、采矿方法
------
三、采掘设备
------
四、历年矿石产量
------
五、矿坑涌水治理
------
六、采空区处理与地压活动
------
七、安全与防护
------
八、重大科研与革新成果
----
第二节柏坊铜矿
------
一、矿床开拓
------
二、矿床开采
------
三、采掘设备
------
四、历年矿石产量
------
五、矿坑涌水与治水
------
六、安全与防护
------
七、废水治理
------
八、重大科研与革新成果
--
第二章选矿
----
第一节水口山铅锌矿选厂
------
一、原矿性质
------
二、选矿方法及工艺流程
------
三、主要设备及其作业指标
------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历年产品产量
------
五、尾矿设施
------
六、三废治理与综合利用
------
七、重大科研与技术革新
----
第二节柏坊铜矿选厂
------
一、矿石性质
------
二、选矿方法
------
三、主要设备生产能力
------
四、历年产品产量
------
五、尾矿设施
------
六、三废治理与综合利用
------
七、重大科研与革新成果
--
第三章冶炼
----
第一节土法炼锌厂
------
一、生产方法
------
二、历年产量
----
第二节土法炼磺厂
------
一、生产方法
------
二、历年产量
----
第三节第一冶炼厂
------
一、原料来源
------
二、冶炼方法
------
三、现有主要设备的生产能力
------
四、历年产品种类及产量
------
五、三废治理与综合利用
------
六、重大科研与革新成果
----
第四节第二冶炼厂
------
一、产品种类
------
二、原料来源
------
三、冶炼方法
------
四、现有主要设备的生产能力
------
五、历年产品产量
------
六、三废治理与综合利用
------
七、重大科研与革新成果
----
第五节第三冶炼厂
------
一、产品种类
------
二、原料来源
------
三、冶炼方法
------
四、现有主要设备的生产能力
------
五、历年产品种类及产量
------
六、三废治理与综合利用
------
七、安全与防护
------
八、重大科研与革新成果
----
第六节第四冶炼厂
------
一、原料来源
------
二、冶炼方法
------
三、现有主要设备的生产能力
------
四、历年产品种类及产量
------
五、三废治理与综合利用
------
六、重大科研与革新成果
----
第七节第六冶炼厂
------
一、产品种类
------
二、原料来源
------
三、冶炼方法
--------
1、氧化铍的生产
--------
2、金属铍的生产
--------
3、铍铜合金的生产
--------
4、氧化锆(铪)的生产
------
四、现有主要设备的生产能力
------
五、历年产品种类及产量
------
六、安全与防护
------
七、三废治理与综合利用
------
八、重大科研与革新成果
----
第八节柏坊矿铜冶炼车间
------
一、产品种类
------
二、原料来源
------
三、粗铜冶炼方法
------
四、现有主要设备的生产能力
------
五、历年产品种类及产量
------
六、三废治理与综合利用
------
七、重大科研与革新成果
--
第四章辅助生产单位
----
第一节水电供应
------
一、供水
------
二、供电
----
第二节机修厂
----
第三节运输部
----
第四节基建工程队
第七篇经营管理
--
第一章清朝时期的经营管理
--
第二章中华民国时期的经营管理
--
第三章帝国主义掠夺矿山资源概况
--
第四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经营管理
----
第一节资产和积累
----
第二节产品扩充及运销
----
第三节四起三落的曲折发展
----
第四节体制变革及建制
----
第六节整顿企业管理
------
一、建立健全严格的岗位责任制
------
二、抓好四项基础管理
------
三、修订三大规程
------
四、加强物资管理
------
五、清产核资
------
六、开展经济核算全局
第八篇工人运动
--
一、组织工人俱乐部
--
二、举行大罢工
--
三、巩固胜利成果
--
四、不屈不挠
--
五、声援“五卅”反帝爱国运动
--
六、建立矿工会
--
七、工农大联合
--
八、向反革命势力宣战
--
九、开展地下武装斗争
--
十、奔向革命摇篮井冈山
第九篇党组织群众团体
--
第一章党组织
----
第一节局一级党组织建立情况
----
笫二节机构设置与变化
----
第三节局一级党的监察组织情况
----
第四节局属各单位党组织建立情况
----
第五节党员及干部情况
----
第六节党的宣传工作
--
第二章工会
----
第一节工会及职代会情况
----
第二节组织生产竞赛
----
第三节开展群众性文艺活动
----
第四节体育活动
--
第三章团委
----
第一节团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
第二节团的主要活动
--
第四章科协
----
第一节科协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概况
----
第二节科协活动
--
第五章武装工作
----
第一节武装建制
----
第二节历年来入伍及复员转业人数
--
第六章保卫工作
----
第一节保卫机构的设置
----
第二节治保会及义务消防队
--
第七章档案工作
第十篇文化教育
--
第一章建国以前的文化教育
--
第二章职工教育
----
第一节职工学校
----
第二节“七二一”工人大学
----
第三节技工学校
--
第三章职工子弟教育
----
第一节子弟学校
----
第二节幼儿教育
第十一篇职工生活
--
概况
--
第一章生活待遇
----
第一节旧社会工人生活
----
第二节职工工资
----
第三节劳动保护
----
第四节住房、生活
--
第二章医疗卫生
----
第一节组织机构、医疗技术
----
第二节职业病及防治
------
一、矽肺历年普查、抽查情况
------
二、铅、砷、铍等中毒发病情况
------
三、氧化砷中毒发病情况
------
四、铍及其化合物中毒发病情况
----
第三节恶性肿瘤发病情况
----
第四节计划生育
--
第三章知青、家属
----
第一节知识青年
----
第二节家属
第十二篇人物传略
--
廖树衡
--
蒋先云
--
刘东轩
--
谢怀德
--
陈章甫
--
宋乔生
--
杨发秀
--
雷发来
--
刘亚球
--
饶湜
--
熊正瓒
--
赵俊
附录
--
一、水口山矿务局1953-1980年因公死亡事故记录
--
二、水口山矿务局历年重大设备事故情况记录
--
三、历年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完成情况表
--
四、历年固定资产变化情况表
--
五、历年职工人数统计
《水口山铅锌志》编纂委员会
《水口山铅锌志》编写办公室人员
《水口山铅锌志》审稿会参加人员
《水口山铅锌志》编辑人员
后记
版权页
《水口山铅锌志》勘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