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襄阳县烟草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包括烟叶生产、烟草加工、烟叶贸易、卷烟贸易等。
内容时限:
0000-2003
出版时间:
2006年11月
目录
封面
襄阳县烟草志
版权页
图片
--
题词
--
襄阳县政区图
--
中国著名烟草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州烟草研究院名誉院长朱尊权1987年后曾多次回家乡襄阳县考察指导
--
1998年8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倪益瑾(左二)和国家烟草总公司烟叶产销公司经理赵元宽(左一)在该县
--
1987年,襄阳县县长吴永明(前左三)、副县长周席珍(左一)向国家烟草专卖局副局长、副总经理马尔赤(
--
1988年,国家烟草总公司副总经理金茂先(左四)、省烟草专卖局副局长万光国(左三)和市烟草专卖局副局
--
1991年,省烟叶产销公司副经理张竞伍(中)在襄阳县指导烟叶收购工作
--
1986年,贵州省农科院教授洪琪琨(左三)在襄阳县烟草专卖局局长孙正礼(右二)等陪同下,在古驿镇考察
--
1986年,省烟草公司烟叶产销公司经理安振成(左五)与市烟草专卖局副局长石中才(右一)等在襄阳县烟叶
--
1990年,省农科院院长张在淳副研究员在襄阳县作烟叶生产实地调查
--
1992年,日本烟草专家松本胜利(左二)在襄阳县黄龙、马集等乡镇考察
--
1998年,英美烟草公司与襄阳县烟草公司合作期间,该公司技术人员在烟田观察记录
--
1996年,襄樊市烟草分公司副经理孙正礼(右三)等在巴西考察烟叶生产情况
--
1996年,襄阳县烟草专卖局局长王战洲(右二)在巴西考察烟叶时与巴西烟草专家在一起
--
烟叶假植苗床畦
--
烟叶育苗大棚
--
烟苗大田移栽现场会
--
1996年7月竣工,位于襄樊市春园路99号的烟草局综合大楼
--
1999年9月竣工,位于襄阳县新县城航空路93号的烟草局办公楼
--
襄阳区烟草专卖局(营销部)领导班子,局长(经理)李斌红(左三)、副经理宋晓高(左四)、副局长邓冰(左
--
炕烟群炉
--
机械化烟炉装烟情景(1996年建成)
--
烟叶复烤厂(建于1993年)
--
烟叶仓库(建于1993年)
--
烤烟收购(摄于1988年8月)
--
襄阳县烟草公司名烟名酒经销部(春园路99号)(摄于2001年)
--
卷烟配送车(摄于2005年9月)
--
随车配送人员(摄于2005年9月)
--
为卷烟经营户送货(摄于2005年9月)
--
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宣传
--
专卖人员在进行执法检查
--
销毁查获的假冒伪劣卷烟
--
公司职代会
--
年度工作会议
--
区烟草专卖局员工在襄樊市烟草系统歌咏大会上表演
--
职工文体活动
--
公司荣誉集锦
--
微机管理、自动化办公
--
《襄阳县烟草志》评审会议(摄于2005年4月)
--
《寰阳县烟草志》编纂人员合影(摄于2005年4月)
--
晒烟的晾制
--
襄阳老汉吸“高桩烟”
--
制烟刀具
--
原襄阳县农村“土雪茄”的手工制做
--
“土雪茄”成品
《襄樊市烟草志丛书》评审委员会
《襄阳县烟草志》编纂委员会 (2001年7月10日)
《襄阳县烟草志》编纂委员会 (2003年5月15日)
《襄阳县烟草志》评审委员会 (2005年4月13日)
《襄阳县烟草志》编辑室
序
凡例
目录
大事记
概述
第一篇 烟叶生产
--
第一章 生产条件
----
第一节 地形地貌
------
一、地形
------
二、地貌
----
第二节 气候
------
一、气温
------
二、降水
----
第三节 土壤
------
一、类型与分布
------
二、土壤成分特点
--
第二章 晒晾烟
----
第一节 晒烟
------
一、引种
------
二、栽培
------
三、调制
------
四、“欧烟”
------
五、产区产量
----
第二节 白肋烟
------
一、引种
------
二、栽培
------
三、调制
------
四、停种
----
第三节 马里兰烟
------
一、种植
------
二、特点
----
第四节 香料烟
------
一、引种
------
二、特点
------
三、停种
--
第三章 烤烟
----
第一节 品种
------
一、引进
------
二、品种更新
------
三、主要品种特性
----
第二节 产区产量
------
一、产区
------
二、产量
----
第三节 栽培
------
一、育苗
------
二、移栽
------
三、管理
----
第四节 “三化”生产
------
一、良种化
------
二、区域化
------
三、规范化
----
第五节 采收与烘烤
------
一、采收
------
二、烘烤
----
第六节 扶持生产
------
一、政策扶持
------
二、管理与服务
------
三、物资供应
----
第七节 优质烤烟生产基地
------
一、烤烟生产示范点
------
二、市、县两级合办烤烟基地
------
三、厂、县挂钩联办基地
------
四、与英美烟草公司(BAT)合办主料烟基地
------
五、科技示范园
--
第四章 烟叶科研
----
第一节 机构及队伍
------
一、机构
------
二、队伍
------
三、试验站
----
第二节 科研活动
------
一、麦糠烤烟
------
二、抑芽丹抑芽
------
三、太阳能烤房烤烟
------
四、良种区域对比试验
------
五、营养筒假植育苗
------
六、烤烟良种二轮区域试验
------
七、不同肥料对比试验
------
八、病虫害调查研究
------
九、烤烟间作套种
------
十、大棚直播漂浮育苗
第二篇 烟草加工
--
第一章 烟丝加工
----
第一节 加工作坊
------
一、知名作坊(烟铺)
------
二、规模
----
第二节 配料及工艺
------
一、配料
------
二、工艺
--
第二章 雪茄烟加工
----
第一节 知名烟铺及品牌
------
一、知名烟铺简介
------
二、品牌
----
第二节 配料及工序
------
一、配料
------
二、工序
--
第三章 卷烟加工
----
第一节 手工卷烟
------
一、规模
------
二、工艺
----
第二节 机制卷烟
------
一、兴起与工艺
------
二、主要烟厂
--
第四章 烟叶复烤
----
第一节 复烤企业及管理
------
一、复烤企业
------
二、核算管理
----
第二节 复烤工艺及生产效益
------
一、复烤工艺
------
二、生产效益
----
第三节 出口烟加工
------
一、选料整装
------
二、质量标准
----
第四节 复烤费用
------
一、测算
------
二、标准
----
第五节 复烤烟价格
------
一、价格管理
------
二、执行价格
第三篇 烟叶贸易
--
第一章 清末、民国时期烟叶购销
----
第一节 烟叶收购
------
一、串乡收购
------
二、设庄(栈)收购
----
第二节 集市交易
------
一、行铺
------
二、级价
--
第二章 专卖、专营前的烟叶购销
----
第一节 经营体制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
------
二、计划经济时期
----
第二节 经营政策
------
一、收购
------
二、销售
----
第三节 经营实绩
--
第三章 专卖体制下的烟叶收购
----
第一节 网点
------
一、设置
------
二、管理
----
第二节 收购管理
------
一、收购计划
------
二、收购准备
------
三、收购措施
------
四、微机收购
------
五、样品仿制
------
六、收购核算
----
第三节 毗邻烟区工作协调
------
一、协调工作概况
------
二、施行制度
--
第四章 专卖体制下的烟叶销售
----
第一节 接收与仓储
------
一、接收
------
二、仓储
----
第二节 销售管理
------
一、调拨协议
------
二、调拨运输
--
第五章 购销级价
----
第一节 分级标准
------
一、晒烟
------
二、烤烟
----
第二节 收购价格
------
一、晒烟
------
二、烤烟
----
第三节 调拨供应级价
------
一、级另4
------
二、价格
第四篇 卷烟贸易
--
第一章 机构沿革
----
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的经营机构
------
一、同业公会
------
二、英美烟草公司代理机构
------
三、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办事机构
------
四、商号、商铺
------
五、经营业务变化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卷烟经营机构
------
一、计划经济时期
------
二、专卖专营时期
--
第二章 卷烟市场
----
第一节 市场演变
------
一、清末、民国时期卷烟市场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卷烟市场
----
第二节 吸烟人群演变及消费水平
------
一、吸烟人群演变
------
二、消费量变化
--
第三章 专卖专营体制下的卷烟营销
----
第一节 卷烟购进
------
一、购货渠道
------
二、购货方式
----
第二节 卷烟销售
------
一、批发
------
二、零售
------
三、营销方式
----
第三节 网络建设
------
一、批发网点
------
二、零售网点
--
第四章 卷烟品牌与价格
----
第一节 经营品牌演变
------
一、清末、民国时期
------
二、计划经济时期
------
三、实行专卖专营后的主要品牌
----
第二节 价格
------
一、价格政策
------
二、价格调整
------
三、进销差率
------
四、地区差价
--
第五章 储存与运输
----
第一节 仓储
------
一、设施
------
二、管理
----
第二节 运输
------
一、省外运输
------
二、省内运输
------
三、县内运输
第五篇 专卖管理
--
第一章 管理法规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烟草公卖、专卖
------
一、公卖制度
------
二、专卖制度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专卖管理
------
一、计划管理时期
------
二、实行专卖专营后的管理法规
--
第二章 管理机构
----
第一节 机构及职责
------
一、机构沿革
------
二、管理职责
----
第二节 队伍建设及设施装备
------
一、队伍建设
------
二、设施装备
--
第三章 法律、法规贯彻实施
----
第一节 宣传法律、法规
------
一、《烟草专卖条例》宣传
------
二、《烟草专卖法》宣传
----
第二节 市场管理
------
一、清末、民国时期的缉私稽查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稽查活动
----
第三节 证件管理
------
一、烟草专卖许可证
------
二、准运证
------
三、检查证
第六篇 财务·烟税·审计
--
第一章 财务
----
第一节 机构与核算体制
------
一、机构设置
------
二、核算体制
----
第二节 会计核算
------
一、承包经营中的核算与奖惩
------
二、成本控制与核算
------
三、费用包干与任务、工资、奖金挂钩考核
------
四、烟用物资核算
----
第三节 财务管理
------
一、资金管理
------
二、费用管理
------
三、固定资产及低值易耗品管理
------
四、烟用物资和包装用品管理
------
五、代征、代管专卖收入管理
------
六、汽车费用管理
----
第四节 票证管理
------
一、票证领购、保管、缴销管理
------
二、发票使用规定
------
三、奖惩制度
--
第二章 烟税
----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烟税
------
一、清代烟税
------
二、民国烟税
------
三、革命根据地烟税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税
------
一、税制沿革
------
二、税种
--
第三章 审计
----
第一节 机构与制度
------
一、机构
------
二、制度
----
第二节 审计运作
------
一、财务收支审计
------
二、专案审计
------
三、基建审计
------
四、离任审计
第七篇 综合管理
--
第一章 行政管理机构
----
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的行业管理机构
------
一、清末
------
二、民国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行业管理机构
------
一、专卖专营前的管理机构
------
二、专卖专营后的管理机构
--
第二章 党的建设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一、中共襄阳县烟草专卖局(公司)党委(组)
------
二、中共襄阳县烟草专卖局(公司)纪委、纪检组
------
三、县烟草局(公司)机关和基层烟站党支部
------
四、发展新党员
----
第二节 制度建设与思想建设
------
一、制度建设
------
二、思想建设
--
第三章 群团组织
----
第一节 工会委员会
------
一、县烟草局(公司)工会委员会
------
二、基层工会
----
第二节 妇女工作委员会
------
一、组织与职责
------
二、计划生育
----
第三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
------
一、组织与职责
------
二、团的活动
--
第四章 内部管理
----
第一节 劳动人事管理
------
一、干部、职工管理
------
二、职工培训
------
三、离、退休人员管理
----
第二节 工资、奖金、福利
------
一、工资
------
二、奖金
------
三、福利
----
第三节 档案管理
------
一、职责与制度
------
二、创建、考核
----
第四节 安全保卫
------
一、组织
------
二、制度
------
三、激励机制
--
第五章 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
------
一、职能机构
------
二、学习制度
------
三、形式内容
----
第二节 法制、道德教育
------
一、法制教育
------
二、职业道德教育
--
第六章 纪检监察
----
第一节 机构与制度
------
一、机构
------
二、制度
----
第二节 廉政建设
------
一、组织与队伍
------
二、制度
------
三、政务公开
------
四、纪检案件
第八篇 烟草文化
--
第一章 民间烟事
----
第一节 烟具
------
一、鼻烟壶
------
二、烟斗
------
三、水烟袋
------
四、旱烟袋
------
五、烟嘴
----
第二节 传统吸烟取火方式
------
一、火镰
------
二、淹麻秆
------
三、火绳
----
第三节 烟俗
------
一、敬烟礼俗
------
二、吸烟礼俗
----
第四节 故事
------
一、装烟人
------
二、八哥包红烟
----
第五节 假烟识别方法
--
第二章 烟草文艺
----
第一节 歌谣谚语
------
一、襄阳民间歌谣
------
二、俚语俗言
------
三、种烟农谚
----
第二节 烟标
------
一、历史胜迹
------
二、宗教圣地
------
三、历史名人
------
四、建筑纪念
------
五、山水花鸟动物
------
六、其他类
----
第三节 楹联选粹
------
一、烟酒商店对联
------
二、斋室楹联
人物
--
一、人物传
----
何鉴山
----
杨君磐
----
叶相丞
----
郑云亭
----
葛法顺
----
刘杰三
--
二、人物简介
----
朱尊权
----
李远达
----
王明理
----
孙正礼
----
王战洲
----
赵厚周
----
王仕贵
----
李斌红
----
刘光龙
----
李治洲
----
聂中和
----
万成海
----
沈文静
----
刘万林
----
张惠军
----
袁显贵
----
邓冰
----
姜业清
----
姜海军
----
陶新国
----
丰正铁
----
周国军
----
魏金贵
----
陈礼全
--
三、先进单位、先进个人
附录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