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冶金建筑研究所所志(1963年6月-1988年6月)

武汉冶金建筑研究所所志(1963年6月-1988年6月)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冶金工业部武汉冶金建筑研究所自1963年正式建所,到1988年已走过了二十五年的历程。在纪念建所二十五年之际,我们编写了《冶金工业部武汉冶金建筑研究所所志》廿五年来,我所职工在冶金工业部、湖北省冶金工业总公司和第一冶金建设公司的领导下,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照冶金工业部确定的专业分工和技术发展方向,发扬“献身、刨新、求实、协作”的精神,为冶金工业生产和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内容时限: 1963-1988

目录

封面
冶金工业部武汉冶金建筑研究所所志
勘误表
冶金工业部武汉冶金建筑研究所总平面图
题词图片
-- 题词
-- 所大门
-- 所领导在建所25周年座谈会上发言
-- 1.第一任所长黄梅霖(右)原革委会副主任张玉山(左)
-- 2.原党委书记王明(左)
-- 3.原党委书记谢万丁
-- 4.1988年6月24日召开建所25周年纪念座谈会会场
-- 5.所长刘方宣
-- 6.党委副书记王伏元
-- 7.副所长杨彰佳授于原所长张连文荣誉证
-- 8.高级工程师葛霖
-- 参加建所25周年座谈会的部分离休干部、高级工程师褐所领导合影
-- 所领导在研究工作
-- 所党委中心学习组部分成员学习中央文件
-- 情报资料楼
-- 高温试验楼
-- 改建后的办公楼
-- 改建前的办公楼
-- 结构车间
-- 理化试验楼
-- 自制平板导热仪
-- 国产Y3-X衍射仪
-- IBM-PC/XT微机
-- 加工车间
-- 左、WFD-Y2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 右、6400火焰光度计
-- SP3-300红外分光光度计
-- 423型平板导热仪(西德制造)
-- 1.科技图书排架一角
-- 2.阅览室一角
-- 3.化学分析
-- 4.5.高温试验间一角
-- 6.自制荷重软化炉
-- 7.蠕变炉
-- T板建筑体系车间
-- 生产白云石氯氧镁水泥一角
-- 武钢工业港原料场进行堆载试验
-- HBQ60型混凝土输送泵车
-- 石膏砌块
-- 正在建设的唐钢1260米3高炉的四座热风炉
-- 在湖州召开新型粘上耐火浇注料鉴定会
-- 高炉保护层喷涂施工
-- 在宝钢二期工程用耐火泥浆鉴定会上代表们观看泥浆各种性能的示范表演
-- 召开冶金节能潜力调查会会议
-- 原发明协会主席武衡在第三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观看我所送展的样品
-- 湖南省醴陵市不定形耐火材料厂
-- 改革开放以来,所业务横向联系图与我所协作的部分耐火材料厂及奖旗
-- 河南省巩县联合耐火材料厂
-- 湖南省马恋硅火泥厂
-- 我所获得的部分科研成果奖状、奖牌、证书
-- 部分科研成果资料
-- 我所负责组织编写的规范
-- 部分科研成果技术鉴定书
-- 我所出版的期刊
-- 1986年7月19日召开第三次党员大会
-- 1986年9月28日召开第一次职工大会会场
-- 所召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自由化演讲会
-- 1986年6月13日所召开第四次全体团员大会宣布成立团委
-- 党员学习会
-- 我所举办的书法画展
-- 春节游艺活动
-- 我所运动员参加一冶运动会进入会场时的镜头
-- 由所团委组织的学雷锋做好事活动部分镜头
-- 所领导向第一任所长黄梅霖(中)祝贺八十寿辰
前言
目录
一、武汉冶金建筑研究所的二十五年(1963年6月至1985年6月)
-- 1.建所初期(1963年6月至1966年5月)
-- 2.动乱时期(1966年6月至1976年10月)
-- 3.发展与改革时期(1976年至1988年6月)
二、科技成果目录
三、主要科技成果简介
四、大事记(1966年6月至1988年6月
五、机构设置、历任领导干部、高级工程师名单
六、历年来建研所职工当选为武汉市、青山区人代会代表、政协委员会名单
七、历年来所的正式职工名单
《冶金工业部武汉冶金建筑研究所所志》编写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