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文艺图文志摄影卷

20世纪中国文艺图文志摄影卷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卷收录了中国各摄影人最具代表性的优秀作品。

出版时间: 2002年08月

目录

封面
百年华章 世纪辉煌
二十世纪中国文艺图文志
二十世纪中国文艺图文志
版权页
二十世纪中国文艺图文志编委会
题词
-- 题词一
-- 题词二
-- 题词三
-- 题词四
-- 题词五
-- 题词六
-- 题词七
-- 题词八
-- 题词九
前言
目录
慈禧像 裕勋龄
-- 慈禧(1903年)
-- 1902年庆王长子戴振(右四)受命参加英国爱德华第七加冕典礼,路过巴浆时和裕庚一家在郊区森林咖啡馆会
-- 20世纪初清朝贵族夫人和大使夫人合影
-- 创办于1892年的北京第一家照相馆“丰泰”,其基本设施完善,拍摄、洗印、制片人员的技艺高超,因而吸引
-- 裕勋龄
三潭夕照 陈公哲
-- 三潭夕照(1916-1920年)
-- 精武体育会摄学部学员外出旅行摄影
-- 陈公哲发明的旅行暗箱
-- 陈公哲研制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民十三之故宫 陈万里
-- 查封乾清宫
-- 瑜、缙二太妃箱件出神武门
-- 鹿钟麟司令及清室代表绍英,宝熙二氏
-- 查封乾清宫之封条
-- 寿康宫宫女神武门受检查之景
-- 陈万里的仿画作品《仿倪云林松石小景》
-- “华社”社员合影(1929年)
-- 陈万里1 950年在灵山回教先贤墓上拓碑时摄
-- 陈万里的风光作品《江山雪霁》(1-957年)
归牧 吴中行
-- 桃花江水送归程 吴中行
---- 归牧(1926年)
---- 吴中行
---- 桃花江水送归程(1957年)
枯木寒鸦 老焱若
-- 联袂寻芳 老焱若
---- 枯木来鸦(1927年)
---- 老焱若
---- “光社四杰”之一的钱景华的《柳堤朝雾》(1926年)
---- 老焱若的代表作之一《渔翁》(1928年)
---- 联袂寻芳(1927年)
夕照 刘半农
-- 垂条 刘半农
---- 刘半农
---- 夕照(1927年)
---- 光社部分社员合影、左起:程知耻、孙仲耻、孙仲宽、汪孟舒、王琴希、周志辅、老焱若、王伯、刘半农、郑颖荪
---- 垂条(1927年)
春江水暖 蔡俊三
-- 青春 蔡俊三
---- 春江水暖(1928年)
---- 蔡俊三
---- 青春(1928年)
尘影倥偬 潘达微
-- 村南归佬 潘达微
---- 尘影倥偬(1928年)
---- 潘达微
---- 就义前的黄花岗烈士
---- 村南归佬
---- 潘达微摄于1928年的人物肖像《研经》
大江东去 金石声
-- 芳草夕阳 金石声
---- 大江东去(1930年)
---- 金石声(1984年)
---- 芳草夕阳(1940年)
---- 《慕尼黑步行街》。1980年,金石声受德国红堡基金会邀请,旧地重游。
---- 练琴(1998年)
---- 严冬(1976年)
---- 古寺回春(1935年)
春树奇峰 郎静山
-- 金波泛筏 郎静山
-- 意倦笼纱 郎静山
-- 湖山揽胜 郎静山
---- 郎静山逢拍像
---- 春树奇峰(1934年)
---- 金波泛筏(1930年)
---- 上下图为长卷《湖山揽胜》(1982年)
---- 意倦笼纱(1965年)
---- 海峡两岸的摄影巨匠:郎静山和吴印成。1991年郎静山回大陆时他们才初次见面
---- 郎静山自拍像,采用放大时底片移位法,获得多影效果
---- 老骥伏枥(张大千大师)
---- 郎静山早期的人体作品
---- 力挽狂澜
环境 刘旭沧
-- 人倚西楼 刘旭沧
---- 环境(1951年)
---- 刘旭沧
---- 人倚西楼
双龙共舞 卢施福
-- 顽童 卢施福
---- 双龙共舞(1932年)
---- 顽童
---- 卢施福
---- 摄于1948年上海乍浦的《南坡牧归》
---- 《岁月留痕》,1932年摄于浙江。曾八选芝加哥百年进步博览会国际影展,并被该会美术馆永久收藏
---- 《华容挡道》1964年摄于黄山
力挽狂澜 张印泉
-- 清晨筑坝 张印泉
---- 张印泉
---- 力挽狂澜
---- 清晨筑坝(1958年)
---- 古木寒鸦
---- 乡村卜贩(1953年)
---- 寒风中的青年突击队(1958年)
长城上的乞儿 小方
-- 剥死尸衣服的农民 小方
-- 守望 小方
---- 长城上的乞儿
---- 中学时代的小方
---- 剩死尸衣服的农民
---- 1935年小方寄给母亲的在战地
---- 守望
鲁迅先生 沙飞
-- 度荒 沙飞
---- 鲁迅先生
---- 沙飞
---- 沙飞(左二)向美国航空员介绍晋察冀画报社的铅皮制版法(1944年)
---- 度荒
---- 《求乞也不成》,沙飞的前期作品,摄于1951年至1936年间
---- 敌伪归诚(1938年8月)
---- 《篮球赛》,1941年5月联大和抗大举行比赛时摄
---- 白求恩大夫使用过的照相机,后赠送给沙飞。现为中国摄影协会收藏
日寇轰炸上海南站 王小亭
-- 王小亭
-- 《日寇轰炸上海南站》之一,1957年8月28日
-- 《日寇轰炸上海南站》之二,1937年8月28日
-- 万国通讯社摄影记者(左起)王小亭,雷荣基.范济时
-- 我国空军一队出动迎击敌机(1967年)
-- 蒋夫人慰劳受伤战士(1937年)
白求恩大夫 吴印咸
-- 呐喊 吴印咸
-- 拓垦 吴印咸
-- 延安大白菜 吴印咸
-- 黄果树瀑布 吴印咸
---- 呐喊
---- 吴印成
---- 白求恩大夫
---- 黄果树瀑布
---- 1920年,吴印成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 延安大白菜
---- 1964年吴印咸初上黄山,与擅长拍摄黄山的摄影家卢施福(右)相遇
---- 1988年,美国纽约国际摄影中心授予吴印成“摄影功勋证书”。图左一为中国摄影家协会秘书长刘榜
---- 拓垦
---- 吴印咸
---- 吴印咸为毛主席拍照(1945年)。吴印咸在延安时,拍摄了大量毛泽东主席的照片,把毛泽东的丰采,气魄、
子弟兵母亲戎冠秀 石少华
-- 地道战 石少华
---- 子弟兵母亲戎冠秀(1942年)
---- 石少华
---- 地道战(1944年)
---- 非洲鼓
---- 石少华的代表作之一《白洋淀上的雁翎队》(1943年)
---- 八路军在冀中河间进行村落战(1944年)
---- 石少华和沙飞在阜平坊里(1945年6月)(顾棣摄)
---- 石少华风光作品
陕甘宁边区的哨兵 徐肖冰
-- 红与白的断想 徐肖冰
---- 红与白的断想
---- 陕甘宁边区的哨兵
---- 1940年百团大战中,徐肖冰在正太前线拍摄采访
---- 1935年,徐肖冰(后排左四)在上海电通影片公司与王莹(前排左二),司徒慧敏(前HI~左三)、施超等
---- 1949年5月,毛泽东在北京香山与徐肖冰、侯波合影。当时,毛泽东向侯波说:“你是半边天,就该站在中间
---- 徐肖冰(1995年)
油灯下补军衣 张爱萍
-- 张爱萍近照(张小艾摄)
-- 油灯下补军衣
-- 张爱萍的名作《陈家港之战》(1943年)
-- 张爱萍1938年在安徽亳州
-- 张爱萍和夫人李又兰1984年在北京玉泉山(张桐胜摄)
-- 张爱萍在1995年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摄影报举办的张爱萍摄影作品研讨会上(李建惠摄)
日月潭晨曦 吴寅伯
-- 广场旭日 吴寅伯
---- 广场旭日
---- 日月潭晨曦
---- 竹筏(1958年)
---- 吴寅伯
---- 1938年上海孤岛时期,吴寅伯只能待在家里拍摄静物。这幅题为“思凡——想爹娘”的静物作品与众不同之处
---- 水巷
穿过硝烟 高帆
-- 访问台湾时在野柳留影
-- 穿过硝烟
-- 攻打北流寺是太行子弟局部反攻的一次重要战斗
-- 高帆(左一)给领导送审《解放军画报》稿件
-- 我国第一批女跳伞页跳伞表演(1949年)
-- 1986年高帆重返红军长征路,这是在若尔盖草地拍摄的《藏族牧民》
我送亲人过大江 邹健东
-- 邹健东(1966年)
-- 我送亲人过大江
-- 这幅照片,是作者自己最满意的作品,也是近年来在纪念周恩来时,被报刊、影视广泛采用的一张照片。1961
-- 邹健东代表作《占领总统府》(1949年)
-- <红叶苍松两美竞西山>,1980年邹健东摄于北京
-- 1999年夏,邹健东和颜红英(右),颜根兄相聚于北京
渔人结网 汤思泮
-- 渔人结网(1950年)
-- 汤思沣
-- 《晒场即景》,1952年摄于台北近郊
-- 《锣鼓之家》1956年摄于新庄
-- 汤思泮工作照(1995年)
毛泽东和维族老人库尔班 侯波
-- 朱彭对弈,小平观战 侯波
---- 《朱彭对弈,小平观战》,1952年摄于北京
---- 毛泽东和维族老人库尔班
---- 1949年6月侯波与刘少奇,王光美合影
---- 侯波(右一)和“女大”同学合影。(1941年徐肖冰摄)
---- 1979年,在第四次文代会上,侯波(左二)、徐肖冰(左一)与胡耀邦(右二)在一起。左三为吴印成
黄山雨后 黄翔
-- 十月的螃蟹 黄翔
---- 十月的螃蟹
---- 黄山雨后
---- 黄翔另一代表作《漓江渔歌》
---- 1989年黄翔在司马台长城
---- 群峰竞秀
水波的旋律 简庆福
-- 教我如何不想他 简庆福
---- 水波的旋律
---- 简庆福
---- 教我如何不想他
农业互助组的早晨
-- 离休后的王世龙仍在为摄影奔忙(1998年于太行山)
-- 农业互助组的早晨
-- 拿起相机不久的王世龙(1951年)
-- 土地承包之后
-- 山里俏
齐白石 郑景康
-- 逃难者 郑景康
---- 逃难者
---- 齐白石
---- 郑景康的早期作品《玉树寒鸦》
---- 1957年郭沫若参观郑景康摄影展
---- 1957年5月5日,吴玉章(右二)参观郑景康影展后,在座谈会上讲话。右一为郑景康,右三为张光宇
---- 郑景康(蒋齐生摄)
---- 郑景康的早期作品《芍药》
在结婚登记处 李仲魁
-- 在结婚登记处
-- 1962年作者在新疆葡萄沟
-- 《互助》,摄于1949年5月二野某师长途行军准备渡江作战的途中
-- 《与民同乐》,摄于1956年。前排左起第五人是陈毅元帅
春泛嘉陵江 薛子江
-- 春泛嘉陵江
-- 薛子江
-- 薛子江另一名作《千里江陵一日还》
雨越大干劲越大 陈勃
-- 雨越大干劲越大
-- 1963年春,周总理、邓大姐邀请首都部分摄影工作者和0摄影学会领导同志到西华厅赏花。右二为陈勃
-- 陈勃(1990年)
欢送志愿军归国 吕厚民
-- 欢送志愿军归国
-- 吕厚民(1989年)
-- 《放鸭图》,1976年摄于江西九江。曾获比利时皇家摄影学会一等奖
“宝石花"姑娘 张祖道
-- 《斩窦娥》剧照
-- 张祖道
-- “宝石花”姑娘
-- 在京剧《雏风凌空》中王玉珍饰演的杨排风。赋予画面动感的照片,如今屡见不鲜,但在1987年时还属新潮
-- 张祖道最早的一张摄影作品:话剧《审判前夕》中的一个场面。1946年12月1日北大,清华学生演出
周恩来和小六龄童 夏道陵
-- 夏道陵与孙道临(1990年)
-- 加拿大洛矶山风光
-- 周恩来和小六龄童
-- 夏道貌岸然陵(前排中)和来自欧美各国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评委在一起。(2000年2月于荷兰阿姆斯特丹)
-- 山雨欲来(摄于荷兰)
引洮上山 茹遂初
-- 茹遂初在长江之源。1976年,茹遂初倡议并参加了万里长江”专栏连载的采摄工作,在格拉丹冬雪山的姜古迪
-- 喝口江源水(1976年8月)
-- 茹遂初
-- 引洮上山
一双像鹰一样的眼睛 吴化学
-- 吴化学的代表作《毛主席和周总理在天安门城楼上》,摄于1965年国庆节。此作多次获得一等奖和特别荣誉奖
-- 《革命圣地——延安》,摄于1956年照片曾多次参加周内固际影展
-- 一双像鹰一样的眼睛
-- 吴化学在撰写他的专著《摄影美学》(1992年春)
套马 李子青
-- 套马(1961年)
-- 离休后的李子青仍摄影创作不懈,这是他的新作《月夜鹤歌舞》(1999年)
-- 1965年在青海柴达木盆地随沙漠骆驼队采访
-- 《唱花儿》,1962年拍摄于青藏高原黄河上游撒拉族自治县
-- 李子青爱好探险,1961年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采访时,他去海拔7000多米高的玛积雪山探险。照片中
跟我走 牛畏予
-- 牛畏予
-- 跟我走
-- 华罗庚(1956年)
-- 中央文史馆馆员裕容龄,清末王室贵族的后裔,当过慈禧的侍从女官(1960年)
-- 小提琴家马思聪夫妇(1956年)
-- 《过江塔》,这是作者爬到100米高的铁架上拍摄的(1974年摄于湖北汉口)
东方红 袁毅平
-- 心潮曲 袁毅平
---- 东方红(《天安门颂》之一)
---- 心潮曲(《天安门颂》之二)
---- 1999年袁觳平在河北省第15届摄影大赛获奖作品讲评会上
---- 袁毅平在参观联合固大厦时向接待主人赠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徽(1982年)
巍长城 何世尧
-- 何世尧在长城上
-- 瀑流水鸣(1981年,四川九寨沟)
-- 秋林碧水(1989年,四川松潘)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尚进
--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 《野外军训·涉水》,1957年摄于广东
-- 尚进(1988年)
-- 《冬山如睡》,1997年摄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
-- 尚进1997年在纽约
搏斗 陈复礼
-- 白墙 陈复礼
---- 搏斗
---- 1958年,香港中华摄影学会成立典札,会长徐庆丰(左三),副会长陈复札(左一)
---- 陈复礼
---- 1982年,陈复札在吉林长白山
---- 白墙
---- 1949年陈复札在越南
---- 《影子》,1990年与吴冠中合作。陈复礼曾经倡导影画合壁,这是他影画合璧的一幅成功之作
凝望朝云 周志刚
-- 骊歌晚唱 周志刚
---- 凝望朝云
---- 周志刚于加拿大
---- 1949年陈复札在越南
---- 《影子》,1990年与吴冠中合作。陈复礼曾经倡导影画合壁,这是他影画合璧的一幅成功之作
5—1234 金伯宏
-- 5-1234--超生大军走过来(1975年)
-- 1984年作者在故宫博物院美工组工作时留影
-- 刊登在美国《新闻周刊》上的作者为里根之子(手持卡者)所拍的广告照片
-- 1974年摄于北京天坛公园回音壁
-- 在ICP与卡帕先生在一起
-- 1994年,作者坐着轮椅-参加世界公园建成开放一周年大会
团结起来到明天 吴鹏
-- 团结起来到明天(1976年)
-- 向上的经历(撮于1984年)
-- 吴鹏的风光作品之一
-- 吴鹏的风光作品之二
力挽狂澜 罗小韵
-- 力挽狂澜
-- 《人民的悼念》画册编辑部主要成员。左起:李晓斌、高强、罗小韵、吴鹏、安政,王志平、任世(1979年5
-- 罗小韵和她的指导教师普莱尔在美国纽约大学罗小韵的毕业典礼上
让我们的血流在一起 王立平
-- 让我们的血流在一起
-- 王立平在户外拍摄
-- 《蹉跎岁月》,摄于1979年春
画家石鲁 李江树
-- 1998年在三门峡下游的狂口渡为《人文地理杂志》拍摄黄河
-- 画家石鲁
蒸蒸日上 袁廉民
-- 贫农代表 袁廉民
---- 贫农代表
---- 作者1999年4月摄于徽宣城敬亭山
---- 黄山奇观
---- 《松魂》(1979年),1994年世界华人摄影学会在香港举办首届影展中被列入经典作品
---- 蒸蒸日上
上访者 李晓斌
-- 李晓斌
-- 自由市场一角
-- 上访者
-- 陈爱武在思考
-- 《两代人》,抓拍于1982年。此作获日本尼康1984-1985年度国际摄影大奖赛三等奖
信仰之华——堆绣 安玉英
-- 信仰之华--堆绣
-- 《冰川》(1998年摄),这大概是属于因“喜欢”而拍摄的作品
-- 《放牧归来的藏族青年》,1978年拍于青海
-- 远来的小信奉者
-- 安玉英在德国德累斯顿(197年)
-- 《西海鸟岛》,摄于1981年
稻子与稗子 李英杰
-- 稻子与稗子
-- 李英杰
-- 《堵塞不如引导》,1979年摄
彝族老人 沈延太
-- 沈廷太的人物摄影
-- 沈廷太
-- 彝族老人
母亲 柏雨果
-- <拍安塞腰鼓的"雨果摄影学校"学生>,摄于1998年
-- 母亲
-- 《撒哈拉旱季》(乍得),1996年“非洲之旅”中摄
-- 在非洲部落里照的柏雨果,摄于1986年
-- 摄于1997年办个展时
天鹅 敖恩洪
-- 仆仆风尘 敖恩洪
---- 天鹅
---- 《寻觅》画家潘絮兹题诗
---- 敖恩洪工作照
---- 敖恩洪拍摄于50年代的风光作品《松壑看云生》
---- 仆仆风尘
---- 《顾影》画家潘絮兹为此作品题诗:湖光山色作画屏,晚霞余光为你照影。一片宁静,但不孤凄,你给人们留下的
---- 敖恩洪
巴黎圣母院大教堂东面 张敬德
-- 台北圆山大饭店一角 张敬德
---- 1945年作者在卢沟桥
---- 作者在拍摄海滨奇石前必先拜谢
---- 巴黎圣母院大教堂东面
---- 台北圆山大饭店一角
---- 张敬德在北京天坛用徕卡IIIB相机作建筑摄影(1946年)
---- 固父纪念馆
汗与水 黄成江
-- 黄成江
-- 牧雪图
-- 汗与水
脊梁 王文澜
-- 萧乾 王文澜
---- 《拆迁户》,选自王文泉、王文波、王文澜、王文扬四兄弟的《京味摄影集》
---- 脊梁
---- 王文澜(1996年)
---- 清乾
---- 《春天的烦恼》,摄于1982年
---- 在人群中拍照的王文澜(1988年)
---- 非一日之功(1984年)
海上石笋 汪芜生
-- 书箱峰谷 汪芜生
---- 汪芜生
---- 海上石笋
---- 黄山幻幽
---- 汪芜生在黄山(1995年)
---- 书箱峰谷
---- 用汪芜生的照片制作成的日式隔扇壁画(1983年,日本横滨市劝行寺收藏)
---- 维也纳国立美术史博物馆举办汪芜生《天国群山》摄影作品展展厅(1998年)
太和殿 胡锤
-- 桐荫仕女 胡锤
---- 桐荫仕女
---- 胡锤在故宫摄影室(1995年)
---- 1995年11月,陪同中国驻美大使李道豫(中)参观“紫禁城--伟大的城”摄影展
---- 太和殿
画室 许涿
-- 画室
-- 《画室》原底
-- 《梦幻》之一(1980年)
-- 作者于1974年
-- 〈希望〉,摄于1980年
-- 〈梦幻〉之二(1980年)
又获满分 胡越
-- 《突破重围》
-- 胡越
-- 又获满分
-- 胡越在1984年美国洛杉矶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主会场
-- 龙腾虎跃
归来的羊群 刘世昭
-- 空谷号子 刘世昭
---- 归来的羊群
---- 作者拍摄中
---- 刘世昭的代表作
---- 空谷号子
黄土魂 陈宝生
-- 龙马精神 陈宝生
---- 陈宝生
---- 1988年,陈宝生应邀参加法国阿尔乐摄影艺术节
---- 黄土魂
---- 陈宝生在黄河壶口创作
---- 龙马精神
白昼之梦 于晓洋
-- 于晓洋的代表作《心曲》,1991年获全国伊尔福黑白摄影大赛特等奖
-- 2000年5月,于晓洋导演的MTV《蝶儿飞》获匈牙利21世纪国际艺术节“最佳导演奖”。图左是给于晓洋
-- 白昼之梦
夕照 冯学敏
-- 天路 冯学敏
---- 夕照
---- 天路
---- 冯学敏的橱窗艺术作品:《东京银座·资生堂》
---- 冯学敏,2000年摄于上海美术馆冯学敏在日本学习摄影的前六年中,先后7次来到中国绍兴,寻幽探胜,走访
---- 冯学敏
日月 陈长芬
-- 纵横万里 陈长芬
---- 日月
---- 1999年6月24日,柯达公司札聘陈长芬为专业摄影特使签约仪式,前排左为陈长芬,右为柯达公司专业市场
---- 陈长芬的航拍作品《天地闸》,约在11000米高空拍摄
---- 纵横万里
---- 日本出版的陈长芬《长城》摄影集
仓—仓切—仓—切—仓 吴钢
-- 吴钢近照(2000年)
-- 丁聪画的吴钢像
-- 吴钢摄于80年代初的《吹胡瞪眼》,显然,风格与后来的有很大不同
望长城内外 郑鸣
-- 望长城内外
-- 倒闭后的滋味
-- 郑鸣近照
-- 可口可乐登陆
士兵 武治义
-- 往远处看 武治义
---- 士兵
---- 指挥家(1997年)
---- 武治义工作照(1999年6月安玉英摄)
---- 往远处看
---- 青年时的武治叉
---- 飞鹰捕食
退下来以后的邓小平 杨绍明
-- 邓小平靠在沙发上读报纸,夫人卓琳为孙子讲故事
-- 邓小平在中共十三大开幕式前
-- 严冬的清晨,邓小平披着大衣在庭院里散步。小孙孙看到爷爷。迅即向他跑去
-- 大众英雄(1991年上海)
-- 杨绍明在国际新闻摄影周期间演讲(1988年)
-- 打桥牌是邓小平的业余爱好。右为围棋国手聂卫平
-- 画家黄永玉与爱犬
-- 杨绍明在上海创作(1991年)
-- 访问俄罗斯列宁格勒时接受采访(1990年)
太阳与人 汤德胜
-- 太阳与人
-- 小松听涛(1995年)
-- 1989年汤德胜在日本东京
-- 1995年汤德胜在台湾和郎静山大师(左二)、周志刚(右)合影
云南昭通大山包山民 吴家林
-- 云南昭通大山包山民
-- 2000年为《纽约时报周刊》秋季时装专集拍摄的代表个人风格的创意时装照片
-- 在昆明市郊公路上(1998年)
-- 1992年拍摄的《彝家山寨》
-- 吴家林近照
-- 吴家林在摄影节
雨中的胡同 徐勇
-- 晨雾中,胡同和一棵被木棍 徐勇
---- 雨中的胡同
---- 北京胡同游览活动
---- 晨雾中,胡同和一棵被木棍支撑着的老树
---- 徐勇(1989年)
---- 《川西古镇》是颇受境外人士欢迎的明信片
---- 《屈原故里》是颇爱境外人士欢迎的明信片
支撑着的老树 艰难都在征途上 耿兴余
-- 艰难都在征途上
-- 《黄河情思》,拍摄于1996年黄河壶口
-- 耿兴余(左)在牧民家中,1991年摄于黄河源头
化缘 周鑫泉
-- 化缘
-- 周鑫泉创作时留影
-- 1995年出版的摄影集《寻影乡愁》
我要上学 解海龙
-- 解海龙(1997年)
-- <村童学戏>。有人说,农村儿童快成解海龙的摄影。专利”了,这当然是善意的玩笑话,不过他确实对拍摄农村
-- 我要上学
女人的两个面孔 王小慧
-- 王小慧
-- 女人的两个面孔
-- 《爱丁堡(苏格兰)》,摄于1987年
-- 在电影《破碎的月亮》的拍摄现场(1994年)。这部电影由王小慧独立编剧和导演,获德国巴伐利亚州政府电
-- 2000年5月51日,在德国沃夫斯堡Ritz-Carlton酒店的开幕会上与德国总理施罗德合影
疑是仙女下凡来 李兰英
-- 李兰英
-- 疑是仙女下凡来
-- 李兰英(右一)采访在歌剧《白毛女》中扮演喜儿的郭兰英
-- 获奖后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陈铎采访
麦客的子孙 贺延光
-- 水灾中的扁舟 贺延光
---- 麦客的子孙
---- 水灾中的扁舟
---- 贺延光
---- 《紧急转移》。九江决口,居民区的爱灾群众在警察引导下紧急向安全地带转移
---- 《九江决口》。1998年8月7日下午1时许,长江九江段4号和5号闸之间决口;50余米,汹涌的洪水冲向
---- 麦客在一望无际的麦海里显得很渺小
---- 《待雇的麦客》。麦客一天找不到雇主,就等于一天没有饭吃(雇主管麦客两顿饭)
振宁 邓伟
-- 杨振宁
-- 与布什合影。布什说:“邓伟,你干得真棒。
-- 邓伟(1982年)
-- 新西兰国家电视台撮录邓伟拍摄人类第一位登上珠穆朗玛峰的英雄希拉里
北极光 史鲁杭
-- 捕捞 史鲁杭
---- 史鲁杭工作照,摄于1999年4月
---- 爱斯基姆人的后代
---- 北极光
---- 离北京8376公里,摄于1994年8月
---- 冰屋
---- 捕捞
泽特拉公墓 曾璜
-- 泽特拉公墓
-- 曾璜工作照
-- 图拉兹(1994年)
-- 戈尔巴维卡(1994年萨拉热窝)
-- 这是我的两个儿子(1994年)
和平之歌 李前光
-- 今日南京路上好八连(1991年)
-- 1997年7月1日晨的暴雨中,在深圳文锦渡口岸拍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
-- 在华北某地采访建国后规模最大的军事演习--“919”(1991年)
-- 和平之歌
荷 李建惠
--
-- <白族母亲>,1997年获“天津磁卡杯”全国新闻摄影大赛金牌
-- 1999年获建国50周年摄影展风光佳作奖
-- 李建惠
走过青春 黑明
-- 黑明兄弟四人都爱好摄影,在摄影圈里人称“黑氏四兄弟”。他们四人曾合出《看陕北》摄影集。右起:黑建国.
-- 知青系列之一
-- 知青系列之二
-- 黑明(1997年)
-- 知青系列之三
-- 知青系列之四
-- 黑明看望北京知青的女儿
月夜 于云天
-- 月夜
-- 《大峡谷》1997年摄于美国
-- 于云天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作摄影讲座q
-- 于云天在创作途中(1996年)
-- 1999年4月,黄文在南联盟采访科索沃危机时在一个被北约炸弹炸出的巨大弹坑前
难民营的老妇经过轰炸现场 黄文
-- 1999年4月,黄文在南联盟采访科索沃危机时在一个被北约炸弹炸出的巨大弹坑前
-- 难民营的老妇经过轰炸现场
-- 黄文的另一佳作<京城警花)
-- 黄文获奖专题《学京剧的孩子们》中的一幅:《京剧小演员在苦练》
马踏飞燕 王露
-- 强巴佛 王露
---- 第三次拍摄的《马踏飞燕》
---- 王露(1995年)
---- 第二次拍摄的<马踏飞燕>
---- 强巴佛
飞越天山 车夫
-- 飞越天山
-- 一身戎装、相机不离身的车夫(1999年)
--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1986年5月航拍赴新疆采访时在维族人家里做客
-- 士兵(1995年)
-- 赴新疆采访时在维族人家里做客
藏北羚羊 成卫东
-- 藏北羚羊
-- 行远在藏北无人区
-- 成卫东在西藏阿里高原(1987年)
-- 随同采访的那曲林业公安分局的干警在途中查获了一辆偷猎者的大车,搜出几十张藏羚羊皮、几十对藏羚羊角,还
黄土风韵 黄旭升 郭海昌
-- 黄旭升和模特田静在作品前留影
-- 黄土风
-- 黄旭升拍摄裸体得到妻子的支持这是他和妻子在整理作品
-- 黄旭升的《人体造型》
-- 郭海昌获2000年中国文联“世纪之光”摄影作品一等奖的《新娘》
-- 郭海昌近照
香港印象 杨佐桓罗
-- 特首开锣
-- 香烟袅袅
-- 香港印章
-- 杨佐桓
-- 香港人的八月十五夜
-- 风雨无阻--菲籍女佣公休日
-- 《皇苑残迹》,1992年摄于北京圃明园
六十岁的舞蹈家重返舞台 王瑶
-- 王瑶(2000年)
-- 六十岁的陈爱莲有时也会力不从心
-- 演出前几小时,陈爱莲和学生一起在剧场练功
-- 重返舞台的陈爱莲在沙滩上起舞,仿佛回到自己的年轻时代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