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县志

黔江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该县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894-1985

出版时间: 1994年10月

目录

封面
黔江县志
图片
-- 县城鸟瞰
-- 冯家坝大桥
-- 河滨公园
-- 马喇镇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
-- 人民广场
-- 嘉禾电站
-- 杂交水稻制种
-- 烤烟基地
-- 鱼子兰(珠兰)
-- 黔江牛肉脯
-- 马喇黄柏基地
-- 油桐
-- 银杏
-- 白花泡桐
-- 铁尖杉
-- 黄杉
-- 红豆杉
-- 鹅掌楸
-- 官渡河
-- 武陵山
-- 崖棺墓葬
-- 小南海
-- 海口地震遗址
-- 文峰古塔
-- 旧石器
-- 唐代铜钟
-- 汉代铜釜
--
-- (錞)于
-- 东汉铜壶
-- 万涛(红三军政委)故居
-- 土家族长号
-- 龚氏墓
-- 土家族板凳舞
-- 哭嫁
-- 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行政区划图
-- 清光绪县域图
-- 清光绪二十年县城图
-- 民国三十一年黔江县疆域图
-- 县城街道图
-- 县水利水电图
-- 县公路交通图
<黔江县志>编纂委员会及其总编室办公室人员名单


凡例
目录
总述
大事记
-- 备考1986——1990年大事记述
地理编
-- 第一章建置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政区
---- 第三节县城(联合镇)
------ 备考
-------- 县名由来
-------- 京洞州
-------- 火石垭分州
-- 第二章地质 地貌
---- 第一节地质
---- 第二节地貌
------ 备考
-------- 各乡镇海拔高度与切割深度
-- 第三章气候
---- 第一节特征
---- 第二节气温
---- 第三节降水
---- 第四节日照
-- 第四章水系 水文
---- 第一节水系
---- 第二节水文
-- 第五章矿产
---- 第一节燃料矿产
---- 第二节金属矿产
---- 第三节非金属矿产
-- 第六章土地 土壤
---- 第一节土地资源
---- 第二节土壤
-- 第七章植物 动物
---- 第一节植物
---- 第二节动物
-- 第八章自然灾害
---- 第一节干旱
---- 第二节洪涝
---- 第三节冰雹
---- 第四节大风
---- 第五节低温 绵雨
---- 第六节地震
------ 备考
-------- 明代石城地震考
-------- 旧志灾异录
-- 第九章区乡概况
---- 第一节联合镇
---- 第二节城厢区
------ 城北乡
------ 后坝乡
------ 南海乡
------ 中塘乡
------ 县坝乡
------ 舟白乡
------ 青冈乡
------ 册山乡
---- 第三节石会区
------ 石会乡
------ 工农乡
------ 沙坝乡
------ 西泡乡
------ 黑溪乡
------ 白合乡
------ 九龙乡
---- 第四节黄溪区
------ 黄溪乡
------ 黎水乡
------ 杉岭乡
------ 白石乡
------ 新民乡
------ 新花乡
---- 第五节冯家区
------ 冯家坝镇
------ 正阳乡
------ 邻鄂乡
------ 五里乡
------ 蓬东乡
------ 寨子乡
---- 第六节濯水区
------ 濯水镇
------ 马喇乡
------ 小庄乡
------ 濯西乡
------ 水市乡
------ 蒲花乡
---- 第七节两河区
------ 两河乡
------ 犁弯乡
------ 金洞乡
------ 早化乡
------ 龙田乡
---- 第八节石家区
------ 石家河乡
------ 新华乡
------ 新安乡
------ 杨柳乡
------ 学堂乡
------ 鹅池乡
------ 渗坝乡
---- 第九节金溪区
------ 金溪乡
------ 平溪乡
------ 水田乡
------ 太极乡
------ 石钟乡
------ 白土乡
政治编
-- 第十章中国国民党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党务活动
---- 第三节三民主义青年团
-- 第十一章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县委的建立
---- 第二节历届党代会
---- 第三节组织系统
---- 第四节县委的部门工作
------ 备考
-------- 西南服务团黔江中队
-- 第十二章民国政权及议会机构
---- 第一节政府机构
---- 第二节议会机构
-- 第十三章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 第一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节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人大常务委员会
---- 第四节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五节人民代表的产生
-- 第十四章人民政府
---- 第一节县人民政府(人民委员会)
---- 第二节县革命委员会
---- 第三节派出机构
---- 第四节乡(镇)人民政府
---- 第五节侨务、外事工作
------ 备考
-------- 清代知县名录
-- 第十五章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主要活动
-- 第十六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工人组织
---- 第二节农民组织
---- 第三节青年组织
---- 第四节妇女组织
---- 第五节工商业组织
---- 第六节科学技术协会
-- 第十七章军事
---- 第一节驻军
---- 第二节地方武装
---- 第三节民兵
---- 第四节兵役
---- 第五节兵事
------ 备考
-------- 黔江神兵
-- 第十八章政法
---- 第一节清末和民国时期的司法机构
---- 第二节解放后的政法机构
---- 第三节公安
---- 第四节检察
---- 第五节审判
---- 第六节司法行政
-- 第十九章民政
---- 第一节优待抚恤
---- 第二节安置
---- 第三节社会救济
---- 第四节社会福利
---- 第五节婚姻登记
---- 第六节其它工作
-- 第二十章劳动 人事
---- 第一节劳动
---- 第二节人事
---- 第三节待遇
---- 第四节离退休
-- 第二十一章政事纪要
---- 第一节蓝玉征黔 置千户所
---- 第二节太平军越黔
---- 第三节教案
---- 第四节庚戌起义
------ 备考
-------- 庚戌黔江革命之役死难烈士
---- 第五节红军转战黔江
---- 第六节推行新县制
---- 第七节抗日救亡
---- 第八节选举国大代表
---- 第九节解放黔江
---- 第十节剿匪
---- 第十一节减租退押
---- 第十二节镇压反革命
---- 第十三节鸦片的泛滥和禁绝
---- 第十四节土地改革
---- 第十五节抗美援朝
---- 第十六节“三反”、“五反”
---- 第十七节三大改造
---- 第十八节肃反
---- 第十九节整风反右
---- 第二十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 第二十一节农业学大寨
---- 第二十二节“反右倾”和农村“三反”
---- 第二十三节整风整社
---- 第二十四节新五反和社教
---- 第二十五节工业学大庆
---- 第二十七节平反冤假错案
---- 第二十八节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 第二十九节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三十节 党政机构改革
---- 第三十一节城镇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三十二节成立民族自治县
---- 第三十三节扶贫工作
---- 第三十四节1985年整党、党员登记
经济编(上)
-- 第二十二章农业
---- 第一节体制
---- 第二节耕地
---- 第三节劳动力
---- 第四节作物分布
---- 第五节耕作制度
---- 第六节农田基本建设
---- 第七节推广良种
---- 第八节作物栽培
---- 第九节施肥与田间管理
---- 第十节病虫害防治
---- 第十一节农业机具
---- 第十二节管理机构
---- 第十三节效益
------ 备考
-------- 县农场简介
-- 第二十三章林业
---- 第一节林业资源
---- 第二节植树造林
---- 第三节森林保护
---- 第四节林业管理
------ 备考
-------- 县马喇林场
-- 第二十四章畜牧业 渔业
---- 第一节畜牧业
---- 第二节渔业
------ 备考
-------- 小南海渔场
-- 第二十五章水利
---- 第一节蓄水
---- 第二节引水
---- 第三节提水
---- 第四节整治堤防河道
---- 第五节人畜饮水
---- 第六节防洪抗旱
---- 第七节水利管理
-- 第二十六章乡镇企业
---- 第一节主要行业
---- 第二节经营管理体制
-- 第二十七章烤烟 卷烟
---- 第一节烤烟
---- 第二节卷烟
-- 第二十八章工业
---- 第一节企业性质
---- 第二节主要行业
---- 第三节管理
-- 第二十九章交通运输
---- 第一节线路
---- 第二节运输
---- 第三节管理
------ 备考
-------- 重大交通事故
-------- 养路机构
-------- 汽车运输机构
-- 第三十章邮电
---- 第一节设施
---- 第二节邮政
---- 第三节电信
---- 第四节管理
-- 第三十一章城乡建设
---- 第一节县城
---- 第二节集镇
---- 第三节农房
---- 第四节管理
---- 第五节环境保护
------ 备考
-------- 张氏庭院
经济编(下)
-- 第三十二章商业
---- 第一节体制
---- 第二节商品购销
---- 第三节对外贸易
---- 第四节饮食、服务
-- 第三十三章财政
---- 第一节财政收入
---- 第二节财政支出
---- 第三节主要税况
---- 第四节财政管理与监督
-- 第三十四章金融 保险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货币
---- 第三节信贷
---- 第四节储蓄
---- 第五节基本建设拨款与监督
---- 第六节保险
---- 第七节代理业务
-- 第三十五章经济综合管理
---- 第一节计划管理
---- 第二节统计管理
---- 第三节物价管理
---- 第四节工商行政管理
---- 第五节标准计量管理
---- 第六节土地管理
文化编
-- 第三十六章教育
---- 第一节行政管理
---- 第二节学校教育
---- 第三节成人教育
---- 第四节教育教学
---- 第五节教师队伍
---- 第六节经费与设施
-- 第三十七章科学技术
---- 第一节科技队伍
---- 第二节科技组织
---- 第三节科普活动
---- 第四节科技成果
---- 第五节几项科研工作
---- 第六节科技管理
-- 第三十八章文化艺术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民间传统文艺
---- 第三节群众文化活动
---- 第四节电影
---- 第五节广播电视
---- 第六节报刊通讯
---- 第七节图书
---- 第八节档案
---- 第九节史志编修
-- 第三十九章文物
---- 第一节文物管理
---- 第二节文物保护单位
---- 第三节出土文物
------ 备考
-------- 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 第四节馆藏文物
-- 第四十章风景名胜
---- 第一节风景名胜区
---- 第二节其它景点
---- 第三节旅游开发
-- 第四十一章体育
---- 第一节体育管理
---- 第二节传统体育
---- 第三节学校体育
---- 第四节群众体育
---- 第五节人才培养
---- 第六节体育竞赛
---- 第七节体育设施
-- 第四十二章医药 卫生
---- 第一节机构与管理
---- 第二节卫生防疫
---- 第三节医疗
------ 备考
-------- 三年肿瘤死因调查
---- 第四节妇幼保健
---- 第五节药品经营及药政管理
社会编
-- 第四十三章民族
---- 第一节居民来源
---- 第二节恢复民族成份
---- 第三节民族分布
---- 第四节落实民族政策
---- 第五节民族习俗
-- 第四十四章人口
---- 第一节人口发展
---- 第二节人口分布
---- 第三节人口构成
---- 第四节计划生育
---- 第五节人口普查
------ 备考
-------- 寿星录
陶洪福
任世隆
田宗国
刘岐山
-- 第四十五章人民生活
---- 第一节农民生活
---- 第二节职工生活
---- 第三节城镇居民生活
---- 第四节城乡居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 第五节城乡居民储蓄额
-- 第四十六章风俗习惯
---- 第一节语言
---- 第二节饮食
---- 第三节服饰
---- 第四节住宅
---- 第五节劳动
---- 第六节婚姻
---- 第七节喜庆
---- 第八节节俗
---- 第九节丧葬
---- 第十节祭扫
---- 第十一节禁忌
---- 第十二节优良风尚
-- 第四十七章家庭 姓氏
---- 第一节家庭
---- 第二节姓氏
---- 第三节宗祠
-- 第四十八章宗教
---- 第一节佛教
------ 备考
-------- 酉阳州志对早期寺庙的记载
---- 第二节道教
---- 第三节天主教
---- 第四节基督教
-- 第四十九章会社
---- 第一节袍哥
---- 第二节会馆
---- 第三节行会
---- 第四节其它民间团体
-- 第五十章方言
---- 第一节语音
---- 第二节词汇
---- 第三节语法修辞
-- 第五十一章谚语 歇后语
---- 第一节谚语
---- 第二节歇后语
---- 第三节其它用语
人物编
-- 第五十二章传记
---- 温朝钟 王克明
---- 程琪芝
---- 陈景星
---- 白贞瑞
---- 徐灵渊
---- 万涛
------ 万涛遗像
---- 龚昌荣
---- 程昌祺
---- 罗炳然
---- 胡汉钊
---- 余松柏
---- 王政
------ 附图
---- 孙壶东
---- 张九章
---- 备考
------ 范贤传
------ 汤学尹传
-- 第五十三章英名录
---- 抗日阵亡将士英名录
---- 革命烈士英名录
附录
编后记
版权页
更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