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卷包括华侨志、穗港澳关系志。分别介绍了广州市侨居情况、侨务工作以及当地华侨所作的贡献等。
内容时限:
1840-1990
出版时间:
1996年02月
目录
广州市志卷十八(封面)
版权
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广州市志》编审名单/本卷编审人员
凡例
卷十八
目录
《广州市志》插图
华侨志
--
华侨志编纂委员会
--
说明
--
概述
----
(一)
----
(二)
----
(三)
--
第一编侨居情况
----
第一章移居国外
------
第一节出洋经商
------
第二节出洋做工
--------
相关图表
表:广州英国招工所运往英属西印度的移民统计表
------
第三节因政治原因出国
------
第四节出国团聚继产
------
第五节留学定居
----
第二章侨居人口
------
第一节分布
--------
相关图表
表:祖籍广府华侨华人人数统计表
表:1801年至1900年旅居马来亚的广州府属华侨会馆简表
表:广州旅居国外华侨华人分布表
------
第二节构成
--------
一、祖籍广州的华侨
--------
二、原外地落籍广州的华侨
--------
三、祖籍外地在广州活动过的华侨
----
第三章主要侨居地
------
第一节新加坡马来西亚
--------
一、概况
相关图表
图:被列入<新加坡先驱人物名录>的胡璇泽(左)(蜡像)
图:用黄埔命名的地名和联络所(1991年摄)
--------
二、社团
------
第二节越南
------
第三节泰国
------
第四节印度尼西亚
------
第五节日本
------
第六节美国
--------
一、概况
--------
二、社团
------
第七节加拿大
--------
一、概况
--------
二、社团
------
第八节秘鲁
--------
一、概况
--------
二、社团
------
第九节巴拿马
------
第十节圭亚那
------
第十一节澳大利亚
------
第十二节新西兰
--------
一、概况
--------
二、社团
------
第十三节法国
------
第十四节英国
------
第十五节非洲
--------
一、毛里求斯
--------
二、塞舌尔
--------
三、马达加斯加
--------
四、南非
--------
五、其他
------
第十六节其他国家
--------
一、亚洲地区
--------
二、大洋洲地区
--------
三、北美洲地区
--------
四、南美洲地区
--------
五、欧洲地区
--------
六、其他地区
----
第四章对侨居地贡献
------
第一节开矿垦荒
------
第二节挖河筑路
------
第三节建设市镇
------
第四节农林种植
------
第五节兴办实业
------
第六节繁荣文化
--------
一、粤剧
--------
二、华文教育
--------
三、粤菜与舞狮
--------
四、华文报刊与文艺创作
------
第七节反抗侵略
--
第二编侨乡归侨
----
第一章侨乡
------
第一节侨乡变迁
--------
一、清代、民国时期
(一)内外联系
(二)圩镇建设
(三)思想风俗
(四)社会问题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一)侨属企业、专业户的形成与发展
(二)发展外向型经济
(三)兴办文教公益事业
(四)组团探亲观光
------
第二节侨乡分布
--------
一、乡镇
(一)白云区
人和镇
相关图表
图:杨玉赐(左)与中侨委主任何香凝
龙归镇
蚌湖镇
黄陂华侨农牧场
(二)花县
花山镇
相关图表
表:花山镇各村旅居国外及港澳乡亲人数表
新华镇
花县华侨农场
(三)增城县
新塘镇
福和镇
相关图表
表:新塘镇部分村旅外乡亲人数比较表
(四)番禺县
珠江华侨农场
(五)从化县
相关图表
广州各区县旅外人数表(1988年统计)
--------
二、市区
(一)东山区
东山归侨侨眷聚居点
华侨新村(天胜村)
(二)越秀区
(三)荔湾区
(四)海珠区
(五)天河区
(六)芳村区
(七)黄埔区
--------
[附录]华侨纪念地
一、以华侨姓名命名的地方
二、以华侨置业公司名称命名的地方
三、华侨文物点
----
第二章归侨
------
第一节华侨归国
--------
一、回国投身革命
--------
二、参加祖国建设
--------
三、失业回国
--------
四、遭排华回国
--------
五、回国升学
--------
六、回国安度晚年
------
第二节团体
--------
相关图表
表:民国时期驻穗华侨团体
表:80年代广州地区归侨校友会、侨友会、联谊会情况表
--
第三编侨务
----
第一章机构团体
------
第一节清代民国时期
------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一、广州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
相关图表
图:广州市侨务机构负责人
--------
二、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华侨外事民族宗教委员会(简称市人大侨委)
相关图表
表:广州市侨务机构历届主要领导人表
--------
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广州市委员会联络委员会华侨组
--------
四、广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相关图表
表:广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历届主要领导人表
--------
五、侨务企事业单位
(一)市属单位
(二)省属单位
--------
六、研究机构与侨刊
(一)华侨研究机构
(二)侨刊
----
第二章侨务工作
------
第一节清朝时期
--------
一、海禁
--------
二、允许出洋与惩治拐匪
--------
三、吸引侨资
------
第二节民国时期
--------
一、鼓励投资
--------
二、便利升学
--------
三、出入境管理
--------
四、救济难侨
------
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一、1949年10月至1966年5月
(一)保护权益
(二)保护侨汇
(三)吸引侨资
(四)安置救济
(五)指导侨生
(六)出入国境
--------
二、1966年6月至1978年10月
--------
三、1978年11月至1990年
(一)维护权益
1.平反错案
2.落实侨房政策
相关图表
表:广州市落实侨房政策时度情况统计表
3.落实归侨侨眷知识分子政策
(二)处理信访
(三)为经济服务
1.制定法规
2.兴办企业
3.接受捐赠
(四)海外侨务
1.联络接待
2.夏(冬)令营
3.对外宣传
(五)咨询、服务
(六)涉外公证
(七)涉外婚姻
相关图表
表:"广州市荣誉市民"一览表
--
第四编贡献
----
第一章经济方面
------
第一节清末民国时期兴办的企业
--------
一、工业
相关图表
表:清末至民国时期华侨在广州工业投资情况表
(一)火柴工业
(二)电灯事业
(三)纺织工业
1、织布业
2、针织业
相关图表
表:民国时期广州的侨资机械厂情况表
(四)橡胶工业
(五)食品工业
相关图表
表:民国时期侨资针织厂情况表
(六)制药工业
相关图表
民国时期广州的侨资制药行(店)情况表
七、化学工业
相关图表
表:民国时期广州侨资化学工业情况表
(八)机械工业
相关图表
表:民国时期广州的侨资机械厂情况表
(九)烟草工业
(十)制革工业
--------
二、交通业
--------
三、房地产业
--------
四、商业
相关图表
表:新中国建立前华侨投资商业情况表
--------
五、服务业
相关图表
表:华侨投资文工团的主要影院表(1959年统计)
--------
六、金融业
(一)银行
(二)侨批业
相关图表
表:广州市侨批业一览表的(1946年统计)
------
第二节新中国建立后至1978年兴办的企业
--------
一、私营企业
相关图表
表:1951~1955年华侨投资广州市私营工商业情况表
--------
二、股份企业
--------
三、生产自救企业
------
第三节改革开放时期兴办的企业
--------
一、三资企业
(一)交通业
(二)酒店宾馆
(三)实业公司
--------
二、捐资企业
--------
三、侨属企业
(一)广州市属侨属企业
相关图表
表:广州市属侨属企业表
(二)海珠区侨属企业
(三)荔湾区侨属企业
(四)越秀区侨属企业
(五)东山区侨属企业
(六)天河区侨属企业
(七)芳村区侨属企业
----
第二章政治方面
------
第一节参与辛亥革命
--------
一、加入革命组织
--------
二、参加武装起义
--------
三、经济上支持革命
------
第二节创建航空事业
------
第三节支持省港大罢工
--------
一、捐款献物
--------
二、舆论支持
------
第四节支持北伐
------
第五节支持抗日战争
--------
一、抗日宣传动员
--------
二、捐资献物
--------
三、直接参战
------
第六节支持人民革命斗争
------
第七节参政议政
--------
相关图表
表:新中国建立后在广州市政府部门担任领导职务的归侨一览表
表: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归侨党委及市长、副市长名单表
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广州市委员会归侨副主度、党委名单及委员人数表
------
第八节促进中外友好
----
第三章文化方面
------
第一节文学艺术
--------
一、文学
--------
二、美术
(一)绘画
(二)雕塑
--------
三、报刊
--------
四、艺术
(一)粤剧曲艺
(二)木偶剧
(三)音乐舞蹈
------
第二节教育科技
--------
一、教育
(一)捐资办学校
1、捐资办大学
2、捐资办中小学
相关图表
表:二三十年代花县华侨捐资办学简表
(二)教学
相关图表
表:广州市教育局系统归侨侨眷教职员工受表彰统计表
--------
二、科学技术
(一)理工科
(二)社会科学
------
第三节体育卫生
--------
一、体育事业
--------
二、医疗事业
----
第四章公益事业
------
第一节捐资办医院
------
第二节捐资市政建设
--------
一、建纪念堂、馆
--------
二、建桥修路
--------
三、捐赠图书
------
第三节捐资社会福利
----
后记
穗港澳关系志
--
穗港澳关系志插图
--
穗港澳关系志编委会
--
概述
----
(一)
----
(二)
----
(三)
--
第一章穗港澳地域关系
----
第一节地理位置
------
一、数理地理位置关系
------
二、自然地理位置关系
--------
相关图表
表:广州、香港、澳门三地平均气温比较表
------
三、经济地理位置关系
--------
(一)广州的经济地理位置
--------
(二)香港的经济地理位置
--------
(三)澳门的经济地理位置
------
四、政治地理位置关系
--------
(一)广州的政治地理位置
--------
(二)香港的政治地理位置
--------
(三)澳门的政治地理位置
------
五、文化地理位置关系
----
第二节交通联系
------
一、秦——元:广州为单交通中心,放射形交通联系网络
------
二、明清(鸦片战争前):广州、澳门双交通中心并峙
------
三、鸦片战争时期至新中国建立前夕:广州、香港双交通中心并峙
------
四、建国后穗港澳的交通联系
--
第二章建国前的穗港关系
----
第一节穗港历史关系的形成
------
一、历史上的紧密联系
------
二、英国对香港地区的割占、"租借"
--------
(一)英国割占香港岛
--------
(二)英国割占九龙尖沙咀
--------
(三)英国"租借"新界地区
----
第二节清末民国时期穗港人民往来
------
相关图表
--------
表:1882-1886年广州口岸往来香港人数表
--------
表:1887-1899年省港轮船旅客人数
--------
表:1900~1904年广州口岸往来香港人数表
--------
表:1905~1928年广州口岸往来香港人数表
--------
表:广九铁路线1921~1930年客运量
----
第三节清末民国时期穗港政治关系
------
一、清末时期
--------
(一)两次鸦片战争时期的穗港关系
--------
(二)洪兵起义与穗港关系
--------
(三)中法战争时期的穗港关系
--------
(四)"新界"勘界与有关交涉
相关图表
图:清政府与英政府官员会勘界址选自香港出版的《图片香港历史》
--------
(五)孙中山及革命党人在穗港地区的革命活动
--------
(六)清末穗港其他交涉
------
二、民国时期
--------
(一)民国初年穗港关系
--------
(二)"五四"运动期间穗港关系
--------
(三)20年代至抗战前的穗港关系
--------
(四)香港海员大罢工期间穗港关系
相关图表
图:参加省港大罢工的工人纠察队选自香港出版的《图片香港历史》
--------
(五)商团事件期间穗港关系
--------
(六)省港大罢工期间穗港关系
--------
(七)穗港的中共早期党团活动
--------
(八)抗战时期的穗港关系
--------
(九)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夕穗港关系
--------
(十)抗战前后共产党及其他党派在穗港的活动
--------
(十一)为抗战宣传和人民解放事业培养人才的高等学院
----
第四节清末民国时期穗港经济关系
------
一、穗港贸易关系
--------
(一)正常贸易
相关图表
表:1842年~1848年停泊在香港的我国商船情况表
表:1860年~1864年广州港对外贸易统计表
表:1867年~1913年广州港对外贸易统计表
表:1914~1941年粤海关进出口货值表
--------
(二)鸦片贸易与"苦力贸易"
1、鸦片贸易
相关图表
表:1882~1911年鸦片进口统计表
表:1892~1901年经海关进口的鸦片货值表
2、"苦力贸易"
--------
(三)省港洋行
------
二、穗港工商关系
--------
(一)工业
--------
(二)商业
--------
(三)饮食服务行业
------
三、穗港财政金融关系
--------
(一)清末民国时期广州当局向港方借款
--------
(二)穗港银行业
--------
(三)穗港货币市场
相关图表
民国元年~20年港币与银毫比值变动情况
--------
(四)穗港汇兑业务
------
四、穗港交通、邮电关系
--------
(一)穗港航运
--------
(二)广九铁路
--------
(三)航空及公路运输
--------
(四)穗港邮政与电讯业务
------
附录近代省港联号企业简表
----
第五节清末民国时期穗港文化关系
------
一、文艺方面
--------
(一)粤剧
--------
(二)电影
--------
(三)音乐曲艺
--------
(四)其他
------
二、教育方面
------
三、新闻业方面
--------
(一)清末时期
相关图表
图:《华商报》一页
--------
(二)民国时期
------
四、体育、卫生方面
--------
(一)体育
--------
(二)卫生
--
第三章建国前的穗澳关系
----
第一节 古代的穗澳关系(远古~1840)
------
一、政治关系
------
二、经济交往
--------
相关图表
图:19世纪初来往于澳门与广州之间的客船和渔船
表:万历二十八年(1600)一艘葡船运往长崎的货物所得利润统计表
------
三、文化交流
----
第二节 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时期的穗澳关系(1841~1911)
------
一、广州人民反对葡萄牙侵夺澳门权
------
二、改良源和革命源在澳门的活动
--------
(一)郑观应、康有为等在澳门
--------
(二)孙中山在澳门的革命活动
相关图表
图:前排右起为尤列、陈少白、陈中山、杨鹤龄
------
三、广州与澳门贸易的演变
------
四、兴建广(州)澳(门)铁路之议
----
第三节民国时期的穗澳关系
------
一、广州人民反对澳葡的侵略扩张活动
------
二、穗澳经济文化交往
--------
(一)经济交往
相关图表
图:澳门的一个渔栏
--------
(二)文化交往
--
第四章建国后穗港澳官员接触及民间友好往来
----
第一节建国后穗港官员接触
------
一、内地改革开放前
------
二、内地改革开放后
----
第二节建国后穗港民间友好往来
----
第三节建国后穗澳官员接触
----
第四节建国后穗澳民间友好往来
--
第五章建国后穗港澳文化科技交流
----
第一节文艺交流
------
二、内地改革开放后穗港澳文化交流
----
第二节体育交流
------
一、内地改革开放前
------
二、内地改革开放后
----
第三节教育界联系与交流
----
第四节科学学术交流
----
第五节技术交流
----
第六节新闻出版等方面的交流
--
第六章建国后穗港澳经济关系
----
第一节概况
------
相关图表
--------
表:1981~1989年广州对香港出口情况表
--------
表:1982~1989年广州对澳门出口情况表
----
第二节穗港澳贸易
----
第三节穗港澳经济合作
------
一、港澳客商在穗投资
--------
相关图表
表:1985~1989年香港客商在广州直接投资情况表
表:1985~1989年澳门客商在广州直接投资情况表
------
二、穗港澳金融合作
------
三、互设办事机构
----
第四节穗港澳经济交流活动
------
一、穗港经济交流活动
------
二、穗澳经济交流活动
----
第五节穗港澳运输与旅游
------
一、穗港运输合作
------
二、穗澳运输合作
------
三、穗港澳旅游
--
第七章广州旅港澳同胞
----
第一节移居和建设港澳
------
一、移居历史
------
二、人口流动
------
三、建设港澳
----
第二节宗亲社团
------
相关图表
--------
表:1990年《香港年鉴》载获勋衔的祖籍广州香港同胞表
--------
表:广州人旅居香港、澳门同乡会一览表(至1992年)
----
第三节对广州的贡献
------
一、支持革命活动
------
二、支持广州经济建设
------
三、捐资办教公益事业
--------
(一)教育事业
--------
(二)体育卫生事业
--------
(三)科技文化艺术事业
--------
(四)社会公益善举
------
四、参政议政
----
第四节广州对港澳同胞的工作
------
一、联络接待
------
二、落实政策
------
三、照顾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