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志

气象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方针,按“详今略古、求实存真”的修志原则如实地记载晋宁县的气候特点及其各种气象要素和自然灾害,反映本县气象事业的发展情况,提供和保存本县主要气象资料,为开发利用本地的气候资源提供资料和决策依据,以新材料、新观点、新方法编纂、力求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相统一的气象专业志。

目录

封面
气象志
编纂人员
题词
图片
-- 1971-1990年观测场 地址:昆阳镇郑和东路
-- 职工宿舍
-- 1956-1970-观测场 地址:昆阳小墩
-- 气象局观测预报值班室
-- 1990年全局职工合影
-- 天气预报值班工作室
-- 地面观测值班工作室
序一
序二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目录
第一章 气候
-- 第一节 气候概况
---- 一、地理位置及地形
---- 二、气候特点
-- 第二节 气象要素
---- 一、气温
------ (一)、气温日变化
------ (二)、候平均气温
------ (三)、旬平均气温
------ (四)、月平均气温
------ (五)、四季气温
------ (六)、年平均气温
------ (七)、极端气温
---- 二、降水
------ (一)、降水量地域分布
------ (二)、月平均降水量
------ (三)、四季降水量
------ (四)、年降水量
------ (五)、雨日
------ (六)、年最长连续降水日数
------ (七)、年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
---- 三、湿度
------ (一)、相对湿度
------ (二)、绝对湿度
---- 四、蒸发
---- 五、风
------ (一)、风速日变化
------ (二)、季节 变化
------ (三)、月平均风速及大风日数
------ (四)、年平均风速
---- 六、日照
------ (一)、地域分布
------ (二)、年内变化
------ (三)、年日照时数
第二章 气象灾害
-- 第一节 干旱
---- 一、简述
---- 二、旱灾记实
-- 第二节 洪涝
---- 一、简述
---- 二、灾害记实
-- 第三节 低温冷害
---- 一、简述
---- 二、灾情记实
-- 第四节 冰雹
---- 一、简述
---- 二、灾情记实
-- 第五节 大风灾害
---- 一、简述
---- 二、灾情记实
-- 第六节 雷击
第三章 应用气候
-- 第一节 农业气候
---- 一、太阳辐射能
------ (一)、总辐射和生理辐射
------ (二)、太阳辐射能利用率
---- 二、热量条件
------ (一)、积温
------ (二)、土壤温度
------ (三)、滇池水温
------ (四)、“倒春寒”
------ (五)、“八月低温”
------ (六)、霜期
---- 三、降水条件
------ (一)、大气降水
------ (二)、雨季开始期和终止期
-- 第二节 农业气候区划
---- 一、区划情况
---- 二、分区概述
------ (一)、温热河谷区
------ (二)、环湖温暖平坝区
------ (三)、山坝温和区
------ (四)、温凉山区
-- 第三节 物候
---- 一、主要农作物物候
------ (一)、水稻
------ (二)、包谷
------ (三)、蚕豆
------ (四)、小麦
---- 二、木本植物
------ 黄梨
---- 三、天气现象
------ (一)、霜
------ (二)、雪
------ (三)、雷暴
-- 第四节 作物气象
---- 一、水稻
------ (一)、光、温、水条件
------ (二)、生育期间隔日数和积温
------ (三)、主要生育期对气象条件要求
------ (四)、主要气象灾害指标
---- 二、蚕豆气象
------ (一)、光、温、水条件
------ (二)、生育期间隔日数、积温、日照、时数
------ (三)、主要生育期对气象条件要求
------ (四)、影响产量气象因子
第四章 气象事业
-- 第一节 气象机构
---- 一、晋宁县气象站
------ (一)、建站与发展
------ (二)、体制及站名变更
------ (三)、职工队伍
---- 二、站务管理
------ (一)、文明建设
------ (二)、制度建设
------ (三)、业务培训
-- 第二节 气象观测
---- 一、地面气象观测
------ (一)、简述
------ (二)、地面观测业务
------ (三)、地面气象观测仪器设置(存目)
---- 二、农业气象观测
------ (一)、开展情况
------ (二)、农业气象观测分析仪器(存目)
-- 第三节 气象资料
---- 一、简述
---- 二、资料工作
---- 三、资料服务
-- 第四节 单站补充天气预报
---- 一、预报工作
---- 二、天气预报
------ (一)、短期天气预报
------ (二)、中期天气预报
------ (三)、长期天气预报
---- 三、气候展望与产量预报
------ (一)、气候展望
------ (二)、农作物产量预报
-- 第五节 气象服务
---- 一、资料、预报、情报服务
------ (一)、资料服务
------ (二)、预报、情报服务
---- 二、农业气象情报服务
---- 三、现场气象服务
------ (一)、飞机造林
------ (二)、科技街
------ (三)、人工降雨
---- 四、气象服务效益
-- 第六节 人物
---- (一)、历任站长副站长或主要负责人表
---- (二)、获省、地一级以上先进工作者表
---- (三)、连续百班无错、情获省气象局优秀测报员及其事迹
---- (四)、在地区级以上刊物发表专业性论文人员及论文标题辑录表
---- (五)、1956-1990年观测、预报员名录表
-- 第七节 经费
附录
-- 一、本地气象谚语
---- (一)、节令类
---- (二)、天象类
---- (三)、物象类
---- (四)、农业类
---- (五)、林业类
---- (六)、畜牧类
-- 二、奇异天象
-- 三、饥、疫、稔
-- 四、太阳出入时间表
-- 五、气象诗词、赋
-- 六、民国期间气象观测记录说明
-- 七、各种气象观测环境的技术要求
-- 八、云南省基本建设委员会、云南省气象局关于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中央气象局《关于保持气象台站观
-- 九、关于我省气象部门开展有偿专业服务和综合经营的报告
-- 十、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气象局关于请地方财政合理分担部分气象经费的请示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