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史志红星二场志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史志红星二场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新疆农十三师红星二场是农业、工业、商业、文化、卫生事业一体化综合发展的屯垦戍边军垦农场。本志记述了农场发展的历史以及各项事业的发展与现状。

内容时限: 1949-2001

出版时间: 2003年07月

目录

封面
红星二场志
献给红星二场创建五十周年
农十三师红星二场史志编纂委员会
《红星二场志》编撰人员
《红星二场志》审定验收单位
图片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三红星二场地理位置示意图
-- 兵团农十三红星二场现状图
-- 领导题词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题词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题词:“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书记、政治委员陈德敏题词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张庆黎题词
-- 领导关怀
---- 1962年5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恩茂(中)在红星二场视察,并和职工一同参加劳动
---- 2000年6月3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亲切接见红星二场基层干部
---- 2000年6月3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政领导人视察红星二场(前排左起:自治区主席
---- 1998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政委王传友(右三)在哈管局领导人陪同下到红星二场视察工作
---- 1995年6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金云辉(右三)到红星二场视察棉花生产情况
---- 新疆军区副参谋长苏明銮(左三)在哈管局领导人陪同下检查指导红星二场民兵武装工作
---- 1987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刘双全(左二)到红星二场农贸市场视察
---- 1998年4月,哈密地委书记黄昌元(前左三)到红星二场检查指导工作
---- 2000年,哈密地委书记钱智(前左三),行署专员库热西·买合苏提(前右二)到红星二场指导兵地共建工作
---- 2001年7月,农十三师党委书记、政委吴慧泉(前左一)、党委副书记、师长孔星隆(右二)到红星二场供电
---- 红星二场领导班子(2002年7月摄)
-- 艰苦创业
---- 1952年,军垦战士奋战戈壁滩,从天山修渠引水
---- 1952年,军垦战士们用独轮车拉运石头,修建红星二渠
---- 军垦战士王殿臣跳进齐腰深的泡荒碱水中堵水口
---- 50年代初,全国战斗英雄、副场长王耀群(前左二)利用在田间地头劳动休息时间同职工促膝谈心
---- 60年代,农场职工拉运厩肥,改良土壤
---- 1953年4月5日,红星二渠开闸放水,哈密专员、十六师政委张家树(中)剪彩
---- 水流通畅的红星二渠
---- 50年代初,军垦战士在荒原上开发创业,建设红星二场。
---- 挖排水沟工程
---- 治理盐碱灌水情景
-- 粮棉种植
---- 1984年7月,哈管局党委书记齐景舜(右一)察看红星二场小麦丰产条田
---- 节假日学生在棉田定苗
---- 1984年,用康拜因拖拉机收割小麦
---- 棉田化学调控
---- 棉田喷灌
---- 哈管局和红星二场领导人在棉田检查田间管理情况
---- 采摘丰收棉
---- 种田能手在田间交流棉花高产经验
---- 棉田整枝
---- 种棉能手、高产状元王志德
-- 园艺生产
---- 哈密大枣挂满枝
---- 丰收的大红枣
---- 挤满枝头的大苹果
---- 梨香满园
---- 果园幼苗
---- 诱人的高产葡萄
---- 鲜葡萄装车起运
---- 葡萄选优包装外销
---- 新定植的葡萄园
---- 采摘丰收葡萄
-- 畜禽生产
---- 放牧羊群
---- 养猪场中肥猪满栏
---- 夕归羊群
---- 家庭奶牛场中的黑白花奶牛
---- 科学养鸡
---- 家庭养鸡场
---- 饲养肉鸽
---- 群鸭戏水
-- 农业机械化
---- 各类农用机车
---- 早播地膜棉
---- 膜下滴灌带铺设及播种作业
---- 用机力挖葡萄坑
---- 用推土机开荒平地
---- 棉种包衣
---- 棉花化控施肥
---- 康拜因收割小麦
---- 秸秆还田、培肥地力
---- 拉沙改土
-- 工副业
---- 红星二场新东食品厂车间之一
---- 日本客商到新东食品厂订货
---- 新东食品厂生产的脱水菜产品
---- 食品厂工人挑选优质成品脱水洋葱片
---- 优质棉种外销
---- 比利时客商到红星二场洽谈订购脱水菜
---- 德国客商到红星二场考察并订货
---- 红星二场棉花加工厂
---- 新东食品厂获得的银质奖章
---- 红星二场化工厂生产的硫化碱成品
---- 用机械堆垛棉花
---- 红星二场脱水菜获奖证书之一
---- 优质皮棉打包外运
-- 城镇建设
---- 红星二场办公楼
---- 火石泉镇商贸中心
---- 火石泉派出所大楼
---- 红星二场职工在宅基地盖起了住宅楼
---- 农场的林带
---- 气象观测
---- 红星二场的卫星气象单收站
---- 红星二场中心化验室
---- 红星二场医院顺利通过“一甲”医院达标验收
---- 火石泉镇鸟瞰
-- 政治
---- 老红军王本义向青年职工讲革命故事
---- 兵团一级劳动模范杨万余向青年职工讲革命传统、讲生产技术
---- 红星二场党委思想政治工作会议
---- 1996年,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工作总结表彰大会
---- 1996年,红星二场双代会
---- 1987年,选举出席哈密市人大会议代表
---- 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2001年“三讲”教育
---- 庆祝老人节
---- 2001年11月28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红星二场第六次代表大会
---- 《红星二场志》编审人员合影
-- 军事活动
---- 刻苦训练、严阵以待
---- 队列训练
---- 整装待发
---- 实弹打靶
---- 接受检阅
-- 文化教育
---- 红星二场学校化学实验室
---- 红星二场学校语音室
---- 红星二场学校“两基评估”验收
---- 红星二场职工教育中心
---- 红星二场学校
-- 文体活动
---- 学生腰鼓队
---- “迎春杯”文艺晚会
---- 老年秧歌队
---- 舞龙
---- 威风锣鼓队
---- 舞狮
---- 红星二场社火队
---- 学校体育运动会开幕式
---- 职工自行车慢骑比赛
---- 学校田径运动会
---- 职工篮球赛
---- 职工书画作品展
---- 黑板报展评
-- 兵地共建
---- 兵地共建总结大会
---- 兵地共建座谈会
---- 红星二场医疗服务队
---- 红星二场职工义务修车
---- 红星二场医院送医送药下乡
---- 支援兄弟团场和地方灾区抗灾
---- 红星二场技术员为村民传授技术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序章 四十七团战斗历程
-- 第一节 四十七团沿革
-- 第二节 战斗纪要
第一章 建置
-- 第一节 位置面积
-- 第二节 建制沿革
-- 第三节 场部驻地
-- 第四节 自然村和连队
-- 第五节 驻场单位
第二章 自然环境
-- 第一节 地形地貌
-- 第二节 气候
-- 第三节 水源
-- 第四节 土壤
-- 第五节 野生动植物
-- 第六节 自然灾害
第三章 人口 居民生活
-- 第一节 人口来源与变迁
-- 第二节 人口结构
-- 第三节 人口普查
-- 第四节 居民生活
第四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附 1994~1999年红星二场计划生育协会组织成员
-- 第二节 政策措施
---- 附 红星二场计划生育实行“一票否决权”的实施办法
-- 第三节 优生优育
第五章 农场开发
-- 第一节 规划 勘测
-- 第二节 修渠引水
-- 第三节 建场
-- 第四节 改良盐碱地
第六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作物种类
-- 第二节 作物栽培
-- 第三节 种子
-- 第四节 植物保护
-- 第五节 耕作
-- 第六节 灌溉
-- 第七节 作物结构调整
第七章 林园业
-- 第一节 林业
---- 附 1985年红星二场林业生产任务及管理暂行办法
-- 第二节 园艺
第八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机构队伍
-- 第二节 畜牧业概况
-- 第三节 草场 饲料
-- 第四节 畜牧品种
-- 第五节 品种改良
-- 第六节 疫病防治
-- 第七节 畜牧业效益
-- 第八节 畜牧业改革
第九章 农机
-- 第一节 机构队伍与管理
-- 第二节 农机种类与保养维修
-- 第三节 田间作业
-- 第四节 农机具的发明与革新
第十章 水利建设
-- 第一节 水利工程
-- 第二节 农田水利
第十一章 工副业
-- 第一节 工副业概况
-- 第二节 机构队伍
-- 第三节 工副业门类(含乡镇企业)
第十二章 交通 运输
-- 第一节 交通
-- 第二节 运输
-- 第三节 交通管理
-- 第四节 道路桥涵
第十三章 建筑业 城镇建设
-- 第一节 机构与管理
-- 第二节 建筑工程与质量
-- 第三节 经营效益
-- 第四节 团场(小城镇)建设
-- 第五节 连队居民点建设
第十四章 商业 物资
-- 第一节 机构队伍
-- 第二节 商业物资营销
-- 第三节 物资供销
第十五章 计划 财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计划管理
-- 第三节 财务管理
-- 第四节 经营
-- 第五节 纳税
第十六章 统计 审计 保险
-- 第一节 统计
-- 第二节 审计
-- 第三节 保险
第十七章 劳动工资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劳动就业
-- 第三节 劳动力管理
-- 第四节 工资管理
-- 第五节 劳动保险 职工福利
-- 第六节 劳动保护 安全生产
第十八章 经济改革
-- 第一节 经济体制改革
-- 第二节 产业结构调整
第十九章 土地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土地权属与管理
-- 第三节 土地开发与利用
第二十章 中共红星二场组织
-- 第一节 党员
-- 第二节 党员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党的基层组织
-- 第四节 党委工作部门
-- 第五节 思想政治工作
-- 第六节 纪检监察
-- 第七节 机要保密
-- 第八节 干部工作
-- 第九节 统战工作
第二十一章 行政
-- 第一节 团场行政机构
-- 第二节 营、连级行政机构
-- 第三节 史志档案
第二十二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会
-- 第二节 共青团
第二十三章 重大政事
-- 第一节 抗美援朝 镇压反革命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第四节 落实政策
第二十四章 治安 司法
-- 第一节 治安
-- 第二节 司法
-- 第三节 综合治理
第二十五章 军事
-- 第一节 兵事
-- 第二节 机构
-- 第三节 民兵
-- 第四节 兵役
第二十六章 民政
-- 第一节 优抚助残
-- 第二节 婚丧管理
-- 第三节 民族
-- 第四节 宗教
第二十七章 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一节 红星二场精神
-- 第二节 农场新风
-- 第三节 兵地共建
---- 附二 哈密市二堡镇与哈管局红星二场联合调解委员会关于调整完善二堡镇与红星二场下属四个联合调解委员会成
---- 附二 哈管局红星二场与哈密市二堡镇文明共建公约
第二十八章 农业科学技术
-- 第一节 机构队伍
-- 第二节 科学种田
-- 第三节 农业科技推广
-- 第四节 科研活动与成果
---- 附 红星二场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三结合的课题研究情况
-- 第五节 气象与土壤化验
第二十九章 教育
-- 第一节 红星二场教育概况
-- 第二节 机构管理
-- 第三节 学校建设
-- 第四节 幼儿教育
-- 第五节 小学教育
-- 第六节 中学教育
-- 第七节 教师队伍
-- 第八节 教学研究
-- 第九节 成人教育
第三十章 文化 体育
-- 第一节 文化机构
-- 第二节 群众文艺创作
-- 第三节 群众文化活动
-- 第四节 报纸 电影 电视 广播
-- 第五节 新闻
-- 第六节 群众体育
第三十一章 医疗 卫生
-- 第一节 机构队伍
-- 第二节 医疗技术和设施
-- 第三节 防疫保健
-- 第四节 爱国卫生运动
第三十二章 人物
-- 第一节 人物传和革命烈士名录
---- 王德(1927~1952)
---- 许恒通(1923~1978)
---- 张礼臣(1910~1980)
---- 王顺全(1920~1982)
---- 杨万余(1916~1985)
---- 王耀群(1910~1986)
---- 王本义(1910~1987)
---- 王季龙(1916~1987)
---- 张玉生(1927~1987)
---- 秦兴政(1909~1990)
---- 王富秋(1928~1992)
---- 贺广见(1933~1992)
---- 齐景舜(1926~1996)
---- 韩志儒(1921~1998)
---- 杨振国(1928~1999)
---- 田文祥(1932~2001)
---- 李耀亭(1918~2001)
---- 唐泉(1926~2002)
---- 李俊超(1930~2002)
-- 第二节 人物简介
---- 李昌仁
---- 初冶平
---- 葛四旦
---- 王湜(第一任政委)
---- 罗文贤(第二任团长)
---- 齐廷璋(第二任政委、第一任党委书记)
---- 任瑞昌(第三任团长)
---- 肖凤瑞(第四任团长、第二任党委书记)
---- 王兴春(第三任政委)
---- 王增普(第五任团长)
---- 李官牛(第七任场长、第八任党委书记)
---- 董旭东(第九任第一政委,兼党委第一书记)
---- 孙振亚(第十任场长)
---- 刘显棋(第十一任场长)
---- 赵木森(第十二任场长兼第十三任党委书记、第十四任党委第二书记)
---- 王万生(第十一任政委)
---- 朱广超(第十二任政委,兼第十四任党委第一书记)
---- 张光华(第十三任场长)
---- 薛兴玉
---- 王焕兰
---- 邹崇国
---- 乔风光
---- 叶爱洁
-- 第三节 人物表
-- 第四节 人名录
附录
-- 一 文献辑录
-- 二 文章摘编
-- 三 2002年大事记
图表索引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