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指导思想: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求实存真,全面反映奉新县财政工作的历史和现状。
二、编志原则:坚持“贯古通今”、“详今明古”、“古为今用”,实书直叙和“广征、核准、精编”的原则进行编纂。
出版时间:
2007年04月
目录
封面
奉新县财政志
《奉新县财政志》编纂委员会
《奉新县财政志》编纂说明
题词
--
江西省政协副主席,原江西省财政厅厅长雍忠诚题词
--
宜春市人民政府助理巡视员、中共奉新县委书记黄百文题词
--
中共宜春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宜春市财政局局长杨国荣题词
--
中共奉新县委副书记,奉新县人民政府县长胡国瑞题词
图片
--
奉新县地理位置示意图
--
奉新县财政局办公大楼
--
奉新县财政局机关大院一隅
--
1989年12月5日,国务院三大检查工作组到奉新检查指导工作。右起组长朱雷(副部长级)、县委书记敖庆
--
1994年6月17日,财政部副部长兼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李延龄(前排左七)一行到奉新视察工作。
--
宜春市人民政府助理巡视员、中共奉新县委书记黄百文(前排左二)在县财政系统工作会议上作重要讲话,前排左
--
中共奉新县委副书记、奉新县人民政府县长胡国瑞(前排左三)出席县财政系统工作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前排
--
1999年度全县财政工作总结表彰会议全体到会人员合影。中共奉新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郜海镭(第二
--
1984年11月24~26日,奉新县会计学会首届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中共奉新县委、县人民政府、县纪委
--
1990年7月12日,宜春地区财政局召开全区乡镇财政工作经验交流暨总结表彰会议,图为奉新县参加会议的
--
离休干部;原江西省煤炭工业厅副厅长;中共奉新县委常委、奉新县人民政府县长;副县长;奉新县人民政府财政
--
离休干部;原江西省医药管理局办公室主任(享受副厅级待遇);中共奉新县委常委、奉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奉
--
原宜春地区矿产资源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共奉新县委常委、奉新县人民政府(含人民委员会)副县长;中共
--
原离休干部;中共进贤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奉新县财政金融管理处革委会主任张锡海。
--
离休干部;原奉新县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奉新县人民委员会副县长;奉新县财政局局长温世棠。
--
原离休干部;奉新县第七届、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奉新县人民政府财贸办公室主任;奉新县财政局局长;财
--
原奉新县财政局党组书记、奉新县财政局局长邓立发。
--
原奉新县财政局党组书记、奉新县财政局局长兼奉新县地方税务局局长龚一清。
--
县财政局保留正科级待遇干部;原奉新县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兼奉新县地方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和奉新县国
--
奉新县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兼国有资产管理局局长和农业税征收管理局局长蔡勋。
--
奉新在土地革命时期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组成部分。图为1934年间,中共湘鄂赣省委临时驻地——西塔百丈
--
人杰地灵,奉新是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故乡。图为宋J亚星画像及其科学巨著——《天工开物》部分图书和插页。
--
湘鄂赣省二期革命战争公债(一元券)正面和背面图。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经济建设公债(三元券)及经济建设公债券第1~7期息票。
--
为加强廉政建设,由县财政局印制的奉新县机关干韶职工下基层专用餐券(正面及其背面图)。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奉新县第一份财政总决算和乡(村)镇收支总决算报表(1952年度)。
--
1988年,奉新成为江西省第一个全国农村初级电器化达标县。上图为国家投资兴建的奉新县水电调度中心大楼
--
奉新县不仅是全国100个商品粮基地县之一,也是全国13个毛竹林基地县之一。图为本县毛竹林一角以及部分
--
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大力发展地方工业,为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注人了新的活力。图为奉新县部分地方工业产品。
--
奉新县万亩中华猕猴桃基地鸟瞰
--
枝繁叶茂的万亩中华猕猴桃基地一角
--
万亩猕猴桃基地奉新县财政局养殖场、水库和果园。
--
甘坊财政所
--
上富财政所
--
罗市镇财政所征管大厅
--
罗市财政所
--
赤田财政所
--
赤岸财政所
--
1995年县财政局在澡溪黄石蹲乡扶村时帮助兴建的黄石村村部
--
江西省财政厅在赤田镇蹲乡扶贫时帮助兴建的赤田村村部
--
江西省财政厅在赤田蹲乡扶村时助建的财政希望小学
--
县财政局领导班子成员合影。
--
《奉新县财政志》编纂人员合影。
序言
凡例
目录
概述
第一编 财政收入
--
第一章 农业税收入
----
第一节 田赋
----
第二节 农业税
----
第三节 农业特产税
----
第四节 耕地占用税
----
第五节 契税
--
第二章 工商税收入
----
第一节 工商税制沿革
----
第二节 流转税类
----
第三节 所得税类
----
第四节 地方税类
----
第五节 资源税类
----
第六节 特定目的税类
--
第三章 企业收入
----
第一节 企业上交利润和亏损补贴
----
第二节 企业上交基本折旧基金
----
第三节 企业实行利改税和承包经营
----
第四节 实行新税制后的地方企业所得税
--
第四章 专项收入
----
第一节 排污费收入
----
第二节 城市水资源费收入
----
第三节 教育费附加收入
----
第四节 国家预算调节基金
--
第五章 其他收入
----
第一节 公债和公债收入
----
第二节 公产收入
----
第三节 土地证照收入
----
第四节 规费收入
----
第五节 事业收入
----
第六节 罚没和追回赃款赃物收入
----
第七节 行政性收费收入
----
第八节 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收入
----
第九节 其他(杂项)收入
--
第六章 预算外资金收入
----
第一节 财政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收入
----
第二节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预算外资金收入
----
第三节 国营企业及其主管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收入
第二编 财政支出
--
第一章 基本建设支出
----
第一节 生产经营性基本建设支出
----
第二节 非经营性基本建设支出
--
第二章 支援农业支出
----
第一节 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
----
第二节 支援农村生产支出
----
第三节 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
----
第四节 农业综合开发支出
--
第三章 企业生产流通支出
----
第一节 挖潜改造资金支出
----
第二节 科技三项费用支出
----
第三节 流动资金支出
--
第四章 工交商事业及其他经济建设支出
----
第一节 工业交通等部门事业费
----
第二节 流通部门事业费
----
第三节 城市维护费
----
第四节 简易建筑费
--
第五章 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事业支出
----
第一节 教育事业费
----
第二节 科学事业费
----
第三节 文化事业费
----
第四节 文物事业费
----
第五节 体育事业费
----
第六节 档案事业费
----
第七节 广播电视事业费
----
第八节 计划生育事业费
----
第九节 党政群干部训练事业费
----
第十节 卫生经费
--
第六章 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
----
第一节 抚恤事业费
----
第二节 社会救济福利事业费
----
第三节 自然灾害救济费
----
第四节 离休、退休费
----
第五节 其他民政事业费
--
第七章 社会保障补助支出
----
第一节 养老保险基金补贴支出
----
第二节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经费
----
第三节 城镇就业补助费
----
第四节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补助
--
第八章 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经费
----
第一节 离休人员经费
----
第二节 退休、退职人员经费
----
第三节 离退休人员各项补贴
----
第四节 退休人员活动经费
--
第九章 行政管理支出
----
第一节 行政支出
----
第二节 公检法司支出
----
第三节 消防部队支出
--
第十章 专项支出
----
第一节 排污费支出
----
第二节 城市水资源费支出
----
第三节 教育费附加支出
--
第十一章 政策性补贴支出
----
第一节 粮油政策性补贴
----
第二节 副食品政策性补贴
----
第三节 民用煤价差补贴
----
第四节 棉花价差补贴
--
第十二章 其他支出
----
第一节 城镇人口下乡经费
----
第二节 城镇青年就业经费
----
第三节 干部下放劳动锻炼经费
----
第四节 预留和缴回调资资金
----
第五节 民兵事业费
----
第六节 税务等部门事业费
----
第七节 其他(杂项)支出
--
第十三章 预算外资金支出
----
第一节 财政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支出
----
第二节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预算外资金支出
----
第三节 国营企业及其主管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支出
第三编 财政管理
--
第一章 财政体制
----
第一节 县级财政体制
----
第二节 乡镇财政体制
--
第二章 预算管理
----
第一节 预算编制
----
第二节 预算科目
----
第三节 国家金库
----
第四节 预算执行
----
第五节 决算的编报
--
第三章 工商税收管理
----
第一节 工商税收管理体制
----
第二节 工商税征管制度
----
第三节 纳税检查与税务稽查
----
第四节 工商税征收方式与管理形式
----
第五节 护税协税
----
第六节 农村工商税收征收管理
----
第七节 税收计划、会计、统计、票证管理
----
第八节 工商税减免管理
----
第九节 税款滞纳与违章处罚管理
----
第十节 出口退税管理
----
第十一节 工商税征收机构设置
--
第四章 农税征收与农业财务管理
----
第一节 田赋的征收管理
----
第二节 农业税的征收管理
----
第三节 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管理
----
第四节 农业开发和支农专项资金管理
--
第五章 企业财务管理
----
第一节 国有工交企业财务管理
----
第二节 国有商贸企业财务管理
----
第三节 国有农林水企业财务管理
----
第四节 利润监交
----
第五节 集体企业财务管理
----
第六节 实行《企业财务通则》新制度下的企业财务管理
--
第六章 行政事业财务管理
----
第一节 全额预算单位管理
----
第二节 差额预算单位管理
----
第三节 自收自支单位管理
----
第四节 企业化管理
----
第五节 各类专项资金管理
----
第六节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及相关行业财务制度
--
第七章 会计管理
----
第一节 会计事务管理
----
第二节 预算会计
----
第三节 企业会计
--
第八章 综合财政管理
----
第一节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
----
第二节 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
----
第三节 国债推销与国债兑付
----
第四节 财政周转金
----
第五节 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的征集与管理
----
第六节 政府采购
----
第七节 彩票
--
第九章 预算外资金管理
----
第一节 预算外资金的综合管理
----
第二节 专项预算外资金管理
--
第十章 国有资产管理
----
第一节 产权登记
----
第二节 清产核资
----
第三节 资产评估
--
第十一章 财政监督与财务检查
----
第一节 财政监察、监督机制和要求
----
第二节 财务检查
----
第三节 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
----
第四节 财务稽查
第四编 财政机构与财政教育及“学会”
--
第一章 财政机构与财政人员
----
第一节 县级财政机构
----
第二节 乡镇财政机构
----
第三节 县 乡镇财政人员编制
--
第二章 财政教育与机关建设
----
第一节 财政教育
----
第二节 机关建设
--
第三章 财政学会 会计学会 珠算协会
----
第一节 财政学会
----
第二节 会计学会
----
第三节 珠算协会
大事记
附录
--
附录一:古籍选录
----
民财议第三
----
题永折南粮疏
----
告免南粮
----
告免浮粮
----
请除烦苛之榷税奏摺
--
附录二:奉新县部分县级有关领导
----
表5-1 解放后奉新县历任县委书记 县长和分管财政工作的副县长名录
--
附录三:奉新县财政局机构演变及有关资料
----
奉新县财政局机构演变示意图
----
奉新县财政局(科)内设机构演变示意图(一)
----
奉新县财政局(科)内设机构演变示意图(二)
----
表5-2 奉新县财政系统县以上劳动模范及先进工作者人员表
----
表5-3 1912~1949年7月奉新县财政机构沿革及科(局)长任期简表
----
表5-4 1949年7月~2004年9月奉新县财政机构及领导人员任期表
----
表5-5 2000年12月奉新县财政系统各股(室)、所主持工作人员简表
----
表5-6 奉新县财政系统会计师、助理会计师专业技术职称人员
----
表5-7 奉新县财政系统经济师、助理经济师专业技术职称人员
--
附录四:资料选编
----
表5-8 奉新县1952~2000年财政收支结余情况表
----
表5-9 奉新县1949~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工农业总产值)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
----
表5-10 奉新县1952~2000年财政总决算收支平衡表
后记
增补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