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新续《老金厂镇志》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为依据,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突出反映改革开放,体现发展创新。
内容时限:
1986-2005
目录
封面
老金厂镇志
《老金厂镇志》编纂委员会(前)
《老金厂镇志》编纂委员会(后)
《老金厂镇志》编辑人员
审定部门
图片
--
老金厂镇行政区划图
--
中共老金厂镇第十三届委员会成员
--
镇党委书记尹基成
--
中共老金厂镇第十三届纪律检查委员会成员
--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邵宝山
--
镇党委、政府办公楼
--
老金厂镇政府
--
老金厂村村民委员会办公室
--
老牛沟村村民委员会办公室
--
镇敬老院
--
月见草(山芝麻)基地
--
人参
--
灰苏子基地
--
塑料大棚栽培灵芝
--
养猪大户
--
林蛙
--
老金厂金矿
--
老金厂金矿选厂车间一角
--
金矿石
--
金锭
--
桦甸市建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原老金厂铁矿)
--
桦甸市建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铁矿选厂
--
铁矿选厂车间一角
--
桦甸市龙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
桦甸市龙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铁矿选厂
--
桦甸市吉元土产有限公司
--
老金厂街景
--
镇宾馆
--
桦甸市氧化球团、还原铁厂一角
--
桦甸农行老金厂分理处
--
老金厂信用合作社
--
老金厂供销社
--
老金厂工商分局
--
“黄金海岸”(“金海湾”)综合服务楼
--
桥头商场
--
老金厂邮电支局
--
红石林业局老金厂林业工作站
--
老金厂供电所
--
镇中小学教学楼
--
老金厂学生公寓
--
镇卫生院
--
1989年农民乐团参加桦甸市农村文艺汇演
--
庆祝建党70周年书画展
--
第三届全民运动会开幕式
--
民房
--
居民新居
--
高泽义发现的不明生物
----
正面
----
反面
--
获得国家部、省、市、县级部分荣誉证书
--
老金厂镇志办公室成员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地理
--
第一章 建置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行政区划
----
第三节 村、社概况
----
第四节 社区(街道)概况
--
第二章 自然地理
----
第一节 地形地貌
----
第二节 山脉河流
----
第三节 气候
------
一、气温
------
二、降水
------
三、日照
------
四、风
------
五、霜、雪
------
六、冻土深度
--
第三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第二节 生物资源
------
一、野生植物
------
二、野生动物
----
第三节 矿产资源
----
第四节 水利资源
--
第四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水灾
第二篇 政治
--
第一章 党委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党代会
----
第三节 党委会议
----
第四节 组织建设
------
一、基层党组织
------
二、党员
------
三、积极分子队伍
------
四、主要活动
----
第五节 宣传、思想建设
------
一、理论学习
------
二、宣传教育
------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第六节 统战、政协
------
一、统战
------
二、政协
----
第七节 老干部工作
----
第八节 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
第二章 纪律检查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纪律检查、监察
----
第三节 党风廉政建设
--
第三章 政府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民政
------
一、优扶、安置
------
二、救济救灾
------
三、扶贫
------
四、社会事务管理
------
五、基层政权建设
------
六、五保户供养
------
七、残疾人工作
------
八、老龄工作
------
九、移民工作
------
十、低保工作
----
第三节 信访
----
第四节 劳动和社会保障
------
一、劳动就业服务站
------
二、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所
----
第五节 招商引资
----
第六节 法制建设
------
一、普法
------
二、依法治乡(镇)
----
第七节 村民委员会
----
第八节 居民委员会
----
第九节 锦山试验区
--
第四章 人大
----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 人大主席团
----
第三节 主要活动
--
第五章 群团
----
第一节 共青团
------
一、组织机构
------
二、代表大会
------
三、主要活动
----
第二节 妇联
------
一、组织机构
------
二、妇女代表大会
------
三、主要活动
----
第三节 工会
----
第四节 少先队
--
第六章 政法
----
第一节 公安
------
一、机构
------
二、人口管理
------
三、社会治安
----
第二节 检察室
----
第三节 法庭
----
第四节 司法
------
一、组织机构
------
二、法制宣传
------
三、民事调解
------
四、法律服务所
----
第五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一、组织机构
------
二、治安防范
------
三、民事调解
------
四、帮教安置
------
五、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
七、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工作
--
第七章 人民武装部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民兵
------
一、民兵组织
------
二、民兵政治工作
------
三、民兵军事训练
------
四、其他活动
----
第三节 退伍军人预备役登记
----
第四节 义务兵
------
一、兵役登记
------
二、征兵
第三篇 农业
--
第一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节 产业结构调整
----
第二节 延长土地承包期
----
第三节 农村税费改革
--
第二章 粮食生产
----
第一节 粮食作物
----
第二节 播种面积、产量、产值
--
第三章 多种经营
----
第一节 种植业
------
一、油料作物
------
二、中药材
------
三、水果
------
四、果用瓜
------
五、食用菌
------
六、蔬菜
----
第二节 养殖业
----
第三节 采集业
------
一、药材
------
二、山菜
------
三、野生食用菌
------
四、山野果
----
第四节 其他副业
----
第五节 产值、收入
--
第四章 林业
----
第一节 林业资源
----
第二节 植树造林
----
第三节 森林保护
------
一、森林防火
------
二、封山育林
------
三、管理机构
--
第五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畜牧兽医站
----
第二节 畜牧业发展
------
一、概况
------
二、大牲畜
------
三、猪
------
四、家禽
----
第三节 疫病防治
----
第四节 品种改良
--
第六章 渔业生产
----
第一节 水域及鱼类品种
------
一、水域
------
二、鱼类品种
----
第二节 捕捞与养殖
--
第七章 水利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东火炬水电站
----
第三节 农田水利建设
----
第四节 水土保持
--
第八章 农机
----
第一节 农机服务管理站
----
第二节 农机具的推广和应用
------
一、农机具概况
------
二、农机具推广和应用
--
第九章 农业科技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科普培训
----
第三节 科技推广
第四篇 乡镇企业
--
第一章 管理机构与企业概况
----
第一节 企业公司
----
第二节 驻桦甸办事处
----
第三节 中美合资中华桦甸工商实业有限公司
----
第四节 乡镇企业基本情况
--
第二章 镇(乡)办企业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主要企业
------
一、老金厂金矿
------
二、矿山机械配件厂
------
三、山珍食品厂
------
四、建筑工程队(建筑公司)
------
五、老金厂铁矿
------
六、老金厂铜矿
------
七、四道沟铁矿
------
八、氧化球团、还原铁厂
--
第三章 村办企业、个体、私营企业
----
第一节 村办企业
----
第二节 个体、私营企业
--
附录 辖区内国、省、市、县营场矿概况
----
桦甸市黄金有限责任公司板庙子金矿
----
通化钢铁集团桦甸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
大线沟金矿
----
三道沟金矿
----
吉林市金矿
----
板庙子林场
----
夹皮沟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北沟金矿
第五篇 金融保险
--
第一章 金融
----
第一节 机构
------
一、农行办事处
------
二、信用合作社
----
第二节 储蓄
----
第三节 贷款
--
第二章 保险
----
第一节 代办所
----
第二节 保险种类
----
第三节 理赔
第六篇 商业
--
第一章 商业体制
----
第一节 供销合作商业
------
一、老金厂供销合作社
------
二、商品销售
------
三、经营方式
----
第二节 集体商业
----
第三节 个体商业
--
第二章 商品购销
----
第一节 农业生产资料
----
第二节 土特产
----
笫三节 副食品
------
一、生猪收购站
------
二、其它副食品
----
第四节 日用工业品
--
第三章 饮食服务业
----
第一节 饮食业
----
第二节 其它服务业
--
第四章 商业网点
--
第五章 集市贸易
--
第六章 粮油购销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粮食收购
----
第三节 粮油销售
----
第四节 粮食储运、晾晒
第七篇 经济管理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财政所
----
第二节 财政收支
----
第三节 财政管理与监督
------
一、财政管理
------
二、监督
--
第二章 农村经济管理站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主要工作
------
一、农村财务管理
------
二、家庭联产承包合同的签订和兑现
------
三、典型记帐户
------
四、种粮直接补贴和粮种补贴
--
第三章 统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主要工作
--
第四章 工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工商费收入
第八篇 基本国策管理
--
第一章 土地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土地开发利用
------
一、土地清查与规划
------
二、土地有偿使用
------
三、土地开发与复垦
----
第三节 基本农田保护
----
第四节 地籍管理
------
一、档案资料
------
二、土地登记与审批
----
第五节 《土地管理法》的宣传与贯彻
--
第二章 人口控制
----
第一节 人口
----
第二节 计划生育
------
一、组织机构
------
二、节育措施
------
三、节育政策
--
第三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环境污染
------
一、空气污染
------
二、水源污染
------
三、固体废弃物污染
----
第二节 污染治理
----
第三节 环境管理
第九篇 基础建设设施
--
第一章 村镇建设
----
第一节 村镇建设管理与规划
------
一、村镇建设管理
------
二、村镇建设规划
----
第二节 集镇建设
------
一、房屋建设
------
二、商贸市场建设
------
三、公益设施建设
----
第三节 村屯建设
------
一、房屋建设
------
二、道路建设
------
三、供电
----
第四节 生活用水设施建设
--
第二章 交通
----
第一节 公路
------
一、公路线
------
二、公路建设与养护
------
三、公路运输
------
四、交通管理
----
第二节 铁路
----
第三节 水路航运
--
第三章 邮电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邮政
------
一、邮政业务
------
二、乡村邮路
------
三、邮政储蓄
----
第三节 电信
------
一、通信建设
------
二、营运服务
------
三、公用电话
------
四、移动电话
--
第四章 农电
----
第一节 机构
------
一、农电管理所(供电所)
------
二、电管站
------
三、变电所
----
第二节 供电
------
一、变电设备
------
二、配电设备
------
三、电网改造
----
第三节 用电管理
------
一、计划用电、节约用电
------
二、安全用电
------
三、电费收缴
第十篇 教育
--
第一章 教育结构
----
第一节 学前教育
------
一、幼儿园
------
二、学前班
----
第二节 普通教育
------
一、学校基本情况
------
二、教学管理
------
三、普及义务教育
------
四、企业办学简况
----
第三节 成人业余教育
------
一、农民教育
------
二、农业广播学校
------
三、函授教育
------
四、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
第四节 职业教育
--
第二章 基础设施建设
----
第一节 校园、校舍建设
------
一、小学
------
二、中学
----
第二节 教学设施、设备
--
第三章 教师
----
第一节 教师队伍
----
第二节 教师进修
----
第三节 教师待遇
--
第四章 勤工俭学与社会助学
----
第一节 勤工俭学
----
第二节 社会助学
--
第五章 教育改革
----
第一节 领导体制改革
----
第二节 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
------
一、学制改革
------
二、教学改革
------
三、素质教育
第十一篇 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卫生
--
第一章 文化
----
第一节 文化站
------
一、机构
------
二、设施
------
三、文艺组织
------
四、站办活动
------
五、以文补文
----
第二节 农村文化室
----
第三节 群众文化活动
----
第四节 文学艺术
----
第五节 电影
----
第六节 图书
------
一、藏书
------
二、图书销售
------
三、图书借阅与出租
----
第七节 文化市场
--
第二章 体育
----
第一节 群众体育
------
一、设施
------
二、群众体育活动
----
第二节 学校体育
--
第三章 广播、电视
----
第一节 广播电视站
----
第二节 广播
----
第三节 电视
--
第四章 卫生
----
笫一节 机构
------
一、医疗机构
------
二、组织机构
------
三、爱国卫生委员会
----
第二节 医疗
------
一、医疗队伍
------
二、医疗水平
------
三、卫生防疫
------
四、妇幼保健
------
五、医药管理
------
六、公费医疗与基本医疗保险
------
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
第三节 爱国卫生
----
第四节 健康教育
------
一、学校健康教育
------
二、全民健康教育
第十二篇 社会生活
--
第一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城镇居民生活
----
第二节 农民生活
--
第二章 习俗风尚
----
第一节 衣食住行
----
第二节 风俗
----
第三节 社会新风
--
第三章 宗教
第十三篇 荣誉
--
集体荣誉登记表
--
个人荣誉登记表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