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宁县林业志

武宁县林业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属首次编纂的林业专志,书名全称《武宁县林业志》。本志取事断限年代自新中国成立时起,下限至2007年底。极少数内容追溯到民国,延伸至清、明两代。二、本志以林业史实为基本素材,以发展、建设、改革、开放为主线,突出时代、行业特色,实事求是地记述本县林业部门的历史和现状。

出版时间: 2009年10月

目录

封面
武宁县林业志
题词
-- 中共武宁县委书记、武宁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董金寿
-- 山水武宁(二零零七年四月二十一号)
图片
-- 总理关怀
-- 二零零七年四月二十日温家宝总理与县罗坪镇长水村村民座谈林改
-- 温家宝总理观看抚摸长水村的古红豆杉
-- 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记者与省、市、县领导合影
-- 国务院调研组在武宁召开林改工作座谈会
-- 张卫红
-- 王成学
-- 熊自煌
-- 王汝财
-- 王公民
-- 周先绪
-- 刘堂基
-- 郑遵坦
-- 赵秉德
-- 卢国源
-- 陈启后
-- 周庆云
-- 胡成
-- 胡廉坎
-- 鄢勤生
-- 本届林业局领导班子成员合影
-- 武宁县林业志编审人员合影
-- 省以上表彰的奖牌
-- 武宁县城全貌
-- 武宁跨湖大桥
-- 绿岛如莲武宁湖
-- 县艺术中心
-- 工人文化宫
-- 文化广场
-- 广播电视大楼
-- 湖光山色豫宁城
-- 伊上山段竹林
-- 九岭秋韵
-- 杨坑原始杉柏林
-- 武陵岩大面积植被
-- 南山丹霞地貌
-- 盆里丹霞地貌
-- 罗坪洞坪溶洞
-- 鲁溪洞
-- 赣北第一高峰九岭尖(海拔1794米,座落于武宁石门楼镇)
-- 修河支流——瓜源河(位于武宁杨洲乡)
-- 苍苍莽莽的长墅源(罗坪镇)
-- 九岭山尖下的武宁县钨矿
-- 雄伟峻拔的狮子岩
-- 独秀西南的柳山
-- 云遮雾罩的神雾山
-- 武宁县林业资源分布示意图
-- 伊山天然阔叶林
-- 花棚千年古樟
-- 东林900年古柏
-- 南屏千年红豆杉
-- 杨坑古杉
-- 太平山600年柳杉
-- 长水古红豆杉群
-- 船滩古松林
-- 白桥厚朴林
-- 龙石千年侧柏
-- 石门楼紫竹
-- 新光桂花树
-- 沙田罗汉松
-- 伊山白颈长尾雉
-- 关山云豹
-- 石门楼山旮旯的娃娃鱼
-- 南皋穿山甲
-- 扬洲山蛙(俗称石拐)
-- 武陵岩猕猴
-- 七里山红毛狗
-- 新峰金钱豹
-- 杨廖猫头鹰
-- 界牌猴面鹰
-- 昄上百合
-- 塘畔山楂
-- 严阳连翘
-- 东坑酢浆草
-- 黄段茉莉花
-- 塘畔梅花
-- 新光芍药
-- 1 南屏杜鹃
-- 2 石砚虎耳草
-- 3 田段益母草
-- 4 王埠苍耳子
-- 5 月田蒲公英
-- 6 新光牡丹
-- 7 山塘荷莲
-- 8 石羊草蒲
-- 9 柳山石斛
-- 松毛虫
-- 柑橘凤蝶
-- 碧凤蝶
-- 松毛虫
-- 咖啡木蠹蛾
-- 黄脊竹蝗
-- 松瘤象
-- 芽斑虎甲
-- 月斑虎甲
-- 星斑虎甲
-- 彩臂金龟
-- 金斑虎甲(八星虎甲)
-- 首次涉及林权的宋朝圣旨现存太平山佑圣宫
-- 1953年土地证(土改证)
-- 林权证
-- 林权证登记发放场景
-- 山场供求信息
-- 国务院调研组在武宁召开的林改工作汇报会
-- 在武宁召开的九江林改工作现场会
-- 武宁县林业系统企业改制职工代表大会
-- 林改宣传牌
-- 林改宣传牌
-- 林改踏界勾图
-- 林业产权交易中心
-- 林业产权拍卖现场
-- 林改中修武两县山场踏界
-- 宣传栏
-- 长水村林业“三防”协会
-- 甫田乡杨廖村林业“三防”协会章程(摘要)
-- 林业收费项目公示栏
-- 林业产权制度配套改革应运而生的新举措
-- 武宁县林业局
-- 武宁县林业工业公司
-- 武宁县国营林场
-- 武宁县森林公安局
-- 扬洲森林派出所
-- 新丰森林派出所
-- 安乐森林派出所
-- 大洞森林派出所
-- 罗坪林业工作站、木竹经营站
-- 船滩林业工作站、木竹经营站
-- 罗溪林业工作站、木竹经营站
-- 石门楼林业工作站
-- 石渡林业工作站
-- 石渡林业工作、监督岗、办公场景
-- 石门楼林业工作站、制度、监督岗、工作流程图
-- 石门楼林业工作站站长在办公
-- 站资源、营林、林政办公室
-- 国营林场新丰分场
-- 国营安乐林林场
-- 九一四采育林场
-- 森林法庭 林业检察室
-- 柯垅木竹检查站
-- 杨洲木竹检查站
-- 原县委书记王哲和原石渡乡书记熊未喜在一九八三年春石渡新丰林场植树造林
-- 国营林场新丰分场1984年营造的杉木林
-- 库区林场和造林的林木
-- 桐林苗圃及苗圃基地
-- 南皋封育林场生态林
-- 国家生态公益林禁牌
-- 安乐林林场生态林
-- 林业公司座落于石门钨矿国家公社益林
-- 金太阳速丰林基地
-- 新光果林
-- 平尧徐鸿健果业
-- 李豹退耕还林桂竹林
-- 西良毛竹林
-- 上汤油茶
-- 东林黄花梨
-- 田家垅板栗
-- 清江葡萄
-- 新光猕猴桃
-- 安农水蜜桃
-- 界牌蜜桔
-- 巾口脐橙
-- 武宁县木排工会吴城旧址
-- 九一四工区横岩索道平台
-- 九一四林场净水碗山场运材索道
-- 九一四工区横岩采育队木轨平车道
-- 小港木排流放旧景
-- 修河木排流放景
-- 林区公路
-- 宋溪贮木场
-- 艺邦木业厂区及生产车间
-- 春赐福集团及产品
-- 天秋实业有限公司
-- 根蔸雕刻工艺品
-- 香菇
-- 板笋
-- 鲜木耳
-- 黑木耳
-- 竹笋
-- 灵芝
-- 丹参
-- 太子参
-- 连翘
-- 黄连
-- 厚朴
-- 川芎
-- 茶油
-- 茶叶
-- 高山红辣椒
-- 蕨菜(薇菜干)
-- 石耳
-- 深山高岩上生长的石耳
-- 九岭山森林公园门楼
-- 神雾山门楼
-- 云遮雾罩的神雾山
-- 九岭山森林旅游
-- 佛教圣地弥陀寺藏经楼、法堂
-- 佛教圣地弥陀寺天王殿
-- 佛教圣地弥陀寺放生湖
-- 道教圣地太平山道场佑圣宫
-- 道教圣地太平山通真宝殿
-- 太平山瀑布
-- 太平山石刻
-- 九岭野战狩猎休闲娱乐中心一
-- 九岭野战狩猎休闲娱乐中心二
-- 九岭野战狩猎休闲娱乐中心三
-- 鲁溪洞一
-- 鲁溪洞二
-- 鲁溪洞三
-- 新光山庄1
-- 新光山庄2
-- 协和公园1
-- 协和公园2
-- 豫宁公园
-- 艾园
-- 庐山西海全景
-- 观音岛
-- 浪琴岛
-- 观湖岛
-- 罗坪长墅峡谷漂流
-- 平尧生态园
-- 上汤温泉
-- 杨洲武陵人家
-- 罗坪长水农家乐
-- 林业车队
-- 林工商总公司
-- 安乐林林场卫生院
-- 林业水泥厂
-- 竹胶板厂
-- 林业养猪场
-- 专业扑火队伍
-- 扑灭山火场景一
-- 扑灭山火场景二
-- 第一个护林防火哨卡·九一四哨卡
-- 江西省十县(市区)森林防火联防区第三十七次会议在武宁召开
-- 全市“绿剑行动”调度会在武宁召开
-- 森林病虫害防治办公场景
-- 扑杀松毛虫场景
-- 第一艘林政快艇
-- 森林公安乘快艇在水上巡逻
-- 森林公安冒雪在山林巡逻
-- 森林公安调查森林火案实景
-- 放生天鹅场景1
-- 放生天鹅场景2
-- 放生天鹅场景3
-- 查获走私野生动物场景
-- 武宁清江乡车下村首次发现中华秋沙鸭
-- 森林资源实地勘察
-- 采伐限额档案和台帐
-- 林权抵押贷款实地评估
-- 罗坪雷竹
-- 石门楼杉松林
-- 新峰桉树
-- 宋溪杉木种子园
-- 瓜源杉母树林
-- 白鹤坪羽茶
-- 林学会合影
-- 林业局第一期木竹检验学习班
-- 林业局财会学习班
序言
凡例
目录
概述
专记
大事记
第一编 森林资源
-- 第一章 林地
---- 第一节 林地土壤
---- 第二节 林地类型
---- 第三节 森林覆盖率
---- 第四节 林地植被
-- 第二章 林木
---- 第一节 蓄积量
---- 第二节 树种
---- 第三节 林种
---- 第四节 古树珍木
-- 第三章 野生动物
---- 第一节 兽类
---- 第二节 鸟类
---- 第三节 两栖爬行类
---- 第四节 昆虫类
---- 第五节 鱼类
-- 第四章 野生植物
---- 第一节 果蔬类
---- 第二节 花卉类
---- 第三节 药材类
第二编 山林权属
-- 第一章 所有制变革
---- 第一节 民国时期
---- 第二节 土改时期
---- 第三节 合作化时期
-- 第二章 权属划定与调纠
---- 第一节 权属划定
---- 第二节 调纠机构沿革及工作职责
---- 第三节 山林权属纠纷的起因
---- 第四节 调处纠纷的原则、依据和办法
---- 第五节 调纠实例史略
第三编 林业体制改革
-- 第一章 林业“三定”(1981-1983年)
---- 第一节 林业“三定”主要收获
---- 第二节 林业“三定”遗留问题
-- 第二章 “五统一”联合经营(1987-1989年)
---- 第一节 林业联合经营的组织机构
---- 第二节 联合经营山林的范围
---- 第三节 完善林业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形式
---- 第四节 完善林业生产责任制的工作步骤
-- 第三章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2004年-2007年)
---- 第一节 林改的政策原则
---- 第二节 林改的进展情况
---- 第三节 工作成效
---- 第四节 林改工作的主要做法
---- 第五节 林改遗留问题
-- 第四章 林业企业改制(2003-2005年)
---- 第一节 改制的背景
---- 第二节 改制工作的经过
---- 第三节 改制的主要做法及成果
---- 第四节 改制遗留问题
第四编 组织机构
-- 第一章 机构沿革
---- 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时期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和市场经济时期
---- 第五节 党群团体
-- 第二章 林业执法机构
---- 第一节 森林公安局
---- 第二节 林业检察室
---- 第三节 森林法庭
-- 第三章 劳动管理
---- 第一节 劳动就业
---- 第二节 人事管理
---- 第三节 劳动工资
---- 第四节 劳动保护
-- 第四章 林业办社会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安乐林的教育状况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安乐林办教育情况
---- 第三节 杨洲林管站创办职工子弟学校
---- 第四节 林办劳动技术学校
---- 第五节 共大武宁分校林茶专业办学
---- 第六节 林办医疗机构
-- 第五章 文化体育事业
---- 第一节 电影放映队
---- 第二节 通讯、广播、电视
---- 第三节 文化站图书室
---- 第四节 宣传载体
---- 第五节 文艺
---- 第六节 体育运动
第五编 营林生产
-- 第一章 采种
---- 第一节 自行采种
---- 第二节 向外购种
---- 第三节 采种方法(见表)
-- 第二章 育苗
---- 第一节 建立苗圃
---- 第二节 苗木种类
---- 第三节 苗木供应
---- 第四节 育苗方法
-- 第三章 植树造林
---- 第一节 国营造林
---- 第二节 集体造林
---- 第三节 民营造林
---- 第四节 义务植树
---- 第五节 适地适树
-- 第四章 重点造林工程
---- 第一节 速生丰产林工程(1987-1990年)
---- 第二节 世行贷款造林工程(1991-1995年)
---- 第三节 “5311”果业工程(1991-1992年)
---- 第四节 “三竹”工程(2001-2006年)
---- 第五节 国债长防林工程(2002-2005年)
---- 第六节 退耕还林工程(2002-2004年)
---- 第七节 薪炭林建设工程(2003年)
-- 第五章 抚育管理
---- 第一节 幼林抚育
---- 第二节 油茶垦复
---- 第三节 竹林垦修
---- 第四节 次生林改造
---- 第五节 封山育林
-- 第六章 重点生态区建设
---- 第一节 南皋山生态封育区建设(1993-2006年)
---- 第二节 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1999-2006年)
---- 第三节 庐山西海生态旅游区建设(1999-2006年)
---- 第四节 国家生态公益林建设(2001-2007年)
第六编 森林工业
-- 第一章 生产基地
---- 第一节 组织流民生产阶段(1959-1960年)
---- 第二节 调配支援生产阶段(1962年)
---- 第三节 计划招工生产阶段(1969-1976年)
-- 第二章 木材集散地
---- 第一节 三硔滩滩河头
---- 第二节 中潢河头
---- 第三节 凤口河头
---- 第四节 洋浦里河头
---- 第五节 西渡港河头
---- 第六节 马嘴河头
---- 第七节 龟颈里河头
---- 第八节 三都河头
---- 第九节 清江河头
---- 第十节 唐家河头
---- 第十一节 白石港河头
---- 第十二节 蓝田河头
-- 第三章 木材采伐
---- 第一节 采伐
---- 第二节 制材
---- 第三节 操作规程
---- 第四节 民间禁忌
-- 第四章 木竹集运
---- 第一节 陆运
---- 第二节 空运
---- 第三节 水运
-- 第五章 木竹经营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经营方式和出产状况
---- 第二节 木材检验与计量
---- 第三节 木竹收购
---- 第四节 木竹购销价格
---- 第五节 木材经营效益
-- 第六章 木竹市场
---- 第一节 木行
---- 第二节 罗坪乡木竹贸易中心
---- 第三节 鲁溪“赣北木材市场”
---- 第四节 木材外销市场
-- 第七章 木竹加工
-- 第八章 基本建设
---- 第一节 林业基建队
---- 第二节 基建投资
---- 第三节 森工基本建设
---- 第四节 基建投资效益
-- 第九章 特色经济
---- 第一节 土纸
---- 第二节 松香
---- 第三节 实木家具
---- 第四节 藤条制品
---- 第五节 竹编制品
---- 第六节 卫生竹筷
---- 第七节 人造纤维板
---- 第八节 木材胶合板
---- 第九节 竹材胶合板
---- 第十节 木竹地板条
---- 第十一节 火柴盒片
---- 第十二节 纺织器材
---- 第十三节 木竹雕刻工艺
---- 第十四节 铅笔
---- 第十五节 林果酿造
---- 第十六节 林果饮料食品
---- 第十七节 罐头食品
-- 第十章 林副土特产品
---- 第一节 茶油
---- 第二节 桐油
---- 第三节 小山竹
---- 第四节 把柴
---- 第五节 木炭
---- 第六节 棕片
---- 第七节 蜂蜜
---- 第八节 人工栽培茵类产品
---- 第九节 板笋
---- 第十节 烟笋
---- 第十一节 橡子粉丝
---- 第十二节 苦(甜)槠豆腐
---- 第十三节 百合粉
---- 第十四节 野葛粉
---- 第十五节 凉粉
---- 第十六节 神仙豆腐
-- 第十一章 森林旅游
---- 第一节 九岭山森林公园
---- 第二节 自然风景——七星伴月
第七编 林办工商业
-- 第一章 林办工业
---- 第一节 林业水泥厂
---- 第二节 包装材料厂
---- 第三节 建筑材料厂
---- 第四节 林业印刷厂
---- 第五节 豪华家具厂
---- 第六节 澧溪林站饮料厂
---- 第七节 林果加工厂
---- 第八节 林业煤矿
---- 第九节 胶合板广
---- 第十节 林茂实业有限公司
---- 第十一节 竹材胶合板厂
-- 第二章 林办商业
-- 第三章 林办服务业
-- 第四章 林办养殖业
---- 第一节 林业养猪场
---- 第二节 赣宁水产开发公司
---- 第三节 王埠库湾拦坝养鱼
第八编 林政管理
-- 第一章 森林防火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扑火队伍
---- 第三节 工作措施
---- 第四节 森林火灾与扑火实例
---- 第五节 边界护林联防及其活动
-- 第二章 森林病虫害防治
---- 第一节 防治机构
---- 第二节 主要病虫害
---- 第三节 防治史实
---- 第四节 防治方法
-- 第三章 资源管理
---- 第一节 采伐限额
---- 第二节 三级台账与限载制度
---- 第三节 源头管理
---- 第四节 生长量与消耗量
---- 第五节 林地管理
---- 第六节 野生动植物资源管理
-- 第四章 制止乱砍滥伐
---- 第一节 大跃进时期(1958-1960年)
---- 第三节 开放木竹自由市场时期(1985-1990年)
---- 第四节 全面改革开放时期(1991-2007年)
-- 第五章 乡规民约
---- 第一节 清末和民国时期民间山林管理
---- 第二节 三源公宇
---- 第三节 竹山会
---- 第四节 私约护林杀猪拖山
---- 第五节 新中国成立前清江乡护林的乡规民约
-- 第六章 流通管理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放行与处罚
---- 第三节 内部管理
-- 第七章 森林案件
---- 第一节 案件类型及管辖权
---- 第二节 立案标准
---- 第三节 办案程序
---- 第四节 典型案例
-- 第八章 林业专项资金
---- 第一节 资金种类
---- 第二节 征收范围
---- 第三节 征收标准
---- 第四节 分配使用
---- 第五节 林业财务运行机制的演替与财税上缴
第九编 科技推广
-- 第一章 科技组织
---- 第一节 林科所
---- 第二节 林学会
---- 第三节 林业科学技术推广站
---- 第四节 林木种子花木公司
-- 第二章 科技队伍
---- 第一节 营林造林技术人员
---- 第二节 木竹检验技术人员
---- 第三节 调查设计技术人员
---- 第四节 林业汽车驾驶人员
---- 第五节 林业船运驾驶人员
-- 第三章 科技活动及成果
---- 第一节 瓜源杉木选优
---- 第二节 两项育苗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 第三节 杉木优良无性系研究
---- 第四节 杉松特性与材质测定
---- 第五节 宋溪杉木种子园
---- 第六节 母树林基地建设
---- 第七节 白鹤羽茶的研制与发展
---- 第八节 钢丝绳洗刷机的革新
---- 第九节 武宁县第一艘拖轮的设计与制造
---- 第十节 武宁县森林防火装备的配置与应用
---- 第十一节 雷竹引种首获成功
---- 第十二节 应用针叶束育苗技术获得成功
---- 第十三节 石渡新峰林场引种桉树
-- 第四章 发表作品撷录
-- 第五章 艺文搜录
第十编 人物事迹
-- 第一章 人物纪略
---- 周升泉
---- 谌金安
---- 肖汉银
---- 吕传涛
---- 蔡道堤
---- 余令安
---- 李品生
---- 陈忠诚
-- 第二章 先进集体荣誉名录
-- 第三章 先进个人荣誉名录
-- 第四章 因公殉职人员名录
附录
-- 武宁县林业志编纂办公室关于编纂《武宁县林业志》征集资料公告
-- 一、史苑拾零
-- 二、文件选录
-- 三、山林协议
后记
《武宁县林业志》编纂委员会及办公室人员名单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