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编修农牧专业志书在本县尚系首创,其意义十分重大,早在1983年末,我们就固定专班,着手调查、搜集,整理资料。三年多来,经过编修组同志的努力,在完成约十五万字的初稿后,又召开座淡会三次,听取了一些修改意见,县志总编办公室并曾多次派员指导,最后经孝感地区农牧志办公室审核定稿,使修志工作得以园满结束。农牧志记叙的上限为清朝光绪元年(1875年),下限为1985年,为叙述事物本末,少数上溯至同治十二年(1873年),下及1986年。
出版时间:
1987年07月
目录
封面
图片
--
汉川县综合农业区划图
--
汉川县土地利用现状图(1983年)
--
汉川县土壤改良利用分区图
--
汉川县地质图
--
汉川县农牧局
--
汉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汉川县种子公司
--
汉川县农业技术服务公司
--
汉川县植物病虫测报站
--
汉川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
汉川县畜牧兽医管理站
--
汉川县土肥站
--
汉川县种蓄场
--
汉川县种育场猪舍
--
汉川县种子公司仓库
--
汉川县五号病防治指挥部
--
湖区水牛《母》
--
湖区水牛(公)
--
百子鹅母
--
百子鹅公
--
地膜复盖育秧
--
猪人工授精
--
尼龙薄膜育秧
--
徒手取精
--
温湿无土育秧
--
棉花露地直播地膜复盖
--
小麦良种繁育
--
水稻增施锌肥比较,高(施锌)矮(未施锌)
--
优良蚕科饲养
--
花花窄厢两行种植方式
--
早稻株系圃
前言
概述
汉川县农牧志目录
第一篇 农业资源
--
第一章 农业气候
----
第一节 热量
----
第二节 水资源
----
第三节 光能
--
第二章 土地、土壤
----
第一节 土地组成
----
第二节 土壤
--
第三章 人口劳力资源
--
第四章 生物资源
----
第一节 农作物品种
----
第二节 畜禽品种
----
第三节 牧草、饲料
----
第四节 药用动、植物
----
第五节 天敌昆虫
第二篇 农村经济
--
第五章 建国前农村经济状况
----
第一节 土地关系
----
第二节 地租
----
第三节 雇工
----
第四节 高利贷
--
第六章 建国后的农村经济
----
第一节 减租减息
----
第二节 土地改革
----
第三节 农业集体化
------
一、农业劳动互助组
------
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三、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四、人民公社
------
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四节 农业集体化的经营管理与收益分配
------
一、生产计划管理
------
二、劳动管理
------
三、财务管理
------
四、收益分配
--
第七章 农牧业结构
----
第一节 农、林、牧、付、渔五业发展变化
----
第二节 农牧业内部结构变化
--
第八章 农民生活
第三篇 农业生产
--
第九章 粮食生产
----
第一节 水稻
----
第二节 麦类
----
第三节 杂粮
--
第十章 棉花生产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植棉政策
----
第三节 栽培技术
----
第四节 购销加工
--
第十一章 油料生产
----
第一节 大豆
----
第二节 芝麻
----
第三节 油菜
----
第四节 花生
--
第十二章 特产生产
----
第一节 蚕桑
----
第二节 果树
----
第三节 茶叶
----
第四节 其它特产
--
第十三章 蔬菜生产
--
第十四章 植物保护
----
第一节 水稻主要病虫害
----
第二节 棉花主要病虫害
----
第三节 其它农作物病虫害
----
第四节 病虫防治
--
第十五章 农业环境保护
第四篇 畜牧生产
--
第十六章 生产发展
----
第一节 养牛
----
第二节 养猪
----
第三节 养禽
----
第四节 养马、骡、驴、
----
第五节 养羊
----
第六节 养兔
----
第七节 养蜂
--
第十七章 品种改良
----
第一节 耕牛
----
第二节 牲猪
----
第三节 家禽
--
第十八章 饲养管理
----
第一节 耕牛
----
第二节 牲猪
----
第三节 家禽
--
第十九章 疫病防治
----
第一节 传染病
----
第二节 寄生虫病
--
第二十章 畜禽产品
----
第一节 商品量
----
第二节 加工
第五篇 农牧科技
--
第二十一章 科技引进推广
----
第一节 发展演变过程
----
第二节 引进推广项目
--
第二十二章 科技成果
----
第一节 新品种选育
----
第二节 病虫防治工作的创新改良
----
第三节 农作物生育测报
----
第四节 土地规划
----
第五节 土壤普查
----
第六节 农业区划
----
第七节 土地利用改良
--
第二十三章 科技队伍成长
----
第一节 农牧教育
----
第二节 技术培训
----
第三节 技术考核与职称评审
--
第二十四章 科技推广活动
----
第一节 普及宣传
----
第二节 技术支援
--
第二十五章 农村能源开发
第六篇 农业灾害
--
第二十六章 洪涝
--
第二十七章 干旱
--
第二十八章 蝗灾
--
第二十九章 风雹灾
----
第一节 暴风雨
----
第二节 干旱风
----
第三节 龙卷风
----
第四节 冰雹
--
第三十章 低温冷害、高温热害
----
第一节 春季低温
----
第二节 秋寒
----
第三节 高温热害
第七篇 机构设置
--
第三十一章 县级管理机构
--
第三十二章 县属二级机构
--
第三十三章 基层技术推广机构
--
第三十四章 群团组织
--
第三十五章 农牧场(厂)
----
(附南屏垸、华严、中洲、沉湖农场)
第八篇 附录
--
壹 农牧谚语
--
贰 民间科技遗产
--
叁 农牧部门主要领导干部更迭表
--
肆 技术职称评定人员一览表
--
伍 汉川县农牧业组织系统示意图(1985年)
--
陆 农牧业编年纪要
汉川县农牧志编纂成员名单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