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成都药械厂志(1936-1988)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成都药械厂是农业部在西南地区生产兽医生物药品的重点企业,是部属四个兽医生物药品厂之一。1956年迁建新厂于成都外东沙河堡。三十多年来,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不断扩建和改造,逐步形成为既能生产兽医生物制品,又能生产抗生素、兽医器械及化药制剂,共计118个品种,为畜牧业服务的工厂。产品除满足四川省防疫需要外,销售全国近三十个省市自治区,有的产品还远销国外。
内容时限:
1936-1988
目录
封面
农业部成都药械厂志
图片
--
成都药械厂大门
--
成都药械厂诊断液车间
--
锅炉房及循环水池
--
家属宿舍
--
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历任领导审查《厂志》时聚会合影
前言
目录
第一篇 概述
第二篇 建制沿革
--
第一章 体制演变
----
第一节 厂名及隶属关系的变更
----
第二节 管理机构的设置与沿革
--
第二章 厂领导人员变动
----
第一节 领导体制
----
第二节 历届党委会
----
第三节 历任厂长(主任)
--
第三章 主要科技干部及职工增减情况
----
第一节 主要科技干部变化情况
----
第二节 工程技术人员职称评定情况
----
第三节 历年职工人数变化情况
--
第四章 驻厂监察室
第三篇 基本建设
--
第一章 建厂情况(1936年-1949年)
----
第一节 1936年四川省家畜保育所成立时的情况
----
第二节 四川省农业改进所第一血清制造厂
----
第三节 四川省农业改进所血清制造厂
----
第四节 护厂情况
--
第二章 建国后的发展经过(1950-1988年)
----
第一节 解放初期在国民经济调整中稳步发展
----
第二节 贵阳厂合并入成都厂的情况
----
第三节 新建厂址的选择
----
第四节 筹建新厂的情况(1954年至1956年)
----
第五节 老厂厂房及厂外职工宿舍移交情况
----
第六节 观音桥猪场的修建
----
第七节 增建诊断液,兽医器械及土霉素车间
----
第八节 中国畜牧兽医药械公司成都服务部的建立
----
第九节 附属机械的建立
--
第三章 国家对工厂的投资情况
----
第一节 生产车间
----
第二节 水、电、蒸汽、冷库、污水处理的建设
----
第三节 行政楼的建设
----
第四节 职工宿舍及福利建设
--
第四章 附录
----
一、征拨土地情况
----
二、观音桥猪场土地拨入,换出和清退情况
----
三、厂区地形测量情况
----
四、全厂面积表
第四篇 生产
--
第一章 产品品种及数量
----
第一节 历年兽医生物药品品种及其数量情况
----
第二节 历年抗菌素及化学药品生产情况
----
第三节 历年兽用器械的品种及数量
--
第二章 历年产品质量情况
第五篇 科研、技术革新、技术交流及外事活动
--
第一章 科研成果
----
第一节 1936年到1949年期间科研成果
----
第二节 1950年1988年期间科研成果
--
第二章 重大技术革新
----
第一节 用反应缸培养制造菌苗
----
第二节 应用冻干机生产冻干菌疫苗
----
第三节 采用细胞培养法生产疫苗
--
第三章 技术交流及外事活动
----
第一节 出国学习进修考察
----
第二节 国内学习进修
----
第三节 接待和培训国内国外的实习进修人员
----
第四节 支援国内国外兽匡生物药品厂的建设
--
第四章 本厂职工参加的各种学会和厂科协
第六篇 企业管理
--
第一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生产计划管理
--
第二章 技术管理及经济责任制
----
第一节 技术管理
----
第二节 内部经济责任制
--
第三章 质量管理
----
第一节 产品质量
----
第二节 提高产品质量的措
--
第四章 全面质量管理
----
第一节 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
----
第二节 对职工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教育
--
第五章 设备管理
----
第一节 设备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设备检修及维护
----
第三节 固定资产管理
--
第六章 计量管理
--
第七章 能源管理
----
第一节 能源消耗概况
----
第二节 能源管理工作
----
第三节 节能技术措施及经济效益
--
第八章 安全管理与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安全管理
----
第三节 环境保护
--
第九章 劳动工资管理
----
第一节 劳动管理制度
----
第二节 劳动组织和定员定额
----
第三节 工资管理
----
第四节 职工队伍现状
----
第五节 职工离休、退休及退职
--
第十章 财务管理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资金管理
----
第三节 成本管理
--
第十一章 物资管理
----
第一节 物资供应计划管理
----
第二节 仓库管理
----
第三节 物资管理制度
--
第十二章 产品销售管理
第七篇 党群工作
--
第一章 党的组织建设
--
第二章 共青团组织的建制沿革
--
第三章 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工作
--
第四章 治安保卫工作
----
第一节 刑事案件的侦破
----
第二节 生产保卫工作
第八篇 职工教育
--
第一章 概况
--
第二章 职工教育培训
----
第一节 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培训工作
----
第二节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第九篇 生活福利
--
第一章 职工福利区的管理
----
第一节 生活区的管理
----
第二节 住房分配办法
----
第三节 收费标准
--
第二章 职工食堂与粮食管理
----
第一节 职工食堂管理
----
第二节 粮食管理
--
第三章 行政工作管理
----
第一节 总务管理
----
第二节 招待所管理
--
第四章 绿化环卫管理
--
第五章 幼儿园管理
--
第六章 职工卫生所管理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医疗卫生管理
----
第三节 防疫卫生管理
----
第四节 职业病的防治
----
第五节 妇幼保健工作
--
第七章 计划生育工作
第十篇 杂记
--
第一章 六十年代初困难时期
--
第二章 支援灾区
--
第三章 重大事故记载
----
第一节 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
第二节 生产人员伤亡事故
----
第三节 二号苗楼火灾及处理情况
----
第四节 几起重大操作事故
--
第四章 历年来获得上级主管部门的各项奖励
第十一篇 大事记
--
附录:1936年到1988年曾在厂工作的职工姓名录
编后记
厂志编辑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