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编纂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尊重历史,突出特色,系统记叙白沙洲文化历史和现状,力求思想性、科学性和史料性的统一。本志上限为1949年10月,下限为2005年12月31日。
出版时间:
2006年09月
目录
封面
白沙洲村文化志
《白沙洲村文化志》编纂小组
题词
--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文联主席、国家一级作家谭谈题词
--
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文选德题词
--
著名诗人、原湖南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家协会主席未央题词
--
著名诗人、国家一级作家于沙题词
--
著名作家、湖南省群众艺术馆馆长王一飞题词
--
湖南省文联委员、国家一级作家伍振戈题词
--
益阳市文联党组书记祁峰题词
图片
--
1958年11月.陈定国代表创作组出席第二次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共青团中央委员会颁发了
--
1958年12月,吴功安代表创作组出席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
--
1960年6月,陈定国代表创作组出席全国文教等方面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
--
省文化局颁发的锦旗
--
中共常德地委、常德公署颁发的奖状
--
常德团委颁发的奖状
--
常德团委颁发的奖状
--
白沙洲创作组获得的部分奖章
--
文化部授予陈定国全国农村文化艺术先进工作者奖状
--
湖南省文化局授予白沙洲创作组群众文化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
湖南省文化局授予陈定国群众文化先进个人称号
--
社员们在俱乐部的球场上进行比赛
--
业余剧团演员们正在化妆准备演出
--
俱乐部经常组织演唱、打球、讲故事等活动
--
业余剧团在排练节目
--
创作组成员在讨论诗歌创作
--
在农村俱乐部里
--
俱乐部有故事小组,故事员常常给社员们讲现代小说、电影、戏曲中和报刊上发表的新人新事等故事,很受社员欢
--
俱乐部业余剧团的演员们正在化妆,准备为社员演出
--
在俱乐部图书室里有毛主席著作、政治课本、现代小说和各种报刊、杂志等读物社员们学习之用
--
社员们在俱乐部的球场上进行比赛
--
1958年~1982年,先后有20多个文化代表团参观白沙洲图为外地代表团在观看白沙洲文化艺术展览。
--
作者在田间休息时研究诗歌
--
创作组经常举办诗歌墙报
--
创作组经常举办赛诗会
--
白沙洲的家庭赛诗会
--
家庭赛诗会现场
--
诗歌深深吸引着白沙洲
--
白沙洲上诗歌多
--
陈定国参加全国先代会,受到毛主席、周总理、刘少奇主席、朱德委员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图为他以
--
刘正根一家人人能歌会诗,这是他们在饭后休息时一起改新作。
--
创作组在公开刊物发表的部分作品剪报
--
创作组出版发行的部分专著
--
屋前屋后满诗画 劳动歌声微云霄
--
湖南沅江白沙洲农业社青年业余文艺创作组组长 陈定田
--
白沙洲的四位老作者从1958年起从事业余诗歌创作,陈志(右一)积极辅导群众创作,为诗乡作出了重大贡献
--
2001年3月,市文化馆、白沙乡人民政府组织专业人员在常德文化部门收集白沙洲创作组史料。
序一
序二
题赠
目录
前言
凡例
概述
大事年记
第一章 诗乡地方特色
--
第二节 地形地貌
--
第三节 村落规模
--
第四节 经济状况
--
第五节 文化水平
--
第六节 民情风俗
第二章 诗乡形成之路
--
第一节 诗乡萌芽
--
第二节 诗乡起步
--
第三节 创办诗集
--
第四节 文艺辅导
--
第五节 发展壮大
第三章 诗乡文化活动
--
第一节 山歌
--
第二节 赛诗会
--
第三节 赛谜会
--
第四节 演唱
--
第五节 讲故事
--
第六节 土广播
--
第七节 图书
--
第八节 展览
--
第九节 板报
--
第十节 民间艺术表演
第四章 诗乡文艺创作
--
第一节 诗歌散文
--
第二节 戏剧曲艺
--
第二节 文艺评论
--
第四节 民问文学
--
第五节 楹联美术
第五章 诗乡文化队伍
--
第一节 文化组织
--
第二节 主要骨下
--
第三节 重点作者简概
第六章 诗乡主要作品
--
第一节 诗歌部分
--
第二节 散文作品
--
第三节 曲艺节 目
--
第四节 谜语新编
--
第五节 “评论”选录
第七章 诗乡社会评介
--
第一节 评论文章
--
第二节 新闻报道
附录
--
一、白沙洲创作组出席先代会一览表
--
二、白沙洲文化人外出工作名录
--
三、白沙洲部分在外人士通讯录
--
四、《诗乡风韵》目录
--
五、《白沙洲农民创作选》目录
--
六、中央、省有关领导、作家、记者访诗乡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