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实事求是地记述了三浪村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内容时限:
1368-2007
出版时间:
2014年01月
目录
《三浪村志》封面
版权页
编纂委员会成员名单、编纂人员名单
照片
地形图
题词
目录
序言—
序言二
凡例
概述
100个第一
大事记略
第一章疆域地理
--
第一节位置面积
--
第二节建置沿革
--
第三节村以下建置
--
第四节各屯慨况
第二章自然环境
--
第一节地质
--
第二节地貌
--
第三节土壤
--
第四节气候
--
第五节物候
--
第六节水文
--
第七节植被
--
第八节自然资源
--
第九节自然灾害
第三章农业
--
第一节土地制度
--
第二节体制改革
--
附录三浪村生产队田地延期承包表
--
第三节生产条件
--
第四节农业生产
--
第五节农业技术
--
附录一病虫害名录
--
附录二农作物害虫天敌
--
附录三节气表
--
附录四农事谚语
第四章林业
--
第一节林权变革
--
第二节森林种类分布
--
第三节植树造林
--
第四节森林保护
--
第五节林业采伐
--
第六节林业收益
第五章牧副渔业
--
第一节畜牧业
--
第二节渔业
--
第三节副业
第六章水利
--
第一节农田水利工程
--
第二节人畜饮水工程
--
第三节水利工程管理
第七章交通
--
第一节古道
--
第二节公路
--
第三节屯道
--
第四节桥梁
--
第五节运输工具
第八章人民生活
--
第一节收入支出
--
第二节主要消费
--
第三节文化生活
--
第四节其他生活
----
附录三浪村建国后领取国家俸禄人员名单
第九章党派
--
第一节国民党三浪村地方组织
--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三浪村地方组织
第十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十弟会
--
第二节农民协会
--
第三节共产主义青年团
--
第四节妇女联合会
第十一章政权
--
第一节建国前村行政设置
--
第二节建国后村行政设置及活动
--
第三节村民组织
----
附录一三浪村村民自治章程
----
附录二三浪村村规民约
第十二章军事
--
第一节武装
--
第二节兵役
--
第三节抗日战争时期战事
--
第四节解放战争时期战事
第十三章民政
--
第一节拥军支前
--
第二节优抚安置
--
第三节救灾救济
--
第四节扶贫开发
--
第五节兴建三浪村革命纪念亭
第十四章教育
--
第一节儿童启蒙
--
第二节清朝时期教育
--
第三节民国时期教育
--
第四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
--
第五节教(塾)师
--
第六节教师待遇
--
第七节创办高中补习班
--
第八节高等教育
第十五章文化
--
第一节群众文化
--
第二节新闻广播
--
第三节诗词选
--
第四节门额对联挽联追悼文
--
第五节各种封包、礼物上面写的彩话
--
第六节对人对已各种称呼
--
第七节壮族民歌(欢)
--
第八节民间文学
--
第九节历史文物
----
附录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
----
我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简表
----
计量单位简表
第十六章体育
--
第一节传统体育
--
第二节学校体育
第十七章卫生
--
第一节医疗机构
--
第二节卫生防疫
--
第三节民间医疗
--
第四节妇幼保健
第十八章人口
--
第一节人口规模
--
第二节人口构成
--
第三节计划生育
--
第四节长寿明星
----
附录中老年健康长寿十六真决
第十九章民族
--
第一节族源
--
第二节语言文字
--
第三节姓氏
--
第四节生活习俗
--
第五节礼仪习俗
--
第六节庆贺习俗
--
第七节其他习俗
--
第八节交际、礼貌
--
第九节宗教信仰
--
第十节美德
--
第十一节丑陋
第二十章人物
--
第一节清朝官员
--
第二节清代学者
--
第三节烈士英名
--
第四节风云人物传略
--
第五节村贤志记
--
第六节先进集体
--
第七节先进个人
--
第八节现代村贤荣获的纪念章、奖章、奖状、证书
第二十一章附录
--
第一节贡献(牺牲)
--
第二节重大历史事件纪略
--
第三节历史文献
--
第四节征集村志资料的通知、通告
--
第五节捐资撰志芳名千古
--
第六节驻村单位
--
第七节抗日战争时期在三浪村流行的抗日民歌
--
第八节解放战争时期在三浪村流行的革命山歌
本志编纂始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