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南通县位于长江入海的北岸,滨江临海,南与上海一江之隔,西靠南通市,北连如东县,境内河港密布,通海达江,水陆交通发达,经济繁荣。南通县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海洋性气候,雨量充沛,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土壤沙粘适中,宜粮宜多种经济作物生长,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南通县人多地少,集约化经营,农作物茬口繁多,轮作换茬方便,是全国重点产棉和薄荷油地区,也是江苏省麻类、中药材等特种商品性经济作物生产和加工基地。
目录
封面
江苏省南通县土壤志
前言
图片
--
南通县土壤类型图
--
南通县土壤有机质含量图
--
南通县土壤速效磷含量图
--
南通县土壤速效钾含量图
--
南通县土壤全氮含量图
--
南通县土地利用现状图
--
南通县土壤评级图
--
南通县土壤改良利用分区图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
----
一、地理位置
----
二、地形地貌
--
第二节 行政区划和历史沿革
----
一、行政区划
----
二、历史沿革
--
第三节 自然概况
----
一、气候
----
二、河流水系
--
第四节 农业经济
----
一、农业生产概况
----
二、农业生产特点
----
三、主要耕作制度类型
----
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
五、农业机械化
第二章 成陆与围垦
--
第一节 沙洲涨接成陆
----
一、通吕水脊区
----
二、南通古河汊
----
三、三余海积平原
----
四、启海平原
--
第二节 海涂围垦
----
一、范仲淹修筑捍海堰
----
二、历代几次大规模围垦
----
三、解放后的围垦
--
第三节 解放后通海江滩围垦
第三章 土壤分类和分布
--
第一节 土壤分类
----
一、分类的原则和依据
----
二、土壤命名
----
三、土壤分类系统
--
第二节 土壤分布
第四章 土壤类型及特征特性
--
第一节 潮土
----
一、沙土属
----
二、高沙土属
----
三、夹沙土属
----
四、黄泥土属
--
第二节 盐土
----
一、沙性滨海盐土属
----
二、壤性滨海盐土属
----
三、粘性滨海盐土属
--
第三节 水稻土
----
一、夹缠土属
----
二、黄粘土属
第五章 土壤肥力状况
--
一、土壤质地
--
二、土体构型
--
三、土壤容重和孔隙度
--
四、土壤田间持水量
--
五、土壤有机质
--
六、土壤氮素
--
七、土壤磷素
--
八、土壤钾素
--
九、土壤锌、硼等微量元素
--
十、土壤代换量、碳酸钙和酸碱性
--
十一、土壤盐分
--
十二、土壤全铁、无定形铁、游离铁
第六章 土壤改良利用分区
--
第一节 分区、分片的原则和依据
----
一、分区的原则和依据
----
二、分片的原则
--
第二节 分区综述
----
一、滨海平原盐土粮棉改良利用区
----
二、古河汊浅湖相沉积平原水稻土稻棉轮作改良利用区
----
三、古沙洲潮土粮棉轮作改良利用区
----
四、长江冲积平原潮土特经粮棉作物改良利用区
第七章 土地资源及其评价
--
第一节 土地资源概况与利用现状
----
一、土地资源概况
----
二、土地利用现状
--
第二节 土壤评级
----
一、土壤评级的原则和依据
----
二、土壤评级的项目和标准
----
三、综合评定结果概述
第八章 肥料概况
--
第一节 耕作制度、作物布局的演变与肥料结构的变化
----
一、六三至七五年期间
----
二、七六至八一年期间
--
第二节 有机肥源和质量
----
一、人畜粪和沼气肥
----
二、杂灰、堆肥和羊棚灰
----
三、河泥、草塘泥
--
第三节 化学肥料
--
第四节 肥料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一、协调肥料结构 保持土壤收支平衡
----
二、化肥应因土分配
----
三、保护农民利益,防止向农民销售劣质肥料
第九章 当前土壤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土壤耕作层变浅
--
二、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
--
三、土壤中氮、磷、钾三要素及锌、硼微量元素失调
--
四、季节性地下水位高,明涝暗渍危害重
--
五、东部土壤地下水淡化速度慢,潜在威胁大
第十章 土壤普查的成果应用
--
一、因土调整作物布局
--
二、因土增施磷肥
--
三、开展测土定产配方施肥
--
四、积极推广秸草还田
--
五、因土施钾,增产效果显著
--
六、试验示范推广锌、硼微量元素
附录
--
一、南通县第二次土壤普查工作总结
--
二、南通县第二次土壤普查外业技术工作总结
--
三、南通县第二次土壤普查化验工作总结
--
四、南通县第二次土壤普查制图工作总结
--
五、南通县第二次土壤普查组织情况
--
六、南通县新旧地名对照表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