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而系统地记述全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二、本志为新中国成立后首编《吉水县志》续志。起讫时间,原则上以1986年为上限,下限时间截至2004年底,个别内容为了始末清晰作适当上溯或下延。
三、本志由图照、序言、特载、凡例、概述、大事记、专志及前志补遗补正、附录组成,以志为主,图、表随文附章节之中。按照先自然后社会,先经济基础后上层建筑次序排列,共立24篇105章465节,图照、特载、概述、大事记及前志补遗补正、附录未归入篇章。
内容时限:
1986-2004
出版时间:
2008年12月
目录
封面
吉水县志
图片
--
吉水县政区图
--
吉水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功能分区图
--
1990年10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前排左二)在省、地、县领导陪同下,视察吉水县墨潭粮库。
--
1992年11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左三)在江西省委书记毛致用(左四)和省长
--
1 1989年12月,江西省省长吴官正(右二)视察吉水。
--
2 1991年12月,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左四)在副省长张逢雨、地委书记杨绍宗陪同下视察“1
--
3 2001年5月,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前排左四)视察吉水县八都镇。
--
4 2002年4月,国务委员、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右一)、江西省省长黄智权(左二)在市委书记吕滨(右二
--
1 1991年6月,商业部部长胡平(右六)在副省长孙希岳陪同下,到墨潭、朱山粮库视察。
--
2 1999年11月1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前排右二)视察吉水。
--
3 2000年5月2日,省委书记舒惠国(左三)在行署专员吕滨(左二)陪同下视察江西一品郞实业有限公司
--
4 2001年4月,省委书记孟建柱(前排左二)在市委书记吕滨(前排左一)陪同下视察吉水。
--
2003年8月3日,省委书记孟建柱(左二)在市委书记吕滨(左一)陪同下视察吉水抗旱工作。
--
1993年11月,原二炮司令员李水清(前排右五)将军偕夫人回乡视察时与县六套班子领导合影。
--
1 城南
--
2 城中
--
3 城北
--
4 文峰中大道
--
5 文水大道
--
1、2 鉴湖公园
--
3 艺术广场夜景
--
4 文明北路
--
5 行政中心奠基暨开工仪式
--
6 建设中的城北新区
--
1、2 县委机关
--
3、4 县人大机关
--
5 供电大楼
--
6 信用合作联社大楼
--
1、2 县政府机关
--
3、4 县政协机关
--
5 邮政大楼
--
6 行政服务中心办证大厅
--
1 吉水赣江大桥
--
2、3 赣江大桥竣工暨通车庆典
--
4 赣粤高速吉水段
--
5 高速吉水互通
--
6 高速吉水进出口
--
7 京九铁路吉水段
--
8 吉水火车站
--
1 105国道吉水段
--
2 县道
--
3 水南通村公路
--
4、5、6 曹家电站(拦河大坝、发电机组、升压站)
--
7、8 城南自来水厂(厂区、沉淀池)
--
9 吉水南门大桥
--
10 葛山220kV变电站
--
八都优质稻生产基地
--
乌江大棚蔬菜
--
八都无公害蔬菜
--
炉下冬瓜
--
1 炉下白鹅养殖场
--
2 八都北平鸭养殖
--
3 白竹坪园艺场万亩橘园
--
4、5 世行贷款项目林
--
6 丁江竹山竹林
--
7 螺田天然阔叶林
--
1、2 吉美花木基地(基地一角、紫薇古桩)
--
3 吉水皮革劳保手套生产车间
--
4 外商考察劳保手套生产厂家及产品
--
5 外销欧美及东南亚的各类劳保手套
--
6 赣中精制米业公司生产车间
--
7 享誉闽粤的“八都”牌大米
--
8 水南手工腐竹作坊
--
9 “八都”牌板鸭
--
城西工业区
--
文峰工业城
--
江西一品郎实业有限公司
--
“一品郎”生产车间
--
科华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
浩正实业有限公司假发生产车问
--
八都工业区
--
水南天然香料厂
--
香料油生产蒸馏车问
--
被广泛用于化工、制药等领域的各类香料油
--
高艺制衣有限公司维吾尔族打工妹
--
国光超市
--
亿佰购物广场
--
易初东方超市
--
开心人大药房
--
农机市场
--
县城民营商贸街
--
九洲商贸市场
--
三星级文山国际(吉水)酒店
--
文山国际(吉水)酒店客房
--
文山国际(吉水)酒店餐饮部
--
1、2、3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燕坊(全景、字水潆洄门坊、水木清华门坊)
--
4 位于赣江中的桃花岛
--
5 春游桃花岛
--
6、7、8、9 有“小庐山”美誊的避暑胜地——大东山(全景、飞瀑、日出、双龙谷云河)
--
10 泷江春色
--
11 石莲洞
--
12 1930年毛泽东白沙木口调查旧址——彭家祠
--
13 白沙木口千年古樟
--
八都毛泽东祖籍纪念碑
--
国家2A景区——八都毛泽东祖籍游览苑
--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万里墓
--
杨万里诗词木刻板
--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国东吴古墓
--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解缙墓
--
第一届文化艺术节开幕式
--
曾厦妮(中)在日本参加国际文化艺术交流节演出
--
县城万名群众聚集人民广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
--
新华书店大楼
--
中国科协“科普大篷车下乡活动万里行”至吉水(群众踊跃争要科普资料、咨询现场)
--
吉水博物馆
--
宋乾道七年杨万里行状碑刻
--
出土文物(三国青铜朱雀雌雄一对)
--
出土文物(三国青铜白虎)
--
龙华社区业余剧团
--
胡绍宇扁葫芦瓶微雕《香港回归》
--
吉水中学
--
进士学校
--
希腊雅典第二十八届残疾人奥运会铜牌获得者王秋莲(右二)载誉归来
--
第二十八届残疾人奥运会铜牌
--
县人民医院
--
县中医院
--
小东山居民小区
--
城市花园小区
--
鉴湖居民小区
--
商贸城居民小区
--
社区腰鼓队
--
市民健身舞
--
文峰镇妒下新农村(新村一角、村民休闲区)
--
醪桥镇元石新农村(新村一角、村民休闲区)
--
公园晨练
--
晨登小东山
--
老年书画展
--
盘谷鳌鱼灯
--
《吉水县志》(1986—2004)编辑人员合影,前排左起罗发坤、兰富强、罗海英、郭细龙、邓忠启、周庆
--
清光绪元年(1875)版《吉水县志》
--
1989年版《吉水县志》
序一
序二
特载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目录
第一篇 建置环境
--
第一章 建置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建置沿革
----
第三节 行政区划
--
第二章 乡镇
----
第一节 文峰镇
----
第二节 阜田镇
----
第三节 枫江镇
----
第四节 盘谷镇
----
第五节 尚贤乡
----
第六节 黄桥镇
----
第七节 金滩镇
----
第八节 八都镇
----
第九节 双村镇
----
第十节 水田乡
----
第十一节 醪桥镇
----
第十二节 乌江镇
----
第十三节 丁江镇
----
第十四节 白水镇
----
第十五节 白沙镇
----
第十六节 水南镇
----
第十七节 螺田镇
----
第十八节 冠山乡
----
第十九节 住歧乡
----
第二十节 西沙乡
----
第二十一节 葛山乡
----
第二十二节 邱陂乡
----
第二十三节 新和乡
----
第二十四节 富滩镇
----
第二十五节 天玉乡
--
第三章 自然 资源
----
第一节 地质地貌
----
第二节 气象
----
第三节 资源
----
第四节 自然灾害
--
第四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变动
----
第二节 人口结构
----
第三节 人口控制
第二篇 改革开放
--
第一章 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第二节 国有工业企业体制改革
----
第三节 粮食购销体制改革
----
第四节 商业供销体制改革
----
第五节 财税体制改革
--
第二章 政治体制改革
----
第一节 机构改革
----
第二节 人事制度改革
----
第三节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
第四节 乡镇体制改革
----
第五节 民主法制建设
--
第三章 教育卫生体制改革
----
第一节 教育体制改革
----
第二节 卫生体制改革
--
第四章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
第一节 社会保险改革
----
第二节 住房制度改革
----
第三节 医疗制度改革
--
第五章 对外开放
----
第一节 优化投资环境
----
第二节 招商引资
第三篇 经济总貌
--
第一章 经济指标
----
第一节 社会总产值
----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
----
第三节 工农业总产值
----
第四节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第五节 固定资产投资
--
第二章 经济结构
----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
----
第二节 产业结构
----
第三节 商品流通结构
----
第四节 收入与分配结构
----
第五节 积累与消费结构
----
第六节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
--
第三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收入水平
----
第二节 消费水平
----
第三节 城乡居民储蓄
第四篇 农业
--
第一章 农业生产环境
----
第一节 农业气候
----
第二节 农业资源
--
第二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粮食作物
----
第二节 油料作物
----
第三节 蔬菜
----
第四节 果业
----
第五节 种桑养蚕
----
第六节 其他作物
----
第七节 病虫害防治
--
第三章 养殖业
----
第一节 家畜养殖
----
第二节 家禽养殖
----
第三节 特种养殖
----
第四节 畜禽疫病发生和防治
----
第五节 水产养殖
--
第四章 生态农业建设
----
第一节 绿色食品战略
----
第二节 沼气池建设
--
第五章 农业机械
----
第一节 农业机械总动力
----
第二节 农业机械作业水平
----
第三节 农业机械管理服务
--
第六章 农业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经济管理
----
第三节 行政执法
--
第七章 农业开发
----
第一节 农业综合开发
----
第二节 白竹坪园艺场
----
第三节 八都现代农业示范园
--
第八章 国营吉水县白水垦殖场
----
第一节 建置区划
----
第二节 经济建设
----
第三节 社会事业
第五篇 林业
--
第一章 森林资源
----
第一节 林地与树种
----
第二节 林木蓄积与森林覆盖率
----
第三节 古树名木
--
第二章 林木营造
----
第一节 采种育苗
----
第二节 植树造林
----
第三节 幼林抚育
----
第四节 花卉种植
--
第三章 林业基地建设
----
第一节 芦溪岭林场
----
第二节 周岭林场
----
第三节 县林业局所属林场
----
第四节 乡村林场
--
第四章 森林保护
----
第一节 护林机构、队伍
----
第二节 森林防火
----
第三节 森林病虫害防治
----
第四节 野生动植物保护
--
第五章 林政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木材采伐管理
----
第三节 木材运输管理
----
第四节 木材经营管理
----
第五节 林业规费征收
----
第六节 山林权属纠纷调处
--
第六章 林业经济
----
第一节 木竹销售
----
第二节 木竹加工
----
第三节 林产品加工
第六篇 水利 电力
--
第一章 水利
----
第一节 水利设施
----
第二节 水政管理
----
第三节 水土保持
----
第四节 防汛抗旱
--
第二章 电力
----
第一节 发电
----
第二节 供电
----
第三节 农网改造
第七篇 工业
--
第一章 工业所有制结构
----
第一节 国有工业
----
第二节 集体工业
----
第三节 私营、外资工业
--
第二章 工业门类
----
第一节 机械工业
----
第二节 建材工业
----
第三节 煤炭冶金工业
----
第四节 食品工业
----
第五节 纺织制衣工业
----
第六节 造纸印刷业
----
第七节 竹木加工业
----
第八节 医药化学工业
----
第九节 皮革手套工业
----
第十节 陶瓷工业
----
第十一节 橡胶制品工业
--
第三章 工业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人事管理
----
第三节 质量管理
----
第四节 财务管理
----
第五节 安全管理
--
第四章 工业园区建设
----
第一节 文峰工业城
----
第二节 八都工业区
----
第三节 河西工业区
第八篇 商贸旅游
--
第一章 城乡市场
----
第一节 县城集贸市场
----
第二节 乡镇集贸市场
----
第三节 专业市场
--
第二章 国有商业
----
第一节 地方国有商业
----
第二节 省属国有商业
----
第三节 对外贸易
----
第四节 物资经营
----
第五节 农机经营
--
第三章 集体商业
----
第一节 供销合作商业
----
第二节 二轻商业
--
第四章 个体私营商业
----
第一节 大型商场(超市)
----
第二节 专营商场(店)
----
第三节 饮食、服务业
----
第四节 民用燃料
--
第五章 粮油经营
----
第一节 粮油管理
----
第二节 粮油购销
----
第三节 粮食储存
----
第四节 粮油加工
--
第六章 旅游
----
第一节 旅游资源类型
----
第二节 主要旅游景点
----
第三节 旅游服务
第九篇 城建环保
--
第一章 城镇规划
----
第一节 县城规划
----
第二节 乡镇规划
----
第三节 规划管理
--
第二章 城镇建设
----
第一节 县城建设
----
第二节 乡镇建设
--
第三章 公共事业
----
第一节 市政建设
----
第二节 公园建设
----
第三节 供水
----
第四节 排水
----
第五节 公共交通
----
第六节 燃气
--
第四章 建筑业
----
第一节 建筑企业
----
第二节 建筑设计
----
第三节 建筑装修
----
第四节 建筑市场管理
--
第五章 房地产业
----
第一节 房地产管理
----
第二节 房地产交易
----
第三节 房地产开发
--
第六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环境污染与治理
----
第二节 环境监测
----
第三节 环境管理
----
第四节 生态环境保护
--
第七章 市容市貌
----
第一节 市容管理
----
第二节 环境卫生管理
第十篇 交通邮电
--
第一章 交通运输
----
第一节 公路建设
----
第二节 桥梁建设
----
第三节 渡口
----
第四节 铁路
----
第五节 公路养护
----
第六节 水路建设
----
第七节 公路运输
----
第八节 水路运输
----
第九节 搬运装卸
----
第十节 交通管理
----
第十一节 稽查征费
--
第二章 邮政 电信
----
第一节 邮政
----
第二节 电信
----
第三节 移动通信
----
第四节 联通
第十一篇 财政税务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财政收支
----
第二节 财政管理
----
第三节 财政监督
----
第四节 农业税管理
----
第五节 政府采购
----
第六节 国有资产管理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税制、税种
----
第二节 税款征收
----
第三节 税务管理
第十二篇 金融保险
--
第一章 金融机构
----
第一节 银行机构
----
第二节 非银行金融机构
----
第三节 监管机构
--
第二章 货币
----
第一节 货币发行流通
----
第二节 现金管理
----
第三节 货币反假
----
第四节 金银管理
--
第三章 存贷款
----
第一节 存款
----
第二节 贷款
--
第四章 结算
----
第一节 账户管理
----
第二节 同城票据结算
----
第三节 异地结算
--
第五章 债券与证券
----
第一节 债券
----
第二节 证券
--
第六章 保险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险种
----
第三节 营销与保费收入
----
第四节 理赔
第十三篇 经济管理
--
第一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编制与实施
----
第二节 项目资金管理
----
第三节 信息中心
--
第二章 统计管理
----
第一节 全面定期统计
----
第二节 专项普查
----
第三节 农村抽样调查
----
第四节 统计服务
--
第三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价格管理
----
第二节 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
----
第三节 物价监督
----
第四节 价格认证
--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法制建设
----
第二节 登记注册管理
----
第三节 市场管理
----
第四节 商标、广告管理
----
第五节 经济合同管理
----
第六节 公平交易管理
----
第七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
--
第五章 审计监督
----
第一节 国家审计
----
第二节 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
--
第六章 质量技术监督
----
第一节 质量监督
----
第二节 计量监督
----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
----
第四节 统一代码标识制度
--
第七章 国土资源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土地管理
----
第三节 基本农田保护
----
第四节 矿产资源管理
--
第八章 安全生产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监督管理
----
第三节 专项整治
第十四篇 政党社团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吉水县委员会
----
第一节 党员与基层组织
----
第二节 党员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县委议事和决策方式
----
第四节 县委重要决策
----
第五节 县委工作部门
----
第六节 组织建设
----
第七节 干部管理
----
第八节 宣传工作
----
第九节 统战工作
----
第十节 民族宗教工作
----
第十一节 农村工作
----
第十二节 台湾事务
----
第十三节 信访工作
----
第十四节 党校工作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吉水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
第一节 党风廉政建设
----
第二节 案件查处
----
第三节 行政监察
--
第三章 中国农工民主党吉水县总支部委员会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主要活动
--
第四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会
----
第二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
----
第三节 县妇女联合会
----
第四节 工商业联合会
----
第五节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第六节 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
----
第七节 科学技术协会
----
第八节 残疾人联合会
----
第九节 归国华侨联合会
第十五篇 人大政府政协
--
第一章 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人大代表
----
第二节 历届(次)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县人大常委会
----
第四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章 县人民政府
----
第一节 政府组成
----
第二节 施政方式
----
第三节 施政纪要
----
第四节 综合政务
----
第五节 乡镇人民政府
--
第三章 县人民政协
----
第一节 政协委员
----
第二节 历届(次)全体委员会议
----
第三节 县政协专门委员会及工作机构
----
第四节 履行职能
----
第五节 乡镇政协工作
第十六篇 政法
--
第一章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第一节 综治机构
----
第二节 群防群治组织
----
第三节 治安防控网络
----
第四节 重点治理
----
第五节 反邪教工作
--
第二章 公安
----
第一节 机构队伍
----
第二节 刑事侦查
----
第三节 治安管理
----
第四节 监所管理
----
第五节 户政管理
----
第六节 经济侦查
----
第七节 出入境管理
----
第八节 国内安全保卫
----
第九节 交通警察
----
第十节 消防
--
第三章 检察
----
第一节 机构队伍
----
第二节 侦查监督
----
第三节 公诉
----
第四节 反贪污贿赂
----
第五节 渎职侵权检察
----
第六节 监所检察
----
第七节 控告申诉检察
----
第八节 民事行政检察
----
第九节 检察技术
----
第十节 职务犯罪预防
--
第四章 审判
----
第一节 机构队伍
----
第二节 审判制度
----
第三节 刑事审判
----
第四节 民事(经济)审判
----
第五节 行政审判
----
第六节 告诉申诉、审判监督
----
第七节 执行
--
第五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普法、依法治理
----
第二节 基层工作
----
第三节 公证
----
第四节 律师服务
----
第五节 法律援助
----
第六节 司法鉴定
第十七篇 军事
--
第一章 武装机构
----
第一节 县人民武装委员会
----
第二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吉水县人民武装部
----
第三节 县国防动员委员会
--
第二章 驻军设施
----
第一节 驻军
----
第二节 设施
--
第三章 兵役
----
第一节 兵役制度
----
第二节 征兵工作
----
第三节 国防教育
----
第四节 双拥工作
--
第四章 民兵和预备役
----
第一节 组织建制
----
第二节 民兵训练
----
第三节 应急工作
第十八篇 人事劳动社会保障
--
第一章 人事管理
----
第一节 干部录用聘用
----
第二节 公务员管理
----
第三节 军转干部安置
----
第四节 职称评聘
----
第五节 奖惩
----
第六节 人才交流管理
--
第二章 劳动管理
----
第一节 用工制度
----
第二节 就业与再就业
----
第三节 职工教育培训
----
第四节 劳动鉴定与仲裁
----
第五节 劳动监察
--
第三章 工资福利
----
第一节 行政事业工资
----
第二节 企业工资
----
第三节 福利
--
第四章 机构编制
----
第一节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
----
第二节 编制管理
--
第五章 社会保障
----
第一节 离退休保障
----
第二节 基本养老保险
----
第三节 失业保险
----
第四节 医疗保险
第十九篇 民政老建
--
第一章 优抚安置
----
第一节 拥军优属
----
第二节 抚恤
----
第三节 安置
--
第二章 社会福利
----
第一节 救灾救济
----
第二节 五保户和敬老院
----
第三节 福利企业
----
第四节 福利彩票
--
第三章 基层政权
----
第一节 村民自治
----
第二节 社区建设
--
第四章 社会事务
----
第一节 边界管理
----
第二节 婚姻登记
----
第三节 地名管理
----
第四节 殡葬管理
----
第五节 民间组织
--
第五章 老区建设
----
第一节 扶贫方式
----
第二节 扶贫对象
----
第三节 扶贫项目资金与效益
第二十篇 科学技术
--
第一章 机构与队伍
----
第一节 科技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科研服务机构
----
第三节 专业服务机构
----
第四节 科技队伍
--
第二章 科技活动
----
第一节 科技培训
----
第二节 科技下乡
----
第三节 学术交流
----
第四节 科技服务
--
第三章 科技研究
----
第一节 科技规划
----
第二节 科技项目
----
第三节 科技情报收集与利用
----
第四节 科技引进与推广
--
第四章 科技成果
----
第一节 获奖成果
----
第二节 科技成果选介
第二十一篇 教育体育
--
第一章 教育
----
第一节 幼儿教育
----
第二节 小学教育
----
第三节 中学教育
----
第四节 成人教育
----
第五节 职业教育
----
第六节 社会力量办学
----
第七节 希望工程
----
第八节 教师
----
第九节 教学研究
----
第十节 教育设施
----
第十一节 教育管理
--
第二章体育
----
第一节 机构团体
----
第二节 体育设施
----
第三节 学校体育
----
第四节 群众体育
----
第五节 武术馆校
第二十二篇 文化 广电 史志档案
--
第一章 文化
----
第一节 群众文化
----
第二节 民间文艺
----
第三节 戏剧
----
第四节 电影
----
第五节 文物
----
第六节 图书
----
第七节 文化市场
--
第二章 文艺创作
----
第一节 著作书目
----
第二节 学术论文
----
第三节 文艺作品
--
第三章 广播电视
----
第一节 广播
----
第二节 电视
----
第三节 广播电视网络传输
----
第四节 行业管理
--
第四章 史志档案
----
第一节 中共党史
----
第二节 地方志
----
第三节 档案
第二十三篇 医药卫生
--
第一章 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医政管理
----
第三节 药政管理
----
第四节 农村医疗机构管理
----
第五节 卫生经费管理
----
第六节 公费医疗管理
--
第二章 医疗
----
第一节 医疗机构
----
第二节 医疗队伍
----
第三节 设施设备
----
第四节 医疗技术
--
第三章 药材
----
第一节 药材生产
----
第二节 药品经营
--
第四章 卫生保健
----
第一节 卫生防疫
----
第二节 卫生监督
----
第三节 爱国卫生运动
----
第四节 县红十字会
----
第五节 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治
----
第六节 计划免疫
----
第七节 妇幼保健
第二十四篇 人物
--
第一章 传略、简介
----
第一节 人物传略
------
张开荆
------
罗仁全
------
董永清
------
王东保
------
蔡长风
------
何运洪
------
肖文玖
------
刘春
------
姚国民
----
第二节 人物简介
------
刘礼贵
------
王振奇
------
赖大仁
------
周木根
------
赖明勇
------
黎文光
------
刘小玄
------
曾志将
------
郭光海
------
李小平
------
王秋莲
------
胡绍字
------
张宇
------
胡丽华
------
黄振亚
------
高志俊
--
第二章 人物名录
----
第一节 获省部级以上表彰人员
----
第二节 副高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员
----
第三节 吉水县2004年纳税50万元以上私营企业主
前志补遗
前志补正
勘误表
附录
--
附录一 吉水县疆域
--
附录二 吉水文风
--
附录三 难忘的日子
编后记
编纂机构 编撰人员 审定单位
--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