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曲柳镇志

水曲柳镇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所记史实,均随区域及政权之变更而记述。用分类编年叙史的方法,采用“横排竖写”的体例。上起中华民国初年,下至1985年。至于大事记,建制的沿革,军事等则从1985年向上做必要的追溯。“忠于史实,详今略古”。重点记叙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内容。本志分概述大事记、自然地理、友好往来、文教卫生、政治、经济、社会风情人物,杂记等部分。

目录

封面
目录
图片
-- 水曲柳镇区域图
-- 水曲柳镇敬老院
-- 正误表
序言
凡例
中共水曲柳镇委员会成员
水曲柳镇政府主要领导
水曲柳镇政府办公楼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建置
-- 第一章 历史沿革
---- 第一节 清朝时期
----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
---- 第三节 东北沦陷时期
---- 第四节 解放后
-- 第二章 区划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地名由来
-- 第三章 村屯演变
---- 第一节 村所在地概况
---- 第二节 村屯区域
-- 第四章 人口、民族
---- 第一节 人口构成
---- 第二节 被抚养人口
---- 第三节 人口动态
第二篇 自然地理
-- 第一章 地质地貌
---- 第一节 地质地貌
---- 第二节 矿产
---- 第三节 野生动植物
-- 第二章 气候
---- 第一节 季风带
---- 第二节 光照
---- 第三节 降水
---- 第四节 霜期
-- 第三章 物侯
---- 第一节 植物反应
---- 第二节 动物反应
---- 第三节 水质反应
-- 第四章 土壤植被
---- 第一节 土壤分类
---- 第二节 土地利用
第三篇 经济
-- 第一章 农业
---- 第一节 生产关系变革
---- 第二节 粮食生产
---- 第三节 主要蔬菜
---- 第四节 经济作物
---- 第五节 栽培及保护
---- 第六节 农业技术推广
---- 第七节 生产工具
---- 第八节 农谚
-- 第二章 多种经营
---- 第一节 种植业
---- 第二节 养殖业
---- 第三节 其它业
-- 第三章 水电
-- 第四章 林业
---- 第一节 资源
---- 第二节 植树造林
---- 第三节 护林防火
---- 第四节 林权划分
-- 第五章 水利
-- 第六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大牲畜
---- 第二节 猪羊
---- 第三节 家禽
-- 第七章 工业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解放后工业
---- 第三节 经济效益
---- 第四节 驻水曲柳镇、省、市、县企业简介
-- 第八章 商业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私营商业
---- 第三节 对私营商业的改造
---- 第四节 供销合作社
---- 第五节 工商管理
---- 第六节 集市贸易
-- 第九章 财税金融
---- 第一节 税务
---- 第二节 金融
---- 第三节 货币流通
---- 第四节 财政所
-- 第十章 交通、邮政
---- 第一节 运输概述
---- 第二节 公路
---- 第三节 铁路
---- 第四节 邮政
-- 第十一章 粮油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统购统销
---- 第三节 粮油供应
---- 第四节 征购、储存、凋运
---- 第五节 粮食加工
-- 第十二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解放前的人民生活
---- 第二节 解放后的人民生活
第四篇 文教卫生
-- 第一章 教育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普通教育
---- 第三节 幼儿教育
---- 第四节 职业教育
---- 第五节 农民教育
-- 第二章 文化
---- 第一节 文化机构
---- 第二节 广播、电影、电视
---- 第三节 群众文艺
---- 附录:1、杨景、及作品
-- 第三章 体育
---- 第一节 群众体育
---- 第二节 大型体育活动
---- 第三节 学校体育
-- 第四章 医药、卫生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镇卫生院
---- 第三节 私人行医及药店
---- 第四节 计划生育
---- 第五节 合作医疗
---- 第六节 常见病,多发病
第五篇 政治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 党的建立和发展
---- 第二节 组织状况
---- 第三节 党纪执行情况
---- 第四节 党的代表大会
---- 第五节 党的领导人更迭
-- 第二章 政权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 附:冷永全报告
---- 第三节 行政领导人更迭
-- 第三章 群团组织
---- 第一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 第二节 妇女联合会
---- 第三节 工会
---- 第四节 中国少年先锋队
---- 第五节 农民会
---- 第六节 商业团体
-- 第四章 其它组织
---- 第一节 国民党
---- 第二节 三青团
---- 第三节 协和会
---- 第四节 道德会
---- 第五节 慈善会
---- 第六节 家里教
---- 第七节 维持会
-- 第五章 社会治安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公安助理
---- 第三节 治安管理
---- (一)法制教育
---- (二)乡规民约
-- 第六章 民政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普选
---- 第三节 优抚
---- 第四节 救济、扶贫
---- 第五节 敬老院
---- 第六节 临时救济
-- 第七章 军事
---- 第一节 驻军
---- 第二节 地方武装
---- 第三节 兵役
---- 附录政治运动
-- 第八章 土地革命和困民经济恢复时期
---- 第一节 土地改革
---- 第二节 镇压反革命
---- 第三节 抗美援朝
-- 第九章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
---- 第二节 公私合营
---- 第三节 反右派斗争
-- 第十章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 第一节 大跃进
---- 第二节 人民公社
第六篇 友好往来
第七篇 社会风情
-- 第一章 风俗习惯
---- 第一节 时节
---- 第二节 喜庆
---- 第三节 丧事
---- 第四节 节日
-- 第二章 陋习
-- 第三章 方言土语
第八篇 人物
-- 第一章 革命烈士
---- 第一节 刘忠坤烈士生平
---- 第二节 革命烈士名谱
------ 安国学
------ 张福均
------ 杨春林
------ 李文有
------ 马文清
------ 杨永龙
------ 金在中
------ 郑文珠
------ 刘杰
------ 赵俊基
------ 杨胜优
------ 南世模
-- 第二章 革命干部
---- 张君
---- 张凯
---- 徐庆勋
---- 刘洪杰
---- 刘国安
---- 孙洪鸣
---- 郑子彬
---- 阎敬波
---- 张明远
---- 孙宗喜
---- 朱永庆
---- 林雨坤
---- 王忠孝
---- 刘喜学
---- 张振清
---- 毕春富
---- 秦智远
---- 冀文林
---- 刘振生
---- 权明达
---- 周运生
---- 赵殿学
---- 于永仁
---- 张英
---- 韩景轩
---- 高勤
---- 程亚轩
---- 林萍
---- 宋再荣
---- 王长祥
---- 李景兴
---- 宋台焕
---- 李志国
---- 牛培华
---- 杨国才
---- 刘文玉
---- 汤义林
---- 王树印
---- 赵云范
---- 刘璋
---- 杨景
---- 赵殿发
---- 金南柱
---- 孙文彬
---- 邢绍昆
---- 何旭东
---- 隋玉富
---- 冷永全
---- 柴国栋
---- 柴国政
---- 孙风云
---- 牛政勤
---- 于海蛟
---- 于永顺
---- 肖万舂
---- 于忠三
---- 张喜坤
---- 杨忠平
---- 李景有
---- 牛继成
---- 胡友
---- 吕永范
---- 温维淳
---- 韩显庭
---- 赵景富
---- 孙凌禹
---- 李云清
---- 高桐录
---- 周云鹏
---- 林树和
---- 宋中焕
---- 齐国平
---- 王秉文
---- 王森林
---- 韩绍达
---- 孙希文
---- 赵喜臣
---- 王俊久
---- 燕凤林
---- 张书山
---- 王景龙
---- 张凤岐
---- 潘德改
---- 潘德俭
---- 林成
---- 郭玉成
---- 刘忠仁
---- 张志敏
-- 第三章 英模录
-- 第四章 社会知名人士
第九篇 杂记
-- 第一章 日本侵华(水曲柳地区)罪行录
-- 第二章 寺庙
-- 第三章 灾异
-- 第四章 民间传说
水曲柳镇志编纂委员会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