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钢炼铁志(1956-1983)

杭钢炼铁志(1956-1983)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杭钢炼铁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从现在追溯过去,全面地、系统地、正确地总结了炼铁分厂建厂二十六年来,在生产、建设、科技、管理、文教、生活和党、政、工、团各方面工作的经验和教训。《炼铁志》的编纂,不仅有助于我们从中寻找规律,促进我厂炼铁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它将作为一部有价值的历史文献留传于世,以资后人借鉴。

内容时限: 1956-1983

目录

封面
杭钢炼铁志1956--1983
题词
图片
-- 炼铁分厂平面布置图
-- 照片附图
-- 255米3高炉车间总侧面图(1959-1960年)
-- 年产30余万吨生铁的杭钢炼铁高炉雄姿
-- 李丰平副省长为82M3——号高炉开炉剪彩
-- 周建人省长为255M3三号高炉建成剪彩
-- 李东冶部长由厂领导陪同在三号高炉视察
-- 省委铁瑛书记、厂党委李克昌书记在高炉上
-- “平地吹”土法烧结
-- 炉前铁模铸铁
-- 炉前沙模铸铁
-- 钢城十里灯火明——高炉夜景
-- 被誉为“高炉铁人”的林天真同志正在出铁
-- 液压炉顶是降低休风率的一大措施,在同类型企业中使用最早
-- 三号高炉上料系统采用无触点元件,实现了全自动上料
-- 三号高炉槽下过筛改革成功,在同类型企业中属第一家
-- 高炉水渣正在源源起吊,运往水泥厂
-- 获冶全部科技成果二等奖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嚣
-- 铸铁机
-- 正在施工中的高炉电除尘
-- 既保护了水质又充分利用水资源的煤气污水处理
-- 年创资十一万五千元的烧结点火器改革成功
-- 年产20余万吨烧结矿的24M2烧结机外景
-- 烧结成品仑除尘器
-- 烧结电除尘
-- 烧结环冷机
-- 8M2新型竖炉球团获冶金部科技成果一等奖,图为竖炉外景
-- 坚炉链板机
-- 坚炉值班室
-- 用钠质膨润土代替消石灰作球团粘结剂、全国首创、荣获省技革三等奖,这是膨润土风力输送
-- 每年为国家创资24万元的球团园形燃烧室
-- 全国冶金系统首创的革新成果——钢丝网带输送机
-- 原料龙门吊正在起吊
-- 筹建中的喷煤车间
-- 烧结食堂外景
-- 窗明几净的食堂餐厅
-- 炼铁单职工宿舍
-- 杭州市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按装在新宿舍屋顶
-- 铁分厂(车间)历年生产综合生产综合统计表(1958-1983)
-- 炼铁分厂高炉历年几项主要技术高炉历年几项主要技术指标(1958-1983)
序言
目录
第一章 总览
-- 第一节 概说
-- 第二节 地理位置
-- 第三节 自然条件
-- 第四节 资源
-- 第五节 主要生产设备
-- 第六节 机构设置
-- 第七节 职工队伍
第二章 沿革
-- 第一节 分厂沿革
-- 第二节 锰铁车间简史
-- 第三节 8立方米小高炉
第三章 建设
-- 第一节 高炉建设
-- 第二节 配套项目建设
第四章 生产
-- 第一节 炼铁车间
-- 第二节 原料车间
-- 第三节 球团车间
-- 第四节 烧结车间
-- 第五节 机修车间
-- 第六节 准备车间
第五章 管理
-- 第一节 概说
-- 第二节 生产管理
-- 第三节 技术管理
-- 第四节 劳动管理
-- 第五节 财务管理
-- 第六节 设备管理
-- 第七节 质量与能源管理
-- 第八节 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
第六章 党群工作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
-- 第三节 干部工作
-- 第四节 工会
-- 第五节 团委
-- 第六节 民兵
-- 第七节 保卫工作
第七章 职工教育
-- 第一节 概说
-- 第二节 办班
-- 第三节 技术培训
-- 第四节 技术考核
-- 第五节 “双补”
-- 第六节 业务管理培训
-- 第七节 文化教育
-- 第八节 代培、外培
-- 第九节 编写《炼铁生产知识》
第八章 人物传略
-- 梁福正烈士
-- 实干家严四海
-- “高炉铁人”林天真
第九章 大事年表
-- 一、历届领导层变动名单
-- 三、历年主要技术革新项目
-- 四、历年获得的荣誉、奖励(市级以上),全国性重要专业会议纪略
-- 五、历年重大设备事故
-- 六、历年重大伤亡事故
附录:
-- 一、各车间(工段)历届正副主任、书记名单
-- 二、炼铁分厂工程技术人员发表论文一览表
《杭钢炼铁志》编辑委员会名单
杭钢炼铁厂炼铁分厂志办公室
《杭钢炼铁志》分张执笔者名单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