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光厂志

东光厂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国营第二二八厂是一个国防工业企业,生产为侦察、轰炸、歼击、运输等多种飞机配套的各种军用航空照相机。

内容时限: 1956-1986

目录

封面
国营第二二八厂厂志1956-1986
图片
-- 国营第二二八厂位置图
-- 国营第二二八厂厂区、生活区平面图
-- 国营第二二八厂调整扩大初步设计规划图
-- 鸟瞰图
-- 第二二八厂厂前
-- 附图一
-- 原兵器部邹家华部长1985年来厂检查工作
-- 原五机部张珍部长1979年来厂检查工作
-- 原五机部刘康副部长1979年来厂检查工作
-- 原五机部赵汾浦副部长1981年来厂检查工作
-- 原五机部杨绍曾副部长1980年来厂检查工作
-- 原五机部王立副部长1977年来厂检查工作
-- 原兵器部庞天仪副部长1984年来厂检查工作
-- 原五机部朱光副部长1978年来厂检查工作
-- 原兵器部来金烈副部长1985年来厂检查工作
-- 原兵器部李立青副部长1986年来厂检查工作
-- 原中共长春市委书记(现省顾委副主任)宋洁涵的题词
-- 原吉林省国防科工办副主任刘成铭1978年来厂检查工作
-- 原长春市政府池精武副市长1980年来厂检查工作。
-- 领导题词
---- 1、原五机部张珍部长的题词
---- 2、原五机部赵汾浦副部长的题词
---- 3、原五机部刘康副部长的题词
---- 1、原五机部杨绍曾副部长的题词
---- 3、原兵器部李立青副部长的题词
---- 2、原兵器部庞天仪副部长的题词
---- 3.原长春市政府池精武副市长的题词
---- 1.原中共长春市委书记(现省顾委副主任)宋洁涵的题词
---- 2.原吉林省国防科工办副主任刘成铭的题词
-- 银牌和航甲13-40相机
-- 航甲12-75相机
-- 航丙31相机
-- 附图一
-- 航甲15-60相机
-- 航甲11-10相机
-- 航丁-14相机
-- 航甲16-7相机
-- 69式偏流仪
-- 红箭—73反坦克导弹瞄准镜、85炮瞄准观察镜。
-- 五八式12.7高射机枪瞄准镜
-- K4-QW潜望镜、101A坦克指挥观察镜106水陆坦克驾驶观察镜
-- WG 100坦克车驾驶观察镜
-- 深圳眼镜有限公司车间一角。
-- 深圳眼镜有限公司生产的醋酸纤维塑料。
-- 8寸座机
-- 熊猫牌(7×50)双筒望远镜 长春牌照相机 孔雀牌照相机镜头
-- TY-74透漫仪
-- 眼镜片
-- 变色成镜
-- 放大镜、近似镜
-- 解放牌汽车离合器
-- 汽车红外光电点火器 50摩托车电子点火器
-- 生物显微标本 自动涂色机
-- 洗衣机零件
-- 旅行车
-- 国营二二八厂产品销售全国
-- 二二八厂产品远售世界
-- 国营第二二八厂支援新厂人员分布图
-- 建厂三十周年庆祝大会。
-- 职工文艺演出。
-- 设计研究所 民品设计室
-- 航相机机加线一角
-- 光学车间一角
-- 压铸生产线
-- 眼镜架生产线一角
-- 离合器车间一角
-- 装配车间一角
-- 中国共产党国营二二八厂第四次代表大会
-- 第二二八厂第五届职工代表大会
-- 工厂电视大学
-- 职工业余篮球比赛
-- 职工食堂一角
-- 托儿所
-- 厂液化气站
-- 职工医院手术室
-- 厂附属企业饮料厂
序言
目录
第一篇 概述
-- 一 地理环境
-- 二 工厂建设
-- 三 科技进步
-- 四 工厂现貌
-- 五 远景规划
第二篇 大事记
第三篇 基本建设
-- 第一章 建厂筹备
---- 第一节 工厂筹建由来
---- 第二节 筹备阶段
-- 第二章 开工建设
---- 第一节 建厂大会战和贯彻“三边”方针
---- 第二节 停建维护
---- 第三节 工厂续建
---- 第四节 缩小建设规模
---- 第五节 筹建二厂
-- 第三章 为主机配套补充建设
---- 第一节 补齐“四肢”健全工艺
---- 第二节 零星补缺完善工厂
-- 第四章 保军转民技术改造
---- 第一节 建立汽车离合器生产线
---- 第二节 新离合器项目的引进
---- 第三节 新离合器生产线筹建
第四篇 生产发展与技术进步
-- 第一章 生产发展
---- 第一节 生产纲领
---- 第二节 生产发展
-- 第二章 产品开发
---- 第一节 产品开发概况
---- 第二节 产品结构和性能
---- 第三节 膜片弹簧式汽车离合器
-- 第三章 主要科技成果
---- 第一节 新工艺、新技术
---- 第二节 工装工具的推广与改进
---- 第三节 设备和工艺的改进
---- 第四节 测试仪器的设计与制造
第五篇 生产单位及附属企业
-- 第一章 生产车间
---- 第一节 一车间
---- 第二节 三车间
---- 第三节 五车间
---- 第四节 七车间
---- 第五节 九车间
---- 第六节 十三车间
---- 第七节 十五车间
---- 第八节 十七车间
---- 第九节 深圳眼镜有限公司
---- 第十节 光玻熔制车间
-- 第二章 生产科室
---- 第一节 机动技安科
---- 第二节 工具科
---- 第三节 大修车间
---- 第四节 运输科
-- 第三章 附属企业
---- 第一节 器械加工厂
---- 第二节 修建公司
---- 第三节 工贸服务公司
第六篇 企业管理
-- 第一章 企业管理概述
-- 第二章 科技管理
---- 第一节 产品设计
---- 第二节 技术管理
---- 第三节 工艺设计
---- 第四节 标准化
---- 第五节 材料定额
---- 第六节 技术革新
---- 第七节 计量管理
-- 第三章 生产管理
---- 第一节 生产机构
---- 第二节 生产组织
---- 第三节 工具管理
---- 第四节 劳资管理
---- 第五节 人事管理
---- 第六节 设备管理
---- 第七节 能源管理
---- 第八节 环境保护
---- 第九节 安全管理
-- 第四章 质量管理
---- 第一节 全质管理
---- 第二节 产品检验
-- 第五章 经营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管理
---- 第二节 财务管理
---- 第三节 产品销售
---- 第四节 物资管理
-- 第六章 厂务管理
---- 第一节 厂务工作
---- 第二节 档案管理
---- 第三节 治安保卫
---- 第四节 维修工作
第七篇 党群工作
-- 第一章 工厂党委及其主要工作
---- 第一节 工厂筹建时期
---- 第二节 开工建设时期
---- 第三节 停建维护时期
---- 第四节 工厂续建与航相机试制
---- 第六节 新的调整和发展时期
---- 第七节 改革开拓“保军转民”时期
-- 第二章 党的组织工作
---- 第一节 组织工作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厂历次党员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党的组织建设
---- 第四节 干部培养与管理
-- 第三章 党的宣传工作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宣传教育工作
---- 第三节 理论教育工作
---- 第四节 统战工作
---- 第五节 《东光报》和广播站
-- 第四章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纪委主要任务
-- 第五章 工会工作
---- 第一节 机构设置及现状
---- 第二节 历届职工代表大会与会员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劳动竞癸
---- 第四节 劳保福利
---- 第五节 女工工作
---- 第六节 技术协作活动
-- 第六章 共青团
---- 第一节 机构设置及沿革
---- 第二节 历次团代会
---- 第三节 团委的主要工作
-- 第七章 人民武装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民兵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第三节 民兵的政治教育
---- 第四节 民兵的军事训练
---- 第五节 民兵勤务
---- 第六节 征兵和退伍工作
---- 第七节 防空工作
-- 第八章 保密工作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保密工作
第八篇 教育与文体
-- 第一章 教育工作
---- 第一节 职工教育概况
---- 第二节 职工培训
---- 第三节 职工业余大学、电大
---- 第四节 技工学校
---- 第五节 中学教育
---- 第六节 小学教育
-- 第二章 业余文艺体育工作
---- 第一节 职工业余文艺活动
---- 第二节 职工业余体育活动
---- 第三节 职工读书活动
---- 第四节 俱乐部、图书馆
第九篇 福利生活
-- 第一章 生活福利概述
-- 第二章 生活服务机构
---- 第一节 房产管理
---- 第二节 职工食堂
---- 第三节 幼儿保教
---- 第四节 农副业生产
---- 第五节 冬储菜及其它福利
---- 第六节 绿化工作
---- 第七节 总务、印刷、浴池、液化气站、招待所
第十篇 医疗卫生
-- 第一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计划生育的管理
---- 第二节 工作方法与主要成效
-- 第二章 医疗卫生
---- 第一节 职工医院
---- 第二节 防病、治病
---- 第三节 职工医院制药制剂
-- 第三章 职业病防治
---- 第一节 职业病的防治
---- 第二节 工业卫生工作
附录
--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厂军事代表
-- 省级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
-- 市级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
-- 历任中层干部
-- 高、中级职称人员
-- 《二二八厂志》编纂机构、编写人员及搜集资料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