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充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地记述分水镇断限期内的历史和现状,力求思想性、科学性、乡土性与可读性的统一。二、本志本着详今略古、详独略同、尊重历史、立足当代的原则,断限上自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下至1996年12月31日。为了保持史料的连续性与完整性,有的内容作必要的上溯。
目录
封面
分水镇志
分水镇地方志编纂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编纂人员名单
题词
图说
--
镇委、镇人大、镇政府、镇政协办公大楼
--
分水大道
--
城区一角
--
①1996年5月26日省委书记贾志杰(前中)视察分水泵站
--
②1996年6月6日省长蒋祝平(左四)视察新农药玻厂
--
③1991年10月25日省长郭树言(左四)视察橡胶厂
--
④1997年8月19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关广富(左二)视察新农药玻厂
--
⑤1996年3月31日省委副书记杨永良(右四)视察新农药玻厂
--
⑥1997年11月18日副省长王少阶(右一)视察新农教师住宅小区
--
⑦1997年4月6日副省长王生铁(左一)视察分水泵站建设工地
--
镇领导研究教育发展计划
--
1988年4月省委书记关广富(右一)视察分水镇办工业
--
分水港口
--
供销大厦
--
我市第一家股份制挂牌企业湖北省医用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灯谜节 (灯展)
--
信用商业一条街
--
汉川药用玻璃总厂
--
移动电话机站铁塔
--
城建站办公大楼
--
分水卫生院住院部
--
分水检察办事处
--
分水泵站
--
橡胶厂丁基胶塞车间一角
--
新农药玻厂部分产品
--
电器材厂生产车间
--
兽厂化验室
--
“花园式单位”电镀阳极材料厂
--
分水纸箱
--
冶金材料厂部分生产产品
--
水泥骨架塑料大棚
--
渠道林
--
分水农村合作基金会
--
售粮
--
售棉
--
养鸡厂
--
花生基地
--
分水派出所
--
烈士纪念碑
--
分水中学校园一角
--
电视台地面卫星接收站
--
电视台编 辑室
--
汉川三中教学大楼
--
分水十一万变电站
--
分水小学幼儿园
--
分水镇志编纂领导小组全体成员(1997年)合影
--
分水镇志编纂办公室全体成员(1997年)合影
--
汉川市分水镇地图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综述
大事记
第一编 地理、自然、人口
--
第一章 位置,面积
--
第二章 河流、湖泊、地貌、气候
----
第一节 河流,湖泊
----
第二节 地貌、土壤
----
第三节 气候特征
------
一、气候概况
------
二、四季气候
--
第三章 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第二节 水资源
------
一、地下水
------
二、客水
--
第四章 人口
--
第五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水灾
----
第二节 旱灾
----
第三节 虫灾
----
第四节 龙卷风
----
第五节 冰冻
第二编 建置沿革
--
第六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的行政区划
----
第二节 建国后的行政区划
----
第三节 街道
----
第四节 管理区、行政村
------
一、新农村
------
二、彭湖管理区
--------
(一)双丰村
--------
(二)余台村
--------
(三)友好村
--------
(四)东岳村
--------
(五)土庙村
--------
(六)罗丰村
------
三、播义管理区
--------
(一)播义村
--------
(二)协力村
--------
(三)勤劳村
--------
(四)桃园村
--------
(五)联合村
--------
(六)鲜鱼村
------
四、同心管理区
--------
(一)四屋村
--------
(二)新街村
--------
(三)同心村
--------
(四)七屋村
--------
(五)前进村
------
五、华严管理区
--------
(一)淤洲村
--------
(二)鸡公洲村
--------
(三)夹河村
--------
(四)周家桥村
--------
(五)华严寺村
--------
(六)歪亭阁村
第三编 政治
--
第七章 政党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
------
一、建国前的组织及其活动
------
二、建国后的组织建设
------
三、建国后的思想建设
------
四、中共分水镇历届代表大会
------
五、纪律检查委员会
----
第二节 中国国民党
--
第八章 政权
----
第一节 晚清时期
----
第二节 民国时期
----
第三节 建国前夕的人民政权
----
第四节 建国后的人民政权
----
第五节 镇人民代表大会
--
第九章 政协、统战
----
第一节 政协工作
----
第二节 统战工作
--
第十章 社会团体
----
第一节 建国前的社团
------
一、义务警察队
------
二、三民主义青年团
------
三、商务会
------
四、同业行会
----
第二节 建国后的社团
------
一、工会
------
二、农会
------
三、共产主义青年团
------
四、少年先锋队
------
五、妇女联合会
------
六、工商业联合会
------
七、卫生工作者协会
------
八、个体劳动者协会
--
第十一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宣传教育
----
第三节 节 育措施及成效
--
第十二章 政法
----
第一节 公安派出所
----
第二节 检察院分水办事处
----
第三节 人民法庭
----
第四节 司法(律师)事务所
----
第五节 交警中队
----
第六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第十三章 政务
----
第一节 民政
------
一、优抚工作
------
二、安置工作
------
三、救灾、救济
------
四、社会福利
------
五、弘扬革命传统
----
第二节 人民来信来访
----
第三节 劳动管理
----
第四节 老龄工作委员会
----
第五节 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
--
第十四章 土地管理
--
第十五章 军事
----
第一节 驻军
----
第二节 人民武装
----
第三节 兵役
----
第四节 战事
----
第五节 侵华日军暴行
第四编 工业
--
第十六章 清末、民国时期的手工业
----
第一节 各业源流
----
第二节 行会信仰
----
第三节 生产产品
----
第四节 名老匠人
--
第十七章 建国后的工业
----
第一节 传统手工业
----
第二节 工业企业(厂史略记)
------
一、湖北省药用橡胶厂
------
二、汉川县兽药厂
------
三、汉川县电镀阳极材料厂
------
四、分水镇纸箱厂
------
五、汉川县电工器材厂
------
六、汉川县冶金材料厂
------
七、汉川县医药化工原料厂
------
八、分水综合厂
------
九、汉川县药用胶囊厂
------
十、分水镇电管站
------
十一、汉川县阀门厂
------
十二、汉川县印铁制罐厂
------
十三、汉川玻璃马赛克厂
------
十四、分水印刷厂
------
十五、其它厂
--------
1.分水钢材改制厂
--------
2.分水电子原件厂
--------
3.汉川县皮毛厂
--------
4.汉川县江汉卫生材料厂
--------
5.汉川塑料包装厂
--------
6.汉川镁厂
--
第十八章 技改与科研
----
第一节 培训技术队伍
----
第二节 引进技术人员
----
第三节 技术改造与科研成果
--
第十九章 企业管理
----
第一节 生产管理
----
第二节 劳资管理
----
第三节 财务管理
----
第四节 营销管理
----
第五节 技术与质量管理
--
第二十章 主要指标
----
第一节 历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
第二节 1996年企业基本情况
----
第三节 村以下企业情况
--
第二十一章 管理机构
--
第二十二章 产品
----
第一节 产品汇集
----
第二节 主要产品简介
--
第二十三章 获奖
----
第一节 企业获奖
----
第二节 产品获奖
----
第三节 个人获奖
--
第二十四章 农村工业
----
第一节 村办工业
----
第二节 联合体工业
----
第三节 个体工业
第五编 农业
--
第二十五章 农村生产关系演变
----
第一节 建国前农村经济状况
------
一、土地占有
------
二、地租
------
三、雇工
------
四、高利贷
----
第二节 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
------
一、土地改革
------
二、农业集体化
--
第二十六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生产条件
------
一、耕地
------
二、劳力
------
三、农机具
----
第二节 作物栽培
------
一、棉花种植
------
二、粮食作物
------
三、油料作物
------
四、蔬菜
----
第三节 植物保护
------
一、水稻虫害防治
------
二、水稻病害防治
------
三、棉花虫害防治
------
四、棉花病害防治
------
五、其它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
第二十七章 养殖业
----
第一节 畜禽养殖
------
一、耕牛
------
二、生猪
------
三、家禽
------
四、骡、驴
----
第二节 渔业
--
第二十八章 兽医
----
第一节 兽医站
----
第二节 动物检疫站
--
第二十九章 林业
----
第一节 林场
----
第二节 植树造林
------
一、平原造林
------
二、集镇绿化
--
第三十章 水利
----
第一节 干堤治理
----
第二节 民垸治理
----
第三节 闸、桥
----
第四节 电力排灌
----
第五节 重大洪涝斗争纪略
----
第六节 汉川分水泵站
--
第三十一章 先进集体、劳动模范
第六编 商贸
--
第三十二章 商业
----
第一节 晚清、民国时期的商业
------
一、各行各业
------
二、市场演变
------
三、经营方式
------
四、商品购销
----
第二节 建国后的商业
------
一、国营商业
------
二、供销合作商业
------
三、股份制商业
------
四、公私合营商业
------
五、个体商业
------
六、联合体商业
------
七、液化气站
------
八、商办工厂
----
第三节 名优铺店、名优商品、名师名匠人
--
第三十三章 集贸市场
----
第一节 竹木市场
----
第二节 农副产品市场
第七编 财政、税务、金融、工商
--
第三十四章 财政、税务
----
第一节 财政
------
一、晚清时期的财政
------
二、民国时期的财政
------
三、建国后的财政
----
第二节 税务
------
一、国税
------
二、地税
--
第三十五章 金融、工商
----
第一节 金融
------
一、建国前的金融
------
二、建国后的金融
------
三、机构设置
------
四、保险事业
----
第二节 工商行政管理
------
一、集贸市场管理
------
二、企业登记管理
------
三、个体经营管理
------
四、商标、广告管理
------
五、经济合同管理
------
六、打击投机倒把
--
第三十六章 物价
----
第一节 物价演变
----
第二节 物价政策实施
----
第三节 主要消费产品交换比差
----
第四节 物价监督管理
第八编 城镇建设
--
第三十七章 镇貌概述
----
附:分水集镇溯源录
----
第一节 分水集镇的形成与发展
----
第二节 城镇建设管理
------
一、市政建设
------
二、基础设施建设
------
三、建设管理
------
四、房产交易管理
------
五、供水
------
六、建筑业
--
第三十八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环卫设施与效益
--
第三十九章 电力
----
第一节 变电站
----
第二节 供电
第九编 交通、邮电
--
第四十章 交通
----
第一节 交通管理
----
第二节 陆路运输
----
第三节 水上运输
----
第四节 搬运装卸
----
第五节 客运管理
--
第四十一章 邮电
----
第一节 建国前的邮政
----
第二节 建国后的邮电
第十编 文教、卫生
--
第四十二章 教育
----
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的教育
----
第二节 建国后的教育
------
一、组织机构
------
二、幼儿教育
------
三、小学教育
------
四、中学教育
------
五、成人教育
------
六、耕读教育
------
七、教师队伍
----
第三节 汉川三中
----
第四节 初级中学
------
一、分水初级中学
------
二、彭湖初级中学
------
三、播义初级中学
------
四、华严初级中学
----
第五节 小学
------
一、分水镇小学
------
二、新农小学
------
三、双丰小学
------
四、余台小学
------
五、友好小学
------
六、东岳(光二)小学
------
七、土庙(光一)小学
------
八、罗丰(光三)小学
------
九、播义小学
------
十、协力小学
------
十一、勤劳小学
------
十二、桃园小学
------
十三、联合小学
------
十四、鲜鱼小学
------
十五、四屋小学
------
十六、新街小学
------
十七、同心小学
------
十八、七屋小学
------
十九、前进(荣许)小学
------
二十、淤洲(红星)小学
------
二十一、鸡公洲(红旗)小学
------
二十二、夹河(胜利)小学
------
二十三、周家桥(东方红)小学
------
二十四、华严寺(向阳)小学
------
二十五、歪亭阁(星火)小学
--
第四十三章 文化体育
----
第一节 文化
------
一、管理机构
------
二、民间文化
----
第二节 群众文化
------
一、民间艺人及戏剧
------
二、茶馆
------
三、民间乐队
------
四、农村文艺宣传队
------
五、文艺作品
------
六、楹联
------
七、电影、幻灯
------
八、广播、电视
----
第三节 体育
--
第四十四章 医药卫生
----
第一节 建国前的医药卫生
----
第二节 建国后的医药卫生
------
一、发展状况
------
二、卫生防疫
------
三、根治地方恶性病——血吸虫病
------
四、科研成果
------
五、合作医疗
------
六、妇幼保健
------
七、血栓病专科医院
----
第三节 分水镇卫生院简介
----
第四节 村级卫生室的典型
----
第五节 文教卫生先进集体和个人获奖情况
第十一编 人物
--
第四十五章 人物志、录
----
第一节 人物志
------
胡定发
------
王金焕
------
黄秋松
------
李知本
------
张曙光
------
李文华
------
周达夫
------
周楚雄
------
高志和
------
刘英
------
周金城
------
肖忠林
------
李纪鼎
----
第二节 人物录
------
一、高级职称人员名录
------
二、大学生名录
------
三、县、团级以上(含县、团级)人员名录
------
四、在本市(县)工作正局级以上干部名录
--
第四十六章 烈士英名录
--
第四十七章 统一战线人士名录(传)
----
一、国民政府军政人员名录
----
二、黄埔军校学员名录
----
三、游子传、录
------
黄鹏生
------
孙德明
------
李光华
------
陈国桢
------
陈植夫
------
张振忠
------
汪旭
------
汪正中
------
汪炳南
------
汪福庭
------
罗信诚
------
罗信云
------
罗信铎
------
欧阳正宅
------
黄幼勉
------
黄斌
------
黄守政
------
黄翘霖
--
第四十八章 清末举人、秀才名录
----
第一节 名人传记
------
黄良辉
------
万正衡
------
傅彰艺
------
段良安
----
第二节 清末举人、秀才名录
第十二编 社会
--
第四十九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基本概况
----
第二节 生活习俗
--
第五十章 风俗习惯
----
第一节 生产习俗
----
第二节 时令、节 日习俗
----
第三节 礼仪习俗
----
第四节 社会风尚
----
第五节 恶风陋俗
--
第五十一章 宗教、宗族
----
第一节 宗教
------
一、佛教
------
二、道教
------
三、天主教
------
四、基督教
----
第二节 宗族
------
一、姓氏
------
二、家庭与宗族
--
第五十二章 杂记
----
第一节 方言
----
第二节 谚语
----
第三节 歇后语
----
第四节 谜语
----
第五节 趣闻、轶事
----
第六节 民间歌谣
----
第七节 寿星老人名录
第十三编 名胜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