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五原县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4
出版时间:
1996年11月
目录
封面
五原县志
版权页
《五原县志》编纂委员会及编辑人员名单
--
编纂委员会
--
历届委员(以届次先后为序)
--
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以任职先后为序)
--
《五原县志》总审人员
图片
--
领导题词
--
伊钧华题词
--
五原县城新貌
--
高产农田
--
中共五原县委员会
--
五原县人民政府
--
总干渠节制闸
--
五份桥风光
--
110千伏降压站
--
盟、县干部参观吨粮田
--
五原县农技术推广
--
水丰林茂
--
小麦良种试验田
--
义和干渠
--
苹果
--
枸杞
--
葵花向阳
--
网纹蜜瓜获北戴河土特产交易会金杯奖
--
籽瓜丰收
--
甜菜收购
--
草丰羊肥
--
肥猪满圈
--
湖泊养鱼
--
鸭场风光
--
1.粮油畜禽开发公司门楼
--
2.奶 牛
--
3.狐、貉皮张
--
电视台
--
县医院门诊楼
--
建设银行营业楼
--
县幼儿园
--
五原一中
--
蒙古族中学
--
百货大楼
--
商场
--
地毯厂仿古地毯
--
1.国家主席江泽民、全国人大党委会委员长乔石为昭君驼绒被获金奖题词
--
2.昭君驼绒被首届中国家用精品博览会金奖
--
3.县玻璃厂优质产品
--
4.内蒙古自治区先进企业——玻璃制品厂门景
--
植物油厂储油罐
--
植物油厂优质葵油
--
天福牌优质绵白糖
--
五原县糖厂门景
--
五原县土特产品实业公司生产的美中达瓜籽获中国优质保健品金奖。
--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为美中达瓜籽题字
--
证书
--
化肥厂门景
--
化肥源源出厂
--
冯玉祥率国民联军在五原誓师
--
清真寺
--
《五原县志》编纂委员会成员合影
--
《五原县志》编辑人员合影
--
五原县行政区图
--
五原县城关镇区图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地理
--
第一章区域
----
第一节位置面积
----
第二节沿革
----
附:历史沿革图6幅
--
第二章行政区划
----
第一节区划变更
----
第二节乡镇简况
--
第三章地质地貌
----
第一节地质
----
第二节地貌
--
第四章土壤植被
----
第一节土壤
----
第二节植被
--
第五章水文
----
第一节地表水
----
第二节地下水
--
第六章气候
----
第一节四季
----
第二节气温
----
第三节日照蒸发
----
第四节降水
----
第五节风
----
第六节湿度
----
第七节物候
--
第七章自然资源
----
第一节土地资源
----
第二节野生动植物资源
--
第八章自然灾害
----
第一节水
----
第二节雹
----
第三节冻
----
第四节雨
----
第五节虫
----
第六节震
----
第七节其它
第二编人口
--
第一章人口概况
----
第一节历代人口
----
第二节人口构成
--
第二章人口控制
----
第一节计划生育
----
第二节生育政策
第三编农业
--
第一章垦务
--
第二章体制变革
----
第一节土地改革
----
第二节农业合作化
----
第三节人民公社
----
第四节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三章农技农艺
----
第一节耕作制度
----
第二节作物品种
----
第三节肥料使用
----
第四节推广良种
----
第五节推广技术
----
第六节作物保护
--
第四章生产水平
----
第一节耕地
----
第二节播种面积与产量
----
第三节商品粮基地建设
--
第五章农业机具
----
第一节概况
----
第二节机具改革
----
第三节农机研究与供应
----
第四节技术培训
----
第五节农机机构
--
第六章经营管理
----
第一节各项管理
----
第二节收益分配
--
第七章机构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农业场站
第四编水利
--
第一章水利概况
----
第一节河套灌区的形成
----
第二节历代治水述要
------
附图一、清初黄河河套示意图
------
二、后套天然河道略图
--
第二章水利工程
----
第一节引水工程
----
第二节渠系改造
----
第三节干渠开挖与改建
----
第四节分干渠开挖与改建
----
第五节支渠配套工程
----
第六节排水沟道与改土治碱
----
第七节井灌井排
----
第八节灌区配套工程
--
第三章农田灌溉
----
第一节灌溉面积
----
第二节灌溉效益
----
附:五原县水利图
--
第四章防汛
----
第一节防洪
----
第二节防凌
----
第三节黄河险工段治理
--
第五章水利管理
----
第一节工程管理
----
第二节灌溉管理
----
第三节排水管理
----
第四节水利经费
----
第五节水政机构
第五编林业畜牧
--
第一章林业
----
第一节林业资源
----
第二节人工林
----
第三节林木管护
----
第四节林业机构
--
第二章畜牧
----
第一节概况
----
第二节饲养管理
----
第三节疫病防治
----
第四节家畜改良
----
第五节草原建设
----
第六节管理机构
第六编工业
--
第一章工业体制
----
第一节私营工业
----
第二节集体工业
----
第三节国营工业
----
第四节乡(镇)工业
--
第二章工业门类
----
第一节化学工业
----
第二节建材工业
----
第三节农机具修造业
----
第四节玻璃制品工业
----
第五节制糖工业
----
第六节食品工业
----
第七节造纸印刷工业
----
第八节皮毛制革工业
----
第九节木材木器加工业
----
第十节服装制鞋工业
----
第十一节其它工业
--
第三章电力
----
第一节输变电工程
----
第二节供电
第七编交通邮电
--
第一章道路
----
第一节公路
----
第二节铁路
----
第三节渡口桥梁
--
第二章运输
----
第一节货运
----
第二节客运
--
第三章交通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公路养护
----
第三节路政
----
第四节营运
----
第五节监理
--
第四章邮电
----
第一节邮政
----
第二节电信
第八编城乡建设
--
第一章县城建设
----
第一节演变
----
附:隆兴长镇区图
----
第二节县城建设
--
第二章乡村建设
----
第一节住房建设
----
第二节小康村建设
--
第三章建筑业
--
第四章环境保护
--
第五章管理
----
第一节房地产
----
第二节城镇卫生
第九编商业
--
第一章商业体制
----
第一节私营商业
----
第二节国营商业
----
第三节集体商业
----
第四节合作店组
----
第五节集市贸易
--
第二章商品购销
----
第一节生产资料采购供应
----
第二节土特产品收购供应
----
第三节副食品采购供应
----
第四节日用工业品采购供应
--
第三章饮食服务
----
第一节饮食业
----
第二节旅馆业
----
第三节服务业
--
第四章商业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专业公司
--
第五章物价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物价
----
第三节企业登记
----
第四节个体工商户管理
----
第五节商标广告管理
----
第六节经济合同管理
第十编粮油
--
第一章粮油征购
----
第一节粮食征购
----
第二节油料收购
--
第二章粮油销售
----
第一节粮食供应
----
第二节食油供应
----
第三节议购议销
--
第三章粮油储运
----
第一节调运
----
第二节储存
--
第四章粮油加工
----
第一节粮食加工
----
第二节食油加工
----
第三节饲料加工
----
第四节多种经营
--
第五章管理
----
第一节行政管理
----
第二节经营管理
第十一编财政税务金融
--
第一章财政
----
第一节体制
----
第二节收支
----
第三节管理
--
第二章税务
----
第一节税制
----
第二节税种
--
第三章金融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货币
----
第三节信贷
----
第四节债券
----
第五节保险
----
第六节管理
第十二编党政群团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组织建设
----
第二节党员代表会议及代表大会
----
第三节县委工作机构
----
第四节纪律检查
----
第五节党员教育
----
第六节统一战线
--
第二章中国国民党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基层组织及党员
--
第三章政权
----
第一节行政机构
----
第二节基层政权
--
第四章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代表产生
----
第二节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县人大常委会
----
第四节职官、领导人名录
----
附参议会
--
第五章人民政协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历届委员会
--
第六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工人组织
----
第二节农民组织
----
第三节青少年组织
----
第四节妇女组织
----
第五节工商业组织
----
第六节其它组织
第十三编政法
--
第一章公安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重大公安活动纪略
----
第三节内保
----
第四节治安管理
----
第五节刑事侦察
----
附:刑事案件侦破案例
----
第六节看守
----
第七节消防
--
第二章检察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检察
--
第三章审判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审判
----
第三节刑事案件复查
--
第四章司法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法制宣传
----
第三节律师
----
第四节公证
----
第五节民事调解
第十四编民政人事劳动
--
第一章民政
----
第一节优抚
----
第二节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第三节扶贫救济
----
第四节社会福利
----
第五节婚姻登记
----
第六节殡葬改革
----
第七节地名普查
----
第八节残疾人事业
----
第九节侨务
----
第十节信访
----
第十一节少数民族工作
--
第二章人事劳动
----
第一节干部
----
第二节工人
----
第三节工资奖金
----
第四节劳动福利
----
第五节劳动就业
第十五编文化
--
第一章文化机构
----
第一节文化馆、站
----
第二节图书馆
----
第三节书店
----
第四节曲艺馆、组
----
第五节电影发行放映
----
第六节剧团
--
第二章文化设施
----
第一节城镇影剧场
----
第二节乡村影剧场
----
第三节其他娱乐场所
--
第三章文化艺术
----
第一节娱乐活动
----
第二节文艺会演
----
第三节文艺创作
----
第四节文学社团
----
第五节民间文学
----
第六节民间艺术
--
第四章档案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管理利用
--
第五章广播电视
----
第一节广播
----
第二节电视
----
第三节有线电视
--
第六章报刊通讯
----
第一节报刊
----
第二节通讯
--
第七章古迹
----
第一节古城
----
第二节墓葬
----
第三节烽燧敖包
----
第四节遗址
----
第五节寺庙
第十六编教育科技
--
第一章教育
----
第一节私塾学堂
----
第二节幼儿教育
----
第三节小学教育
----
第四节中学教育
----
第五节职业教育
----
第六节中等专业教育
----
第七节业余教育
----
第八节函授教育
----
第九节民族教育
----
第十节电化教育
----
第十一节其它教育
----
第十二节教师队伍
----
第十三节经费设施
----
第十四节勤工俭学
--
第二章科技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队伍
----
第三节科普
----
第四节科研
----
第五节成果
第十七编卫生体育
--
第一章卫生
----
第一节医疗单位
----
第二节中西医
----
第三节卫生保健
----
第四节爱国卫生运动
----
第五节公费医疗
----
第六节药品生产和管理
--
第二章体育
----
第一节学校体育
----
第二节群众体育
----
第三节培训
----
第四节竞赛与成绩
----
第五节场地设施
第十八编军事
--
第一章驻军设施
----
第一节驻军
----
第二节设施
--
第二章地方武装
----
第一节保卫团
----
第二节县人民武装部
----
第三节民兵
----
第四节战备
--
第三章兵役
----
第一节募兵抓丁
----
第二节志愿兵
----
第三节义务兵
--
第四章战事
----
第一节刘天佑暴动
----
第二节冯玉祥五原誓师
----
第三节五原战役
------
附:收复五原进军路线示意图
----
第四节兵燹匪患
第十九编社会
--
第一章人民生活
----
第一节职工(居民)生活
----
第二节农民生活
--
第二章村社婚姻及家庭
----
第一节村落地名
----
第二节婚姻及家庭
----
第三节称谓
--
第三章风尚习俗
----
第一节生活习俗
----
第二节岁时祭祀
----
第三节礼仪习俗
----
第四节社会礼俗
----
第五节陋俗
----
第六节庙(香)会
----
第七节社会新风尚
--
第四章方言
----
第一节普通话与方言对照
----
第二节民谣民谚
----
第三节歇后语
--
第五章宗教
----
第一节佛教
----
第二节道教
----
第三节伊斯兰教
----
第四节基督教
----
第五节天主教
--
第六章会道门
----
第一节哥老会
----
第二节一贯道
----
第三节在理教
----
第四节“卍”(万)字会
第二十编人物
--
第一章传记
----
第一节人物传
------
王同春
------
李春秀
------
段绳武
------
王泰
----
第二节传略
------
贾晏如 赵寿江
------
王文景
------
黄济川
------
梁泮池
------
史锦华
------
刘一山
------
姜荣华
------
张立范
------
刘仁俊
------
王贵荣
------
骆时
------
王英
--
第二章烈士英名录
----
第一节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
第二节抗日战争时期
----
第三节五原战役阵亡官兵
----
第四节解放战争时期
----
第五节抗美援朝时期
----
第六节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
第三章名人录
----
第一节出席省(自治区)级及以上劳动模范
----
第二节副县(团)级及以上官职
----
第三节县(团)级及以上离休干部
----
第四节获中级及以上各类技术职称者
----
第五节本县籍人氏在外地任县(团)级及以上官职及获各类技术职称者
附录
--
一、地方文献简介
--
二、通电讲话选录
--
三、碑帖艺文选录
--
四、文献资料辑存
--
本志出版报批文件
《五原县志》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