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该县自然、经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0
出版时间:
2001年03月
目录
封面
剪纸
武功县志
以史为鉴 继往开来
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武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武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新编《武功县志》编纂人员
新编《武功县志》审稿单位
历任武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历任武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图片
--
武功县在陕西省的位置
--
武功县行政区划图
--
1997年8月,陕西省政协主席周雅光(左)在武功县政协视察工作
--
1990年5月,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牟玲生(前排左三)在武功观看唐槐
--
1998年10月,中共陕西省委常委栗战书(前排右)在武功农村考察
--
1998年夏,中共咸阳市委书记淡俊琪(左一),咸阳市政协主席董志孝(右二)在武功视察
--
1998年秋,咸阳市人民政府市长李堂堂(中)在武功视察
--
2000年夏,中共武功县委书记韩保福(右)和武功县人民政府县长张新民察看玉米长势
--
1998年10月1日,全国劳模、武功县人大主任张桂芳(右三)在北京同全国总工会领导人欢度国庆
--
1965年夏,普集街公社永台大队九女植棉组组长、全国劳模张桂芳(左二)在棉田研究棉花病虫害防治
--
1960年3月,普集街公社永台大队九女植棉组副组长张小香(右)在陕西省群英会上,同全国劳模张秋香交流
--
2000年5月,全国劳模、陕西神果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普成载誉归来
--
中共武功县委、武功县人大、武功县政协、武功县纪检委办公楼
--
武功县人民政府
--
武功县城工农路
--
武功宾馆
--
县城新区一角
--
后稷教稼台
--
屈武为教稼台题词
--
周尧为教稼台题词
--
王任重为教稼台题字
--
于右任题词
--
马文瑞、谢怀德为教稼台题词
--
马伯援为教稼台题词
--
陕西省农业科学院为重修教稼台立石
--
武功小麦纯种县奖牌
--
大庄镇圪地(土劳)稻田
--
观音堂乡麦田
--
武功镇羊尾大棚菜
--
武功白蒜、玉米皮制品荣誉证书
--
大蒜
--
辣椒
--
长宁镇田寺村制刷业
--
长宁镇镇东醋房
--
秦川牛
--
薛固乡秦川牛养殖场
--
全国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证书
--
普集街乡鱼塘
--
漆水河渡槽
--
渭高抽段家湾倒虹
--
游凤镇龙王沟水库
--
高望川倒虹
--
渭惠渠大庄段
--
神果公司部分产品
--
神果公司乳品车间
--
神果良种奶牛繁育场
--
陕西神果股份有限公司
--
陕西华龙制药有限公司
--
华龙公司制药车间
--
华龙公司产品检验
--
华龙公司部分产品
--
陕西省武功造纸厂
--
造纸生产线
--
成品车间
--
武功福兴钣金厂
--
武功福兴钣金厂部分产品
--
1999年5月,武功福兴钣金厂获中共咸阳市委、咸阳市人民政府奖杯
--
武功王中王锅炉厂燃煤锅炉
--
武功王中王锅炉厂产品质量检测
--
武功王中王锅炉厂燃油、燃气锅炉
--
武功秦洋有限责任公司
--
秦洋有限责任公司造纸车间
--
秦洋公司地热温泉游泳馆
--
武功新型纸塑包装总厂
--
武功新型纸塑总厂编织带生产车间
--
武功西川集团建筑优良工程之一——5702工厂俱乐部
--
武功县腾飞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武功县腾飞塑料制品公司生产车间
--
武功县康乐木器厂部分产品
--
武功县康乐木器厂产品获奖证书
--
渭河古渡
--
农家手推车
--
畜力车
--
胶轮马车
--
武(功)周(至)渭河公路大桥
--
西宝高速公路武功入口处
--
武功火车站
--
中国人民银行武功县支行营业楼
--
武功县信用合作联社营业楼
--
武功县信用合作联社微机室
--
武功县信用合作联社营业室
--
武功县电信局
--
武功县电信局营业厅
--
武功县电信局微机房
--
武功县普信高级中学教学楼
--
武功县后稷中学
--
武功县职业教育中心
--
武功县幼儿园
--
1994年,咸阳市人民政府授予省劳模、武功县城乡建筑安装总公司经理张俊海捐资助学奖牌
--
张俊海
--
1994年河道中学教学楼,张俊海捐资30万元
--
1995年,张俊海捐资45万元建起河道乡皇甫小学教学楼
--
武功县医院门诊大楼
--
武功县医院CT室
--
武功县凤安医院
--
马毅生墨迹
--
张尚谦墨迹
--
阎公望墨迹
--
韩六如墨迹
--
吴远光书
--
张景琪书
--
赵卓儒书
--
罗经伦书
--
鸟语花香 马青涛作
--
和宋奶奶在一起 刘志谋作
--
老槐 张立柱作
--
近水遥山总关情 李众斌作
--
宋金棺,金,重331.5克,长17.8厘米,大头高10.6厘米,宽9厘米;小头高7.5厘米,宽7.6
--
宋银槨,银,重1005克,长27.2厘米,大头高28.3厘米,宽20.6厘米;小头高20.3厘米,宽
--
西周驹父盨盖,铜,重1700克,长25厘米,宽17厘米,高7.8厘米。1974年2月苏坊乡回龙村出土
--
周父辛簋,铜,重4030克,高17.2厘米,口径24.9厘米,腹深12厘米。1976年2月游凤乡渠子
--
西周(害夫)叔簋,铜,重3850克,高22.5厘米,口径18.5厘米,腹深11.7厘米。1978年4
--
西周楚簋,铜,重6250克,高23.8厘米,口径19.7厘米,腹深12.5厘米。1978年4月苏坊乡
--
西周仲楠父鬲,铜,重2560克,口径19.8厘米,高14.9厘米。1984年2月苏坊乡凹里村出土
--
豹斑玉筒,高14.6厘米,直径15.5厘米。1987年5月24日报本寺塔地宫出土
--
周鼎,铜,重5500克,口径21.6厘米,高31.5厘米。1993年10月苏坊乡小寨村出土
--
尊,铜,重3100克,高25.2厘米,腹深21.2厘米。1993年10月苏坊乡小寨村出土
--
周提梁卣,铜,重2500克,高30.5厘米,腹深23.5厘米。1993年10月苏坊乡小寨村出土
--
前秦苏惠织棉锦回文诗(璇玑图)
--
宝意寺(俗称上阁寺)旧址,唐李渊在武功别宅之一,李世民读书处
--
唐庆善宫遗址(今武功境内漆、渭水交汇处,没于渭),唐李渊在武功三处宅第旧址之一,李世民诞生地
--
报本寺 唐李渊在武功三处宅第旧址之一
--
姜嫄墓
--
苏武墓
--
武功镇东河滩物资交流会
--
武功镇龙王庙
--
武功镇城隍庙
--
迎春社火
--
舞龙
--
春节锣鼓赛
--
耍狮子
--
旗花面
--
插酥
--
烧鸡
--
武功县民国档案部分资料
--
武功县旧志部分版本
--
2000年8月28日新编《武功县志》终审会合影
序
故乡情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行政建置
--
第一章位置及建置沿革
----
第一节位置境域
----
第二节建置沿革
--
第二章行政区划
----
第一节区划演变
----
第二节乡镇概况
第二编自然环境
--
第一章地质、地貌
----
第一节地质
----
第二节地貌
--
第二章气候
----
第一节光照
------
表2-1 武功县各界温之总辐射和生理辐射表(1954~1979)
------
表2-2 武功县各月日照时数及百分率表(单位:小时)(1954~1979)
----
第二节气温
------
表2-3 武功县各月平均气温(1954~1979)(单位:℃)
------
武功县1954~1979年气温≥0℃初、终期分布表
------
武功县1954~1979年气候各界温的持续天数及保证率
----
第三节积温
------
表2-6 武功县气候各界温的积温值(1954~1978)
----
第四节风
----
第五节降水
------
武功县四季降水分配表(1954~1979)(单位:毫米)
------
武功县月降水分配表(1954~1979)(单位:毫米)
------
武功县降水强度、降水日数统计表(1954~1979)(单位:毫米)
----
第六节物候
--
第三章水文
----
第一节河流
----
第二节地下水
----
第三节肥水
--
第四章土壤
----
第一节土壤类型
----
第二节土壤分布
--
第五章动植物
----
第一节兽
------
一、饲养兽
------
二、野生兽
----
第二节禽
------
一、家禽
------
二、野禽
----
第三节虫
------
一、人工饲养
------
二、野生
----
第四节鱼
----
第五节植被
第三编自然灾害
--
第一章干旱
--
第二章洪涝
----
表3-1 武功县4~10月连阴雨统计表(1954~1989)
--
第三章风灾
--
第四章霜冻、冰雹
----
霜冻
----
霜冻史料
----
冰雹
--
第五章其他灾害
第四编人口、计划生育
--
第一章人口源流、规模
----
第一节人口源流
----
第二节人口规模
------
表4-1 武功县民国时期户口择年统计表(单位:户、人)
------
表4-2 武功县1949~1990年人口统计表(单位:户、人)
----
第三节人口分布
------
表4-3 武功县城乡人口分布择年表
------
表4-4 武功县二、三、四次人口普查分布表(单位:户、人)
----
第四节人口密度
------
表4-5 武功县明、清时期人口密度择年统计表
------
表4-6 武功县民国时期人口密度择年统计表
------
表4-7 武功县1949~1990年人口密度统计表
------
表4-8 武功县1990年各乡(镇)人口密度统计表
--
第二章人口变动
----
第一节出生、死亡
------
表4-9 武功县1971~1990年出生人口统计表
------
表4-10 武功县1971~1990年死亡人口统计表
----
第二节迁入、迁出
------
表4-11 武功县1953~1990年人口迁移变动统计表
----
第三节自流人口
--
第三章人口构成
----
第一节性别构成
----
第二节年龄构成
------
表4-12 武功县民国时期人口性别构成择年统计表
------
表4-13 武功县1949~1990年人口性别构成统计表
------
表4-14 武功县1953年人口普查年龄构成统计表
------
表4-15 武功县1964年人口普查年龄构成统计表
------
表4-16 武功县1982年人口普查年龄构成统计表
------
表4-17 武功县1990年人口普查年龄构成统计表
------
表4-18 武功县二、三、四次人口普查高寿老人统计表(单位:人)
----
第三节文化构成
------
表4-19 武功县人口文化结构择年统计表
----
第四节职业
------
表4-20 武功县第三次人口普查各行业人口统计表
----
第五节民族
------
表4-21 武功县各民族人口择年统计表(单位:人)
----
第六节姓氏
------
表4-22 武功县主要姓氏分布统计表(单位:万人)
--
第四章人口管理、调查
----
第一节管理
----
第二节普查
--
第五章婚姻、家庭
----
第一节婚姻
----
第二节家庭
--
第六章计划生育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宣传教育
----
第三节政策与规定
------
表4-23 武功县1971年~1990年计划生育综合统计表(单位:人)
------
表4-24 武功县1971~1990年采取节育措施统计表(单位人)
第五编农业
--
第一章农业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一节封建土地所有制
----
第二节土地改革
----
第三节农业合作化
----
第四节人民公社
----
第五节农业生产责任制
--
第二章管理机构
--
第三章农业区划
----
表5-1 武功县各农业区划的有关参数主要差异表
----
第一节下塬粮、菜、畜高产示范区
----
第二节中塬粮、油、辣、畜发展区
----
第三节上塬粮、油、烟、畜开发区
--
第四章作物种植
----
第一节粮食作物
------
小麦
------
玉米
------
大麦
------
青稞
------
豌豆
------
高梁
------
水稻
------
谷子、糜子
------
豆米
------
红薯
------
表5-2 武功县民国32年(1943)夏秋农作物调查表
------
表5-3 武功县1949~1990年耕地及粮食产量择年统计表(单位:万亩、吨、公斤)
----
第二节经济作物
------
棉花
------
油菜
------
芝麻、花生
------
蔬菜
------
辣椒
------
大蒜
------
瓜类
------
烟叶
------
麻
------
药材
------
靛蓝或称蓼蓝
------
红花
------
鸦片
------
表5-4 武功县1949~1990年经济作物面积产量择年统计表
------
表5-5 武功县1974~1990年辣椒、大蒜面积产量及出口量择年统计表
--
第五章耕作制度
----
表5-6 武功县主要作物灌溉制度表
--
第六章农业机具
----
第一节传统农具
----
第二节农具改良与农业机械化
------
表5-7 武功县建国后农机配套状况择年统计表
--
第七章畜牧业
----
第一节大家畜
------
秦川牛
------
关中驴
------
马
------
骡
----
第二节小家畜
------
猪
------
羊
----
第三节其他禽、畜
------
鸡
------
蜂
------
兔
------
鸽
------
表5-8 武功县1949~1990年畜牧业发展择年统计表(单位:万头(匹)、万只、箱)
--
第八章林果业
----
第一节建国前林业
----
第二节建国后林业
------
表5-9 武功县造林及零星植树状况择年表(单位:亩、万株)
----
第三节果树
------
表5-10 武功县果业生产状况择年统计表
----
第四节竹、桑
------
竹
------
桑蚕
第六编土地
--
第一章土地调查
----
第一节土地详查
------
一、查田定产
------
二、土地普查
------
三、土地资源详查
----
第二节耕地等级
----
第三节土地权属
--
第二章土地利用
----
第一节建国前利用简况
----
第二节建国后利用类型
----
第三节耕地分区利用
--
第三章耕地与人口
----
表6-1 武功县1958~1990年人均耕地统计表
--
第四章土地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土地征用
------
表6-2 武功县历年征用土地情况表(单位:亩)
----
第三节土地监察
第七编水利
--
第一章管理机构
----
第一节行政机构
----
第二节事业机构
--
第二章引水工程
----
第一节古代工程
------
(氵韦)渠
------
成国渠
------
五泉渠
------
六门堰
------
永丰渠
------
普济渠
------
通济渠
------
升原渠
----
第二节近代工程
------
岸底村渠
------
黄家河渠
------
举人堰
------
普济渠
------
穆家寨渠
------
引(氵韦)渠
------
渭惠渠
------
漆水河渡槽
------
金铁寨分水闸
------
渭惠渠漆水河退水渠
----
第三节新中国引水工程
------
渭惠第六渠
------
两条并行的普济渠
------
穆家寨引渭渠
------
圪(土劳)(旯旮)引渭渠
------
桥头引渭渠
------
幸福渠(中苏渠)
------
岸底村渠
------
许家引漆渠
------
乾武漆惠渠
------
武功漆惠渠
------
浪店引(氵韦)渠
------
人民引渭北干渠
--------
表7-1 人民引渭塬下南干渠武功灌区干、支、斗渠概况表
--------
表7-2 人民引渭塬下南干渠武功灌区干、支、斗渠概况表
------
宝鸡峡总干渠
------
二支渠
------
三支渠
------
三支一分渠
------
三支三分
------
三支四分
------
四支渠
------
五支渠
------
六支渠
------
六支分支渠
------
七支渠
------
八支渠
------
总干直属斗渠
------
北昌西抽水站
------
高望川倒虹
------
宝鸡峡总干渠漆水河退水渠
------
表7-3 宝鸡峡引渭总干渠武功灌区干、支、斗渠概况表
--
第三章提灌工程
----
第一节人、畜力井灌
----
第二节动力井灌
------
表7-4 武功县1990年机井情况统计表
----
第三节抽水站
--
第四章蓄水、排涝工程
----
第一节水库
------
表7-5 1982年武功县水库一览表
----
第二节排涝
--
第五章河道治理
----
第一节渭河
----
第二节漆水河
--
第六章农田建设
----
第一节水土保持
----
第二节土地平整
第八编工业
--
第一章管理机构
--
第二章工业体制
----
第一节全民所有制工业
----
第二节县属集体工业
----
第三节乡镇工业
------
表8-1 武功县1956~1990年工业基本情况择年统计表(单位:户、万元)
--
第三章工业门类
----
第一节机械制造
----
第二节化工
----
第三节纺织、制革
----
第四节锅炉制造
----
第五节造纸、印刷
----
第六节医药
----
第七节铸造
----
第八节服装、鞋帽加工
----
第九节建材
----
第十节木器加工
----
第十一节草编
----
第十二节食品、酿造
----
第十三节粮、油加工
----
第十四节家电材料
----
第十五节电力
----
第十六节其他
--
第四章驻县工业企业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二厂
----
九九二九厂
----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建设咸阳矿山工程公司
----
陕西省武功氮肥厂
----
陕西省咸阳市冷冻厂
第九编交通
--
第一章管理机构
----
第一节行政机构
----
第二节事业机构
------
武功县交通运输管理站
------
武功县公路管理站
------
武功县公安交通警察大队
--
第二章公路
----
第一节省道
------
西宝公路北线(原名西凤路)
------
西环路(又名战备路)
------
西宝公路中线(原名普杨公路)
----
第二节县乡公路
------
武杨公路
------
武临公路
------
苏游公路
------
武游公路
------
长河公路
------
罗薛公路
------
香普公路
------
曹戴公路
------
县环路
------
寺薛公路
----
第三节乡村道路
----
第四节专用线
------
477处专用公路
------
普小公路
------
寺长公路
----
第五节运输
------
一、运输组织
------
二、运输工具
------
三、客运
------
四、货运
------
五、民间运输
----
第六节管理
------
一、路政监理
------
二、公路养护
------
三、公路绿化
--
第三章铁路
----
第一节过境线
------
陇海铁路武功段
----
第二节专用线
------
5702厂专用线
------
477处专用线
------
石油公司专用线
------
龙草坪林业局专用线
------
咸阳肉联厂(冷库)专用线
----
第三节火车站
------
武功火车站(原名普集火车站)
------
杨陵火车站(原名武功火车站)
------
锣鼓村火车站
------
张堡火车站
----
第四节客货流量
--
第四章渡口
----
第一节渭河渡口
----
第二节漆水、(氵韦)河渡口
--
第五章桥梁
第十编邮电
--
第一章机构
--
第二章邮政
----
第一节邮路
----
第二节设备
----
第三节业务
------
表10-1 武功县1949~1990年邮政业务量择年统计表
--
第三章电信
----
第一节线路
------
一、长途
------
二、市内
------
三、农村
----
第二节设备
----
第三节业务
------
一、电报
------
二、长途电话
------
三、市内电话
------
四、农村电话
------
表10-2 武功县1949~1980年电信业务量择年表
--
第四章管理
第十一编商业
--
第一章管理机构
--
第二章体制
----
第一节私营
----
第二节公私合营
----
第三节集体
----
第四节国营
--
第三章对外贸易
----
附:名优产品
------
一、名优土特产
------
二、手工业产品
第十二编粮油
--
第一章管理机构
--
第二章购销
----
第一节征购
------
建国前
------
建国后
--------
表12-1 武功县粮食征购入库分对象择年统计表(单位:万公斤、公斤)
----
第二节议购
------
一、粮食
--------
表12-2 武功县1975~1990年议价粮食收购统计表(单位:万公斤)
------
二、油料
--------
表12-3 武功县议价食油收购择年统计表(单位:公斤)
----
第三节销售
------
一、粮食供应
------
二、食油供应
--
第三章储运
----
第一节储存
------
表12-4 武功县1953~1990年粮食库存统计表(单位:万公斤)
----
第二节调拨
------
表12-5 武功县粮食调拨择年统计表(单位:万公斤)
----
第三节加工
--
第四章管理
----
第一节价格
----
第二节财务
------
表12-6 武功县主要中等粮食统购价格择年统计表(单位:元/百公斤)
------
表12-7 武功县1953~1990年主要原粮统销价格统计表(单位:元/百公斤)
------
表12-8 武功县主要油料油品统购价格择年统计表(单位:元/百公斤)
------
表12-9 武功县1953~1990年主要成品粮油统销价格统计表(单位:元/百公斤)
第十三编供销合作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权力机构
----
第二节行政机构
--
第二章经营网点
----
第一节县级公司
------
生产资料公司
------
土产公司
------
棉花公司
------
工业品公司
------
农副产品综合贸易公司
----
第二节基层供销合作社
------
武功镇供销合作社
------
游凤供销合作社
------
苏坊供销合作社
------
戴家供销合作社
------
贞元供销合作社
------
河道供销合作社
------
长宁供销合作社
------
薛固供销合作社
------
普集街供销合作社
------
车站供销合作社
------
大庄供销合作社
------
观音堂供销合作社
----
第三节代购、代销店
--
第三章经营
----
第一节棉花购销
----
第二节农、副产品购销
----
第三节生产、生活资料购销
------
生产资料
--------
表13-1 武功县供销社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情况择年统计表(1952~1990)
------
生活资料
--------
表13-2 武功县供销社主要生活资料供应情况择年统计表(1965~1990)
----
第四节废旧物资回收
--
第四章管理
----
第一节业务
------
统计
------
物价
------
仓储
------
经营责任制
----
第二节财务
------
表13-3 武功县供销社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择年统计表(1953~1990)(单位:千元)
第十四编财政、税务
--
第一章财政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体制
----
第三节收入
------
明、清时期
------
民国时期
------
建国后
--------
表14-1 武功财政收入统计表
----
第四节支出
------
清代
------
民国时期
------
建国以后
----
第五节管理
------
一、预算管理
------
二、财务管理
------
三、财务监督
----
第六节债券发行
------
一、民国时期公债
------
二、建国后公债及国库券
--
第二章税务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建国前税种
----
第三节建国后税种
------
一、农业税
--------
表14-2 武功县1949~1990年农业税征收择年统计表
------
二、工商税
--------
表14-3 武功县1949~1990年工商税收入表(单位:万元)
------
三、其他税
第十五编金融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建国前金融机构
------
当铺
------
钱局
------
农村信用合作社
------
陕西省银行武功办事处
------
武功县银行
------
中国交通银行驻武功农贷办事处
----
第二节建国后金融机构
------
中国人民银行武功县支行
------
中国农业银行武功县支行
------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武功县支行
------
中国工商银行武功县支行
------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武功县支公司
------
武功县农村信用合作社
------
武功县城市信用合作社
--
第二章货币
----
第一节货币种类
------
贝币
------
铜币
------
金、银币
------
其他金属币
------
纸币
----
第二节货币流通
----
第三节货币管理
----
第四节金、银收兑
--
第三章存款
----
第一节对公存款
----
第二节农村存款
----
第三节城镇存款
--
第四章信贷
----
第一节工商信贷
----
第二节农村信贷
----
第三节固定资产投资
----
第四节农业拨款
----
第五节豁免与核销
--
第五章信用合作
----
第一节农村信用社
----
第二节城市信用合作社
--
第六章保险
----
第一节业务
----
第二节险种
----
第三节理赔
第十六编经济管理
--
第一章计划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体制
----
第三节计划编制与执行
------
表16-1 武功县1963~1967年粮棉油总产简表
--
第二章物资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购进
----
第三节供应
----
第四节税利
--
第三章物价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价格管理
------
表16-2 武功县粮食统购价格调整前后对比表(单位:元/公斤)
------
表16-3 武功县几种成品粮统销价格调整前后对比表
----
第三节检查监督
--
第四章统计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统计调查
----
第三节统计监督
--
第五章计量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计量管理
--
第六章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企业登记
----
第三节合同监证、仲裁
----
第四节商标注册
----
第五节广告审发
----
第六节集市管理
------
集市设置
------
集市贸易
------
集市管理
------
查处违法案件
--------
武功县古庙会形成的集市或物资交流会表
--
第七章审计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财经纪律审计
第十七编城建环保
--
第一章机构
--
第二章县城
----
第一节旧县城
----
第二节新县城
------
1990年普集镇街巷道路现状示意图
--
第三章乡镇
----
第一节建制镇
----
第二节集镇
--
第四章村落
----
第一节农舍民居
----
第二节公共设施
--
第五章房地产管理
--
第六章建筑业
----
第一节概况
----
第二节县建筑公司
--
第七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环境污染
----
第二节污染治理
第十八编地方国家机构
--
第一章权力机关
----
第一节民国时期的县参议会
------
县临时参议会
------
参议会
----
第二节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三节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四节县人大常务委员会
----
第五节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章行政机关
----
第一节清代县署
----
第二节民国县政府
------
行政公署、县政府
------
基层设置
----
第三节县人民政府
------
机构沿革
------
职能部门
------
区、乡镇
------
政务活动
--
第三章检察机关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刑事检察
----
第三节经济检察
----
第四节法纪检察
----
第五节监所检察
----
第六节控告、申诉检察
--
第四章审判机关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刑事审判
----
第三节民事审判
----
第四节经济审判
----
第五节行政审判
----
第六节案件复查
第十九编民政
--
第一章机构
--
第二章优抚
----
第一节拥军优属
----
第二节优待
------
群众优待
------
国家补助
----
第三节抚恤
--
第三章军人安置
----
第一节复退军人安置
----
第二节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
--
第四章救济
----
第一节灾害救济
----
第二节社会救济
----
第三节扶贫
----
第四节生产自救
--
第五章社会福利
----
第一节民国以前
----
第二节建国后
------
表19-1 武功县自流人口收容遣送择年统计表(单位:人)
--
第六章婚姻登记
----
第一节《婚姻法》宣传
----
第二节结婚、离婚登记
--
第七章地名管理
----
第一节地名普查
----
第二节地名志编纂
----
第三节地名普查资料更新
第二十编劳动人事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行政机构
------
一、人事
------
二、劳动
------
三、劳动人事局
------
四、县编制委员会
----
第二节事业机构
------
一、武功县劳动服务局
------
二、企业统筹办公室
------
三、退休、退职职工服务所
--
第二章管理
----
第一节劳动
------
一、工人来源
------
二、职工数量
------
三、技术工人
------
四、职工调动
------
五、安全生产
------
六、奖惩制度
------
七、工资、津贴
----
第二节人事
------
一、干部来源
------
二、任用方式、条件
------
三、干部编制、结构
------
四、干部培训
------
五、精简下放
------
六、奖惩
------
七、工资
----
第三节福利
----
第四节离休、退休、退职
------
一、干部
------
二、工人
----
第五节老干部工作
第二十一编信访、档案
--
第一章信访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信访工作
------
表21-1 武功县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择年统计表
--
第二章档案
----
第一节机构
------
一、档案局(馆)
------
二、档案室
----
第二节档案工作
------
一、收集
------
二、整理
------
三、保管
------
四、利用
----
第三节馆藏
----
第四节设施
------
库房
------
设备
第二十二编公安、司法行政
--
第一章公安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剿匪
----
第三节国民党、团、特工人员登记
----
第四节镇压反革命
------
镇反
------
肃反
------
打击现行反革命活动
----
第五节取缔反动会道门
----
第六节刑事侦察
----
第七节人犯管教
----
第八节治安管理
------
禁烟戒毒
------
户籍管理
------
交通管理
------
特种行业管理
------
枪支管理
------
爆炸物品管理
------
剧毒药品管理
----
第九节人民消防
--
第二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法制宣传
----
第三节人民调解
----
第四节律师事务
----
第五节公证
第二十三编党派、政协、群团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武功县组织
----
第一节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第二节组织机构
------
一、县委
------
二、基层组织
--------
表23-1 建国后武功县中共党员基本情况择年统计表
----
第三节主要工作
------
一、党员代表大会
------
二、宣传工作
------
三、统一战线工作
----
第四节党的建设
------
一、党员教育
------
二、纪律检查
--
第二章中国民主同盟会武功支部委员会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主要活动
--
第三章中国国民党、三民主义青年团
----
第一节国民党武功县党部
----
第二节三青团武功县分团部
--
第四章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功县组织
----
第一节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第一届全体委员会议
------
第二届全体委员会议
------
第三届全体委员会议
----
第二节政协常务委员会
----
第三节政治协商与民主监督
------
一、政治协商
------
二、民主监督
----
第四节学习宣传
------
一、学习宣传大政方针
------
二、召开“双先”表彰会
----
第五节文史资料征集
--
第五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职工团体
----
第二节农民团体
----
第三节工商团体
------
一、商务会
------
二、工商联合会
------
三、个体劳动者协会
------
四、工商行政管理学会
----
第四节青少年团体
------
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
二、中国少年先锋队(以下简称少先队)
----
第五节妇女团体
第二十四编军事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古代
----
第二节民国时期
----
第三节建国后
--
第二章驻军
----
第一节驻防
----
第二节驻军
------
古代
------
民国时期
------
建国后
----
第三节军事设施
--
第三章地方武装
----
第一节古代
----
第二节民国时期
------
民团
------
靖国军
------
保安队、保安团、保安大队
------
社会军事训练总队
------
国民兵团
------
保警队
------
保安警察队、保安警察大队
------
民众自卫团
------
硬团
------
陈奇武、黄彦文游击队
------
西兰公路武功大队
----
第三节建国后
------
一、民兵
------
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咸阳市支队武功县中队
------
三、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咸阳市消防支队武功县消防中队
--------
表24-2 武功县1972~1990年度民兵人数一览表(单位:人)
--
第四章人民防空
--
第五章差徭、军征、支前
----
第一节差徭
----
第二节军征
------
表24-3 民国27~32年武功县各项军征统计表
----
第三节支前
--
第六章兵役
----
第一节古代
----
第二节民国时期
----
第三节建国后
------
自愿兵役制
------
义务兵役制
--------
表24-4 武功县历年征兵人数统计表
--
第七章主要战事
----
第一节古代及近代
----
第二节民国时期
--
第八章兵灾纪略
第二十五编教育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建国前
----
第二节建国后
--
第二章县学、书院、私塾
----
第一节县学、书院
------
一、县学
------
二、书院
----
第二节社学、义学
------
一、社学
------
二、义学
----
第三节私塾
--
第三章学前教育
----
第一节幼儿园
----
第二节学前班
------
表25-1 1976~1990年武功县幼儿园、学前班情况统计表
--
第四章小学教育
----
第一节清末及民国时期
----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1990年武功县小学网点统计表
------
1949~1990年武功县小学基本情况择年统计表
--
第五章中学教育
----
第一节民国时期
----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表25-5 1949~1990年武功县中学基本情况择年统计表
--
第六章专业教育
----
第一节师范学校
------
一、武功师范讲习所
------
二、武功简易师范班
------
三、联立简师范学校
------
四、武功县立简易师范学校
------
五、武功师范
----
第二节职业学校
------
一、武功县高级职业中学
------
二、武功县卫生学校
------
三、农业中学
--
第七章成人教育
----
第一节农民夜校
----
第二节职工业校
----
第三节函授
--
第八章学制、考试
----
第一节学制
------
一、小学
------
二、中学
----
第二节考试
--
第九章教师
----
第一节来源
----
第二节培训
----
第三节教师待遇
------
一、社会地位
------
二、工资福利
------
三、福利
--
第十章教育经费
----
第一节建国前教育经费
----
第二节建国后教育经费
------
武功县1952~1990年教育经费统计表
第二十六编科技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研究推广机构
------
一、农业系统
------
二、水利系统
------
三、农机系统
------
四、城建系统
------
五、卫生系统
------
六、其他系统
----
第三节科技团体
--
第二章科技人员
----
第一节科技人才来源
----
第二节科技人员结构
----
第三节专业技术职称评定
----
第四节科技人员待遇
--
第三章科普活动
----
第一节科技宣传
------
广播与放映宣传
------
编写书刊宣传
------
多种形式培训
------
开展科技咨询
----
第二节科技推广及应用
--
第四章科技成果
----
第一节省级以上成果
----
第二节市级成果
----
第三节县级成果
第二十七编文化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行政管理机构
----
第二节事业机构
------
文化馆、站
------
新华书店
------
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
剧团
------
县剧院
--
第二章图书
----
第一节发行
----
第二节阅览
--
第三章戏剧
----
第一节建国前主要班、社
------
康海家戏班
------
雷家戏班
------
马家戏班
------
秦声社
------
美阳社
------
“五一”剧社
----
第二节县人民剧团
----
第三节业余戏班(团)
----
第四节戏剧学校
----
第五节剧院、剧场
--
第四章电影
----
第一节电影放映
----
第二节幻灯宣传
--
第五章报纸、广播、电视
----
第一节报纸
----
第二节广播
------
一、广播网络
------
二、广播设备
------
三、广播宣传
----
第三节电视
--
第六章文学艺术
----
第一节文艺创作
----
第二节绘画、书法、音乐、摄影
------
绘画
------
书法
------
音乐
------
摄影
----
第三节群众文艺
----
第四节传世名著
------
一、苏蕙织锦回文《璇玑图》
------
二、康海《中山狼》杂剧
------
三、诗选
第二十八编文物
--
第一章古遗址
----
第一节新石器时代遗址
------
武功县新石器时代部分遗址分布一览表
----
第二节周遗址
----
第三节秦、汉遗址
------
阎家遗址
------
故邰(武功)城遗址
----
第四节其他遗址
------
后稷祠遗址
------
庆善遗址
------
高望亭遗址
--
第二章古墓葬
----
第一节帝王陵寝
------
唐殇(少)帝李重茂墓
------
南阳郡王车光倩墓
----
第二节名人墓
------
苏武墓
------
苏蕙(若兰)墓
------
苏瑰墓
------
游师雄墓
------
靳孝谟墓
------
马京墓
------
康海墓
------
马鸣世墓
------
孙景烈墓
------
司马裔墓
------
苏建墓
------
苏绰墓
----
第三节传说墓
------
姜嫄墓
------
安禄山墓
--
第三章古建筑
----
第一节祠祀类
------
城隍庙
------
教稼台
------
太白祠
------
康海祠
----
第二节释家类
------
报本寺、报本寺塔
------
白兔寺
------
广元寺
----
第三节道家类
------
龙王庙
------
烧香台
--
第四章馆藏文物
----
第一节陶器、石器
------
一、新石器时代器物
------
二、商周器物
------
三、春秋至秦汉(含唐)器物
----
第二节青铜器
------
商戈2件
------
商钺2件
------
晚商涡纹垒
------
尊
------
周父辛簋
------
周戈母丁簋
------
周氏父已簋
------
周父乙甗
------
西周恭王时师(员)簋盖
------
西周宣王时驹父盨盖
------
周堤梁卣
------
西周晚期(害夫)叔簋4件
------
西周晚期芮叔簋3件
------
西周楚簋3件
------
西周仲楠父鬲
------
周剑2件
------
信安君卫鼎
------
秦废丘鼎
------
西汉赵内者豆
------
汉铜虎
------
东汉刘钧弩机
------
隋佛像
------
金刚像
------
宋镜11件
----
第三节金、银、玉器
------
一、金、银器
------
二、玉器
----
第四节铁器
----
第五节其他
------
一、瓷器
------
二、钱币
------
三、书、字画
--
第五章碑版石刻
----
第一节祠庙碑
------
武功县祠庙碑一览表
----
第二节墓碑
----
第三节墓志
----
第四节记事碑
----
第五节功德碑
----
第六节御制碑
----
第七节题刻
------
附1:马京墓碑内载明圣旨四道
------
附2:周大将军螂琊定公司马裔墓志铭
------
附3:明将仕郎平阳府经历司知事赠儒林郎翰林院修撰康长公墓志铭
第二十九编卫生、体育
--
第一章卫生机构
----
第一节行政管理机构
----
第二节医疗机构
--
第二章医疗、医药
----
第一节公费医疗
----
第二节合作医疗
----
第三节药品管理
--
第三章防疫 保健
----
第一节预防接种
----
第二节传染病防治
----
第三节妇幼保健
------
新法接生
------
妇女保健
--
第四章爱国卫生运动
--
第五章体育
----
第一节学校体育
------
课程设置
------
体育教师
------
体育活动
------
设施
----
第二节群众体育
------
城乡
------
职工体育
------
老年人体育
------
体育设施
----
第三节运动会
第三十编宗教、民俗
--
第一章宗教
----
第一节佛教
----
第二节道教
----
第三节天主教
----
第四节基督教
----
第五节伊斯兰教
------
表30-1 武功县民国20年、24年宗教人口表(单位:人)
------
表30-2 武功县1957、1988年宗教人口表(单位:人)
--
第二章民俗
----
第一节礼节
------
一、嫁娶
------
二、丧葬
------
三、生育
------
四、过生日
----
第二节生活
------
一、穿衣
------
二、饮食
------
三、居住
------
四、行走
------
五、卫生
----
第三节节日
------
一、传统节日
------
二、纪念节日
----
第四节娱乐
------
一、民间娱乐
------
二、古庙会
----
第五节仪礼
------
一、称呼
------
二、礼节
--
第三章旧风陋习
----
第一节迷信
----
第二节陋习
------
赌博
------
缠足
------
吸毒
--
第四章方言
----
第一节语音
------
(一)声母24个
------
(二)韵母46个
------
(三)单字调(声调)4个,轻声在外
------
(四)两字组变调
------
(五)文白异读
------
(六)武功方言语音与普通话语音的比较
------
(七)武功境内方言语音的分化
----
第二节词汇
----
第三节语法
------
一、代词
------
二、重叠词
------
三、名词后缀
------
四、几个常用虚词
------
五、语法例句
--
第五章谣谚、歇后语、民间传说
----
第一节歌谣
----
第二节谚语
----
第三节歇后语
----
第四节民间传说
------
(一)聂云肖
------
(二)康状元的传说
------
(三)磨盘街
------
(四)石佛寺
第三十一编人 物
--
第一章人物传
----
姜嫄
----
后稷
----
苏武
----
苏则
----
苏蕙
----
苏绰
----
李渊
----
李世民
----
刘文静
----
苏世长 苏良嗣
----
富嘉谟
----
苏瑰 苏(廷页)
----
苏灵芝
----
姚合
----
种世衡
----
游师雄
----
游靖
----
张山甫
----
张徽
----
马京
----
康佐
----
宋学通
----
赵文杰
----
康海
----
尚氏
----
张镈
----
张洲
----
张徽楷
----
张玉树
----
郭慎行
----
马逸姿
----
康吕赐
----
沈华
----
马朔
----
玛星阿
----
孙景烈
----
张树勋
----
黄景略
----
王建中
----
冯捷三
----
张尚谦
----
张尚龄
----
马逵
----
焦易堂
----
张师渠
----
陈奇武 黄彦文
----
李向荣
----
左思明 左信
----
马屏西
----
吴德印
----
张咏房
----
苏彦荣
----
高子时
----
张俊杰
----
叶树林
----
李春荣
----
蒋友尊
----
马秉刚
----
杨有谦
----
韩克宁
--
第二章人物录
----
第一节革命烈士英名录
----
第二节建国后副地师级以上党、政、军人物录
----
第三节副高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才录
--
第三章人物表
----
武功县获省政府以上表彰的模范、先进人物表
----
武功县1980~1990 年留学国外人名表
----
武功县旅居台湾及海外人名表(至1990年)
----
武功县社会名人表
----
武功县历代进士表
专载
--
专载二:校正武功县志(明浒西康海撰清孙景烈孟扬校注)
----
校正武功县志卷之一
------
地理志第一
------
建置志第二
------
祠祀志第三
----
校正武功县志卷之二
------
田赋志第四
------
官师志第五
------
人物志第六
------
选举志第七
附录
--
一、文献辑存
----
(一)寄庄里讼案
------
总督鄂海之判决碑文
------
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驻陕总司令部判决碑文
----
(二)武功县治迁址有关文件
------
武功县人民委员会关于再次报请迁县址的报告
------
关于凤县、武功县级行政机关驻地不宜迁移的批复
------
关于将武功县址设在普集镇的请示的批复
----
(三)武功、周至县间渭河滩地纠纷的有关处理文件
------
陕西省民政厅关于武功、周至两县之间渭河滩地纠纷处理原则的通知
------
关于武功、周至两县渭河滩地纠纷划界纪要
------
关于处理周至、武功两县三处纠纷问题的纪要
--
二、文章选录
----
(一)县丞厅壁记
----
(二)重修县厅壁记
----
(三)绿野亭记
----
(四)武民代表吁请救济书
----
(五)为西北农专在武功设立和河道民生小学焦易堂给武功县长张道芷的一通电文
--
三、武功县旧志编修简介
--
四、武功县旧志序、跋选录
编后语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