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国志(新版)·尼泊尔

列国志(新版)·尼泊尔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前言 自1840年前后中国被迫开关、步入世界以来,对外国舆地 政情的了解即应时而起。还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受林则徐 之托,1842年魏源编辑刊刻了近代中国首部介绍当时世界主要 国家舆地政情的大型志书《海国图志》。林、魏之目的是为长期 生活在闭关锁国之中、对外部世界知之甚少的国人“睁眼看世 界”,提供一部基本的参考资料,尤其是让当时中国的各级统治 者知道“天朝上国”之外的天地,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师夷 之长技以制夷”。这部著作,在当时乃至其后相当长一段时间 内,产生过巨大影响,对国人了解外部世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自那时起中国认识世界、融入世界的步伐就再也没有停止 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更以主动的自信自强的积极姿态,加速融入世界的步伐。 与之相适应,不同时期先后出版过相当数量的不同层次的有关 国际问题、列国政情、异域风俗等方面的著作,数量之多,可 谓汗牛充栋。它们对时人了解外部世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当今世界,资本与现代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广度在 国际间流动和传播,“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各地,极大地影响 着世界历史进程,对中国的发展也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面临 不同以往的“大变局”,中国已经并将继续以更开放的姿态、更 快的步伐全面步入世界,迎接时代的挑战。不同的是,我们所 面临的已不是林则徐、魏源时代要不要“睁眼看世界”、要不要 “开放”问题,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新的世界发展大势 下,如何更好地步入世界,如何在融入世界的进程中更好地维 护民族国家的主权与独立,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维护世界和 平,促进世界与人类共同发展做出贡献。这就要求我们对外部 世界有比以往更深切、全面的了解,我们只有更全面、更深入 地了解世界,才能在更高的层次上融入世界,也才能在融入世 界的进程中不迷失方向,保持自我。 与此时代要求相比,已有的种种有关介绍、论述各国史地 政情的著述,无论就规模还是内容来看,已远远不能适应我们 了解外部世界的要求。人们期盼有更新、更系统、更权威的著 作问世。 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的最高研究机构和 国际问题综合研究中心,有11个专门研究国际问题和外国问题 的研究所,学科门类齐全,研究力量雄厚,有能力也有责任担 当这一重任。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领导和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就提出编撰“简明国际百科全书”的设想。 1993年3月11日,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先生在科研局 的一份报告上批示: “我想,国际片各所可考虑出一套列国志, 体例类似几年前出的《简明中国百科全书》,以一国(美、日、 英、法等)或几个国家(北欧各国、印支各国)为一册,请考 虑可行否。”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根据胡绳院长的批示,在调查研究 的基础上,于1994年2月28日发出《关于编纂(简明国际百 科全书)和(列国志)立项的通报》。《列国志》和《简明国际 百科全书》一起被列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按照当时的 计划,首先编写《简明国际百科全书》,待这一项目完成后,再 着手编写《列国志》。 1998年,率先完成《简明国际百科全书》有关卷编写任务 的研究所开始了《列国志》的编写工作。随后,其他研究所也 陆续启动这一项目。为了保证《列国志》这套大型丛书的高质 量,科研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1 999年1月27日召开国际 学科片各研究所及世界历史研究所负责人会议,讨论了这套大 型丛书的编写大纲及基本要求。根据会议精神,科研局随后印 发了《关于(列国志)编写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陆续为启动 项目拨付研究经费。 为了加强对《列国志》项目编撰出版工作的组织协调,根 据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同志的提议,2002年8月, 成立了由分管国际学科片的陈佳贵副院长为主任的《列国志》 编辑委员会。编委会成员包括国际片各研究所、科研局、研究 生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部门的主要领导及有关同志。科 研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组成《列国志》项目工作组,社会 科学文献出版社成立了《列国志》工作室。同年,《列国志》项 目被批准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新闻出版总署将《列国 志》项目列入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计划。 在《列国志》编辑委员会的领导下,《列国志》各承担单位 尤其是各位学者加快了编撰进度。作为一项大型研究项目和大 型丛书,编委会对《列国志》提出的基本要求是:资料翔实、 准确、最新,文笔流畅,学术性和可读性兼备。《列国志》之所 以强调学术性,是因为这套丛书不是一般的“手册” “概览”, 而是在尽可能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体现专家学者们的研究 所得和个人见解。正因为如此,《列国志》在强调基本要求的同 时,本着文责自负的原则,没有对各卷的具体内容及学术观点 强行统一。应当指出,参加这一浩繁工程的,除了中国社会科 学院的专业科研人员以外,还有院外的一些在该领域颇有研究 的专家学者。 现在凝聚着数百位专家学者心血,共计141卷,涵盖了当 今世界151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数十个主要国际组织的《列国志》 丛书,将陆续出版与广大读者见面。我们希望这样一套大型丛 书,能为各级干部了解、认识当代世界各国及主要国际组织的 情况,了解世界发展趋势,把握时代发展脉络,提供有益的帮 助;希望它能成为我国外交外事工作者、国际经贸企业及日渐 增多的广大出国公民和旅游者走向世界的忠实“向导”,引领其 步入更广阔的世界;希望它在帮助中国人民认识世界的同时, 也能够架起世界各国人民认识中国的一座“桥梁”,一座中国走 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的“桥梁”。 《列国志》编辑委员会 2003年6月

出版时间: 2015年01月

目录

封面
书名
版权
前言
目录
第一章 概览
-- 第一节 国土与人口
---- 一 地理位置和国土面积
---- 二 地形和气候
---- 三 行政区划
---- 四 人口和语言
---- 五 国家象征
-- 第二节 宗教、节日与民俗
---- 一 宗教
---- 二 节日
---- 三 民俗
-- 第三节 特色资源
---- 一 主要城市
---- 二 名胜古迹
---- 三 独特的自然遗产
第二章 民族
-- 第一节 概论
-- 第二节 印度教社会民族——卡斯族
---- 一 卡斯族的起源和发展
---- 二 卡斯族的种姓制度
---- 三 卡斯族的经济社会生活
-- 第三节 非印度教社会各民族
---- 一 尼瓦尔族
---- 二 马嘉族
---- 三 塔鲁族
---- 四 塔芒族
---- 五 古隆族
---- 六 拉伊族
---- 七 林布族
---- 八 谢尔巴族
---- 九 塔卡利族
---- 十 逊瓦尔族
---- 十一 劳泰族
第三章 历史
-- 第一节 上古简史
---- 一 传说时期
---- 二 有文字记载时期
-- 第二节 中古简史
-- 第三节 近代简史
---- 一 沙阿王朝对谷地三国的征服
---- 二 普里特维的西进计划受挫
---- 三 普里特维的东征与逝世
---- 四 普里特维实现统一和治国的内部方略
---- 五 英国对尼泊尔的入侵
---- 六 “科特庭院”惨案与拉纳家族的专政
-- 第四节 现代简史
-- 第五节 当代简史
---- 一 王宫惨案后国内政局的发展
---- 二 政府与反政府武装在军事上的全面较量
---- 三 八党联合政府的成立
---- 四 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的诞生及其后的政局发展
---- 五 第二次制宪会议的选举及未来走向
-- 第六节 著名历史人物
第四章 政治与军事
-- 第一节 国体与政体
---- 一 试行君主立宪制时期( 1951~1962)
---- 二 无党派评议会体制时期( 1962—1990)
---- 三 实行君主立宪制时期( 1990~2008)
---- 四 实行联邦民主共和制时期(2008年至今)
-- 第二节 国家机构
---- 一 总统
---- 二 部长会议
---- 三 其他机构
-- 第三节 立法与司法
---- 一 立法
---- 二 司法
-- 第四节 政党情况
---- 一 尼泊尔共产党
---- 二 尼共(联合马列)
---- 三 尼联共(毛)
---- 四 尼共(毛主义者)
---- 五 尼泊尔大会党
---- 六 马德西人民权利论坛
---- 七 尼泊尔民族民主党
---- 八 尼泊尔工人和农民党
---- 九 尼泊尔亲善党
---- 十 特莱马德西民主党
-- 第五节 军事
---- 一 概述
---- 二 军种与兵种
---- 三 军事训练和兵役制度
---- 四 对外军事关系
第五章 经济
-- 第一节 概述
---- 一 基本经济制度及其演变
---- 二 经济结构
---- 三 经济发展成就
-- 第二节 农林渔牧业
---- 一 农业
---- 二 林业
---- 三 渔业
---- 四 畜牧业
-- 第三节 工业
---- 一 工业政策
---- 一 主要工业部门
---- 三 工业园区
---- 四 经济特区
-- 第四节 交通运输
---- 一 公路
---- 二 航空运输
---- 三 铁路与水运
---- 四 架空索道与无轨电车
-- 第五节 邮电通信
---- 一 邮电
---- 二 通信
-- 第六节 财政
---- 一 国家预算
---- 二 地方财政
-- 第七节 金融
---- 一 金融制度
---- 二 金融组织
---- 三 证券
---- 四 货币
---- 五 汇率与外汇管理
---- 六 保险业
-- 第八节 对外经济关系
---- 一 对外贸易
---- 二 外来投资
---- 三 外国援助
---- 四 与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的经贸关系
第六章 社会
-- 第一节 国民生活
---- 一 国民收入
---- 二 劳动就业
---- 三 工资与物价
-- 第二节 社会管理
---- 一 社会制度与社会结构
---- 二 社会问题
-- 第三节 医药卫生
---- 一 医药卫生概况
---- 二 疾病防治
---- 三 计划生育
---- 四 传统医药
---- 五 清洁饮用水的供应
第七章 文 化
-- 第一节 教育
---- 一 教育简史
---- 二 教育体制
---- 三 教育概况
---- 四 教育私有化与市场化
-- 第二节 科学技术
---- 一 自然科学
---- 二 人文社会科学
-- 第三节 文学艺术
---- 一 文学
---- 二 戏剧和电影
---- 三 音乐和舞蹈
---- 四 建筑、雕塑、绘画及其他
---- 五 文化组织和设施
-- 第四节 体育
---- 一 体育设施
---- 二 体育运动的开展
-- 第五节 新闻出版
---- 一 报刊
---- 二 新闻机构与新闻组织
---- 三 广播电台
---- 四 电视台
---- 五 互联网
第八章 外交
-- 第一节 概论
-- 第二节 与各大国的关系
---- 一 与印度的关系
---- 二 与美国的关系
---- 三 与俄国的关系
---- 四 与英国的关系
---- 五 与日本的关系
第九章 国的关系
-- 第一节 传统友好关系和文化艺术因缘
---- 一 世世代代的交往
---- 二 宗教文化方面的相互影响
---- 三 建筑艺术领域的深厚因缘
---- 四 中国纸和造纸术传入尼泊尔及其他
-- 第二节 基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新型关系
---- 一 废除旧时代的不平等条约
---- 互谅互让地解决边界问题
---- 三 大小邻国间关系的楷模
---- 四 高层互访不断
---- 五 日趋频繁的文化交流
-- 第三节 日益密切的经贸关系
---- 一 经济关系不断深化
---- 二 双边贸易增长迅速
---- 三 边境口岸不断完善
---- 四 西藏地区与尼泊尔的经贸现状
---- 五 未来展望
大事纪年
参考文献
索 引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