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惠县志

德惠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德惠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910-1988

出版时间: 2001年11月

目录

封面
德惠县志
版权页
图片
-- 德惠县行政区划图
-- 中共德惠县委德惠县人民政府办公大楼
-- 县城街心一角
-- 岔路口镇育新村农民新居
-- 德惠大曲酒厂厂区一角
-- 德惠大曲酒厂系列酒
-- 德惠木工具厂生产的羊角锤
-- 德惠县地毯厂生产的地毯
-- 稻田区
-- 玉米丰收
-- 大棚柿子
-- 黄牛
-- 烤烟入炉
-- WFP——2814工程夏家店鱼池捕捞
-- 松花江林场一角
-- 五台乡道防护林
-- 布海乡农田林网鸟瞰
-- 松沐电灌站
-- 共青团水库
-- 大岗排灌站
-- 公铁立交桥
-- 102国道
-- 一次变电所
-- 德惠镇第六小学
-- 升阳乡中心小学
-- 德惠县实验中学
-- 工人文化宫
-- 德惠电影院
-- 体育馆
-- 德惠县中小学运动会
-- 贡江碑
-- 烈士陵园
-- 天台乡敬老院
-- 清真寺
-- 冯联舞画
-- 朱海德书
-- 徐欣篆书
-- 冯联舞画
-- 李岱林书
-- 铁花四系罐(1983年征集于边岗乡揽头窝堡)
-- 镂孔(钩)豆(1983年5月征集于菜园子乡新立村)
-- 康熙御笔之宝(1983年征集于朝阳乡半拉山村)
-- 拽挞懒河猛安之印(1982年7月出土于大房身梨树园子古城址)
-- 铜镌(1980年出土于朝阳乡长泡子村)
-- 德惠市简介
---- 市委书记王振华
---- 市长闰文
---- 市委、市政府办公楼
-- 吉林德大有限公司
---- 吉林德大有限公司菫事长 总裁 王秀林
---- 1989年5月10日中泰双方正式签约成立吉林德大有限公司
---- 1991年9月20日省委书记何竹康为公司正式建成投产剪彩
---- 分割车间
---- 火腿加工车间
---- 熟化车间
---- 肉食加工厂全貌
---- 油脂厂全景
---- 油脂厂灌装车间
---- 饲料二厂
---- 大型成品库
-- 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德大公司
---- 199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同志来公司视察
---- 1995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来公司视察并题词
---- 1996年6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同志视察公司
---- 1995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温家宝同志来公司检查指导工作
---- 1997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同志视察深加工车间
---- 1997年8月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同志视察公司油脂厂
---- 1996年8月国务委员陈俊生同志来公司视察出口产品车间
---- 1995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丙乾同志与公司领导合影
---- 1998年8月全国政协副主席赵南启同志来公司调研
---- 1999年8月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洪学志同志来公司调研
-- 国际友人来德大参观考察
---- 赤道几内亚总统在副省长全哲沫陪同下考察德大
---- 朝鲜劳动党两江道书记来德大考察
---- 1997年日本东北亚经济考察团考察德大
-- 米沙子镇
---- 镇党委书记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王成波
---- 镇长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张颜斌
---- 镇政府办公楼
---- 上海汽车工业德惠申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
---- 利田实业有限公司
---- 天鑫精制油有限公司
---- 吉林德惠国家储备库新良公司
---- 盛源公司
-- 德惠市公安局
---- 局长李茂久
---- 局办公楼
---- 光明派出所所长 黄宏庆
---- 光明派出所全体干警
-- 德惠市城环局
---- 局长党委书记张秀国
---- 规划人员在研究市区规划
---- 二水源供水设备
---- 松柏路
---- 公铁立交桥
-- 德惠市水利局
---- 局长党委书记马德福
---- 领导班子
---- 灌渠
-- 德惠市交通局
---- 市运输管理所
---- 公交公司领导研究线路调整
---- 四通小达的小公共客车
-- 德惠市土地管理局
---- 局长党委书记宋传士
---- 领导班子
---- 土地局办公楼
-- 德惠市林业局
---- 局长党委书记刘桐安
---- 局领导班子
---- 领导带头植树
---- 青年世纪林
-- 德惠市卫生局
---- 局长党委书记马继臣
---- 市妇幼保健院成立
---- (检)验人员进行样品检验
---- 食品卫生监督员在实施食品监督
-- 德惠市教育局
---- 局长党委书记孙宝晶
---- 局领导班子
-- 中国人民银行德惠市支行
---- 行长张文国
---- 领导班子
---- 办公楼
---- 营业厅
-- 德惠市工商局
---- 局长杨占文
---- 局领导班子共商远景规划
---- 工商大楼
---- 军事化管理
---- “3.15”行动纪实
-- 德惠市社会保附公司
---- 经理张茂源
---- 公司领导班子
---- 养老保险一科
---- 公司办公楼
-- 德惠市电信局
---- 局长党委书记孙永德
---- 程控机房
---- 电信营业大厅
-- 中国农业银行德惠市支行
---- 农行领导班子
---- 信息服务中心
---- 多次荣获上级行裹彰的向阳储蓄所
---- 农行办公楼
--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德惠市支公司
---- 总经理张少森
---- 公司领导班子成员
---- 新建成的公司办公楼
---- 营业大厅
-- 德惠市供电局(供电公司)
---- 局长胡祖生
---- 局领导班子
---- 办公大楼
-- 德惠市商贸大厦
---- 总经理孙生彦
---- 领导班子成员
---- 商贸大厦
-- 长春市德惠盐业公司
---- 局长(经理)李历
---- 盐政稽查大队
-- 德惠市医院
---- 院长范长胜
---- 市医院门办公楼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 全身CT机
-- 德惠市公安局
---- 大队长郭广田
---- 车辆科
---- 交警大队办公楼
-- 交通警察大队
---- 夏家店中队长蔡继良
---- 执行任务
-- 德惠宾馆
---- 总经理杜俊才
---- 普通客房
---- 总统套房
---- 接待大厅
---- 总统套房会客室
---- 大餐厅
---- 会议室
---- 小餐厅
-- 德惠市公路管理段
---- 公路管理段办公楼
---- 大房身公路管理站
---- 公路养护
-- 德惠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文海
---- 获得的表彰证书
---- 主要建筑工程
-- 德惠市建设
---- 经理谷万丰
---- 位于德惠市区二中央街9集资楼
---- 位于长春东岭小区31号2居民楼
-- 工程有限公司第八公司
---- 省财政厅家属楼
---- 位于德惠市西四道等口发达公司楼
---- 位于长春西安大路与康平街交会处的银河公寓
-- 德惠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第六公司
---- 经理 张国东
---- 正在建设中的长春“西安花园”小区工程
---- 德惠市“二次创业”报道组赴长春工地采访张国东
---- 德惠市文明施工现场会在长春“西安花园”小区工地召开
---- 长春“松辉花园”小区居民楼
---- 位于德惠市东九道街的工商联(集)资楼
-- 德惠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第三公司
---- 经理禹希文
---- 汽车厂综合楼
---- 汽车厂职工住宅楼
---- 汽车厂38街区663(#)住宅楼
---- 汽车厂38街区636(#)住宅楼
---- 长春富豪花园小区集中供热工程
-- 德惠市第一水泥厂
---- 厂区一角
---- 生产进度告示
---- 厂长刘忠臣
-- 三鸣酒业德惠大曲酒厂
----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德惠大曲酒高度评价
---- 德恿大曲酒厂
---- 不同档次不同品位系列产品
-- 吉林省惠顺服装有限公司
---- 公司外景
---- 平缝车间
---- 包装待发
---- 日本引进的精裁机
---- 日本引进的打报机
-- 德惠市汽车铰链厂
---- 厂长闰文征
---- 汽车铰链厂
---- 优质配套产品
---- 生产车间一角
-- 长春市德惠机械厂
---- 厂长吕树文
---- 厂领导班子
---- 厂区
---- 优质产品
-- 菜园子酿酒厂
---- 厂长辛学清
---- 德园系列酒
---- 位于山洞里的贮酒罐
-- 德惠市松花江烟花厂
---- 厂长孙荣喜
---- 烟花厂厂区
---- 与客户签约
---- 烟花系列产品
-- 布海粮库
---- 党支部书记主任孙忠政
---- 领导班子
---- 办公大楼
---- 烘晒场地
---- 市宾馆新楼
---- 佐竹金穗有限公司办公楼
---- 城区一角
-- 德惠市实验中学
---- 校长魏宝忠
---- 校领导班子
---- 1997年新建成使用的教学办公楼
-- 德惠市十五中
---- 校长党支部书记王儒生
---- 校领导班子
---- 德惠市十五中学
-- 德惠市实验小学
---- 校长朱广久
---- 校领导班子
---- 举行升旗仪式
---- 1999年9月建成使用的教学办公楼
-- 德惠市第六小学
---- 校长 党支部书记 左云方
---- 校领导班子(左五原党史支部书记、校张 张鸿顺)
---- 全国优秀教师佟庆丽在讲课
德惠县(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长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县(市)区志审稿验收小组

凡例
目录
概述
第一篇 建置区划
-- 第一章 建 置
---- 第一节 位置
---- 第二节境内古文化遗址
---- 第三节建置沿革
-- 第二章 区 划
---- 第一节 区划演变
---- 第二节 县 城
---- 第三节 乡 镇
---- 第四节 关于“东省特别区”(德惠县有关部分)
第二篇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地质
---- 第一节地层
---- 第二节 构造
-- 第二章地貌
---- 第一节 剥蚀堆积地形
---- 第二节堆积地形
-- 第三章气候
---- 第一节 日照
---- 第二节 气温
---- 第三节 降水
---- 第四节 霜
---- 第五节 风
---- 第六节蒸发
---- 第七节 物候
-- 第四章水文
---- 第一节地表水
---- 第二节地下水
-- 第五章 土壤植被
---- 第一节 土壤的形成、分类及分布规律
---- 第二节 土壤分级分等
---- 第三节 各类土壤性态
---- 第四节 土壤分区
---- 第五节植被
-- 第六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第二节 水资源
---- 第三节植物资源
---- 第四节 野生动物
---- 第五节 矿物资源
-- 第七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水灾
---- 第二节 低温冷害
---- 第三节 旱灾
---- 第四节 霜冻
---- 第五节 风灾
---- 第六节 雹灾
第三篇 人 口
-- 第一章人口数量与分布
---- 第一节数量
---- 第二节分布
-- 第二章人口构成
---- 第一节 民族构成
---- 第二节性别构成
---- 第三节 年龄构成
---- 第四节 文化程度构成
---- 第五节婚姻状况
---- 第六节行业职业构成
---- 第七节预期寿命与生命指数
-- 第三章计划生育
---- 第一节机构与队伍
---- 第二节 宣传教育
---- 第三节技术措施
---- 第四节 政策与规定
第四篇 农 业
-- 第一章农业生产条件
---- 第一节 土地
---- 第二节 劳动力
---- 第三节生产工具
-- 第二章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一节 土地私有
---- 第二节 土地改革
---- 第三节农业合作社
---- 第四节人民公社
---- 第五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三章农作物
---- 第一节 粮豆作物
---- 第二节经济作物
---- 第三节瓜菜作物
-- 第四章农技农艺
---- 第一节 种子改良
---- 第二节作物栽培
---- 第三节植物保护
---- 第四节 肥料
-- 第五章农机具
---- 第一节传统农具
---- 第二节现代农机具
-- 第六章农业管理服务机构
---- 第一节农业行政机构
---- 第二节农业企事业单位
---- 附记:日本开拓团
第五篇 林业
-- 第一章林业资源
---- 第一节天然林资源
---- 第二节 培植人工林木资源
-- 第二章林业建设
---- 第一节西部防护林带建设
---- 第二节 四旁绿化
---- 第三节方田林网建设
---- 第四节 社、队办苗圃
---- 第五节 布海乡的植树造林
-- 第三章林木管理
---- 第一节树木所有权的变更
---- 第二节病虫害防治
-- 第四章 果树
-- 第五章 国营林场、苗圃
---- 第一节 松花江林场
---- 第二节苗圃
-- 第六章林政管理
第六篇 水 利
-- 第一章 防洪
---- 第一节松花江堤防工程建设
---- 第二节饮马河堤防T程建设
---- 第三节伊通河堤防工程建设
---- 第四节沐石河堤工程建设
---- 第五节雾开河堤防T程建设
---- 第六节 防汛
-- 第二章治涝
---- 第一节沐石河涝区治理
---- 第二节饮马河涝区治理
---- 第三节 天台涝区治理
---- 第四节万宝涝区治理
---- 第五节雾开河涝区治理
-- 第三章农田灌区
---- 第一节松沐灌区
---- 第二节万宝灌区
---- 第三节七间房灌区
---- 第四节 大岗灌区
---- 第五节 张家屯灌区
---- 第六节 五家子灌区
---- 第七节小型灌站
---- 第八节 开发地下水灌溉
-- 第四章水库
---- 第一节 高城子水库
---- 第二节 跃进水库
---- 第三节 红旗水库
---- 第四节 “七·一”水库
---- 第五节 小(Ⅱ)型水库
-- 第五章水产
---- 第一节捕捞天然鱼
---- 第二节人工养鱼
-- 第六章水利基础工作
---- 第一节 水文
---- 第二节勘测
-- 第七章水利管理
---- 第一节 水利行政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局属事企业
---- 第三节 乡镇水利管理机构
第七篇 畜 牧
-- 第一章畜牧资源
---- 第一节 大牲畜资源
---- 第二节 家畜资源
---- 第三节 家禽资源
---- 第四节 经济动物
---- 第五节 草场饲料
-- 第二章 养殖
---- 第一节 饲 养
---- 第二节 繁 育
---- 第三节使役
-- 第三章疫病防治
---- 第一节 防治队伍
---- 第二节 防疫、治疗
-- 第四章畜牧单位
---- 第一节 德惠种畜场
---- 第二节 畜牧兽医中心站
---- 第三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
---- 第四节 专业户
第八篇 乡镇企业
-- 第一章 乡镇企业的兴起与发展
-- 第二章企业门类
---- 第一节农业企业
---- 第二节工业企业
---- 第三节 建筑企业
---- 第四节运输企业
---- 第五节商业、服务企业
-- 第三章主要企业简介
---- 第一节 工厂
---- 第二节 建材、建筑企业
-- 第四章 乡镇企业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企业内部管理
第九篇 工 业
-- 第一章所有制形式
---- 第一节 国营工业
---- 第二节集体工业
---- 第三节个体手工业
-- 第二章工业门类
---- 第一节 食品工业
---- 第二节机械工业
---- 第三节 五金工具
---- 第四节服装鞋帽
---- 第五节化学工业
---- 第六节 玻璃制品
---- 第七节 冶金工业
---- 第八节建材工业
---- 第九节木材加工
---- 第十节其它工业
-- 第三章 工厂和名优产品选介
---- 第一节工厂选介
---- 第二节 名优产品选介
第十篇 交通邮电
-- 第一章交通线路
---- 第一节公路
---- 第二节铁路
---- 第三节航道
-- 第二章公路桥梁
-- 第三章运输
---- 第一节运输工具
---- 第二节 客 运
---- 第三节 货运
-- 第四章 交通管理
---- 第一节交通监理及征费
---- 第二节 路政管理
---- 第三节运输管理
-- 第五章邮 电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邮政
---- 第三节 电信
---- 第四节 邮电管理
第十一篇 电 力
-- 第一章 发 电
---- 第一节 电灯厂
---- 第二节 火力发电厂
---- 第三节 水电站
-- 第二章 电网供电
---- 第一节 接引国家电网
---- 第二节输变电工程
---- 第三节 配电设备
---- 第四节低压线路
-- 第三章 电力平衡与分配
---- 第一节计划用电
---- 第二节 节约用电
-- 第四章 农电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生产管理
---- 第三节 经营管理
第十二篇 商 业
-- 第一章解放前商业概况
---- 第一节 县城商业
---- 第二节集镇商业
---- 第三节乡间流动的商贩
---- 第四节鸦片管理所及同业组合
-- 第二章解放后的商业概况
---- 第一节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二节 商业体制
-- 第三章物资供应
---- 第一节农业生产资料
---- 第二节生活日用品
---- 第三节木材、煤炭、石油
---- 第四节 金属建材、机电化工
---- 第五节 药材、烟草
-- 第四章农副产品收购与废旧物资回收
---- 第一节 猪、禽、蛋
---- 第二节其他农副产品收购
---- 第三节 废旧物资回收
-- 第五章饮食服务业
---- 第一节饮食业
---- 第二节 服务业
-- 第六章对外贸易
-- 第七章 管理机构
第十三篇 粮 食
-- 第一章购 销
---- 第一节农村购销
---- 第二节城镇供应
---- 第三节议购议销
-- 第二章储运
---- 第一节储藏
---- 第二节 调 运
-- 第三章加工
---- 第一节粮谷加工
---- 第二节油脂加工
---- 第三节 饲料加工
-- 第四章盐业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销售存储
---- 第三节加 碘
第十四篇、 工商 物价 计量
-- 第一章工商管理
---- 第一节 集市贸易管理
---- 第二节企业登记管理
---- 第三节商标管理
---- 第四节经济合同管理
-- 第二章物价管理
---- 第一节 价格管理
---- 第二节 物价监督
-- 第三章计量
---- 第一节计量器具
---- 第二节计量管理
---- 第三节标准化管理
第十五篇 财政 税务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财政收入
---- 第三节财政支出
---- 第四节 公债 国库券
-- 第二章审计监督
---- 第一节审计
---- 第二节财政监察
-- 第三章税务
---- 第一节税制、税种
---- 第二节税 收
---- 第三节税务管理
第十六篇 金 融
-- 第一章金融机构
---- 第一节建国前的金融机构
---- 第二节 建国后的金融机构
-- 第二章 货 币
---- 第一节货币种类
---- 第二节货币管理
---- 第三节 金银市场管理
---- 第四节 现金投放与回笼
-- 第三章存款 储蓄
---- 第一节存款
---- 第二节储蓄
-- 第四章信贷
---- 第一节农业贷款
---- 第二节工业贷款
---- 第三节商业贷款
---- 第四节基本建设拨款及贷款
---- 第五节生活贷款
-- 第五章结算
-- 第六章保险
---- 第一节 财产保险
---- 第二节人身保险
第十七篇 城乡建设
-- 第一章县城建设
---- 第一节街道、弄巷
---- 第二节 主要桥梁
---- 第三节排水
---- 第四节供水
---- 第五节卫生管理
---- 第六节 园林绿化
---- 第七节 主要公共建筑
-- 第二章 乡镇村屯建设
---- 第一节 乡镇驻地建设
---- 第二节村屯建设
-- 第三章房地产管理
---- 第一节 公房管理
---- 第二节 私房管理
---- 第三节 私房改造
---- 第四节 土地管理
-- 第四章建筑
---- 第一节建筑队伍
---- 第二节 建筑技术的发展
-- 第五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 污染
---- 第二节 治理
第十八篇 政党
-- 第一章 中共德惠县委
---- 第一节 县委机构沿革
---- 第二节中共德惠县历届代表会议、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县委主要活动
-- 第二章组织工作
---- 第一节 党的组织发展
---- 第二节党的思想整顿
-- 第三章宣传工作
---- 第一节 社会宣传
---- 第二节 理论教育
-- 第四章纪律检查工作
---- 第一节 纪律教育
---- 第二节 审查处理
---- 第三节 甄别复查
-- 第五章统战工作
---- 第一节爱国人士参政
---- 第二节对台工作
---- 第三节 民族、宗教工作
---- 第四节侨务工作
-- 第六章档案工作
---- 第一节机构与队伍
---- 第二节 档案管理
---- 附记:国民党与三青团
第十九篇 政权 政协
-- 第一章旧县政权
---- 第一节议会
---- 第二节 清代县衙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县公署、县政府
---- 第四节沦陷时期县公署
---- 第五节 国民党时期县政府
-- 第二章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代表选举
---- 第二节 代表成份
---- 第三节历届代表会议及代表大会
---- 第四节县人大常委会
---- 第五节 代表联系制度
---- 第六节提案处理和调查视察
-- 第三章人民政府
---- 第一节 县政府
---- 第二节基层政权
---- 第三节 计划、统计、信访
-- 第四章 人民政协
---- 第一节 历届委员会
---- 第二节 工作组
第二十篇 社 团
-- 第一章工会
---- 第一节组织沿革
---- 第二节 历届会员代表大会
---- 第三节 职工代表大会
---- 第四节主要活动
-- 第二章共青团
---- 第一节组织沿革
---- 第二节历届团员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主要活动
---- 第四节少年先锋队
-- 第三章妇女联合会
---- 第一节组织沿革
---- 第二节历届妇女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主要活动
-- 第四章其他群众团体
---- 第一节科 协
---- 第二节 工商业者联合会
---- 第三节农会、贫协
---- 第四节 中苏友好协会
---- 第五节个体劳动者协会
第二十一篇 军 事
-- 第一章兵役
---- 第一节 招 募
---- 第二节 志愿兵
---- 第三节 义务兵
-- 第二章地方武装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地方武装
---- 第二节 解放后的地方武装
-- 第三章民兵
---- 第一节 建 制
---- 第二节训 练
---- 第三节武器管理
-- 第四章重要兵事
---- 第一节八大股子抗俄战斗
---- 第二节 驻守在松花江后口子的俄日侵略军
---- 第三节义勇军攻打大房身
---- 第四节小董索子奇袭日本侵略军
---- 第五节第一次德惠战役
---- 第六节 郭家屯战斗
---- 第七节解放县城战斗
---- 第八节郭家屯保卫战
---- 第九节腰亮子剿匪战斗
---- 第十节 歼灭国民党松花江桥头堡守军战斗
-- 第五章人防工程
---- 第一节工程建设
---- 第二节 工程利用
第二十二篇 政 法
-- 第一章 旧公安司法
---- 第一节公安机构
---- 第二节 司法机构
-- 第二章人民公安
---- 第一节 治 安
---- 第二节户籍管理
---- 第三节监所管理
---- 第四节 交通管理
---- 第五节 消 防
-- 第三章检察
---- 第一节 刑事检察
---- 第二节 经济检察
---- 第三节法纪检察
---- 第四节监所检察
---- 第五节控告申诉检察
-- 第四章审判
---- 第一节人民法庭
---- 第二节 刑事审判
---- 第三节 民事审判
---- 第四节经济审判
---- 第五节复查和申诉
-- 第五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法制宣传
---- 第二节 民事调解
---- 第三节公证
---- 第四节律师
第二十三篇 人事劳动
-- 第一章干部
---- 第一节干部队伍
---- 第二节 干部管理
---- 第三节 干部待遇
---- 第四节离休、退休、退职待遇
---- 第五节 干部教育
---- 第六节 干部劳动
-- 第二章工人
---- 第一节 劳动管理
---- 第二节 招工和劳动调配
---- 第三节贯彻“三结合”劳动就业方针
---- 第四节知识青年下乡
---- 第五节 职工队伍
---- 第六节 工资、奖金
---- 第七节安全生产
---- 第八节 劳动保险
第二十四篇 民政
-- 第一章优抚
---- 第一节 支 前
---- 第二节 群众优待
---- 第三节 国家抚恤
---- 第四节拥军优属
---- 第五节 烈士陵园
-- 第二章 安 置
---- 第一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第二节下乡居民安置
-- 第三章社会救济
---- 第一节灾害救济
---- 第二节社会救济
---- 第三节 扶贫
-- 第四章社会福利
---- 第一节 解放前慈善机构
---- 第二节 朝鲜初等学院
---- 第三节 “五保”户
---- 第四节敬老院
---- 第五节社会福利工厂
---- 第六节残疾人安置
---- 第七节收容遣送
-- 第五章婚姻
---- 第一节宣传贯彻婚姻法
---- 第二节婚姻登记
-- 第六章殡葬
---- 第一节殡葬习俗
---- 第二节殡葬改革
第二十五篇 教 育
-- 第一章学前教育
---- 第一节幼儿园与学前班
---- 第二节学制、保教内容及方法
---- 第三节幼教队伍
-- 第二章普通教育
---- 第一节小学教育
---- 第二节 中学教育
-- 第三章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 第一节 师范学校
---- 第二节 中等专业学校
---- 第三节职业技术学校
---- 第四节技工学校
-- 第四章成人教育
---- 第一节农民教育
---- 第二节职工教育
---- 第三节广播电视教育
-- 第五章其他教育
---- 第一节 聋哑教育
---- 第二节 弱智儿童教育
---- 第三节 朝鲜族小学
-- 第六章教师队伍
---- 第一节 队伍状况
---- 第二节教师管理
---- 第三节师资培训
---- 第四节 教师地位
---- 第五节 工资福利
-- 第七章教育经费及教育设施
---- 第一节 教育经费
---- 第二节 教学设施
-- 第八章勤工俭学
第二十六篇 文 化
-- 第一章文化单位
---- 第一节 文化馆、宫、站
---- 第二节 图书馆、室
---- 第三节 书 店
---- 第四节 电影放映单位
---- 第五节戏剧创作室
-- 第二章艺术团体
---- 第一节评剧团
---- 第二节 民间艺术团
---- 第三节文工队
-- 第三章影剧场、院
---- 第一节德惠剧场
---- 第二节 和平剧场
---- 第三节胜利茶社
---- 第四节文化馆剧场
---- 第五节 电影院
-- 第四章 文学艺术活动
---- 第一节文 学
---- 第二节群众戏剧
---- 第三节 书 曲
---- 第四节音乐、舞蹈
---- 第五节 杂技 马戏
---- 第六节美术、书法、摄影
---- 第七节 图片展览、板报、画廊报
-- 第五章广播、电视、报纸
---- 第一节广 播
---- 第二节 电视
---- 第三节 报 纸
-- 第六章文物
---- 第一节 古遗址
---- 第二节古城址
---- 第三节 古墓葬
---- 第四节 贡江碑
---- 第五节柳条边
---- 第六节 出土文物
---- 第七节 印鉴
第二十七篇 科学技术
-- 第一章科技组织
---- 第一节县科学技术委员会
---- 第二节科研单位
---- 第三节科技团体
-- 第二章科技队伍
---- 第一节 职称评定
---- 第二节落实政策
-- 第三章科技普及
---- 第一节科普宣传
---- 第二节科技培训
---- 第三节 咨询服务
-- 第四章科研成果
---- 第一节 成果管理
---- 第二节成果奖励
---- 第三节 成果应用
-- 第五章地震
---- 第一节机构、网点
---- 第二节地震考察
-- 第六章气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设施
---- 第三节气象业务
第二十八篇 卫生 体育
-- 第一章 卫生
---- 第一节 医疗机构
---- 第二节 医疗
---- 第三节疫病防治
---- 第四节卫生保健
---- 第五节 医 药
-- 第二章体育
---- 第一节体育设施
---- 第二节 群众体育
---- 第三节学校体育
---- 第四节 体育竞赛
---- 第五节 人才培训
第二十九篇 社会
-- 第一章人民生活
---- 第一节 职工生活
---- 第二节农民生活
-- 第二章风俗习惯
---- 第一节衣食住
---- 第二节婚嫁丧葬
---- 第三节 时令节日
---- 第四节礼仪礼节
---- 第五节传统禁忌
---- 第六节 陋习弊端
-- 第三章新风美德
-- 第四章宗教
---- 第一节 天主教
---- 第二节基督教
---- 第三节佛教
---- 第四节 道教
---- 第五节伊斯兰教
-- 第五章会道门
---- 第一节大同佛教会
---- 第二节道德会
---- 第三节理善会
---- 第四节家理教会
---- 第五节一贯道
-- 第六章方言谣谚
---- 第一节语言
---- 第二节 词 汇
---- 第三节 谚语
---- 第四节歇后语
---- 第五节 民谣 民歌
-- 第七章 民间传说
人 物
-- 第一章人物传
---- 第一节革命烈士传
------ 王辅臣
------ 李郁华
------ 王光宇
------ 陶净非
------ 胡乃超
------ 杨 林
---- 第二节革命干部传
------ 高景之
------ 郭荩阶
------ 张靖华
------ 郑宝祥
---- 第三节 劳模传
------ 李景田
------ 王兆信
---- 第四节名人传
------ 鲁景曾
------ 夏大刀
------ 王云台
------ 郭子久
------ 姜恩典
------ 谷守田
------ 丁仁堂
------ 刘 爽
---- 第五节 能工巧匠
------ 贺 钧
------ 常太祥
-- 第二章烈士英名录
---- 第一节副排长以上烈士名录
---- 第二节 班长以下烈士名录
---- 第三节无名烈士
大事记
附 录
-- 一、万宝山事件始末
-- 二、夏家区腰窝堡村扩兵暴乱事件
-- 三、朝阳堡讨药事件
《德惠县志》编纂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