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序言
《延边州民政志》顺应新时期民政工作需要业已编纂成书,这是延
边州民政史上的一件喜事,令人欣慰。
民政工作同共和国一起诞生,民政工作同共和国一起发展。延边
民政在跨世纪的60余年发展历程中,紧跟全国民政工作的形势,与时
俱进,开拓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民政工作以科学发展观
为指导,理念不断升华,事业快速拓展,大民政格局基本形成。站在
历史发展的新起点,回望民政发展轨迹,令人自豪,催人奋进。
作为延边州第一部全面系统反映民政事业状况的志书, 《延边州
民政志》全面详细地介绍了延边建置以来民政管理部门的沿革,民政
工作的范筹、内容与实绩,真实地记述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民政工
作的巨大变化。既保存了大量历史资料,准确体现出延边民政事业的
历史与现状,又全面揭示民政事业发展的轨迹。是一部具有时代性、
客观性、资料丰富翔实的成功之作。全书分民政机构、区划地名、基
层政权及社区建设、优抚安置与双拥工作、农村救灾与五保供养、社
会福利事业、社会救济与社会救助、老龄事业、慈善事业、社会事务
工作、社会组织工作、机关建设十二篇,篇篇紧扣民政主题,据实反
映历史。
目录
封面
编委会
图片
序言
目录
概 述
第一篇 民政机构概况
--
第一章 组织机构沿革
--
第二章 领导干部继任
第二篇 行政区划地名
--
第一章 区域建置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建置沿革
--
第二章 县(市)区划
----
第一节 县域区划演变
----
第二节 撤县设市
--
第三章 乡镇(街道)区划
----
第一节 乡镇(街道)区划变更
----
第二节 乡改镇以及撤并乡镇(村屯)
----
第三节 街道办事处的变更
--
第四章 边界管理
----
第一节 争议调处
----
第二节 勘界工作
--
第五章 地名管理
----
第一节 地名机构
----
第二节 地名工作
--
第六章 州、县(市)简介
----
第一节 延吉市
----
第二节 龙井市
----
第三节 图们市
----
第四节 珲春市
----
第五节 敦化市
----
第六节 和龙市
----
第七节 汪请县
----
第八节 安图县
第三篇 基层政权及社区建设
--
第一章 历代基层政权设置
----
第一节 堡、社
----
第二节 乡(社)、甲
----
第三节 区、村自治
----
第四节 保、甲
----
第五节 街、村
--
第二章 抗日人民政权建立
--
第三章 解放后基层政权调整
----
第一节 市、区公所及乡政府
----
第二节 区(市)村(街)政府
----
第三节 乡、镇人民政府
----
第四节 城市街道办事处
--
第四章 “两委”选举与民主自治
----
第一节 居民委员会选举和居民自治
----
第二节 村民委员会选举和村民自治
--
第五章 社区建设
第四篇 优抚安置与双拥工作
--
第一章 早期优抚
--
第二章 拥军优属
----
第一节 组织
----
第二节 公约
----
第三节 慰劳
--
第三章 优待补助
----
第一节 政治优待
----
第二节 生活优待
----
第三节 政府补助
--
第四章 抚恤追恤
----
第一节 牺牲、病故抚恤
----
第二节 伤残抚恤
--
第五章 烈士褒扬
----
第一节 建树陵碑
----
第二节 列录发证
----
第三节 编辑烈传
----
第四节 祭扫悼念
--
第六章 双拥工作
----
第一节 常规双拥工作
----
第二节 “双支”活动
--
第七章 退役安置
----
第一节 安置机构
----
第二节 退役士兵安置工作
----
第三节 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工作
--
第八章 军供站工作
--
第九章 优抚事业单位
----
第一节 延边光荣院
----
第二节 龙井光荣院
----
第三节 和龙光荣院
----
第四节 敦化光荣院
----
第五节 延边假肢中心
----
第六节 延边军队干休所
----
第七节 珲春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站
第五篇 农村救灾与五保供养
--
第一章 历代赈灾
----
第一节 积谷
----
第二节 赋务
----
第三节 义仓散赈
--
第二章 救灾度荒
----
第一节 灾情扫描
--
第三章 国家救济
--
第四章 救灾工作改革
----
第一节 建立灾情信息网点和网络
----
第二节 开展救灾合作保险试点与建立救灾扶贫互助储金会(周转金管委会)
----
第三节 建立救灾工作分级管理和灾害应急救助新体制
----
第四节 推行救灾款发放管理的“两表一卡”四联单制度
----
第五节 扶贫开发
--
第五章 “五保”供养
----
第一节 “五保”综述
----
第二节 敬老院
----
第三节 农村福利服务中心
第六篇 城乡社会福利事业
--
第一章 多渠道、多形式兴办福利机构
----
第一节 福利机构建设
----
第二节 拓宽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之路
----
第三节 孤残儿童福利机构建设
--
第二章 社会福利企业
--
第三章 社会福利彩票发行
--
第四章 国办福利机构建设
----
第一节 延边社会福利院
----
第二节 延边脑康医院
第七篇 社会救济与社会救助
--
第一章 解放前城市社会救济
----
第一节 单纯救济
----
第二节 辅助贫民生计
----
第三节 贫民疾病救济
----
第四节 妇女儿童救济
--
第二章 解放后城市社会救济
----
第一节 临时救济
----
第二节 定期定量救济
----
第三节 精减退职老职工救济
--
第三章 城乡救助体系建设概览
--
第四章 城乡低保工作
--
第五章 农村低保工作
第八篇 老龄事业
--
第一章 组织机构
--
第二章 老龄工作
----
第一节 调研工作
----
第二节 理论研究、宣传工作
----
第三节 生活保障、福利事业
----
第四节 文体活动、教育事业
----
第五节 依法维护老年权益
----
第六节 其他工作
第九篇 慈善事业
--
第一章 历史沿革
--
第二章 组织机构
--
第三章 慈善工作
----
第一节 “慈善救助双日捐”行动
----
第二节 打造慈善品牌项目
----
第三节 搭建慈善救助平台
----
第四节 民间、社会组织慈善捐助
----
第五节 最具爱心捐助企业和个人
----
第六节 开展对外慈善联络工作
第十篇 社会事务工作
--
第一章 婚姻登记
----
第一节 国内婚姻
----
第二节 涉外婚姻
----
第三节 婚姻服务
--
第二章 殡葬改革
----
第一节 改革土葬
----
第二节 推行火葬
--
第三章 依法收养
----
第一节 收养制度历史沿革
----
第二节 依法收养和登记工作
--
第四章 流动人口管理
----
第一节 垦民、移民
----
第二节 游民改造
----
第三节 收容遣送
----
第四节 救助管理
--
第五章 殡葬管理救助体系
第十一篇 社会组织工作
--
第一章 社会团体的建设和管理
--
第二章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管理
第十二篇 机关建设
--
第一章 党政办公室
--
第二章 信访办公室
--
第三章 信息化建设
附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