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庄村志

杨庄村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杨庄,我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也是我人生的起点,这里的一滴滴水,一粒粒粮,一棵棵菜养育了我,使我在这里度过了欢乐的童年和艰苦的少年。我12岁外出求学,5年后又回到了这里,困苦贫穷的环境让我学会了坚韧,学会了顽强,懂得了生存的艰辛与不易。21岁我再次离开故土,外出谋生。几十年的风霜雨雪,历经了多少坎坷与磨难,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走出了自己一条还算成功的路子,事业上小有成就,没有愧对父母的养育与期望。

出版时间: 2009年05月

目录

封面
杨庄村志
题词
-- 朔州市政协主席题字
-- 山阴县县长题字
图片
-- 杨庄村在山阴县的位置
-- 杨庄地域版图
-- 旧村模拟图
-- 张杰
-- 陈武
-- 村志二稿后参编人员合影三圣寺。
-- 有记载的历史从这里开始传起
-- 清朝同治十二年修建的三圣寺(大庙)模拟图
-- 清朝光绪二十六年修建的文昌庙(新庙)模拟图
-- 民国六年修建的南阁模拟图
-- 大唐开元等年代钱币一九七二年出土的
-- 黄花岭上的烽火台
-- 黄花岭上的走西口路
-- 村后的雁门古道
-- 堡墙遗址
-- 清朝同治十二年碑
-- 大西店二门遗址
-- 木瓜河及四库桥
-- 万生店南窑院遗址
-- 支前军粮接收证
-- 一九三八年鸦片收购证
-- 日军占领时的良民身份证
-- 碾子
-- 斗、升量具
-- 马灯
-- 轳辘
-- 扇车
-- 风箱
-- 旧村遗址
-- 上世纪六十年代崖土窑
-- 上世纪七十年代土碹窑
-- 改革后的大瓦房
-- 新村一街
-- 新大队及无氟水站
-- 清朝同治年房契约
-- 清朝光绪年地契约
-- 清朝宣统年地契约
-- 中华民国年地契约
-- 日军占领时的地契约
-- 土地改革分地花名册
-- 土改时颁发的土地证
-- 上世纪七十年代打井找水
-- 上世纪八十年代打井找水
-- 上世纪九十年代铺设“U”型龙道
-- 上世纪七十年代玉米种植情况
-- 上世纪七十年代甜菜种植情况
-- 土地责任制后谷子长势
-- 土地责任制后甜菜长势
-- 2008年一望无际的玉米丰产田
-- 村民圈养奶牛
-- 现代化的挤奶站
-- 村南门楼
-- 外国人踏上杨庄大地(无氟水站开幕式)
-- 净水清源工程
-- 杨庄夜景
-- 一九八三年洪毓安等受山西省委书记李立功接见
-- 1998年包头市搪瓷厂厂长石清芳接待中国轻工业部甄宪林部长。
-- 1997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刘明祖等视察包头市搪瓷厂
-- 2002年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何鲁丽接见石世平
-- 2002年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接见石世平
-- 2002年6月张晖受中央电视二台“健康之路”栏目特邀,向全国人民做讲座
-- 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接见“中国发展战略学院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全体会员
-- 2008年3月24日朔州日报刊登韩玉贵的救人事迹
-- 剧常达书法
-- “家书抵万金”(老干部刘廷弼给故乡的家书)
-- 张存珏书法
-- 陈禄凡书法
-- 陈禄先书法
-- 杨庄武术(孙明九节鞭招式)
-- 陈禄先书法
-- 陈武学习书法
-- 民间墙围画
-- 二十一世纪杨庄元宵文艺
-- 万生店南院砖雕艺术
前言
序一
序二
目录
集体化时的农业改造运动
一九六九年杨庄民兵战备活动记实
毛主席逝世
“同乡联谊会的产生”一节的补充资料
概述
地理篇
-- 一、沿革建置
---- 洪洞大槐树的移民史实
---- 有待考证的历史疑点
-- 二、地理位置
-- 三、行政区划
-- 四、地理构造
---- 地形
---- 地层水
---- 地表水
---- 土壤
---- 盐碱
---- 矿物
-- 五、自然环境
---- 气温
---- 日照
---- 降水
---- 大风
---- 霜雪
---- 干旱
---- 冰雹
---- 地震
---- 雷电
---- 狼灾
---- 生物
---- 动物
---- 植物
---- 异象
-- 六、历史上的黄花岭
-- 七、一梁之隔的宋辽战场——金沙滩
-- 八、历史久远的木瓜河
人口篇
-- 一、人口
---- 各时期杨庄人口对比
-- 二、人口密度
-- 三、人口比例
---- 部分年代男女比例统计
---- 迁出迁入
-- 四、婚姻家庭
-- 五、家庭模式
-- 六、杨庄各姓氏溯源及文化结构
---- 马姓
---- 王姓
---- 石姓
---- 田姓
---- 孙姓
---- 刘姓
---- 任姓
---- 延姓
---- 杜姓
---- 陈姓
---- 南陈姓
---- 北陈姓
---- 李姓
---- 张姓
---- 季姓
---- 周姓
---- 郭姓
---- 段姓
---- 剧姓
---- 贾姓
---- 梁姓
---- 秦娃
---- 范姓
---- 韩姓
---- 洪姓
---- 曹姓
---- 陶姓
---- 麻姓
-- 附表:杨庄村民2008年底在册户主花名表
风情篇
-- 一、村风民俗
-- 二、衣食住行
-- 三、男婚女嫁
-- 四、招亲改嫁
-- 五、过房回认
-- 六、喜日庆贺
-- 七、丧事
-- 八、拆房、动土、搬家
-- 九、民间娱乐
-- 十、逢年过节
---- 春节
---- 元宵节
---- 填仓节
---- 二月二
---- 清明节
---- 四月八
---- 端阳节
---- 六月六
---- 七月七
---- 中元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寒衣节
---- 冬至
---- 咬鬼日
---- 腊八
---- 祭灶节
---- 除夕
---- 公历节日
-- 十一、其它习俗
-- 十二、流传民谚
-- 十三、流传歇后语
-- 十四、断笑话
-- 十五、说令子
-- 十六、地方童谣
---- 擀豆面
---- 拉大锯
---- 吊杯儿吊
---- 砍木头
---- 大明了
---- 过大年
---- 一个嘟嘟蒜
---- 地方民谣
-- 十七、土语
---- 子字的用法
---- 行字的用法
---- 圪字在当地的用法
---- 重叠句的用法
---- 例句1
---- 例句2
大事记
-- 一、抗日战争到抗美援朝杨庄人的爱国行动
-- 二、日军侵害杨庄的部分罪行
-- 三、种洋烟与禁毒肃毒
-- 四、土地改革运动
-- 五、偷袭农会事件
-- 六、从互助组到高级社
-- 七、开挖东西大渠和栽树绿化
-- 八、人民公社,大跃进
-- 九、积肥运动与粮食增产
-- 十、大炼钢铁
-- 十一、爱国卫生运动
-- 十二、“一平二调”的植树运动
-- 十三、公共食堂
-- 十四、非常时期
-- 十五、无言的丰碑
-- 十六、“创业队”的诞生
-- 十七、生产责任制
-- 十八、生产责任制后的村办企业
---- 食品厂
---- 地毯厂
-- 十九、“非典”风波
-- 二十、同乡联谊会的产生
-- 二十一、第三次农村变革
-- 二十二、新农村建设
---- 乡村公路开通
---- 为残疾人改造危房和建设新居
---- 无氟水站的建设
---- 建立牌楼
---- 盖起新大队
---- 合作医疗和学生两免
---- 光辉的前程
农业篇
-- 一、耕地
---- 杨庄耕地面积表
-- 二、劳力
-- 三、农具
-- 四、粮食作物
---- 主要作物产量
---- 部分作物产量对照表
---- 不同时期总产量对照表
-- 五、农田耕作
-- 六、网络浇灌示意图
-- 七、杨庄土地名称
-- 八、服务农业生产的其他项目
---- 各时期牲畜分布情况
-- 九、农业气象预测
---- 天象
---- 风象
---- 雨象
---- 雷象
---- 虹象
---- 日象
---- 雾象
---- 节令
---- 雪象
-- 十、本村流传农谚
经济篇
-- 一、经济收入结构
---- 农业
---- 养殖业
---- 民生艺业
---- 工商业
-- 二、村民生活水平
---- 经济发展略述
---- 集体化管理和收益分配
---- 人均收入情况
---- 人均储蓄
政权篇
-- 一、县署政权
-- 二、明、清、民及现在的农村政权
-- 三、杨庄村党员统计表
-- 四、杨庄村历任支部书记
-- 五、杨庄村历任行政正职一村长、村主任
-- 六、杨庄村历任民兵连长(队)长
-- 七、杨庄村历任治保主任
-- 八、杨庄历任团支部书记、妇联主任
-- 九、杨庄历任会计、保管
人物篇
-- 一、金榜题名
-- 二、科考制度的废除与后来的考试制度
---- 中、高考程序
-- 三、人物
---- 清、民时期人物
------ 张锦绣
------ 剧登举
------ 剧恒达
------ 剧升达
------ 剧常达
------ 梁凤喜
------ 张存珏
------ 剧仲兴
------ 剧仲凡
------ 剧世瑞
------ 剧仲功
---- 烈士英名录
------ 剧四拽
------ 粱进财
------ 剧仲义
------ 粱进义
---- 模范先进、立功获奖人物
------ 剧世儒
------ 陈禄祥
------ 泰国升
------ 梁啟和
------ 剧世仁
------ 剧世俭
------ 洪毓安
------ 季枝佐
------ 陈建禹
------ 刘振江
------ 陈普
------ 刘建萍
------ 季少荣
------ 张世平
------ 陈禄文
------ 韩玉贵
------ 粱启义
------ 剧世锋
------ 张世权
------ 陶占有
------ 张强
---- 股级——厅级(或相似)人物
------ 粱存璧
------ 陈禄秀
------ 秦子英
------ 剧仲坦
------ 季文礼
------ 剧世保
------ 张浦
------ 陈禄元
------ 刘廷章
------ 石明功
------ 张洧
------ 秦贵生
------ 季文璋
------ 剧世斌
------ 梁启忠
------ 季生荣
------ 剧仲连
------ 石清俊
------ 剧锦秀
------ 石清义
------ 剧世礼
------ 季枝伟
------ 剧世存
------ 季德荣
------ 陈建和
------ 季文俊
------ 梁放运
------ 梁毅男
------ 陈佩叶
------ 季掌荣
------ 段连江
------ 陈建刚
------ 秦国武
------ 郭加富
------ 张世有
------ 剧晓琳
------ 梁放宏
------ 石清江
------ 刘慧平
------ 剧世新
------ 梁放胜
------ 梁啟有
------ 剧整齐
------ 奏世杰
------ 李筠
------ 陈建清
------ 剧世占
------ 梁廷利
------ 刘振刚
------ 季兴文
------ 张世兰
------ 梁啟栋
------ 剧世金
------ 石丽霞
------ 石丽荣
------ 张世锋
------ 陈秀珍
------ 陈少敏
------ 剧锦武
------ 曲在春
------ 肖伟
------ 剧树仁
------ 陈禄社
------ 陈宏
------ 石强
------ 张晟
------ 张凯
------ 梁廷宏
------ 季宗海
------ 季中
------ 梁廷东
------ 石岩
------ 石世全
------ 季宗生
------ 张龙
------ 陈彦君
------ 秦姝
------ 剧世军
------ 陈智君
------ 陈建华
------ 张晶
---- 高知识人物
------ 剧世伟
------ 刘廷弼
------ 陈选
------ 毕玉兰
------ 剧锦春
------ 石清山
------ 季宗荣
------ 陈建国
------ 剧锦文
------ 张世满
------ 剧世全
------ 张晖
------ 郭万忠
------ 张世益
------ 石世斌
------ 闫育梅
---- 企业家人物
------ 剧世明
------ 石清禄
------ 张世英
------ 石清芳
------ 张杰
------ 秦瑞章
------ 张善
------ 段连章
------ 石世平
------ 张丁
------ 石世红
---- 专业人才
------ 张汉
------ 陈禄凡
------ 孙明
------ 陈禄贤
---- 杨庄博士研究生一览表
---- 杨庄硕士研究生一览表
---- 杨庄科学技术人才、大、中专学生统览表
---- 杨庄村中专以上人员学历统计表
----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参军人员
---- 为村集体致残人员
文景篇
-- 一、杨庄的通商要道及七月初九庙会
-- 二、历史遗迹及原有的庙宇
---- 烽火台
---- 堡墙
---- 小寺庙
---- 悬天庙
---- 大庙
---- 奶奶庙
---- 五道庙
---- 白鱼庙
---- 文昌庙
---- 南阁
---- 五龙岗寺院
---- 官井
---- 木瓜河浮桥
---- 东西梁的抗日战壕
---- 日军公路
---- 四水库和四孔桥
---- 勺子井
---- 辐射井
---- 三级高灌工程
---- 村南门楼
-- 三、民间文化
-- 四、书法
-- 五、武术
-- 六、医疗
-- 七、教育
-- 八、艺文
---- 大清同治十二年重修“三圣寺”碑记
---- 剧常达诗
---- 陈禄凡诗、联节选
---- 陈武自撰楹联、诗简择
---- 情恋——季少荣
---- 赞编者——麻锦章
---- 黄花岭南杨庄村志——剧世明
---- 故乡杨庄——张世英
---- 短讯传诗——剧世金
-- 九、同乡歌
-- 十、传记、志谱
故土情
-- 一、历史纪实
---- 西口路上的黄花梁
-- 二、纪实传奇
-- 三、传说
---- 脚趾甲复形(猴儿趾甲)的传说
---- “解手”的由来
---- 黄花岭的传说
---- 木瓜河的由来
---- 海山洼的海水何以干涸
---- 谎粮堆的传说
-- 四、村人村事
---- 碱锅扣泉
---- 良风美德的剧生禄一家
---- 灾年出怪事
---- 一串神奇的铜钱
---- 溺女逃生
---- 村妇拦马告状
---- 牙行能人石老三
---- 名匠季永胜
---- “七没头”二、三事
---- 郭正兴之死
---- 空手夺枪
---- 烈女
---- 残忍的偷驴贼
---- 五龙岗抢钟
---- 季万良殉职
---- 黄花岭上的金钱豹
---- “骟蛋割奶”的风波
---- 附:霸王店事件真相
---- 舍身救人的剧世吉
---- 好人梁存璧
---- 人是故乡的亲
---- 岭下现宝风传
---- 落叶归根
---- 长寿老人
---- 深明大理的张存宽老人
---- 农民儿子的本色
---- 清明节轶事
---- 家乡自有真情在
-- 五、回忆及感言
---- 我的简要回忆——剧仲坦
---- 向乡亲们的汇报——洪毓安
---- 我的一点简忆——石明功
---- 触摸往事——刘振刚
---- 读《杨庄志》有感——张世英
---- 难忘的记忆——陈禄凡
-- 六、部分来信选摘
附录
-- 一、一年四季
-- 二、数九与数伏
-- 三、农历何来的闰月
-- 四、九九歌
---- 老九九歌
---- 新九九歌
-- 五、二十四节气歌
---- 二十四节气特定意义
-- 六、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及省会(或首府)名称表
-- 七、各民族简表
-- 八、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表
-- 九、明代纪元表(1368-1644)
-- 十、清朝纪元表(1616-1911)
-- 十一、中华民国纪元表( 1912-1949)
-- 十二、天干地支
---- 干支次序表
---- 十二地支与二十四小时对应关系
---- 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对应关系
---- 五行相生相克
---- 十天干与五行的关系
-- 十三、计量单位对照换算表
写在后面的话
杨志村志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