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志江西卷

中国煤炭志江西卷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设煤田地质与勘探、煤矿建设、煤炭生产、煤矿安全与环境保护、煤矿经营管理、煤矿专用设备器材生产、煤矿多种经营、煤炭科研与教育、煤矿职工生活福利、人物等十二篇。

内容时限: 429-1990

出版时间: 1997年07月

目录

封面
中国煤炭志 江西卷
《中国煤炭志》编纂委员会名单
《中国煤炭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中国煤炭志·江西卷》编纂委员会名单
图片
-- 初刻本插图七四:南方挖煤。
-- 初刻本插图七五:煤饼烧石成灰。
-- 初刻本插图五○:煤炭烧砖。
-- 1898年开工、1907年建成的萍乡煤矿(安源)全景
-- 20世纪20年代的萍乡煤矿安源总平巷
-- 1903年建成的萍乡煤矿机械化洗煤台
-- 萍乡煤矿总平巷内运煤电机车,前立者为德国矿师。摄于1906年3月23日
-- 抗日战争期间,1939年3月,国民政府下令萍乡煤矿“迁移破坏”,全矿变成一片废墟
-- 1946年12月23日,赣西煤矿局开工续建高坑立井
-- 1922年4月16日,安源路旷工人俱乐部筹备会议成员合影。机车上前排右起第五人为李立三,第十人为朱少
-- 1922年9月18日,安源路矿工人举行万人大会,庆祝大罢工的胜利
-- 1922年10月,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第一届总代表与工作人员合影。第二排右起第六人为刘少奇
-- 1924年6月15日,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主要干部和工人学校教职员合影。第一排右起第一人为陈潭秋,第三
-- 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门市部,摄于1923年2月
-- 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工人学校教科书和听讲证
-- 1954年9月,毛泽东、刘少奇、朱德与出席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的江西代表、萍乡矿务局工人郭清泗等合影
-- 1959年10月,刘少奇、周恩宋、朱德接见参加全国群英会的江西煤矿先进生产(工作)者代表
-- 1988年12月6日,全国总工会主席倪志福、中共江西省委书记毛致用到萍乡煤矿工人休养院看望退休工人
-- 1986年6月26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邓力群视察乐平矿务局,并题词:“两个文明一起抓,物质精神双丰
-- 1987年10月1日,江西省省长吴官正到丰城矿务局建新矿井下视察
-- 中共江西省煤炭厅党组研究江西煤炭工业发展规划
-- 江西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80年代探明的江西省内最大焦煤井田——丰城曲江井田。图为504钻机正在曲江井田
-- 标准化巷道
-- 80年代建设的洛市矿区,由江西煤矿设计院设计、江西煤矿建设公司施工
-- 掘进液压钻车
-- 岩石巷道掘进
-- 1956年9月,萍乡矿务局制成国内第一台水力釆煤水枪,在高坑矿进行水力采煤试验
-- 丰城矿务局建新矿综采工作面
-- 使用可编程序控制器实行集中控制的洛市矿区选煤厂
-- 江西省煤矿机械厂喷浆机装配车间
-- 煤炭装车外运
-- 国家机械行业重点企业——分宜煤矿电机厂
-- 矿山救护队进行高泡灭火试验
-- 江西省煤炭科研所试验室
-- 萍乡矿务局客车厂“安源牌”客车组装车间
-- 丰城矿务局进行煤层气开发试验
-- 萍乡矿务局高坑煤矿矸石发电厂
-- 英岗岭矿务局水泥厂
-- 天河煤矿精细化工厂
-- 萍乡矿务局坑木林场
-- 坑木林场
-- 大光山煤矿茶场
-- 乐平矿务局瓷厂
-- 矿区待业女青年组织的绒绣厂及其产品
-- 中国煤矿工人庐山疗养院
-- 花鼓山煤矿职工医院
-- 江西煤炭工业学校图书馆
-- 萍乡煤矿职工大学
-- 矿区幼儿园
-- 矿区中学电教语音室
-- 矿区小学电脑培训
-- 八景煤矿职工俱乐部
-- 煤矿职工阅览室
-- 煤矿职工书画展
-- 煤矿职工体育活动
-- 公寓式职工宿舍
-- 职工住宅楼
-- 江西省煤炭资源分布图
-- 江西省煤矿分布图
前言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煤田地质与勘探
-- 第一章 煤田地质
---- 第一节 煤系地层
---- 第二节 煤田地质构造
---- 第三节 煤田开采技术条件
-- 第二章 煤炭资源
---- 第一节 煤田分布
---- 第二节 煤炭储量
---- 第三节 煤种与煤质
---- 第四节 伴生有益矿产
-- 第三章 煤田勘探
---- 第一节 勘探机构与队伍
---- 第二节 勘探方法
---- 第三节 勘探管理
---- 第四节 勘探成果
-- 第四章 煤田测绘
---- 第一节 测绘队伍
---- 第二节 测绘设备
---- 第三节 测绘工作
第二篇 煤矿建设
-- 第一章 煤矿设计
---- 第一节 设计机构
---- 第二节 设计技术
---- 第三节 设计成果
-- 第二章 基建投资与项目
---- 第一节 基建投资
---- 第二节 矿区建设项目
---- 第三节 矿井建设项目
---- 第四节 地面建设项目
-- 第三章 煤矿施工
---- 第一节 施工机构与队伍
---- 第二节 施工管理
---- 第三节 矿建施工
---- 第四节 土建施工
---- 第五节 设备安装
第三篇 煤炭生产
-- 第一章 矿井开采
---- 第一节 开拓
---- 第二节 掘进
---- 第三节 采煤
-- 第二章 煤炭生产辅助系统
---- 第一节 提升
---- 第二节 运输
---- 第三节 通风
---- 第四节 排水
---- 第五节 动力
---- 第六节 井下照明
---- 第七节 通讯
-- 第三章 矿井地质与测量
---- 第一节 矿井地质
---- 第二节 矿井测量
-- 第四章 煤炭生产管理
---- 第一节 采掘管理
---- 第二节 矿井储量管理
---- 第三节 煤质管理
---- 第四节 矿井工程质量管理
---- 第五节 机电设备管理
---- 第六节 生产调度
---- 第七节 生产技术经济指标
-- 第五章 煤炭加工
---- 第一节 筛选
---- 第二节 洗选
---- 第三节 炼焦
第四篇 煤矿安全与环境保护
-- 第一章 煤矿安全管理
---- 第一节 安全监察机构
---- 第二节 安全生产方针的贯彻
---- 第三节 安全制度
---- 第四节 检查监督
---- 第五节 安全教育
-- 第二章 矿井灾害防治
---- 第一节 矿井瓦斯灾害防治
---- 第二节 矿井水害防治
---- 第三节 矿井火灾防治
---- 第四节 矿尘防治
---- 第五节 冒顶与冲击地压防治
-- 第三章 矿井事故
---- 第一节 百万吨死亡率
---- 第二节 矿井重大事故
-- 第四章 矿山救护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技术装备
---- 第三节 培训与演习
---- 第四节 救护活动
---- 第五节 矿工自救
-- 第五章 煤矿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环境监测
---- 第三节 环境污染治理
---- 第四节 环境绿化
第五篇 煤矿经营管理
-- 第一章 管理体制与机构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管理机构
-- 第二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编制
---- 第二节 计划执行
---- 第三节 统计
-- 第三章 物资管理
---- 第一节 物资计划
---- 第二节 物资消耗管理
---- 第三节 物资储备管理
---- 第四节 仓库管理
---- 第五节 坑木代用
---- 第六节 废旧物资回收与利用
-- 第四章 煤炭运销管理
---- 第一节 煤炭运输
---- 第二节 煤炭销售
---- 第三节 煤炭价格
-- 第五章 劳动工资和干部管理
---- 第一节 劳动管理
---- 第二节 工资管理
---- 第三节 劳动保险
---- 第四节 干部管理
-- 第六章 财务与审计
---- 第一节 财务核算体制
---- 第二节 固定资产管理
---- 第三节 资金管理
---- 第四节 成本和盈亏管理
---- 第五节 审计
第六篇 煤矿专用器材设备生产
-- 第一章 煤矿专用机械设备
---- 第一节 生产厂
---- 第二节 主要产品
-- 第二章 煤矿专用电气设备
---- 第一节 生产厂
---- 第二节 主要产品
-- 第三章 火工产品
---- 第一节 生产厂
---- 第二节 主要产品
第七篇 煤矿多种经营
-- 第一章 资源综合利用
---- 第一节 煤矸石利用
---- 第二节 瓦斯利用
---- 第三节 石煤利用
---- 第四节 矿井水利用
-- 第二章 机械业
---- 第一节 汽车
---- 第二节 混凝土搅拌机
---- 第三节 机械零部件
---- 第四节 电焊条
-- 第三章 冶金业
---- 第一节 炼钢
---- 第二节 轧钢
-- 第四章 建工建材业
---- 第一节 建筑
---- 第二节 安装
---- 第三节 水泥生产
---- 第四节 水泥速凝剂生产
---- 第五节 其它建材生产
-- 第五章 轻化业
---- 第一节 纺织服装
---- 第二节 皮革塑料
---- 第三节 造纸印刷
---- 第四节 食品加工
---- 第五节 化工
---- 第六节 其他轻工
-- 第六章 林业和种植养殖业
---- 第一节 林业
---- 第二节 种植养殖业
-- 第七章 商业服务业
---- 第一节 商贸
---- 第二节 运输
---- 第三节 食宿服务
---- 第四节 劳动就业服务
第八篇 科研与教育
-- 第一章 煤炭科研
---- 第一节 科研机构
---- 第二节 群众学术团体
---- 第三节 学术交流
---- 第四节 科研成果
-- 第二章 教育
---- 第一节 普通教育
---- 第二节 职业技术教育
---- 第三节 成人教育
第九篇 煤炭职工生活福利
-- 第一章 职工福利
---- 第一节 住宅与宿舍
---- 第二节 食堂与澡堂
---- 第三节 福利待遇
-- 第二章 煤矿医疗卫生
---- 第一节 机构队伍与医疗管理
---- 第二节 医疗技术与设施
---- 第三节 职业病防治
---- 第四节 卫生防疫
---- 第五节 计划生育
-- 第三章 文化体育
---- 第一节 文化
---- 第二节 体育
第十篇 党群组织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第二节 宣传教育
---- 第三节 纪律检查
---- 第四节 统战工作
-- 第二章 工会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第二节 工人运动
---- 第三节 民主管理
---- 第四节 劳动竞赛
---- 第五节 妇女工作
-- 第三章 民主党派
---- 第一节 组织
---- 第二节 活动
-- 第四章 共青团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第二节 宣传教育
---- 第三节 青年突击队
-- 第五章 武装保卫
---- 第一节 人民武装
---- 第二节 矿山保卫
第十一篇 人物
-- 第一章 传略与简介
---- 第一节 人物传略
------ 宋应星
------ 文廷式
------ 萧克昌
------ 姜守旦
------ 张赞宸
------ 黄静源
------ 程昌仁
------ 刘昌炎
------ 周怀德
------ 郭炳坤
------ 何一平
------ 王瑞秋 王义
------ 谢怀德
------ 胡德荣
------ 李寿铨
------ 朱少连
------ 王樵 王乃太
------ 袁德生
------ 邓文益
------ 朱锦棠
------ 张伯平
------ 郭朝彬
------ 雷宣
------ 张天保
------ 吕继业
------ 黎舟
------ 周继光
------ 俞燮堃
------ 黄锡赓
------ 谢天锡
------ 董伦
---- 第二节 人物简介
------ 张定国
------ 张赫夫
------ 邓清辉
------ 孙光
------ 向阳
------ 万迁
------ 薛经猷
------ 高忠麟
------ 李宝庆
------ 段万明
------ 詹启敏
------ 刘登仁
------ 周之敬
------ 赵玉景
------ 刘忠贵
------ 袁佑生
------ 郭清泗
------ 关宇超
------ 张健全
------ 许建武
------ 张钦才
------ 金万和
------ 傅佑民
------ 丁克
------ 包善华
------ 潘世告
------ 张松甫
------ 彭永辉
------ 熊绍康
------ 刘成业
------ 李文恒
------ 黄可希
------ 杨润福
------ 王修顺
------ 苏元冬
------ 彭泽
------ 陆恩依
------ 李光中
------ 韩子璋
------ 张佩琦
------ 王水亮
------ 孙永坤
------ 张裕衡
------ 许其韩
------ 胡会诗
------ 包尚贤
------ 李洪定
------ 占班贵
------ 杨和平
------ 余和平
------ 汤样文
-- 第二章 先进人物名录
---- 第一节 全国劳动模范及先进生产(工作)者
---- 第二节 省(部)级劳动模范及先进生产(工作)者
-- 第三章 先进集体名录
---- 第一节 全国先进集体
---- 第二节 省(部)级先进集体
-- 第四章 中共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名录
---- 第一节 全国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 第二节 省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第十二篇 煤矿简介
-- 第一章 统配煤矿
---- 第一节 萍乡矿务局
---- 第二节 丰城矿务局
---- 第三节 英岗岭矿务局
---- 第四节 洛市矿务局
-- 第二章 省属煤矿
---- 第一节 乐平矿务局
---- 第二节 天河煤矿
---- 第三节 花鼓山煤矿
---- 第四节 八景煤矿
---- 第五节 棠浦煤矿
---- 第六节 大光山煤矿
---- 第七节 新华煤矿
-- 第三章 地县煤矿
---- 第一节 铺前煤矿
---- 第二节 大桥煤矿
---- 第三节 高桥煤矿
---- 第四节 上官岭煤矿
---- 第五节 跃进煤矿
---- 第六节 河东煤矿
---- 第七节 西茶煤矿
---- 第八节 其他煤矿
-- 第四章 乡镇煤矿
---- 第一节 小港煤矿
---- 第二节 尚庄煤矿
---- 第三节 其他煤矿
附录
编纂始末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