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县志

开化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开化县的历史和现状。包括自然、居民、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

内容时限: 1949-1987

出版时间: 1988年12月

目录

封面
开化县志
领导题词
图片
-- 开化县行政区划图
-- 开化县城现状图
--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浙江省开化县革命活动示意图
-- 中共开化县委门景
-- 开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大楼
-- 开化县城街景
-- 开化城关镇江滨路
-- 城关镇玉屏公园
-- 华埠镇
-- 开化县青少年宫
-- 华埠公路桥
-- 马金镇
-- 开化公路
-- 下山钟楼
-- 齐溪大龙山万亩林场
-- 开化县古田山自然保护区
-- 开化县城全景
-- 采茶
-- 木器家俱
-- 齐溪林场电站拱坝
-- 齐溪水电站
-- 六0一厂物理车间
-- 开化县人民医院住院部
-- 开化硅厂冶炼车间
-- 开化名茶
-- 莲花彩蛋
-- 寿星补汁
-- 开化中学教学楼
-- 开化县电影院
-- 手拉葫芦
-- 人工栽培香菇
-- 木糖醇
-- 相思鸟
-- 盆景

凡 例
目 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建 置
-- 第一章历史沿革
-- 第二章行政区划
---- 第一节县域
------ 附:白沙关归属沿革考证简表
---- 第二节区划
-- 第三章县城乡镇
---- 第一节县 域
---- 第二节乡 镇
第二编自然环境
-- 第一章地质
---- 第一节地层构造
---- 第二节岩浆岩
-- 第二章地貌
---- 第一节地 形
---- 第二节山脉
---- 第三节河流
---- 第四节地下水
-- 第三章气候
---- 第一节特 征
---- 第二节区划
-- 第四章土壤植被
---- 第一节土 壤
---- 第二节植被
-- 第五章资源
---- 第一节森 林
---- 第二节植物
---- 第三节动物
---- 第四节矿物
---- 第五节水力
-- 第六章古田山自然保护区
---- 附:自然灾害年表
第三编居民
-- 第一章户 口
---- 第一节数量与变动
---- 第二节分布与构成
---- 第三节姓氏与民族
-- 第二章计划生育
---- 第一节人口控制
---- 第二节优生优育
---- 第三节技术队伍
-- 第三章劳动
---- 第一节队 伍
---- 第二节工资
---- 第三节就业
------ 附:劳动服务公司
-- 第四章生活
---- 第一节农村
---- 第二节城镇
-- 第五章福利救济
---- 第一节福 利
---- 第二节救济
第四编林业
-- 第一章概况
---- 第一节生产发展
---- 第二节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三节资源消长
---- 第四节林业资金
-- 第二章营林生产
---- 第一节采种育苗
---- 第二节造林
---- 第三节封山育林
------ 附:古树名木简介
-- 第三章经济林
---- 第一节茶 叶
---- 第二节蚕桑
---- 第三节果树
---- 第四节木本油料
-- 第四章森林利用
---- 第一节木材生产
---- 第二节木材购销
---- 第三节林副产品
-- 第五章森林保护
---- 第一节护林防火
---- 第二节护林联防
---- 第三节病虫防治
-- 第六章营管机构
---- 第一节林 场
---- 第二节管理机构
第五编农业
-- 第一章生产关系变革
-- 第二章耕地和作物
---- 第一节耕 地
---- 第二节作 物
-- 第三章农技农艺
---- 第一节农作制度
---- 第二节栽培技术
---- 第三节良种推广
---- 第四节肥料
---- 第五节植物保护
-- 第四章农机具
---- 第一节使用推广
---- 第二节农机管理
-- 第五章畜牧业
---- 第一节畜禽生产
---- 第二节畜牧技术
---- 第三节疫病防治
-- 第六章渔业
---- 第一节养 殖
---- 第二节捕捞和管理
-- 第七章机构
第六编水利
-- 第一章设施
---- 第一节防护工程
---- 第二节蓄水工程
---- 第三节引水工程
---- 第四节提水工程
---- 第五节改造低产田工程
-- 第二章农田灌溉
---- 第一节灌溉面积
---- 第二节防汛防旱
-- 第三章机构和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管理
------ 附:1982年王山水库灌区灌溉管理办法
第七编工 业
-- 第一章发展综述
---- 附:获奖产品
-- 第二章重工业
---- 第一节硅、电子
---- 第二节采掘
---- 第三节建材
---- 第四节化工
---- 第五节电力
---- 第六节机械、五金
---- 第七节木材加工
---- 第八节主要企业
------ 附:浙江省“五一”机械厂
-- 第三章轻工业
---- 第一节制 茶
---- 第二节制药
---- 第三节粮油、食品
---- 第四节纺织、服装
---- 第五节木竹制品
---- 第六节日用化工
---- 第七节造纸、印刷
---- 第八节工艺品及其他
---- 第九节主要企业
-- 第四章管理机构
第八编交通 邮电
-- 第一章交通
---- 第一节古道
---- 第二节公路
---- 第三节水路
---- 第四节桥梁渡口
---- 第五节交通运输单位
-- 第二章邮电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邮政
---- 第三节电 信
第九编商业
-- 第一章体 制
---- 第一节私营商业
------ 附:华埠通往苏区的贸易商道
---- 第二节国营商业
---- 第三节供销商业
---- 第四节其他商业
-- 第二章购销
---- 第一节生产资料
---- 第二节日用工业品
---- 第三节副食品
---- 第四节土特产
-- 第三章粮油
---- 第一节购销
---- 第二节储运
-- 第四章饮食服务
---- 附:传统菜点简介
第十编对外经贸
-- 第一章外贸
---- 第一节发展概况
---- 第二节商品收购
---- 第三节主要商品
---- 第四节创汇用汇
---- 第五节贸易往来
-- 第二章商品开发
---- 第一节开发
---- 第二节扶持
---- 第三节创汇企业
-- 第三章对外合作
第十一编工商管理
-- 第一章行政管理
---- 第一节企业登记、监督
---- 第二节市场管理
---- 第三节合同、商标和广告管理
-- 第二章物价、计量管理
---- 第一节物价管理
---- 第二节计量管理
------ 附:度量衡器生产
第十二编财税金融
-- 第一章财税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财政收支
---- 第三节财务管理
---- 第四节税收
---- 第五节田赋、农业税
-- 第二章金融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货币
---- 第三节信贷
---- 第四节存款
---- 第五节债券
---- 第六节保险
-- 第三章审计监督
第十三编城乡建设
-- 第一章县城建设
---- 第一节市政工程
---- 第二节公共建筑
---- 第三节住宅
-- 第二章乡镇建设
---- 第一节集镇
---- 第二节乡 村
-- 第三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污染
---- 第二节治理
-- 第四章机构和管理
---- 第一节机 构
---- 第二节管理
第十四编党派群团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组织活动
---- 第二节历次党代表大会
---- 第三节宣传工作
---- 第四节党员干部教育
---- 第五节纪律检查
---- 第六节统战工作
---- 第七节来信来访
-- 第二章国民党三青团
---- 第一节国民党
---- 第二节三青团
-- 第三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工会
---- 第二节共青团
---- 第三节妇联
---- 第四节其他
第十五编政权政协
-- 第一章权力机构
---- 第一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节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人大常委会
---- 第四节代表选举
-- 第二章政府机构
---- 第一节宋元明清县署
---- 第二节国民政府
---- 第三节苏维埃政府
---- 第四节县人民政府
---- 第五节乡镇人民政府
-- 第三章政协
---- 第一节全体委员会议
---- 第二节政协工作
------ 附:议会、参议会、议事会、参事会
第十六编公安 司法
-- 第一章机构
-- 第二章公 安
---- 第一节政治侦查
---- 第二节刑事侦查
---- 第三节社会治安
---- 第四节消 防
-- 第三章检察
---- 第一节刑事监所
---- 第二节经济法纪
-- 第四章法 院
---- 第一节审判
---- 第二节申诉复查
-- 第五章司 法
---- 第一节法制宣传
---- 第二节人民调解
---- 第三节公证和律师事务
第十七编军事
-- 第一章建制和兵役
---- 第一节建制
---- 第二节兵役
-- 第二章民兵
---- 第一节组 织
---- 第二节训练执勤
-- 第三章战事和防空
---- 第一节战 事
---- 第二节防空
第十八编教育科技
-- 第一章教育
---- 第一节普通教育
------ 附:主要学校简介
---- 第二节专业教育
---- 第三节业余教育
---- 第四节教师队伍
---- 第五节勤工俭学
---- 第六节教育经费
-- 第二章科技
---- 第一节科研机构
---- 第二节队伍
---- 第三节活动
---- 第四节成果
第十九编文化体育
-- 第一章新闻
---- 第一节报刊通讯
---- 第二节广播电视
-- 第二章文学艺术
---- 第一节文艺创作
------ 附:古诗词选
---- 第二节戏剧
---- 第三节电影
---- 第四节文化馆站
-- 第三章图书档案
---- 第一节图 书
---- 第二节档案
-- 第四章文物
---- 第一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 第二节馆藏文物
---- 第三节其他
-- 第五章体育
---- 第一节群众体育
---- 第二节比赛
---- 第三节人才培养
---- 第四节场地设施
第二十编卫生血防
-- 第一章卫生
---- 第一节医疗
---- 第二节医药
---- 第三节卫生防疫
---- 第四节妇幼保健
---- 第五节爱国卫生运动
---- 第六节医学教育及科研
-- 第二章血吸虫病防治
---- 第一节疫区疫情
---- 第二节综合防治
---- 第三节疫区新貌
---- 第四节防治机构
第二十一编习俗方言
-- 第一章习俗
---- 第一节生活习俗
---- 第二节岁时习俗
---- 第三节礼仪习俗
-- 第二章方 言
---- 第一节声韵调
---- 第二节单音节表
---- 第三节词语
-- 第三章俗语
---- 第一节一般俗语
---- 第二节歇后语
---- 第三节农林谚语
人 物
-- 一、人物传
---- 江景房
---- 余五婆
---- 程俱
---- 张道洽
---- 蒋芸
---- 鲁贞
---- 徐文溥
---- 方豪
---- 吾绅
---- 江东伟
---- 汪庆百
---- 戴敦元
---- 朱玉锟
---- 张观喜
---- 饶子圭
---- 江小妹
---- 余云凤
---- 赵礼生
---- 邱老金
---- 方广荣
---- 方书绅
---- 吕公良
---- 傅家富
---- 徐步蛟
---- 汪成俊
---- 陈宝銮
---- 林田发
---- 叶渭清
---- 吴光韶
---- 余金海
---- 邹谷丰
---- 余采青
---- 余扬奎
---- 詹咏梅
---- 应刚梁
---- 龚壮甫
---- 汪荣和
---- 程石根
---- 周双鸯
-- 二、人物表
丛 录
-- 一、文章选
-- 二、歌谣选
-- 三、传说选
-- 四、历代修志记略

编纂机构及其人员名单
版权页